2019年1—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下降2.9%

2021-01-08 中國金融新聞網

    1—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0151.0億元,同比下降2.9%(按可比口徑計算,考慮統計制度規定的口徑調整、統計執法增強、剔除重複數據、企業改革剝離、四經普單位清查等因素影響,詳見附註四),降幅比1—9月份擴大0.8個百分點。

        1—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4715.5億元,同比下降12.1%;股份制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6623.3億元,下降2.4%;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2585.0億元,下降4.0%;私營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3915.0億元,增長5.3%。

        1—10月份,採礦業實現利潤總額4721.3億元,同比增長2.4%;製造業實現利潤總額41291.4億元,下降4.9%;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實現利潤總額4138.4億元,增長14.4%。

        1—10月份,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30個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加,11個行業減少。主要行業利潤情況如下: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6.2%,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增長15.0%,專用設備製造業增長12.0%,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增長10.9%,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長6.0%,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5.4%,農副食品加工業增長5.1%,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增長3.4%,通用設備製造業增長2.8%,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下降51.2%,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下降44.2%,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下降25.3%,汽車製造業下降14.7%,紡織業下降6.4%,煤炭開採和洗選業下降2.1%。

        1—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85.66萬億元,同比增長4.2%;發生營業成本72.19萬億元,增長4.5%;營業收入利潤率為5.85%,同比降低0.44個百分點。

        10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總計117.49萬億元,同比增長5.8%;負債合計66.74萬億元,增長4.9%;所有者權益合計50.75萬億元,增長7.0%;資產負債率為56.8%,同比降低0.5個百分點。

        10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收票據及應收帳款17.46萬億元,同比增長3.5%;產成品存貨43170.1億元,增長0.4%。

        1—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為84.28元,同比增加0.21元;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費用為8.71元,同比增加0.22元。

        10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資產實現的營業收入為90.5元,同比減少1.6元;人均營業收入為137.5萬元,同比增加10.3萬元;產成品存貨周轉天數為17.3天,同比減少0.2天;應收票據及應收帳款平均回收期為55.4天,同比增加1.6天。

        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275.6億元,同比下降9.9%,降幅比9月份擴大4.6個百分點。

  

   

  

  

  

   

 

  

  表1  2019年1—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要財務指標

  

  

分 組

  營業收入

  營業成本

  利潤總額

  1—10月

  同比增長

  1—10月

  同比增長

  1—10月

  同比增長

  (億元)

  (%)

  (億元)

  (%)

  (億元)

  (%)

  總計

  856557.9

  4.2

  721883.3

  4.5

  50151.0

  -2.9

  其中:採礦業

  37655.1

  4.4

  27249.3

  6.4

  4721.3

  2.4

     製造業

  755488.5

  4.0

  638901.2

  4.3

  41291.4

  -4.9

     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63414.4

  6.8

  55732.7

  5.5

  4138.4

  14.4

  其中:國有控股企業

  236442.6

  3.5

  193275.2

  4.5

  14715.5

  -12.1

  其中:股份制企業

  640028.8

  5.7

  538603.3

  6.0

  36623.3

  -2.4

     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

  190092.9

  -0.4

  159967.2

  -0.3

  12585.0

  -4.0

  其中:私營企業

  280597.4

  6.8

  243282.5

  6.4

  13915.0

  5.3

  註:

  1.經濟類型分組之間存在交叉,故各經濟類型企業數據之和大於總計。

  2.本表部分指標存在總計不等於分項之和情況,是數據四捨五入所致,未作機械調整。

  

  表2  2019年1—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經濟效益指標

  

  

分 組

  營業收入利潤率

  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

  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費用

  每百元資產實現的營業收入

  人均營業收入

  資產負債率

  產成品存貨周轉天數

  應收票據及應收帳款平均回收期

  1—10月

  1—10月

  1—10月

  10月末

  10月末

  10月末

  10月末

  10月末

  (%)

  (元)

  (元)

  (元)

  (萬元/人)

  (%)

  (天)

  (天)

  總計

  5.85

  84.28

  8.71

  90.5

  137.5

  56.8

  17.3

  55.4

  其中:採礦業

  12.54

  72.37

  11.45

  46.0

  95.1

  59.2

  12.9

  44.4

     製造業

  5.47

  84.57

  8.76

  105.8

  135.8

  56.1

  18.9

  57.5

     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6.53

  87.89

  6.41

  42.1

  234.0

  59.0

  0.6

  36.0

  其中:國有控股企業

  6.22

  81.74

  7.92

  63.1

  210.9

  58.3

  13.8

  49.3

  其中:股份制企業

  5.72

  84.15

  8.75

  89.3

  139.2

  57.3

  17.4

  51.4

     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

  6.62

  84.15

  8.97

  103.7

  133.8

  53.9

  18.0

  71.5

  其中:私營企業

  4.96

  86.70

  8.11

  136.7

  115.7

  57.9

  16.6

  44.1

   

  表3  2019年1—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要財務指標(分行業)

  

  

行 業

  營業收入

  營業成本

  利潤總額

  1—10月

  同比增長

  1—10月

  同比增長

  1—10月

  同比增長

  (億元)

  (%)

  (億元)

  (%)

  (億元)

  (%)

  總計

  856557.9

  4.2

  721883.3

  4.5

  50151.0

  -2.9

   煤炭開採和洗選業

  20335.8

  3.5

  14661.1

  6.0

  2418.5

  -2.1

   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

  7081.0

  0.1

  4295.9

  2.9

  1567.9

  3.4

   黑色金屬礦採選業

  2898.4

  13.3

  2288.6

  7.8

  206.1

  189.5

   有色金屬礦採選業

  2715.7

  2.7

  2106.7

  6.7

  258.1

  -23.0

   非金屬礦採選業

  2772.2

  5.3

  2142.1

  3.6

  244.0

  19.8

   開採專業及輔助性活動

  1827.4

  24.0

  1732.8

  22.3

  26.0

  154.9

   其他採礦業

  24.7

  16.0

  22.0

  18.9

  0.7

  75.0

   農副食品加工業

  37455.9

  4.1

  33931.9

  4.2

  1342.2

  5.1

   食品製造業

  15461.6

  6.4

  12046.2

  7.4

  1301.4

  8.7

   酒、飲料和精製茶製造業

  12666.8

  7.1

  8575.0

  5.5

  1840.2

  17.6

   菸草製品業

  9733.8

  8.3

  3261.8

  2.5

  1050.2

  19.3

   紡織業

  19504.3

  -0.5

  17408.3

  -0.9

  730.8

  -6.4

   紡織服裝、服飾業

  13077.0

  -0.2

  11176.8

  -0.6

  685.3

  -3.4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製品和製鞋業

  9650.4

  2.7

  8352.8

  2.0

  550.5

  6.1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製品業

  6864.4

  1.5

  6125.6

  1.5

  286.1

  -1.1

   家具製造業

  5658.6

  4.5

  4709.8

  3.3

  342.0

  17.8

   造紙和紙製品業

  10879.3

  -3.0

  9439.1

  -2.5

  506.2

  -17.0

   印刷和記錄媒介複製業

  5274.8

  1.2

  4412.1

  0.1

  334.3

  10.2

   文教、工美、體育和娛樂用品製造業

  10660.4

  3.5

  9243.3

  2.3

  524.0

  10.8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

  39226.5

  2.7

  32879.6

  7.4

  1064.3

  -51.2

   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

  53926.5

  -1.0

  45225.4

  -0.1

  2970.5

  -25.3

   醫藥製造業

  19672.6

  9.2

  11162.5

  7.6

  2596.8

  10.6

   化學纖維製造業

  7028.2

  3.6

  6429.7

  4.8

  227.7

  -26.3

   橡膠和塑料製品業

  20568.6

  2.7

  17582.3

  1.7

  1049.9

  13.9

   非金屬礦物製品業

  42997.6

  11.9

  35455.2

  11.9

  3596.0

  10.9

   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

  59051.6

  7.1

  54462.4

  11.2

  2119.1

  -44.2

   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

  46033.7

  6.8

  43296.0

  7.0

  985.3

  5.4

   金屬製品業

  27655.4

  5.4

  24237.6

  4.8

  1179.4

  10.9

   通用設備製造業

  30328.7

  3.7

  25053.2

  3.3

  1891.3

  2.8

   專用設備製造業

  24043.0

  7.5

  19221.8

  6.2

  1705.7

  12.0

   汽車製造業

  64621.3

  -3.3

  54611.1

  -2.7

  4161.7

  -14.7

   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製造業

  8864.2

  6.4

  7542.1

  5.9

  451.1

  13.1

   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

  52486.6

  5.5

  44131.9

  4.8

  3026.5

  15.0

   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

  90590.0

  4.7

  79434.0

  4.2

  3944.3

  6.0

   儀器儀表製造業

  5620.1

  7.2

  4281.2

  6.8

  520.1

  5.4

   其他製造業

  1319.3

  0.1

  1114.9

  -1.2

  72.8

  6.4

   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

  3551.9

  9.6

  3250.6

  9.7

  173.6

  5.5

   金屬製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

  1015.4

  11.4

  846.8

  9.9

  62.0

  4.4

   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

  54159.6

  5.8

  48041.7

  4.2

  3407.7

  16.2

   燃氣生產和供應業

  6903.8

  14.8

  5998.7

  16.0

  471.0

  0.7

   水的生產和供應業

  2351.0

  9.1

  1692.3

  8.6

  259.6

  18.2

  註:本表部分指標存在總計不等於分項之和情況,是數據四捨五入所致,未作機械調整。

   

    附註:

   

    一、指標解釋及相關說明

   

    1、利潤總額: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各種收入扣除各種耗費後的盈餘,反映企業在報告期內實現的盈虧總額。

   

    2、營業收入:指企業從事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和讓渡資產使用權等生產經營活動形成的經濟利益流入。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

   

    3、營業成本:指企業從事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和讓渡資產使用權等生產經營活動發生的實際成本。包括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成本。營業成本應當與營業收入進行配比。

   

    4、資產總計: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

   

    5、負債合計: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現時義務。

   

    6、所有者權益合計:指企業資產扣除負債後由所有者享有的剩餘權益。

   

    7、應收票據及應收帳款:指企業因銷售商品、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應收取的款項,以及收到的商業匯票,包括銀行承兌匯票和商業承兌匯票。

   

    2018年6月,財政部發布《關於修訂印發2018年度一般企業財務報表格式的通知》(財會〔2018〕15號),對一般企業財務報表格式進行了修訂,企業《資產負債表》不再列示「應收帳款」項目,改為列示「應收票據及應收帳款」項目。為與企業財務報表一致,從2019年起,停止發布月度「應收帳款」數據,改為發布「應收票據及應收帳款」數據。相關指標相應調整。

   

    8、產成品存貨:指企業報告期末已經加工生產並完成全部生產過程,可以對外銷售的製成產品。

   

    9、營業收入利潤率=利潤總額÷營業收入×100%,單位:%。

   

    10、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營業成本÷營業收入×100,單位:元。

   

    11、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費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研發費用+財務費用)÷營業收入×100,單位:元。

   

    12、每百元資產實現的營業收入=營業收入÷平均資產÷累計月數×12×100,單位:元。

   

    13、人均營業收入=營業收入÷平均用工人數÷累計月數×12,單位:萬元/人。

   

    14、資產負債率=負債合計÷資產總計×100%,單位:%。

   

    15、產成品存貨周轉天數=360×平均產成品存貨÷營業成本×累計月數÷12,單位:天。

   

    16、應收票據及應收帳款平均回收期=360×平均應收票據及應收帳款÷營業收入×累計月數÷12,單位:天。

   

    17、在各表的利潤總額同比增長欄中,標「注」的表示上年同期利潤總額為負數,即虧損;數值為正數的表明利潤同比增長;數值在0至-100%之間(不含0)的表明利潤同比下降;下降幅度超過100%的表明由上年同期盈利轉為本期虧損;數值為0的表明利潤同比持平。

   

    二、為全面反映工業企業收入規模,從2019年起,用「營業收入」替代「主營業務收入」。相關指標相應調整。

   

    三、以往發布的集體企業數據,是指企業登記註冊類型為「集體」的企業,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登記為「集體」的企業比重不斷下降(2018年集體企業營業收入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比重僅為0.18%),故從2019年起,取消發布集體企業數據。

   

    四、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營業收入等指標的增速均按可比口徑計算。報告期數據與上年所公布的同指標數據之間有不可比因素,不能直接相比計算增速。其主要原因是:(一)根據統計制度,每年定期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調查範圍進行調整。每年有部分企業達到規模標準納入調查範圍,也有部分企業因規模變小而退出調查範圍,還有新建投產企業、破產、注(吊)銷企業等變化。(二)加強統計執法,對統計執法檢查中發現的不符合規模以上工業統計要求的企業進行了清理,對相關基數依規進行了修正。(三)加強數據質量管理,剔除跨地區、跨行業重複統計數據。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開展的企業組織結構調查情況,2017年四季度開始,對企業集團(公司)跨地區、跨行業重複計算進行了剔重。(四)「營改增」政策實施後,服務業企業改交增值稅且稅率較低,工業企業逐步將內部非工業生產經營活動剝離,轉向服務業,使工業企業財務數據有所減小。(五)根據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單位全面清查結果,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調查單位進行了核實調整。

   

    五、統計範圍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即年主營業務收入為20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法人單位。

   

    六、調查方法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財務狀況報表按月進行全面調查(1月份數據免報)。

   

    七、行業分類標準

   

    執行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準(GB/T4754-2017),具體請參見http://www.stats.gov.cn/tjsj/tjbz/hyflbz/。

   

相關焦點

  • 統計局:2020年1-9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下降2.4%
    1—9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3665.0億元,同比下降2.4%(按可比口徑計算,詳見附註二),降幅比1—8月份收窄2.0個百分點。1—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1303.1億元,同比下降14.3%;股份制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0681.1億元,下降3.6%;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2443.0億元,增長2.6%;私營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2748.3億元,下降0.5%。
  • 2020年1—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0.7%
    1—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0124.2億元,同比增長0.7%(按可比口徑計算,詳見附註二),1—9月份為下降2.4%。1—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2942.6億元,同比下降7.5%;股份制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5417.4億元,增長0.4%;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4095.5億元,增長3.5%;私營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4830.8億元,增長1.1%。
  • 統計局:8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2%
    摘要 【統計局:8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2%】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177.9億元,同比下降2.0%,7月份為同比增長2.6%。1-8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0163.5億元,同比下降1.7%。
  • 統計局:10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28.2%
    原標題:2020年1—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0.7% 摘要 【統計局:10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28.2% 累計利潤增長由負轉正】1—10
  • 2016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比上年增長8.5%
    2016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8803.2億元,比上年增長8.5%。2016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1751.1億元,比上年增長6.7%;集體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76.9億元,下降4.2%;股份制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7196.8億元,增長8.3%;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7351.9億元,增長12.1%;私營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4325.3億元,增長4.8%。
  • 1-10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83.78萬億元 同比下降0.6%
    來源:國家統計局網站原標題:2020年1—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0.7%1—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0124.2億元,同比增長0.7%(按可比口徑計算,詳見附註二),1—9月份為下降2.4%。
  • 工業企業利潤數據解讀:1—10月份利潤增長呈現六大特點
    1—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50124.2億元,同比增長0.7%,1—9月份為下降2.4%,累計利潤同比增速年內首次由負轉正。  具體來看,1—10月份利潤增長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一是超六成行業利潤實現增長。
  •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上升隱含了什麼?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8803.2億元,比上年增長8.5%(1月26日國家統計局網站)。2016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在當前國內外經濟疲軟形勢下,仍實現增幅同比上升,確實來之不易,令人欣喜。但更值得思考的是,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上升背後到底隱含了什麼?確需全社會對此有一個比較清晰的判斷或認識。從當前看,至少隱含三個積極變化趨向:其一,喻示工業領域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取得顯明成效,為持續推進供給側改革、加快國企改革奠定了基礎。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一是庫存水平有所降低。
  • 2020年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9%
    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6.9%(以下增加值增速均為扣除價格因素的實際增長率),增速與9月份持平。從環比看,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月增長0.78%。1—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8%。
  • 六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實現兩位數增長
    國家統計局7月2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二季度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4.8%,一季度為下降36.7%,由降轉升。【知識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自1996年開始使用的一個統計學術語,與「規模以下」相對,2011年1月起用於代指年主營業務收入人民幣2000萬元及以上的全部工業企業(industrial companies with annual revenue of more than 20 million
  • 7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經營情況如何?
    央廣網北京8月28日消息(記者呂紅橋)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導,國家統計局昨天(27日)公布的工業企業財務數據顯示,7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2.6%,與6月份相比,利潤增速由負轉正。
  • 9月工業利潤同比增長10.1%,增速較8月回落9.0個百分點 統計局:企業...
    來源:金融界網站據國家統計局10月27日消息,1-9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3665.0億元,同比下降2.4%,降幅比1-8月份收窄2.0個百分點。1-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74.23萬億元,同比下降1.5%;發生營業成本62.53萬億元,下降1.4%;營業收入利潤率為5.88%,同比降低0.06個百分點。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464.3億元,同比增長10.1%,增速比8月份回落9.0個百分點。
  • 4月工業企業利潤下降3.7%,增值稅率調整導致需求提前釋放
    記者 辛圓國家統計局5月2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4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下降3.7%,創2016年來最大跌幅。統計局指出,這主要由於降低增值稅稅率政策導致部分工業品需求在3月份提前釋放。國家統計局工業司高級統計師朱虹解讀稱,由於4月1日起實施增值稅稅率下調,導致4月份部分工業產品需求在3月份提前釋放,加之同期基數較高,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3.7%,與3月份相比波動較大。但從平均增速看,3、4兩月利潤平均增長5.0%。
  • ...全國規模以上工業發電量同比下降6.8%,一季度全國全社會用電量...
    第一方面,關於發用電和投資項目審批情況從發電看,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發電量同比下降6.8%,增速降幅較前2個月收窄1.4個百分點。其中,火電、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同比分別增長增長-8.2%、-9.5%、1.2%、5.7%和10.9%。3月份,發電量同比增長下降4.6%。
  • 國家統計局:1—6月份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下降9.5%
    國家統計局:1—6月份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下降9.5% 發布時間: 2020-07-28 10:49:19   來源:  作者:   1—6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5114.9億元,同比下降12.8%(按可比口徑計算
  • 8月份,採礦業利潤同比下降11.9%,降幅比7月份大幅收窄28.7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27日發布數據,8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128.1億元,同比增長19.1%,自5月份增速由負轉正後,延續穩定增長態勢。國家統計局工業司高級統計師朱虹分析,8月份,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六穩」「六保」任務落實成效日益顯現,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好轉,供需循環逐步改善,工業企業利潤穩定增長。統計顯示,採礦業利潤明顯修復,原材料製造業利潤增長加快。8月份,採礦業利潤同比下降11.9%,降幅比7月份大幅收窄28.7個百分點。
  • 滬指再上3400點,1-10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利潤同比增長0.7%
    國家統計局2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利率同比增長28.2%,前值增10.1%。1-10月累計同比增長0.7%,累計增速年內首次由負轉正,1-9月份為下降2.4%。商品市場本周南華商品指數上漲2.54%,日均成交額較上周增加8.80%。能源、有色板塊全部上漲,貴金屬和農產品板塊全部下跌,其餘板塊均漲跌互現。
  • 2019年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營業收入增長7.9%
    據對全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近5.6萬家企業調查,2019年上半年,上述企業實現營業收入40552億元,按可比口徑計算(詳見附註2018)》所規定行業範圍內,年主營業務收入在20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企業;年主營業務收入在2000萬元及以上的批發企業或主營業務收入在
  • 4月份中國工業企業利潤降幅較上月大幅收窄30.6個百分點
    中新社北京5月27日電 (記者 王恩博)中國國家統計局27日公布數據顯示,1—4月份,中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2597.9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下降27.4%,降幅比1—3月份收窄9.3個百分點。
  • 5月工業企業利潤增速由負轉正 哪些行業利潤改善了?
    5月份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6%數據顯示,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823.4億元,由4月份同比下降4.3%轉為同比增長6%。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裡的成本為84.29元,同比增加0.21元,增加額比4月份明顯減少1元,緩解了3、4月份以來單位成本大幅上升給企業經營帶來的壓力。其次,工業品價格變動增加企業盈利空間。5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3.7%,降幅比4月份擴大0.6個百分點。同時,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5%,降幅比4月份擴大1.2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