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指再上3400點,1-10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利潤同比增長0.7%

2020-12-19 鼎實複利資產配置

鼎實導讀:本周市場漲跌不一,滬指、上證50、上證300收漲,深成指、中證500、創業板收跌,兩市日均成交額增長2.63%。全球疫情依然面臨考驗,全球累計確診新冠患者超6251萬例,較上周增長6.9%;國內部分地區出現疫情中高風險,現上海6例、內蒙古11例、天津8例本土確診病例,其餘確診病例均為境外輸入。本周全口徑公開市場操作實現淨投放1300億元。國家統計局2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利率同比增長28.2%,前值增10.1%。1-10月累計同比增長0.7%,累計增速年內首次由負轉正,1-9月份為下降2.4%。商品市場本周南華商品指數上漲2.54%,日均成交額較上周增加8.80%。能源、有色板塊全部上漲,貴金屬和農產品板塊全部下跌,其餘板塊均漲跌互現。

01 金融市場數據概覽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鼎實整理

02 本周股市觀察

本周市場漲跌不一,滬指、上證50、上證300收漲,深成指、中證500、創業板收跌,兩市日均成交額增長2.63%。全球疫情依然面臨考驗,全球累計確診新冠患者超6251萬例,較上周增長6.9%;國內部分地區出現疫情中高風險,現上海6例、內蒙古11例、天津8例本土確診病例,其餘確診病例均為境外輸入。本周全口徑公開市場操作實現淨投放1300億元。國家統計局2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利率同比增長28.2%,前值增10.1%。1-10月累計同比增長0.7%,累計增速年內首次由負轉正,1-9月份為下降2.4%。

關於疫情

1. 國內疫情。據國家衛健委數據顯示,截止北京時間11月29日17時,國內現有確診1157例,較上周增加518例,無症狀感染者279例。除港澳臺外, 現有確診283例,其中上海6例、內蒙古11例、天津8例,其餘均為境外輸入病例。天氣轉冷,國內部分地區出現中高疫情風險。

2. 國外疫情。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11月29日17時,全球累計死亡病例超145萬例,累計確診病例突破6251萬例,較上周增長6.9%。美國是全球疫情最嚴重的國家,累計確診病例超1361萬例,較上周增長9.3%;死亡病例超27.2萬例。

關於國內貨幣政策

1. 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27日,本周央行共進行4300億元逆回購和500億元國庫現金定存操作,同期有3000億元央行逆回購和500億元國庫現金定存到期,因此公開市場操作實現淨投放1300億元。

關於國內經濟

1. 國家統計局11月27日發布,中國10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28.2%,前值增10.1%。1-10月累計同比增長0.7%,累計增速年內首次由負轉正,1-9月份為下降2.4%。1—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同比下降7.5%;股份制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增長0.4%;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增長3.5%;私營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增長1.1%。

2. 央行發布的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稱,今年我國實現全年經濟正增長是大概率事件。未來隨著經濟增速逐步向潛在水平回歸,宏觀槓桿率有望趨於平穩。下一階段,科學把握貨幣政策操作的力度、節奏和重點,既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不讓市場缺錢,又堅決不搞「大水漫灌」,不讓市場的錢溢出來。要積極完善債券市場管理制度建設,促進公司信用類債券信息披露標準統一。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完善債券違約風險防範和處置機制。

市場結構

本周A股依然延續8月以來的風格分化,各大指數中上證50大漲,創業板領跌。基於疫苗進度較樂觀,且明年大概率可以在發達國家大規模接種,金融市場的主線邏輯仍然是疫情後的經濟復甦預期。從本周A股的漲跌結構也能窺見一斑。

本周漲跌結構上,煤炭、銀行、非銀等板塊領漲,家電、醫藥領跌。家電和汽車是順周期風格打響的第一個板塊,三季度在宏觀要素扭轉且全球疫情並未完全消退的背景下,資金從必須消費向可選消費轉向是最優的選擇。隨著這一輪補庫周期加速且海外生產能力受限,上遊資源和中遊製造景氣度加速,順周期內部又從家電、汽車向周期股擴散,本周甚至向故事並不性感的銀行板塊擴散。目前順周期風格板塊內部已經擴散成風格板塊系統性行情。基於宏觀要素將持續1-2個季度不變,另外「消費/成長」與「金融/周期」的估值差仍有收斂的空間,料順周期風格仍會佔優一段時間。

外圍方面,美國總統已經塵埃落定,疫苗進展也十分樂觀。12月關鍵觀察點在於國會對財政救助方案的最終談判。中歐美可以預期同步進入補庫存周期,全球將吹起共同復甦的號角。如上周所推演,一季度或在共同復甦的背景下將經濟復甦邏輯推向高潮。然後我們需要放下手中對「順周期板塊「的放大鏡,重新拿起望遠鏡。09年後宏觀經濟每一輪復甦的天花板都在下降,這一次也不會不一樣。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鼎實整理

目前主要指數中,從估值所處的歷史分位的角度來說,創業板指的估值偏高,其他大部分指數仍處於中位數附近位置。但需要注意一點,由於今年疫情年份,企業利潤非正常,因此目前所有指數的表觀估值都有部分虛高。

03 商品市場概況

註:漲跌排序按周日均成交額百億以上品種主力合約計算

本周南華商品指數上漲2.54%,日均成交額為9497.54億元(僅計算各品種主力合約成交額),環比增加8.80%。

黑色板塊漲跌互現,焦煤、鐵礦石、錳矽分別上漲9.19%、2.73%、2.68%,矽鐵、螺紋鋼分別下跌0.55%、0.78%。

能源板塊全部上漲,原油、燃料油、動力煤分別上漲10.51%、2.22%、7.48%。

化工板塊除甲醇之外全部上漲,瀝青、橡膠、聚氯乙烯、聚丙烯分別上漲8.08%、6.10%、2.78%、2.28%,甲醇下跌1.31%。

黃金、白銀分別下跌3.09%、2.87%。

有色金屬板塊全部上漲,銅、鎳、鋁、鉛分別上漲5.73%、4.99%、3.21%、2.28%。

油脂油料板塊漲跌互現,大豆、豆粕分別上漲5.80%、0.63%,豆油、棕櫚油、菜油分別下跌2.59%、2.12%、1.56%。

軟商品除棉紗之外全部上漲:棉花、白糖、紅棗分別上漲0.90%、1.21%、0.81%,棉紗下跌0.17%。

農產品全部下跌:澱粉、玉米、雞蛋、蘋果分別下跌0.59%、0.88%、3.63%、1.97%。

本周黃金期貨價格下跌3.09%,收於381.14元/克,跌破前期395-410元/克的震蕩區間。當前市場處於對歐美經濟復甦以及新冠疫苗會儘快推出的樂觀預期中,由此產生的邏輯是貨幣政策收緊以及名義利率抬升預期,造成市場風險情緒改變,自然對黃金走勢頗為不利。另外,本輪黃金振蕩整理時間過長,全球黃金ETF持倉近幾個交易日均現大規模流出,表明多頭投資者正失去耐心。

風險提示: 以上觀點僅為我司主觀判斷,並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操作建議,僅供參考。

鼎實(隸屬於廣州市好投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是其旗下品牌)是國內較早開始實踐用資產配置模式進行主動管理的私募基金。公司實施的是立足可創造長期複利的全市場資產研究跟蹤配置模式,包括宏觀研究配置、周期研究配置、策略研究配置、行業研究配置,並同時著手對有長期優勢的投資家和企業家,通過投顧、GP、股票、股權的配置模式進行動態跟蹤、收藏式長期配置

相關焦點

  • 統計局:10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28.2%
    原標題:2020年1—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0.7% 摘要 【統計局:10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28.2% 累計利潤增長由負轉正】1—10
  • 1-10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83.78萬億元 同比下降0.6%
    來源:國家統計局網站原標題:2020年1—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0.7%1—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0124.2億元,同比增長0.7%(按可比口徑計算,詳見附註二),1—9月份為下降2.4%。
  • 2020年1—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0.7%
    1—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0124.2億元,同比增長0.7%(按可比口徑計算,詳見附註二),1—9月份為下降2.4%。1—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2942.6億元,同比下降7.5%;股份制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5417.4億元,增長0.4%;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4095.5億元,增長3.5%;私營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4830.8億元,增長1.1%。
  • 統計局:8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2%
    摘要 【統計局:8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2%】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177.9億元,同比下降2.0%,7月份為同比增長2.6%。1-8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0163.5億元,同比下降1.7%。
  • 工業企業利潤數據解讀:1—10月份利潤增長呈現六大特點
    1—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50124.2億元,同比增長0.7%,1—9月份為下降2.4%,累計利潤同比增速年內首次由負轉正。  具體來看,1—10月份利潤增長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一是超六成行業利潤實現增長。
  • 格上宏觀周報:滬指重返3400點,順周期板塊能否持續?
    格上研究1、A股市場回顧今日上證綜指上漲1.14%,收復3400點,創業板指微漲0.37%,全天成交額為7200億左右。從安全邊際來看,3000點對應7月初周期性板塊大幅上漲階段,而目前經濟恢復已經遠遠好於當時,市場底部相對抬升;7月中旬以後,市場逐漸進入震蕩階段,3200點具備較強的安全支撐。
  • 2019年1—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下降2.9%
    1—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0151.0億元,同比下降2.9%(按可比口徑計算,考慮統計制度規定的口徑調整、統計執法增強、剔除重複數據、企業改革剝離、四經普單位清查等因素影響,詳見附註四),降幅比1—9月份擴大0.8個百分點。
  • 2016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比上年增長8.5%
    2016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1751.1億元,比上年增長6.7%;集體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76.9億元,下降4.2%;股份制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7196.8億元,增長8.3%;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7351.9億元,增長12.1%;私營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4325.3億元,增長4.8%。
  • 9月工業利潤同比增長10.1%,增速較8月回落9.0個百分點 統計局:企業...
    來源:金融界網站據國家統計局10月27日消息,1-9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3665.0億元,同比下降2.4%,降幅比1-8月份收窄2.0個百分點。1-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74.23萬億元,同比下降1.5%;發生營業成本62.53萬億元,下降1.4%;營業收入利潤率為5.88%,同比降低0.06個百分點。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464.3億元,同比增長10.1%,增速比8月份回落9.0個百分點。
  • 統計局:2020年1-9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下降2.4%
    1—9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3665.0億元,同比下降2.4%(按可比口徑計算,詳見附註二),降幅比1—8月份收窄2.0個百分點。1—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1303.1億元,同比下降14.3%;股份制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0681.1億元,下降3.6%;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2443.0億元,增長2.6%;私營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2748.3億元,下降0.5%。
  • ...7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成品存貨同比增長7.4%,增速比6月末...
    國家統計局:7月份企業效益狀況明顯好轉;① 為緩解企業經營壓力,「降成本」成為政策主要發力點,大規模減稅降費、降低企業用電、用地及租金成本等惠企政策陸續落地,有效降低了企業成本費用;② 7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同比減少0.67元,已連續2個月同比下降,且降幅進一步加大;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費用同比下降0.02元,企業經營壓力得到明顯緩解
  • 民航聯盟:工業企業累計利潤正增長,我國經濟加快復甦
    民航聯盟:中國工業企業累計利潤今年來首次出現正增長,顯示中國經濟復甦步伐穩步加快,並處於全面回暖的健康態勢。分析認為,內需能否進一步擴大,成為左右未來中國工業利潤的關鍵因素。中國國家統計局昨天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今年首10個月實現利潤5.01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0.7%。在此之前,首九個月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2.4%。從單月數據來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在10月同比大漲28.2%,增幅比9月擴大18.1個百分點,創下近九年來新高。
  • 統計局:2019年 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9.0%
    2019年,採礦業實現利潤總額5275.3億元,比上年增長1.7%;製造業實現利潤總額51903.9億元,下降5.2%;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實現利潤總額4816.3億元,增長15.4%。2019年,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28個行業利潤總額比上年增加,13個行業減少。
  • 1-11月廣東規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長0.7%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廣州12月24日訊 據廣東統計信息網消息,1-11月,廣東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完成增加值2.93萬億元,同比增長0.7%,增幅比1-10月提高1.0個百分點,實現累計增速年內首次正增長。
  • 湖南規模工業過半行業利潤增加 1至10月利潤同比增長9.2%
    —分享— 9日,省統計局發布最新數據,1至
  • 4300億成交,滬指上漲36個點再上3400,牛市回來了嗎?
    周一開盤滬指開於3384點,較上周五收盤價高開了7個點。上午開盤後滬指高開高走,滬指不斷向3400點靠近,上午11點的時候滬指成功突破3400點,並且出現了加速上漲走勢。午後的滬指繼續拉升上漲創了日內3431的高點,不過可惜的是臨近收盤滬指出現了衝高回落走勢。
  • 規上工業企業累計利潤年內首次轉正 中國經濟基本回到常態增速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1-10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50124.2億元,同比增長0.7%,累計利潤同比增速年內首次由負轉正;10月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28.2%,增速比9月加快18.1個百分點,主要是去年同期基數較低、本月投資收益增加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剔除短期非經營因素影響後,10月份利潤增速與上月大體相當。
  • 前11月,德州1391家規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0%
    1-11月份,全市1391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0%,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6個百分點,位列全省第8位。據了解,在工業生產運行中的積極變化共有七點。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明顯上升。11月份,製造業PMI為52.1%,且各項分類指數普遍改善,製造業市場活力進一步增強,恢復性增長明顯加快。
  • 1-7月份 造紙和紙製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5.5%
    8月27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今年1-7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情況。數據顯示,1-7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1022.9億,同比下降8.1%,降幅比1-6月份收窄4.7個百分點。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12個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加,29個行業減少。其中,造紙和紙製品業實現營業收入6741.5億
  •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上升隱含了什麼?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8803.2億元,比上年增長8.5%(1月26日國家統計局網站)。2016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在當前國內外經濟疲軟形勢下,仍實現增幅同比上升,確實來之不易,令人欣喜。但更值得思考的是,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上升背後到底隱含了什麼?確需全社會對此有一個比較清晰的判斷或認識。從當前看,至少隱含三個積極變化趨向:其一,喻示工業領域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取得顯明成效,為持續推進供給側改革、加快國企改革奠定了基礎。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一是庫存水平有所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