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深圳不少中小學生將化身小記者,走進不同領域、行業,近距離探尋深圳40年發展巨變、感受這座城市的魅力,用自己的親身行動為深圳40年送上一份特別的禮物。
小記者「走讀深圳看40年巨變」系列活動由深圳市教育局聯合南方日報深圳新聞部發起、舉辦。
今天(8月28日)第十二期「走讀深圳 看40年巨變」課程,將帶領小記者們走進南方科技大學,參觀校園並與教授交流互動,近距離體驗南科大辦學特色,感受深圳高等教育快速發展。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年來,教育與城市發展「同頻共振」,深圳通過引進辦學與自辦高校並舉,深圳高等教育的發展駛入快車道。
南方科技大學是深圳在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創辦、成長起來的一所的公辦創新型大學。
南科大。南方日報記者 魯力 攝
2007年,深圳堅定決心創辦南科大,著力打造一所新型研究型大學。
2010年12月20日,教育部正式批准籌辦南方科技大學。
2012年4月,南科大正式獲批「去籌轉正」。
2020年,南科大即將迎來十周年校慶。
創校十年來,南科大入選了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六個學科進入重點學科。
在多個國際排行榜上表現亮眼——在2020泰晤士亞洲大學排名位列中國內地第8位,2021QS世界大學排名位列內地第14,泰晤士高等教育全球年輕大學(創校50年以內)排名中,南方科技大學排中國內地第1、全球第47位;化學、材料科學、工程學等學科已快速躋身ESI全球排名前1%。
14:00
集合啦!
14時,29名深圳中小學生在南方科技大學1號門集合,進行抽籤分組。
小記者們按照南科大書院名稱分為四組,配戴上了四種不同顏色的定製胸章。
14:10
在南科大校團委的支持下,來自南科大致新、致仁、樹禮、樹德四個書院的學生代表,將帶領小記者們,分為四組開展活動。
在短暫的自我介紹和「破冰」環節之後,小記者們登上電瓶車,開啟了「車遊南科大」之旅。
14:18
南科大校園坐落於大沙河畔,塘朗山下。校園環境優美,九水一山。
大沙河位於南科大南面,橫貫整個大學城區,最終流入深圳灣。
遊校園之旅按照如下路線展開:
大沙河生態長廊→行政樓→圖書館(合影)→風雨操場→專家公寓→松禾體育場→創園→荔園→學生宿舍→創園9棟海洋系
14:20
圖書館門前,小記者們在南科大校名石前合影。
14:25
南科大琳恩圖書館位於行政樓的北側,由香港慈善家匿名捐贈兩千萬港元所冠名。
截至2019年6月,館內藏書容量已達24萬餘冊(中文近18萬冊,外文6萬冊)。
琳恩圖書館是2013年開始啟用的一幢現代感強、面積達10000平方米的三層建築。
據了解,南科大在2020年將增加兩個圖書館,新增面積為10000平方米,琳恩圖書館為一號館,學校二期建設還有二號和三號圖書館。
14:38
現在,小記者們來到了創園。
創園是南科大的產業孵化基地,是學校為老師和學生創辦的企業提供的場所。
南科大學生和小記者們正進行火熱交談,南科大哥哥姐姐們向介紹南科大各院系和專業設置,了解小記者們的學習興趣和志願方向。
15:50
接下來,小記者們來到南科大海洋系實驗室參觀。
南科大海洋科學與工程系2015年7月創辦成立。
目前,海洋科學與工程系已獲批了海洋科學與工程系已獲批了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深圳分部和三個深圳市重點實驗室:
深圳市發改委資助建設的深圳海底地震儀設備與技術工程實驗室和深圳海洋油氣鑽採裝備與管纜工程實驗室;
深圳市科創委資助的深圳市海洋地球古菌組學重點實驗室。
依託深圳市的優勢和近海的獨特地理位置,南科大海洋系致力於五年內將南科大海洋學科建設成國際知名的海洋科學和工程研究。
利用大鵬新區提供黃金海岸線的機會,海洋系還將建造南科大碼頭和海洋科學實驗室,為我國深海科考航次準備提供岸基平臺。
現在來到小記者採訪實踐環節:
深圳育才二中初二年級學生孫嬿茜對南科大海洋科學與工程系副主任張傳倫教授進行提問。
小記者:海洋系是學什麼的?南科大海洋系有什麼特別之處?
張傳倫:
海洋科學與工程是一門對國家長期發展戰略有重要作用的學科,教授與海洋和工程相關的基礎知識。
我們常說,學海洋的人要有像海一樣的胸懷去擁抱世界,海洋學科正是一門需要將化學、生物、物理的知識和海洋相結合的綜合學科。
南科大海洋系帶有南科大本身的特色和優點——敢闖敢試,勇於挑戰該領域目前還有待突破的瓶頸,把科學、技術、工程三者結合起來。
張傳倫表示,深圳正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希望小記者們關注海洋、多多學習了解海洋知識。
16:00
接下來,松禾體育場上,小記者們體驗「水火箭」製作,並分組進行比賽。
水火箭又稱氣壓式噴水火箭、水推進火箭,是利用質量比和氣壓作用而設計的玩具,同時是物理教學中經常用到的典型的案例之一。
小記者們利用廢棄的飲料瓶製作成動力艙、箭體、箭頭、尾翼。
16:40
松禾體育場是南科大學生進行戶外運動的主要場地,這裡包括松禾田徑場和潤楊體育館。
潤陽體育館裡涵蓋了羽毛球場、健身房、舞蹈房等,也是南科大重大校級活動的舉辦地,比如開學典禮、畢業典禮、跨年晚會、大型音樂會、運動會等都在這裡舉行。
17:00
現在小記者們來到了南科大教職工活動中心。教工中心是一個長約18米,寬約15米的廳堂場所,是開展小型舞會,音樂會,還有各種藝術課堂的場所。
在南科大學生社團的哥哥姐姐們的帶領下,小記者們正分為四組進行不同主題的手工製作,
深入體驗南科大校內的「三創文化」(創新、創知、創業)。
在南科大非遺社指導老師劉期培的指導下,一節別開生面的手工課正在進行中。蝴蝶、兔子、月亮、花等多種剪紙圖案在小記者們的剪刀下誕生。
面對大多是初次體驗剪紙的孩子們,從事剪紙剪影藝術已40餘年的劉期培表示,他希望通過這次簡單的創作,提高小記者的動手能力,同時提升小記者們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興趣。
跟隨咖啡社咖啡師,小記者們正在學習認識咖啡豆、咖啡果學習、了解如何製作一杯手磨咖啡,通過咖啡豆研磨、注水衝咖啡,伴隨著咖啡豆的清香,一杯杯由小記者們親手製作的熱騰騰的咖啡正在出爐。
在科普社成員的指導下,小記者們正在製作活性碳科學淨水裝置,通過淨水實驗,了解水的性質,培養科學興趣。
在3D列印社的同學的指導下,小記者們正在使用以彩色的聚乳酸為材料的3D列印筆,通過描摹圖紙,雕刻出製作眼鏡、憤怒的小鳥、海綿寶寶等3D列印作品。
17:50
「質量尚好,價格好說,清倉大甩賣!」
現在小記者們正在專家公寓門前進行義賣,為自己的作品賣力吆喝。出攤的商品包括小記者們親手製作的曲奇餅、咖啡、手工淨水器、剪紙繪畫、3D列印作品等。
不知不覺,今天的活動來到了尾聲。現場,小記者們坐在一起,對今天的活動進行總結和頒獎。
「水火箭」比賽中的獲勝者——致仁書院隊,和在模擬義賣會中以295元收益獲勝的樹禮書院隊,都獲得了精美的獎狀和禮品。摺疊賀卡、小獅子玩偶、鑰匙扣……在場所有小記者們都收到了來自書院的紀念品,收穫滿滿。
特別鳴謝:
南方科技大學校團委、深圳市南科大財經科技研究院、深圳市南科明之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對本次活動的大力支持。
【撰文】劉越亞
【攝影】實習生 谷政宇
【統籌】孫穎
【作者】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