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動 | 走讀深圳看40年巨變,小記者高等教育採訪實踐活動來了

2020-09-05 南方plus客戶端

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深圳不少中小學生將化身小記者,走進不同領域、行業,近距離探尋深圳40年發展巨變、感受這座城市的魅力,用自己的親身行動為深圳40年送上一份特別的禮物。

小記者「走讀深圳看40年巨變」系列活動由深圳市教育局聯合南方日報深圳新聞部發起、舉辦。

今天(8月28日)第十二期「走讀深圳 看40年巨變」課程,將帶領小記者們走進南方科技大學,參觀校園並與教授交流互動,近距離體驗南科大辦學特色,感受深圳高等教育快速發展。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年來,教育與城市發展「同頻共振」,深圳通過引進辦學與自辦高校並舉,深圳高等教育的發展駛入快車道。

南方科技大學是深圳在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創辦、成長起來的一所的公辦創新型大學。

南科大。南方日報記者 魯力 攝

2007年,深圳堅定決心創辦南科大,著力打造一所新型研究型大學。

2010年12月20日,教育部正式批准籌辦南方科技大學。

2012年4月,南科大正式獲批「去籌轉正」。

2020年,南科大即將迎來十周年校慶。

創校十年來,南科大入選了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六個學科進入重點學科。

在多個國際排行榜上表現亮眼——在2020泰晤士亞洲大學排名位列中國內地第8位,2021QS世界大學排名位列內地第14,泰晤士高等教育全球年輕大學(創校50年以內)排名中,南方科技大學排中國內地第1、全球第47位;化學、材料科學、工程學等學科已快速躋身ESI全球排名前1%。

14:00

集合啦!

14時,29名深圳中小學生在南方科技大學1號門集合,進行抽籤分組。

小記者們按照南科大書院名稱分為四組,配戴上了四種不同顏色的定製胸章。

14:10

在南科大校團委的支持下,來自南科大致新、致仁、樹禮、樹德四個書院的學生代表,將帶領小記者們,分為四組開展活動。

在短暫的自我介紹和「破冰」環節之後,小記者們登上電瓶車,開啟了「車遊南科大」之旅。

14:18

南科大校園坐落於大沙河畔,塘朗山下。校園環境優美,九水一山。

大沙河位於南科大南面,橫貫整個大學城區,最終流入深圳灣。

遊校園之旅按照如下路線展開:

大沙河生態長廊→行政樓→圖書館(合影)→風雨操場→專家公寓→松禾體育場→創園→荔園→學生宿舍→創園9棟海洋系

14:20

圖書館門前,小記者們在南科大校名石前合影。

14:25

南科大琳恩圖書館位於行政樓的北側,由香港慈善家匿名捐贈兩千萬港元所冠名。

截至2019年6月,館內藏書容量已達24萬餘冊(中文近18萬冊,外文6萬冊)。

琳恩圖書館是2013年開始啟用的一幢現代感強、面積達10000平方米的三層建築。

據了解,南科大在2020年將增加兩個圖書館,新增面積為10000平方米,琳恩圖書館為一號館,學校二期建設還有二號和三號圖書館。

14:38

現在,小記者們來到了創園。

創園是南科大的產業孵化基地,是學校為老師和學生創辦的企業提供的場所。

南科大學生和小記者們正進行火熱交談,南科大哥哥姐姐們向介紹南科大各院系和專業設置,了解小記者們的學習興趣和志願方向。

15:50

接下來,小記者們來到南科大海洋系實驗室參觀。

南科大海洋科學與工程系2015年7月創辦成立。

目前,海洋科學與工程系已獲批了海洋科學與工程系已獲批了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深圳分部和三個深圳市重點實驗室:

深圳市發改委資助建設的深圳海底地震儀設備與技術工程實驗室和深圳海洋油氣鑽採裝備與管纜工程實驗室;

深圳市科創委資助的深圳市海洋地球古菌組學重點實驗室。

依託深圳市的優勢和近海的獨特地理位置,南科大海洋系致力於五年內將南科大海洋學科建設成國際知名的海洋科學和工程研究。

利用大鵬新區提供黃金海岸線的機會,海洋系還將建造南科大碼頭和海洋科學實驗室,為我國深海科考航次準備提供岸基平臺。

現在來到小記者採訪實踐環節:

深圳育才二中初二年級學生孫嬿茜對南科大海洋科學與工程系副主任張傳倫教授進行提問。

小記者:海洋系是學什麼的?南科大海洋系有什麼特別之處?

張傳倫:

海洋科學與工程是一門對國家長期發展戰略有重要作用的學科,教授與海洋和工程相關的基礎知識。

我們常說,學海洋的人要有像海一樣的胸懷去擁抱世界,海洋學科正是一門需要將化學、生物、物理的知識和海洋相結合的綜合學科。

南科大海洋系帶有南科大本身的特色和優點——敢闖敢試,勇於挑戰該領域目前還有待突破的瓶頸,把科學、技術、工程三者結合起來。

張傳倫表示,深圳正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希望小記者們關注海洋、多多學習了解海洋知識。

16:00

接下來,松禾體育場上,小記者們體驗「水火箭」製作,並分組進行比賽。

水火箭又稱氣壓式噴水火箭、水推進火箭,是利用質量比和氣壓作用而設計的玩具,同時是物理教學中經常用到的典型的案例之一。

小記者們利用廢棄的飲料瓶製作成動力艙、箭體、箭頭、尾翼。

16:40

松禾體育場是南科大學生進行戶外運動的主要場地,這裡包括松禾田徑場和潤楊體育館。

潤陽體育館裡涵蓋了羽毛球場、健身房、舞蹈房等,也是南科大重大校級活動的舉辦地,比如開學典禮、畢業典禮、跨年晚會、大型音樂會、運動會等都在這裡舉行。

17:00

現在小記者們來到了南科大教職工活動中心。教工中心是一個長約18米,寬約15米的廳堂場所,是開展小型舞會,音樂會,還有各種藝術課堂的場所。

在南科大學生社團的哥哥姐姐們的帶領下,小記者們正分為四組進行不同主題的手工製作,

深入體驗南科大校內的「三創文化」(創新、創知、創業)。

在南科大非遺社指導老師劉期培的指導下,一節別開生面的手工課正在進行中。蝴蝶、兔子、月亮、花等多種剪紙圖案在小記者們的剪刀下誕生。

面對大多是初次體驗剪紙的孩子們,從事剪紙剪影藝術已40餘年的劉期培表示,他希望通過這次簡單的創作,提高小記者的動手能力,同時提升小記者們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興趣。

跟隨咖啡社咖啡師,小記者們正在學習認識咖啡豆、咖啡果學習、了解如何製作一杯手磨咖啡,通過咖啡豆研磨、注水衝咖啡,伴隨著咖啡豆的清香,一杯杯由小記者們親手製作的熱騰騰的咖啡正在出爐。

在科普社成員的指導下,小記者們正在製作活性碳科學淨水裝置,通過淨水實驗,了解水的性質,培養科學興趣。

在3D列印社的同學的指導下,小記者們正在使用以彩色的聚乳酸為材料的3D列印筆,通過描摹圖紙,雕刻出製作眼鏡、憤怒的小鳥、海綿寶寶等3D列印作品。

17:50

「質量尚好,價格好說,清倉大甩賣!」

現在小記者們正在專家公寓門前進行義賣,為自己的作品賣力吆喝。出攤的商品包括小記者們親手製作的曲奇餅、咖啡、手工淨水器、剪紙繪畫、3D列印作品等。

不知不覺,今天的活動來到了尾聲。現場,小記者們坐在一起,對今天的活動進行總結和頒獎。

「水火箭」比賽中的獲勝者——致仁書院隊,和在模擬義賣會中以295元收益獲勝的樹禮書院隊,都獲得了精美的獎狀和禮品。摺疊賀卡、小獅子玩偶、鑰匙扣……在場所有小記者們都收到了來自書院的紀念品,收穫滿滿。

特別鳴謝:

南方科技大學校團委、深圳市南科大財經科技研究院、深圳市南科明之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對本次活動的大力支持。

【撰文】劉越亞

【攝影】實習生 谷政宇

【統籌】孫穎

【作者】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

相關焦點

  • 滾動 | 走讀深圳看40年巨變,小記者閱讀主題採訪實踐活動來了
    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深圳不少中小學生將化身小記者,走進不同領域、行業,近距離探尋深圳40年發展巨變、感受這座城市的魅力,用自己的親身行動為深圳40年送上一份特別的禮物。小記者「走讀深圳看40年巨變」系列活動由深圳市教育局聯合南方日報深圳新聞部發起、舉辦。今天(8月12日),第九期「走讀深圳 看40年巨變」課程,帶領小記者們走進深圳少年兒童圖書館。
  • 滾動 | 走讀深圳看40年巨變,小記者慈展會採訪實踐活動來了
    從當年的小漁村到如今的現代化大都市,深圳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深圳市教育局聯合南方日報深圳新聞部策劃舉辦小記者「走讀深圳看40年巨變」系列活動。不少中小學生將化身小記者,走進不同行業領域,近距離探尋深圳40年發展巨變,感受城市魅力,用親身行動獻禮深圳40年。
  • 走讀深圳看40年巨變,小記者們有話說①
    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之際,深圳市教育局聯合南方日報深圳新聞部策劃舉辦小記者「走讀深圳看40年巨變」系列活動,深圳的中小學生將化身小記者,走進不同領域行業,進行採訪、實踐、交流、深入感受深圳40年來的發展與變化。
  • 滾動 | 走讀深圳看40年巨變,小記者海洋生態採訪實踐活動來了
    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深圳不少中小學生將化身小記者,走進不同領域、行業,近距離探尋深圳40年發展巨變、感受這座城市的魅力,用自己的親身行動為深圳40年送上一份特別的禮物。小記者「走讀深圳看40年巨變」系列活動由深圳市教育局聯合南方日報深圳新聞部發起、舉辦。如何守護好深圳人的這一片海?在楊梅坑山海之間,有一所深圳唯一的國家級自然學校——深圳市生態自然學校。
  • 滾動 | 走讀深圳看40年巨變,小記者法治主題採訪實踐活動來了
    從當年的小漁村到如今的現代化大都市,深圳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深圳市教育局聯合南方日報深圳新聞部策劃舉辦小記者「走讀深圳 看40年巨變」系列活動。不少中小學生將化身小記者,走進不同行業領域,近距離探尋深圳40年發展巨變,感受城市魅力,用親身行動獻禮深圳40年。
  • 首都大學生記者團「改革開放40年」集體採訪活動啟動
    深圳探訪 廣州速寫 探尋廣州 走進合肥 肥西與小崗村 再遇小崗 首都大學生記者團「改革開放40年」集體採訪活動啟動記者團7月22日從北京出發,分別到深圳、廣州、合肥、同學們將在我國改革的前沿和對外開放的窗口深圳見證邊陲漁村發展成為國際創新大都市的「深圳速度」;將前往打響改革開放一聲春雷的安徽小崗村,體會皖北鄉村敢闖敢幹的勇氣和自我革新的擔當。同學們還將在廣州、合肥等地考察歷史古蹟、感悟城市變遷,並將深入騰訊、科大訊飛等高新技術企業,實地開展採訪活動,宣傳展示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奮進之勢。
  • 大鵬自然課堂又開課,邀「特區40年」小記者「手」護海洋
    因為颱風「海高斯」來襲,原定於8月19日舉行的2020年大鵬自然課堂「手」護海洋創意營活動延期了。本次活動將迎來深圳市教育局聯合南方日報深圳新聞部策劃舉辦「走讀深圳看40年巨變」小記者們。那麼,這一季大鵬自然課堂有哪些「不一樣」的活動內容,不如來一波「劇透」。
  • 「走讀深圳-奇妙校巴」這周六發車,快來報名吧!
    「走讀深圳-奇妙校巴」這周六發車,快來報名吧!開啟心智,增進思想打開孩子通往未來認知的大門12月19日由深圳新聞網主辦的「走讀深圳-奇妙校巴」來啦~本期活動主題為「古城新看」~活動人數:20組家庭(一大一小),合計40人。
  • 慶祝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採訪活動——走進深圳
    9月27日至28日,國新辦組織中外媒體記者赴深圳、珠海參加慶祝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採訪活動。  九月的鵬城暑熱漸消,道路兩邊桂子飄香、紅旗飄揚,洋溢著慶祝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的喜悅。27日,中外媒體記者來到深圳,先後來到前海媽灣智慧港、利安建築事務所、前海展示廳、騰訊公司、平安金融中心,就深圳經濟特區發展情況進行參觀採訪。
  • 深圳40周年:透過文獻看深圳的前世今生與滄海巨變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四十周年,9月5日,由深圳市委宣傳部、深圳市社會科學聯合會、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指導,深圳圖書館舉辦的「從文獻看深圳——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地方文獻展」開幕,持續至11月10日。此次文獻展視角追尋深圳城市發展脈絡,展現深圳歷史文化風貌和特區四十年偉大曆程與成就。
  • 小記者現場採訪校園才藝展示活動
    玉林新聞網-玉林日報訊 12月10日下午,北流市永順小學舉行第四屆睿智杯「展才華,亮風採」大型才藝展示活動的表彰大會,北流分團的小記者深入活動現場進行了採訪。小記者們正在採訪學校的老師。在活動現場,小記者抓住時機對老師、家長、同學進行了採訪,他們勇敢專注的表現贏得了大家的認可。戴著紅色帽子的小記者活躍在校園裡,「阿姨您好!請問對學校舉行才藝展示活動,您有什麼看法?您參加這次活動有些什麼感想?」「同學你好!你為這次活動付出了怎樣的努力?你在活動中得到了哪些鍛鍊呢?」
  • 「獅城看中國40年巨變」系列講座在新加坡落幕
    來源:新華社新華社新加坡1月14日電「獅城看中國40年巨變」系列講座第三場13日在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舉行,新加坡文化藝術界人士回顧和展望了新中兩國在文化領域的交流與合作,至此該系列講座在獅城圓滿落幕。新加坡國家劇場前理事長葉保應介紹了早期來新加坡國家劇場等新加坡演藝場所演出的中國文藝團體引起的轟動;新加坡中僑影業董事長林方華回顧了新中電影界交流歷史;新加坡宗鄉會館聯合總會秘書長方百成介紹了中國多個文藝團體參與新加坡迎春傳統活動「春到河畔」演出的情況;新加坡新傳媒私人有限公司前駐中國首席代表陳瑞蓮從新中兩國電視節目分享與合作的角度與觀眾進行了交流。
  • 實地探訪、現場繪圖 小記者用英文「走讀杭州」
    商報見習記者 張婭妮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英語在教育中愈發為學生和家長所關注。為了讓英語學習更具趣味性和現場感,商報實踐營推出「走讀杭州」系列活動,以戶外走讀形式,進行英語教學,讓孩子們將學到的知識活學活用。
  • 探訪鵬城歷史 走讀深圳-奇妙校巴帶領孩子們開啟南頭古城「穿越之...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李娜 林苗苗 林媛媛)「寶貝!」「誒!」在一聲聲清脆的回答聲中,小朋友們在講解老師的帶領下開始了南頭古城的「穿越之旅」。近日,由深圳新聞網主辦的「走讀深圳-奇妙校巴」活動在南頭古城舉行,本次活動主題為「古城新看」,共有20組親子家庭報名參加。
  • 新工新聞實踐課|闖辦公室進教室,小記者採訪師生新年願望
    2020年的最後一天,大渡口區實驗小學新工校區的童青小記者們迎來了一次採訪實踐活動。他們穿上紅馬甲、拿起話筒,走進各個教師辦公室及教室,採訪師生們在即將過去一年中最難忘的事情,並徵集大家的2021年新年願望。
  • 中國網小記者拓展細化勞動教育實踐活動項目
    為了貫徹勞動教育精神,中國網小記者活動拓展、細化了實踐活動項目,在校園中大力推廣勞動文化。中國網小記者站將秉承「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的時代使命,以青少年自己的視角講述身邊的故事,發出自信的聲音,展示中國形象。作為國家級專業媒體平臺,中國網教育頻道將組織小記者進行專業的培訓和系列採訪活動。
  • 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長許建領:深圳高等教育40年
    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長許建領:深圳高等教育40年
  • 滄桑巨變 中國經濟特區四十年
    1980年,我國在深圳、珠海、汕頭、廈門設立經濟特區,邁出我國改革開放和加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步伐。40年春風化雨,40年春華秋實。經濟特區的滄桑巨變是一代又一代特區建設者拼搏奮鬥幹出來的。
  • 萬家MART快閃活動深圳開跑 華潤萬家復古派對獻禮特區40年
    8月26日,華潤萬家旗下的萬家MART深圳彩田店舉辦快閃活動,眾多市民紛紛到場打卡拍照,通過現代化的社交方式分享這些懷舊小驚喜。 華潤萬家的相關負責人表示,深圳站是「美好生活MART一下——2020萬家MART十城快閃」活動的首站,每個城市站均有自己的地區特色主題,深圳站的主題是「四十『圳』年輕」,恰逢8月26日正好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
  • 深圳特區40年:極光CEO羅偉東接受深圳衛視採訪
    10月14日上午,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在深圳市隆重舉行。大會總結了深圳經濟特區的發展經驗,並為深圳經濟特區在新時代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領導人在大會上指出:「必須堅持創新是第一動力,在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贏得主動權。要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前瞻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發展未來產業,發展數字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