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颱風「海高斯」來襲,原定於8月19日舉行的2020年大鵬自然課堂「手」護海洋創意營活動延期了。
本次活動將迎來深圳市教育局聯合南方日報深圳新聞部策劃舉辦「走讀深圳看40年巨變」小記者們。那麼,這一季大鵬自然課堂有哪些「不一樣」的活動內容,不如來一波「劇透」。
「手」護海洋,大鵬自然課堂又開講
大鵬新區海洋資源豐富海域面積305平方公裡,佔全市四分之一,海岸線長達128公裡,佔全市二分之一,全市56個沙灘中54個在大鵬。近岸海域監測點長年達到國家一類水質標準。
當前新區正在正加快打造世界級濱海生態旅遊度假區、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載區。
如何守護好這一片美麗灣區?
繼2020年大鵬春天雲課堂之後,大鵬自然課堂夏季活動將走進楊梅坑山海之間的深圳市生態監測自然學校,以「手」護海洋為主題,通過海洋保育課堂、遊戲、手作等創意活動,培育青少年海洋文化意識。
2019年大鵬自然課堂秋天筆記走進大亞灣核電基地長灣沙灘
「美麗大鵬」四季自然學堂項目(簡稱「大鵬自然課堂」)由大鵬新區綜合辦(文明辦)主辦,聯合媒體、轄區的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評選並依託新區首批生態文明宣教基地,自2019年3月啟動以來,開展多場主題自然教育活動。大鵬自然課堂將關愛未成年人的行動與生態文明意識的培育相結合,通過孩子帶動整個家庭「與自然美好相遇」,探索「政府+媒體+N」模式,創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文明美好生活,獲評第十七屆深圳關愛行動「十佳創意項目」。
走進深圳唯一國家級生態監測自然學校
「走讀深圳看40年巨變」小記者活動由深圳市教育局聯合南方日報深圳新聞部策劃舉辦。本期探營國內唯一的生態監測自然學校——深圳市生態監測自然學校,小記者們將通過海洋保育和創意手作課程,了解海洋與生命,學習海洋生態保護知識,揭秘海洋汙染治理和海洋生態監測監管的重要性。
作為大鵬新區首批生態文明宣教體驗中心(自然學校),深圳市生態自然學校是全國56所「國家級」自然學校之一,由深圳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創辦,是國內唯一一家以生態監測為主題的自然學校,致力於培養環保志願者教師。自然學校主編寫了一整套專用教材,內容涵蓋水、土壤、大氣、動物、植物五大類,並且開發了「自然教育+」系列課程。
深圳市生態監測自然學校位於楊梅坑山海間
「手」護海洋,每一個人都是行動者!本期活動將從聆聽自然、認識自然開始,通過海洋保育課程,了解海洋與生命,邀請你「與塑對戰」30秒,體驗海洋生物遭受塑料垃圾扼殺的感受,開啟減塑生活,杜絕海洋垃圾,保護海洋生物。活動還將通過海洋蠟燭、傘貝風鈴等海洋創意手作體驗,通過美育激發孩子們守護海洋的意識。
了解大鵬生態成績有多「優秀」
同時,小記者們將參觀自然學校所在的深圳市環境監測中心站PM2.5監測機房、動植物及昆蟲標本室和實驗室等,了解生態環境監測的相關知識。
據了解,大鵬新區作為深圳市生態特區,截至7月底,2020年新區空氣品質優良率為99.1%;空氣品質綜合指數為2.13,全市排名第一。納入考核的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100%,近海岸水質達標率100%。
內容來源 | 晶報
編輯 | 肖思格
統籌製作 | 深圳市大鵬新區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