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颱風推遲一天!大鵬自然課堂又開課,邀「特區40年」小記者「手」護海洋

2020-08-18 深圳市大鵬新區

因為颱風「海高斯」來襲,原定於8月19日舉行的2020年大鵬自然課堂「手」護海洋創意營活動延期了。

本次活動將迎來深圳市教育局聯合南方日報深圳新聞部策劃舉辦「走讀深圳看40年巨變」小記者們。那麼,這一季大鵬自然課堂有哪些「不一樣」的活動內容,不如來一波「劇透」。

「手」護海洋,大鵬自然課堂又開講

大鵬新區海洋資源豐富海域面積305平方公裡,佔全市四分之一,海岸線長達128公裡,佔全市二分之一,全市56個沙灘中54個在大鵬。近岸海域監測點長年達到國家一類水質標準。

當前新區正在正加快打造世界級濱海生態旅遊度假區、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載區。

如何守護好這一片美麗灣區?

繼2020年大鵬春天雲課堂之後,大鵬自然課堂夏季活動將走進楊梅坑山海之間的深圳市生態監測自然學校,以「手」護海洋為主題,通過海洋保育課堂、遊戲、手作等創意活動,培育青少年海洋文化意識。

2019年大鵬自然課堂秋天筆記走進大亞灣核電基地長灣沙灘

「美麗大鵬」四季自然學堂項目(簡稱「大鵬自然課堂」)由大鵬新區綜合辦(文明辦)主辦,聯合媒體、轄區的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評選並依託新區首批生態文明宣教基地,自2019年3月啟動以來,開展多場主題自然教育活動。大鵬自然課堂將關愛未成年人的行動與生態文明意識的培育相結合,通過孩子帶動整個家庭「與自然美好相遇」,探索「政府+媒體+N」模式,創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文明美好生活,獲評第十七屆深圳關愛行動「十佳創意項目」。

走進深圳唯一國家級生態監測自然學校

「走讀深圳看40年巨變」小記者活動由深圳市教育局聯合南方日報深圳新聞部策劃舉辦。本期探營國內唯一的生態監測自然學校——深圳市生態監測自然學校,小記者們將通過海洋保育和創意手作課程,了解海洋與生命,學習海洋生態保護知識,揭秘海洋汙染治理和海洋生態監測監管的重要性。

作為大鵬新區首批生態文明宣教體驗中心(自然學校),深圳市生態自然學校是全國56所「國家級」自然學校之一,由深圳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創辦,是國內唯一一家以生態監測為主題的自然學校,致力於培養環保志願者教師。自然學校主編寫了一整套專用教材,內容涵蓋水、土壤、大氣、動物、植物五大類,並且開發了「自然教育+」系列課程。

深圳市生態監測自然學校位於楊梅坑山海間

「手」護海洋,每一個人都是行動者!本期活動將從聆聽自然、認識自然開始,通過海洋保育課程,了解海洋與生命,邀請你「與塑對戰」30秒,體驗海洋生物遭受塑料垃圾扼殺的感受,開啟減塑生活,杜絕海洋垃圾,保護海洋生物。活動還將通過海洋蠟燭、傘貝風鈴等海洋創意手作體驗,通過美育激發孩子們守護海洋的意識。

了解大鵬生態成績有多「優秀」

同時,小記者們將參觀自然學校所在的深圳市環境監測中心站PM2.5監測機房、動植物及昆蟲標本室和實驗室等,了解生態環境監測的相關知識。

據了解,大鵬新區作為深圳市生態特區,截至7月底,2020年新區空氣品質優良率為99.1%;空氣品質綜合指數為2.13,全市排名第一。納入考核的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100%,近海岸水質達標率100%。

內容來源 | 晶報

編輯 | 肖思格

統籌製作 | 深圳市大鵬新區融媒體中心

相關焦點

  • 大鵬自然課堂再出發!走讀生態人文西湧
    被尊為「大鵬半島樹王」的西貢古樟是國家一級保護的古樹,樹下石銘牌上有著它的名片:編號440307583,樟樹,樹齡565年,2015年9月。「樟樹爺爺估測樹齡約570歲了。」馬老師跟大家介紹了古樹年齡的測算方法、古樹如何分級保護。
  • 為守護藍色海洋,大鵬少年變身「海洋工程師」
    大鵬夏季「自然課堂」為守護藍色海洋「開講」深圳新聞網7月16日訊(記者 凌安兒)7月15日,2019年大鵬夏季「自然課堂」為守護藍色海洋「開講」,40名愛海少年變身小小「海洋工程師2019美麗大鵬四季「自然課堂」活動由大鵬新區綜合辦(文明辦)主辦,系大鵬特色公眾自然教育行動之一,旨在提升了市民生態文明素養,展示美麗大鵬生態文化的培育成果,為深圳創建自然教育之城作出大鵬探索。
  • 滾動 | 走讀深圳看40年巨變,小記者海洋生態採訪實踐活動來了
    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深圳不少中小學生將化身小記者,走進不同領域、行業,近距離探尋深圳40年發展巨變、感受這座城市的魅力,用自己的親身行動為深圳40年送上一份特別的禮物。小記者「走讀深圳看40年巨變」系列活動由深圳市教育局聯合南方日報深圳新聞部發起、舉辦。如何守護好深圳人的這一片海?在楊梅坑山海之間,有一所深圳唯一的國家級自然學校——深圳市生態自然學校。
  • 「潛愛大鵬」赴臺參與兩岸海洋教育交流活動
    課堂項目現儲備海洋志願者講師180名,目前已經完成了大鵬新區小學100%全覆蓋,曾獲「全國海洋意識教育基地」等稱號,累計入校授課280節,超過13,600人次接受了海洋生態知識科普教育(數據統計截至2018年4月底)。
  • 今晚8點,聽大鵬新區黨工委書記楊軍講述他「眼中的四十年」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張妍12月17日晚上8點,深圳市委組織部第117期新時代大講堂邀請到大鵬新區黨工委書記楊軍作為主講嘉賓,講述「綠色發展、創新發展、向海發展、民生為本、黨建引領」的大鵬,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和
  • 中國·大鵬首屆國際攝影大展在大鵬所城開幕
    大鵬新區是深圳唯一的功能新區,建立近9年來堅持「生態立區、經濟強區」。近年來,新區緊抓「雙區驅動」重大歷史機遇,聚焦旅遊、生物、海洋三大特色產業,加快打造世界級濱海生態旅遊度假區和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載區。
  • 珊瑚保育組織「潛愛大鵬」秘書長:2600志願者種下珊瑚5800株
    「種珊瑚,種人心」,成立近8年來,從海底的珊瑚保育入手,構建並實踐海洋生態意識教育體系,「潛愛大鵬」這一國內目前唯一的民間珊瑚保護組織,走過了怎樣的路,又在大海的懷抱中收穫了怎樣的感悟?帶著問題,深晚記者在世界海洋日來臨之前對夏嘉祥進行了專訪。種珊瑚——從「愛玩」到「愛上珊瑚」深圳晚報:從個人談起吧,因為怎樣的機緣成為一位珊瑚保育者?
  • 當海洋碰上科學 浙江小記者邀你踏上奇幻海洋之旅
    浙江在線杭州4月28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董詩夢 陳麗麗)在過去的兩年裡,浙江小記者站帶著孩子們一次次走近地質、天文以及植物的世界——近距離接觸和探索科學;去考古、去觀星、去探險;去追尋地球的歷史,去探索世界的神奇……  40億年以前,海洋的誕生給地球帶來巨大變化:創造了綠洲,生成了我們賴以生存的空氣、變化萬千的氣候以及令人驚嘆的大量生命
  • 深圳特區40年|生而不凡 艱難崛起
    深圳特區成立40年以來取得的輝煌成就,離不開一代代「拓荒牛」篳路藍縷,櫛風沐雨,離不開一批批「萬裡鵬」扶搖直上,振翅騰飛……在這場轟轟烈烈的城市蝶變過程中,湧現了眾多優秀企業與行業領軍者,他們參與房改,創辦企業,壘砌磚瓦,建設深圳,親歷行業沉浮,他們與深圳互相成就。在深圳特區40歲生日來臨之際,樂居隆重推出「致敬深圳特區40周年——深而不凡,圳當紅!」
  • 打好生態和海洋「兩張牌」!大鵬邀專家把脈「十四五」規劃
    大鵬新區「十四五」規劃綱要編制課題組組長,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中國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李國平代表課題組介紹了大鵬新區「十四五」規劃綱要編制相關情況。在全面科學開展生態環境評估的基礎上,加快推進海洋碳匯核算,全面守護好「綠水青山」,推動「藍色經濟」高質量發展。在爭當可持續發展先鋒上大有可為深圳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郭躍華指出,大鵬新區「山海連城,濱水親海」,要用好自然資源的生態本底,在探索「美麗中國」實踐,特別是在推動綠色發展、低碳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方面創造更多先行示範的經驗。
  • 滾動 | 走讀深圳看40年巨變,小記者高等教育採訪實踐活動來了
    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深圳不少中小學生將化身小記者,走進不同領域、行業,近距離探尋深圳40年發展巨變、感受這座城市的魅力,用自己的親身行動為深圳40年送上一份特別的禮物。小記者「走讀深圳看40年巨變」系列活動由深圳市教育局聯合南方日報深圳新聞部發起、舉辦。
  • 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載區
    當地市民在大鵬新區參加淨灘志願服務活動。本報記者祝桂峰攝「我們將利用好大鵬新區豐富的海洋資源,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載區。」近年來,大鵬新區加快促進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發展,努力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載區和世界級濱海生態旅遊度假區,海洋、生物、旅遊三大特色產業駛上發展「快車道」。護好「美麗海灣」大鵬新區得名於大鵬灣,是深圳最早發現人類活動的地區之一,也是深圳簡稱「鵬城」的由來。
  • 「一分鐘 護一生」 |梁平區婦幼保健院孕媽媽課堂開課啦
    「一分鐘 護一生」 |梁平區婦幼保健院孕媽媽課堂開課啦 2020-08-14 17: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大鵬管理局開展2020年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
    為了切實解決深圳市海洋漁業資源所面臨的問題,加快轉變漁業發展方式,提升漁業綠色化和可持續發展水平,8月12日,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大鵬管理局聯合深圳市海洋綜合執法支隊大鵬大隊、廣東海洋大學深圳研究院在大鵬新區開展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漁業管理處、深圳市漁業服務與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給予了大力支持。大鵬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夏東同志參加活動。
  • 「海洋六號」英語講堂重新開講 課堂氣氛活躍
    英語講堂進行時隨著海上調查步入正軌,「海洋六號」英語講堂重新開講了。當地時間7月13日,英語講堂傍晚7點整開始,在不到10人的課堂裡聽了大概一刻鐘的樣子,我就趕著去給箱式取樣器拍照了。對英語學習內容似乎沒有印象,只記得等我回去的時候只剩下首席和船長等幾個人的課堂了。看來,如何調動大家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成了英語講堂面臨的頭等難題。7月14日開課前,有學員特意邀我去聽英語講堂。難道,英語講堂由此進入邀學模式?
  • 南平莊國畫課堂開課,大鵬教育助力社區繪出精彩生活
    11月20日,大鵬教育主辦的"濃墨重彩繪新篇,詩畫旖旎樂生活"書畫學習活動在南平莊成功舉辦,這也是大鵬教育在北京西山村舉辦的第四場國畫學習課程。西山村南平莊退休黨支部書記宋曉玲出席並主持本次活動。他們中有人是第一次來到活動現場,有的則是大鵬教育社區活動中十分熟悉的"老學員"。他們自從村裡書畫活動啟動以來,就堅持每節課都到場聽課,無論路程遠近,也不改熱愛學習的初心。多次參加國畫課程的劉老先生,更是將自己在大鵬教育課堂中學會的畫分享給了自己的戰友。他還說,自己已經找人把過去在課堂上的練習作品裱了起來,以後有機會,還想帶著家人一起來學習。
  • 626年大鵬所城「童」趣盎然,全國首個兒童自然圖書獎揭曉十大獎項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張妍 郭力銘 葉向航 通訊員 孫瀟瀟11月28日,626年歷史的大鵬所城「童」趣盎然,與「3歲」的大鵬自然童書獎進行了一場自然閱讀與傳統文化的時空對話。作為第二十一屆深圳讀書月重點主題活動,「2020大鵬自然童書獎」在北門廣場揭曉十大獎項。
  • 深圳鹽田和大鵬獲評「2020中國天然氧吧」
    鹽田還先後榮獲國家生態區、國家水土保持生態文明區、中國十佳綠色城市等稱號,PM2.5濃度僅為19.4微克/立方米,連續五年優於歐盟標準;大鵬新區2011年12月30日建立,是深圳經濟特區中的「生態特區」,收穫了全國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國家級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等國家級榮譽。
  • 防禦颱風「山竹」,深圳市大鵬新區全力部署搶險工作
    領導坐鎮指揮抗災,提前準備搶險隊伍及物資9月14日上午,大鵬新區黨工委書記王京東到新區三防指揮部部署防颱風工作落實情況,並提出要求。一是各單位一定要按照廣東省委書記李希指示,做到以最高標準,最充分準備,做最細緻防範。
  • 特區40年:珠海為什麼能?
    1979年7月,深圳、珠海、汕頭、廈門被批准試辦出口特區。次年5月,這4個出口特區正式改稱為經濟特區。四個特區中,如果說深圳書寫了「當驚世界殊」的發展奇蹟,而珠海,則是以獨特方式奏響了向「海」而興的時代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