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奶水過多是好事?不及時處理小心得乳腺炎

2021-01-15 騰訊網

能成功的進入到母乳餵養階段,不是一件輕鬆和容易的事情。對於媽媽來說,那都是一次難忘的經歷。沒有哪個媽媽在說起母乳餵養時不是感慨萬千,經歷的疼痛、憂愁、折磨甚至不亞於生寶寶時的疼痛。奶水多了每天要擠很多次,奶水少了每天不停的吃、吃、吃,卻還是憂心忡忡,深怕寶寶因為沒有奶吃而延誤了生長發育。

準備斷奶了,漲奶很難受,如果真的要斷奶,那麼我們既要考慮到孩子,還要考慮媽媽本身。究竟有哪些科學的斷奶方法?

斷奶意味著媽媽千辛萬苦的努力和媽媽幾個月以來最好的食物將要斷掉,由其他食物取而代之,更重要的是這意味著媽媽和寶寶的依戀關係將要重新整合,母親和孩子之間將改用其他的方式重新建立情感聯結和溝通的方式。

不科學的斷奶方式不僅會對自身的身體造成一定的影響,而且也會對寶寶產生一定的影響。科學的斷奶會直接的對孩子將來的生長發育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那麼怎樣科學斷奶呢!女性在哺乳寶寶的過程當中會出現斷奶的現象,這是非常正常的現象,但是不科學的斷奶會直接打造成肌肉男種,也會直接的引起女性出現乳腺炎,而且還會造成細菌的入侵,所以,會給自己的乳腺造成一定的病變。所以,如何科學的斷奶是每位哺乳期媽媽應該關注的問題。

一、科學斷奶的好方法

怎樣科學斷奶是女性朋友非常關心的話題。那麼,在生活當中一定要注意飲食方面的調理。在飲食當中不要食用過多的粥類食物或者是魚湯、肉湯,因為這些食物都能夠起到出奶的作用,準備斷奶就要減輕斷奶食物的攝入。斷奶也是需要選對了時間的,最好在天氣不是非常熱的時候,比如春天或者是秋天,我們選擇來斷奶這樣也能夠減少寶寶胃腸功能的紊亂。哪是需要循序漸進的一個過程,由於媽媽和寶寶之間的關係非常的親密,吃奶已經成為了條件反射想要斷奶,除了改變媽媽的飲食習慣,包括餵奶的時間和寶寶相處的時間。

二、斷奶後會造成溢乳怎麼辦

年輕的媽媽們沒有生活經驗,所以在帶孩子的時候斷奶之後就會發現有一乳的現象。這個時候就會手忙腳亂不知所措,人的內分泌的系統是有一定的反饋機制的。在哺乳期間,女性不斷的餵奶,乳房就會受到一定的刺激而產乳,如果不去刺激乳房乳汁也會慢慢的憋回去。如果乳汁比較旺盛,我們可以用中草藥來促進乳房進行恢復,中藥對人體副作用也比較小,可以適當的就口服一些中藥。回奶期間會造成乳汁淤積,也會導致急性乳腺炎,那麼這個時候我們可以使用外敷的藥膏或者是及早進行治療。

斷奶,是一次放手

寶寶出現對斷奶的自然準備現象,其實是寶寶自主感的第一次萌發。如果錯過了這個機會,斷奶就越發顯得不容易了。而對於孩子和媽媽來說,斷奶,就是第一次真正的放手。這是一個人一生中的第一次成長。而這一次放手,對於幫助孩子發揮自己的潛能是極其重要的。

斷奶與拋棄是不能混為一談的。在斷奶的過程中,孩子更需要媽媽大量的愛的支持。當然爸爸的愛也非常重要。這個時期,父母對孩子應該對孩子充分的信任,對自己也要信任,從心理和情感上給予孩子一種支撐,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與信任,才能真正的培養孩子健康的心理和自我價值感。

斷奶,應該循序漸進

斷奶,對於很多經歷過的媽媽,也是不能回首的一次經歷。因為傳統回奶方法的不正確,受漲奶之痛的媽媽非常的多。說不給寶寶吃了,就不敢再擠再碰一下,拼命「憋」著。

其實這樣做是非常不科學的。這樣「憋」著會使乳汁不能正常的排出,從而淤積在乳房裡,有一些體質比較敏感脆弱的媽媽,會出現整個乳房腫脹發燒,患上乳腺炎,打針吃藥算輕的,嚴重的還可能需要手術治療了。如果在乳房腫脹期間不小心碰傷或者沒有及時的處理和治療,還會留下更多的隱患。比如結節、乳腺增生等,等到年齡再大一些,還有繼續病發的可能。

一定要科學回奶!

科學回奶的好處:

科學回奶可以使媽媽免受脹痛之苦,及時的排出乳汁,使乳腺管更加通暢。也能讓乳腺管儘快的恢復到正常的生理狀態,讓整個乳腺更加健康,血液循環及新陳代謝處於正常情況。

方法

1、斷奶時,從飲食上注意,不要吃太油膩、熱量太高的食物。

2、斷奶時,可以喝一些麥芽水,幫助回奶;

3、斷奶時,不要硬「憋」。採用循序漸進的方法。比如:先從白天開始控制,由之前的按需哺乳,到白天規定時間和次數(第一天白天三次、第二天白天一次,自己視情況而定),當白天控制兩天後,開始控制晚上的餵奶次數,也可以按第一夜三次,第二夜兩次或者一次。當第三天白天完全不吃的時候,晚上也最多只能一到兩次了。基本上一個星期之內就可以完全斷奶了。

4、斷奶時,如果在控制時間內漲奶了,一定要排出來,不可以憋著,最好是請當地的催乳師幫助回奶,因為更專業,排出的更乾淨、更徹底。

5、斷奶時,保持好的心情。這樣才能有更好的情緒去關愛斷奶期的寶寶。不至於因為斷奶而讓寶寶失去了安全感。

6、用科學的方法回奶,即使不與寶寶分開也是可以的。我當初就是帶著孩子睡而將母乳斷了的。但那時寶寶已經一歲多了。所以,這個媽媽們酌情處理。最好是不與寶寶分開。因為媽媽們都已經知道,斷奶期的寶寶是最需要愛的支持的。

斷奶,只要抓住了寶寶的自然準備期,也不難;斷奶,只要方法對了,也不痛苦!斷奶,只要給足了寶寶愛的理解和支持,也不會讓寶寶失去安全感,更不會讓媽媽與寶寶失去了親密感的!

精彩視頻分享

請陛下翻牌子

相關焦點

  • 寶媽奶水過多漲奶怎麼辦?小心乳腺炎
    琳琳生產完之後,一直奶水比較少,後來家裡給她請了催乳師,從那以後確實過了一段奶水充足的日子。可最近她又開始犯愁了,那就是她的奶量早就超過了寶寶的飲食量,每次多餘的奶排不出去,都會憋得胸部脹痛,按她的說法就是比生孩子還要疼。如果發生這種漲奶現象應該如何緩解呢?
  • 哺乳期的痛楚只有當媽了才知道,奶水過多也是一種負擔啊
    2.餵奶間隙過長要是母親在寶寶出生之後並沒有及時地將奶水擠出,或者給寶寶餵奶的時間間隙過大的話,也會造成漲奶。3.奶水過多有時媽媽明明及時餵了奶,但依然會漲奶,這是由於母體自身的奶水分泌過多。奶水分泌過多,淤塞在乳房中,寶寶一次很難全都吃掉,乳房繼而變得堅硬而脹痛。有的母親也會因為太痛而改用奶粉餵奶,但這樣恰恰加劇了漲奶的不適。‍
  • 哺乳期最怕乳汁淤積,處理不當影響奶量,別等到乳腺炎再來後悔
    @時機對了:「我們家姐妹兩個,姐姐比我早5年生娃,當時她奶孩子時,疼得直哭,寶寶動不動就把姐姐的乳頭咬破了,一嘴血,不僅要餵奶,還得時不時的吸奶,當時我還不理解奶個孩子能有多疼,後來我自己生娃,體驗了一遭之後,我才真切的感受了大姐的痛苦。」
  • 成都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易纏身 教你安全餵奶
    急性乳腺炎產生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乳汁淤積很可能導致入侵細菌的繁殖生長,而導致乳汁淤積的原因主要有乳頭髮育不好(過小或內陷),妨礙哺乳,而乳汁分泌過多或嬰兒吸乳少、哺乳姿勢不正確、乳腺管不通暢等也會造成乳汁淤積;而另一方面,細菌也可能常由乳頭破損、皸裂處入侵,沿淋巴管入侵是感染的主要途徑。嬰兒口含乳頭睡覺或嬰兒患有口腔炎吸乳時,細菌可直接侵入乳腺管,上行至腺小葉而發生感染。
  • 哺乳期得了乳腺炎,真的不可以餵奶了嗎?
    作者:寶寶知道 夏季的微風寶貝出生的第一天,因為沒有奶水,所以喝的奶粉,但是我還是讓寶寶吮吸我的乳房,因為吸吸會刺激乳房,奶水也會下的快。但是開始根本沒有什麼奶水,雖然自己很失望,但是我沒有因此放棄母乳餵養的目標。
  • 哺乳期婦女的「煩惱」-急性乳腺炎
    (1)分娩後 3~ 4 周內的母乳餵養不當;(2)因乳頭疼痛或破裂,只使用一側乳房進行母乳餵養,另一側乳房內乳汁無法及時排空;(3)哺乳期穿緊身文胸,使用安全帶或攜帶重包可能會壓迫乳房,限制乳汁流動;(4)過度疲憊或壓力過大;(5)有乳腺炎既往史再次進入哺乳期;(6)哺乳期營養不良。
  • 乳腺炎的治療法 如何預防哺乳期乳腺炎
    乳腺炎是乳房最常見的病變,如果因為乳腺出現問題一定要及時的治療,乳腺炎的治療法有很多還有偏方,那麼應該如何治療呢?乳腺炎的症狀都有哪些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如何預防哺乳期乳腺炎吧!乳腺炎的發生如果是因為乳液沒有排清還是比較常見的,所以我們需要重視乳腺炎的治療法,找到原因積極的治療,這樣才能更好的治療乳腺炎。
  • 哺乳期保健措施有哪些?
    很多女性生完孩子後,一直沉浸在當媽媽的喜悅之中,而忘記了一些身在哺乳期該注意的問題。哺乳期如何保健呢?專家指出催乳效果好壞因人而異,做好哺乳期保健也很重要,母乳餵養的時間一般為6~10個月,但是現在很多年輕媽媽都會奶水不足或者回奶過早,不得不採用催乳的方法。無論是按摩催乳、針灸催乳還是食療催乳,效果的好壞都是因人而異。同時,做好哺乳期保健也很重要。
  • 「排殘乳」成牟利藉口 專家:奶水過多要及時吸出
    「催乳師說,哺乳期不僅要定期通乳,到了該斷奶時,還要排殘乳。如沒及時把殘留的奶水排乾淨,一段時間後奶水就會變質,形成膿水,危害整個乳腺組織,甚至誘發癌變。」鄭女士通過本報熱線電話告訴記者,通乳一次的價格是500元左右,排殘乳則要1000塊錢,一次還不一定能排完,「因為有同事說斷奶回奶時很煎熬,我便提前預定了這項服務,但後來越想越覺得有點不靠譜。」
  • 當哺乳期遇上乳腺炎,竟是疏忽了這六大細節!
    當媽媽的都知道,懷胎十月不容易,同樣生完孩子也不會很輕鬆。乳腺炎應該是哺乳期的勁敵。雖然現在條件好了,但每年還是有相當一部分媽媽中招。
  • 為什麼會奶水過多?是產奶量和需求量沒有平衡,媽媽提前了解
    麗麗是一名新手寶媽,產前身體瘦弱的她還擔心自己奶水不足,可是沒有想到在寶寶出生後,最讓她苦惱的居然是自己的奶水分泌得太多了。而更加讓麗麗感到困擾的是三天兩頭的就會因為乳房脹痛而出現堵奶或者是乳腺炎的情況。原本想著奶水多,可以讓寶寶吃得好一點,可是隔三差五的乳腺炎讓麗麗不得不斷奶幾天。
  • Papi醬自曝患乳腺炎,這種下奶湯,你快戒了吧
    母乳媽媽是個矛盾體,一邊多吃多喝,唯恐奶水不夠;一邊又怕吃得太多,身體不易恢復,而且奶水過多還會引起乳腺炎。前段時間,papi醬在自己小號上自爆得了乳腺炎,配文:「千躲萬躲,沒有躲開,sad」。外力造成乳腺損傷乳房外傷對乳腺造成損傷,也容易造成乳腺炎,如暴力通乳、被寶寶不小心踢傷等。哺乳期媽媽都有可能患有乳腺炎,產後2~3周是乳腺炎的高發期。
  • 哺乳期乳腺炎?竟然都是疏忽了這六大細節!
    乳腺炎應該是哺乳期最大的敵人。雖然現在條件好了,但每年還是有相當一部分媽媽中招,其實打倒乳腺炎的最好辦法是預防!其實這種做法並不對,因為剛生產完的新媽媽身體還很虛弱,飲食的重點應該是開胃和補氣養血,而且剛出生的小寶寶吃奶量很小,不用擔心奶水不夠吃。  一旦提早催乳,而寶寶又吃不了那麼多,反而會造成乳汁淤積,容易誘髮乳腺炎。所以在正常情況下,喝催乳湯最早也要在產後1周後開始,漲奶期長的媽媽還要延後。
  • 奶水過多 儲存有講究
    小編接到一些媽媽們諮詢:奶水過多,寶寶吃不完該怎麼辦?夏季擠出來的奶水放冰箱,可以儲存多久?寶寶喝了儲存在冰箱裡面的奶水,會拉肚子嗎?本期《育兒專家視點》與各位媽媽一起探討母乳餵養的問題。病例描述:女兒三個月了,純母乳餵養。我的奶水一直很多,女兒吃不完。令人苦惱的是乳房經常發脹,還時常漏奶,特別是夜裡寶寶睡覺時間一長,漏奶就更嚴重了,常弄溼了被褥。多出來的奶水我需要擠掉嗎?
  • 哺乳期得了乳腺炎是什麼原因?還能餵寶寶嗎?該怎麼辦?
    哺乳期乳腺炎是產婦在哺乳期發病率極高的一種令人頭痛的婦科疾病。哺乳期乳腺炎多是由於寶寶喝奶時吸吮乳頭的時候用力過度或是女性乳房的乳汁沒有排空而引起的,這不單單會對產婦媽媽造成傷害,同時對寶寶正常的哺乳也是十分不利的,因為哺乳期乳腺炎不僅會影響乳汁的數量和質量,而且病菌還很可能感染寶寶的肺部。
  • 75%女性哺乳期患上急性乳腺炎 出現以下症狀就得小心了
    眾所周知,母乳餵養益處多多,但據調查統計,哺乳期患急性乳腺炎的媽媽達75%,且在哺乳期的任何一個階段都可能發生,因此關注乳房健康,讓各位媽媽們成功母乳餵養至關重要。專業按摩巧避「石頭乳」兩天前,產後兩個月的張女士因乳房脹痛、排乳不暢及高燒前往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院就診。
  • 如何應對產後乳腺炎?
    那一定是——產後乳腺炎,其疼痛度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讓不少新媽媽無奈放棄了哺乳。到底如何對抗這哺乳期的頭號「攔路虎」? 產後乳腺炎不可久拖 產後乳腺炎是產褥期常見的一種疾病,乳腺炎俗稱「奶癤」,多為急性乳腺炎,常發生於產後3~4周的哺乳期婦女,所以又稱之為哺乳期乳腺炎
  • 哺乳期出現這3個症狀,可能得了乳腺炎,教你來應對
    都說做女人難,做媽媽的女人更難,現代社會上的女性更是難上加難,她們不但要承擔起養家餬口的責任,回到家中還得生兒育女,操持家務。懷孕的準媽媽懷胎十月終於等到孩子落地,緊張又興奮迎接寶寶的加入,但後續又是一大堆的難題等著,除了初為人母心理上的變化,還有身體上的變化也不小,熬夜餵奶、肚子久久無法恢復平坦,有些人為此還患上了乳腺炎,乳房的疼痛難忍對媽媽們又是一種傷害。而乳腺炎也是很多哺乳期的媽媽會患上的一種乳腺疾病。
  • 哺乳期預防患上乳腺炎,這4件事要做好,很多寶媽都忽略了第3點
    不知道到底是什麼原因的她立刻趕去醫院做了檢查,在經過醫生的診斷之後,醫生告訴她是因為她在餵奶以後沒有及時的排空乳房,於是導致了乳腺炎。那麼什麼是乳腺炎呢?乳腺炎是由於乳房過多的充盈,或由於乳腺導管阻塞繼發感染而產生的。發病初期,乳房可有腫塊,或局部有壓痛,或乳腺局部有發紅等現象,此時,產婦不發燒,一般感覺良好。
  • 盲目催乳催出急性乳腺炎,不規範的按摩和挑刺害人不淺
    經朋友介紹,她找到李曉輝主任就醫,被診斷為急性乳腺炎。「其實患者的情況不算嚴重,乳頭凸起,這是由於不規範的按摩和挑刺造成的。」李主任一邊安撫患者情緒,一邊指導其如何正確給孩子哺乳。「其實很多哺乳期急性乳腺炎都是由於最初按摩手法不當,再加上治療不及時,乳汁堆積時間長了,產生了細菌、水腫而導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