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視頻接口功能 小心浪費顯卡性能

2020-12-17 中關村在線

顯卡的性能一直都是DIY玩家津津樂道的事兒,因為性能強悍與否能直接在使用過程中非常直觀的體現出來,但在很多時候玩家們最容易忽略視頻接口這個短板,認為我的顯卡性能夠強,跑分夠高就萬事大吉了,然而你強悍的整機往往會敗在這個不起眼的接口上。

隨著顯卡性能不斷變強,接口也隨之升級。很多老接口已經不能滿足當今的需求了,比如萬年VGA,還是一種模擬信號,在投影儀和老顯示器上最常見,但是很多顯卡後面已經不會配備此接口了。當年顯示器還都是「大腦袋」CRT,由於這種顯示器技術只能夠接受模擬信號,因此當年這種接口具有非常大的保有量。

VGA曾是視頻輸出接口的霸主(圖片來源於網絡)

但到了液晶、LCD時代,這種顯示接口依然被保留了下來,被作為最低顯示接口的標準,在一些並不需要高質量顯示輸出的新品依舊會見到它,主要原因還是成本更低,沒必要浪費更多的錢去花在不必要的地方。而對於LCD、DLP等數字顯示設備,顯示設備中需配置相應的模擬/數字轉換器,將模擬信號轉變為數位訊號。在經過D/A和A/D這兩次轉換後,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些圖像細節的損失。VGA接口應用於CRT顯示器無可厚非,但用於連接液晶之類的顯示設備,則轉換過程的圖像損失會使顯示效果下降。因此在比較在意顯示效果的應用領域上,VGA早已開始被淘汰。

正式進入數字時代

對於圖像質量的損耗是消費者所不能容忍的,為此DVI接口應運而生,此為數字視頻接口,並有三種不同版本,分別為DVI-A、DVI-D和DVI-I三種不同類型的接口形式。現在常用的為DVI-D接口,而此種接口又分為單通道和雙通道,但雙通道的成本較高,消費級市場上很難見到。

當接口出現交替時就會互相轉換

單通道的DVI-D僅能在1920*1200的情況下提供60Hz的刷新率,而當初剛剛火起來的3D對於顯示器刷新率的要求至少是120Hz,所以一些主打3D的顯示器便開始使用雙通道DVI-D接口,但是由於實際3D效果的體驗並不是很好,這一「噱頭」就不了了之了。但120Hz的刷新率給遊戲玩家打開了一個新世界的大門:當使用60Hz顯示器進行遊戲時,遊戲畫面超過60FPS後,畫面流暢度將不再有任何提升,使用擁有更高刷新率的顯示器之後,顯卡的遊戲性能才得以釋放,但當時似乎並沒有人對此進行過關注。

視頻輸出接口進入數字時代後,一種外形小巧、能同時傳輸高清視頻以及音頻但成本更低的HDMI接口開始大面積爆發。此接口能夠在當時一夜爆紅主要是解決了DVI接口的一些致命問題:對平板電視的兼容性非常一般;對影像版權保護缺乏支持;接口只支持8bit的RGB信號傳輸,不能讓廣色域的顯示終端發揮最佳性能;DVI接口出於兼容性考慮,預留了不少引腳以支持模擬設備,造成接口體積較大,效率很低;DVI接口只能傳輸圖像信號,對於數字音頻信號的支持完全沒有考慮。

HDMI現已成為高清影音通用接口

HDMI對於高清影音方面比較有針對性,比如多年前開始興起的數位訊號電視盒,而筆者在當年也是用了天貓魔盒開始,正式從DVI-D轉向HDMI。高分辨的4K輸出和八聲道96KHz立體聲或192KHz的數碼音頻傳輸,無壓縮音頻及視頻信號讓它在今天依然是顯示接口屆的中流砥柱。

目前很多平板電視依然將其作為主力視頻接口而搭載。4K高清影音享受可比當年3D的炒作實際多了,很多電影在製作初始就使用4K錄製設備,但是極為高昂的設備投入和後期成本讓4K依舊沒有成為一種主流視頻解析度。不過近年來IMAX電影等逐漸的興起確實對整個產業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

雖然IMAX觀影跟HDMI並沒有什麼關係,但實際上,這種技術的普及能夠在將來讓4K片源更加豐富,讓現在高昂的視頻觀影成本逐漸下降。作為一種高清視頻及音頻傳輸接口,HDMI的路在將來還有非常長的路要走。

高質量圖像傳輸時代

電視機在很久以前就是家庭裡的第一塊屏幕出現的,而PC的普及讓其成為家裡的第二塊屏幕,有些家庭甚至不知一臺PC,使用頻率也遠遠超過了電視,因此技術上的突破也是極為迅猛。家庭中的PC在很多情況下是作為遊戲運行平臺的,而HDMI的極限刷新率並不能滿足玩家們的苛刻要求,尤其是在電競當道的現在。

DP接口正在逐漸成為主流

顯卡在很早以前就能輸出遠過60Hz的圖像,而中低端消費級顯示器因為成本方面的妥協依然使用60Hz的刷新率,很多情況下已經不能滿足一些對反應具有極高要求的遊戲及玩家,一種HDMI進階版接口:DP,開始逐漸普及,搭載DP接口的顯示器通常都是定位在中高端甚至頂級。

144Hz顯示器正在普及

而今HDMI與DP接口的應用領域也開始逐漸明朗化,不僅僅是個顯示輸出接口而已。DP接口擁有目前極高的帶寬,能夠在輸出高清圖像的同時還做到更高的刷新率,因此主打電競的144Hz的顯示器是絕對配有DP接口的,甚至有些顯示器已經擁有240Hz的恐怖刷新率。

240Hz顯示器已經成為貴族

其實我們可以注意下歷年來顯卡接口的變化,以多屏輸出為賣點的顯卡從3*HDMI+DP逐漸轉向3*DP+HDMI,以應對目前高端顯示器的需求,所以在電競當道的年代,DP接口是非常有必要存在的。說了這麼多接口,那麼如何才能讓你的顯卡性能不被浪費掉呢?

3*DP接口已經很普遍

如果你對自己的顯卡非常有信心,起碼你想要運行的遊戲幀數一定能超過60FPS,那麼有很大機率顯示器為你的遊戲體驗脫了後腿了。所以經常會出現購買了高性能顯卡而遊戲體驗提升不多的情況,相信很多人把機箱裡的東西懷疑了個遍也不會想到最後可能是顯示器的鍋。因此,出現這種情況的玩家們有必要查詢下正在使用的顯示器刷新率是否支持顯卡的輸出,避免主機背鍋也找不到原因。

相關焦點

  • 不懂視頻接口功能 小心浪費顯卡性能(全文)_顯卡_顯卡技術應用...
    1幹掉大佬 時不可待    顯卡的性能一直都是DIY玩家津津樂道的事兒,因為性能強悍與否能直接在使用過程中非常直觀的體現出來,但在很多時候玩家們最容易忽略視頻接口這個短板,認為我的顯卡性能夠強,跑分夠高就萬事大吉了,然而你強悍的整機往往會敗在這個不起眼的接口上
  • 5000元買塊顯卡玩遊戲卡:視頻接口沒搞對
    顯卡的性能一直都是DIY玩家津津樂道的事兒,因為性能強悍與否能直接在使用過程中非常直觀的體現出來,但在很多時候玩家們最容易忽略視頻接口這個短板,認為我的顯卡性能夠強,跑分夠高就萬事大吉了,然而你強悍的整機往往會敗在這個不起眼的接口上。隨著顯卡性能不斷變強,接口也隨之升級。
  • 傻傻分不清楚 起底各種奇怪的視頻接口(全文)_顯卡_顯卡技術應用...
    1什麼接口不對?   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就是買來一張新顯卡然後給老電腦換上,老電腦瞬間就能暢玩各類遊戲。但是最不幸福的事就是裝上顯卡以後才發現視頻接口對不上。對於廣大小白朋友來說,這篇文章最大的意義可能就是讓你了解到當新買的顯卡與顯示器視頻接口不同時,你到底需要購買什麼樣的XX轉XX線。廢話少說一起來看看吧。2老顯示器都是它  首先目前對於視頻接口的分類大概有兩種,一種是數位訊號接口,一種就是模擬信號接口。
  • 小菜硬體雜談 你真了解顯卡視頻接口麼(全文)_顯卡_顯卡技術應用...
    面對日趨豐富的顯卡視頻接口和多聯屏技術的普及,不管一張顯卡是入門級還是發燒級,都會出現兩種以上的視頻接口。現在再不是那個一個VGA接口走天下的時代了,甚至很多中檔以上顯示器上已經不再配備過於老舊的VGA接口了,而很多人對其他的藉口又不甚了解,連DVI接口分幾種都不知道,更別提這幾種接口的特性了。
  • 顯卡後面的Type-C接口能幹啥?可別只會給手機充電!
    隨著Typc-C接口的流行,如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電腦和顯示設備支持Typc-C接口,就連最新的顯卡也開始支持Typc-C接口,不僅有英偉達的RTX20系列顯卡,還有AMD最新推出的RX6000系列顯卡,而有了Typc-C接口以後,這些顯卡所能做的事就更多了,甚至已經不僅僅是一塊純粹的顯卡了
  • M.2接口的顯卡你見過嗎?笑談電腦接口非常規用途
    M.2接口是一種兼容性十分廣泛的微型接口,該接口可以通過設置其接口上的KEY槽,以實現不同功能的接口,M.2接口可以支持以下協議--PCIe, PCIe LP,HSIC,SSIC,M-PCIe,DisplayPort,USB等。
  • 為了極致性能 超頻玩家裝機應該怎麼配(全文)_顯卡_顯卡技術應用...
    並且其綜合性能即便相比i7-6700K也毫不遜色,值得注重性能的玩家們選購。當然1個SATA Express接口還同時兼容2個SATA接口,主板共有6個SATAIII接口,對於磁碟陣列的組建也不成問題。    內存部分,主板提供了4條DIMM DDR3內存插槽,支持雙通道內存組的配備,並且內存頻率上限可以達到3200MHz(OC),滿足超頻玩家對於性能的極限追求。
  • Radeon HD 2900XT顯卡性能評測:3D效能的新戰役
    Radeon HD 2900XT能實現真正視頻和音頻的HDMI「一線通」連接  隨著高清晰視頻的不斷普及,人們除了關心新一代DirectX 10顯卡的3D遊戲性能外,它們更趨向於關注圖形加速卡在視頻回放
  • 劉堅強辦公學《自學電腦組裝》4-1 顯卡的接口類型
    比如顯卡、顯示器、鍵盤和滑鼠等都是I/O設備。今天先講顯卡,它有很多名字,如圖形卡、視頻卡、圖形適配器、視頻適配器、顯示適配器等。它也是電腦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它電腦就不能正常工作。所以,沒有顯卡,電腦就顯示不出圖像。顯卡也經歷了幾個發展階段,是以接口類型來分界的。從最早的ISA,中間經歷了PCI、AGP,一直到現在的PCIE。1.
  • 教你如何查看電腦顯卡型號及顯卡性能?
    顯卡想必都是大家最為關心的電腦硬體了吧,但是,有許多的電腦小白還是不懂該怎樣查看自己的電腦硬體,顯卡的性能好壞直接影響能不能玩一些大型遊戲,以及圖片,視頻輸出的頻率,所以說,顯卡是計算機重要的配件。顯卡的品牌,型號、性能也是消費者選購計算機時的重要參考依據。
  • M.2接口也能做顯卡,慧榮科技提供圖形顯示晶片支持
    在人們的認知中, M.2接口基本都是以小巧,高集成度出現的。主要用於安裝M.2形態的固態硬碟,以及NGFF接口的WiFi無線網卡。不過最近,知名板卡廠商華擎旗下的品牌製造商永擎利用M.2插槽,推出了一款使用M.2接口的顯卡出來,大大顛覆了對M.2接口的傳統認知。
  • AMD RX 6000系列顯卡設計曝光 三風扇,搭載USB-C接口
    9月15日,AMD向大家透露了即將在下月發布的Radeon RX 6000系列顯卡的外觀設計,並在與 Epic Games合作推出的《堡壘之夜》地圖中通過3D建模為大家展示了這款產品。該顯卡配有三個散熱風扇以及鋁製翅片疊式散熱器,三個風扇上都印有大大的「R」字,側面還有AMD全新Radeon的LOGO。該顯卡提供兩個8Pin供電口,接口方面則提供2個DisplayPort、1個HDMI以及1個 USB-C 。
  • AMD Radeon RX 5700系列顯卡評測:全新架構帶來強勢性能
    此前,我們已經對新的顯卡架構進行了深度解析,所以本次評測,就不再對架構進行詳細說明,顯卡的具體參數見下方表格。總的來說,RDNA架構引入了新設計的計算單元、多級緩存機制以及精簡化的圖形管道設計,從而有效優化了顯卡的每時鐘性能,最終帶來了1.25倍提升,並使得每瓦功耗性能也提升了1.5倍。
  • 主板(顯卡)上那些圖像輸出接口你都搞懂了嗎?
    其中DVI-D是純數字接口,只能傳輸數位訊號,不能轉換為VGA接口。DVI-A和DVI-I可以兼容模擬型號,可轉換為VGA接口。近3年的主板和顯卡的DVI接口大都已採用DVI-D。DP接口的設計初衷就是為了替代老舊的VGA和DVI接口。所以高解析度、高帶寬是它的基本特徵。DP1.0發布時帶寬已達10.8Gbps,到了1.4版本帶寬高達32.4Gbps,充分滿足8K圖像和視頻對於帶寬的苛刻要求。目前主要用於獨立顯卡和顯示器上。
  • 非概念品 影馳無線顯示GTX460性能實測_影馳 GTX460 WHDI_顯卡評測...
    緊接著是Mini USB接口,該接口功能當前主要功能有兩方面。第一點,連接WHDI模塊固件升級裝置,從而為WHDI模塊提供更多的功能,例如上面提及但並為實現的1對多無線終端設備的功能等。
  • 獨立顯卡品牌排行
    1、主機CPU沒有圖形功能  2、專業立體圖形設計渲染  3、電影視頻特效製作  4、深度學習、人工智慧  5、與模擬實驗相關的科研  6、大型遊戲、電子競技  7、其它需要高算力的應用  如果你不是以上的用戶,購買獨立顯卡就是白費錢、浪費電。
  • 為什麼有些顯卡有供電接口,有些卻沒有?
    隨著硬體性能的提升,現在的電腦主機是越來越強悍了,尤其是CPU和顯卡這2大硬體,每一年推出的新產品,在前一年的基礎上往往有不小幅度的提升,一些不差錢的人,甚至每年都會主動換新。
  • 遊戲體驗看性能 這些顯卡告訴你什麼才叫淋漓盡致
    藍寶石RX580 8G D5極光特別版顯卡在視頻輸出接口配置了DVI-D×1、HDMI 2.0× 2和Display Port 1.4×2,最高支持5K解析度。值得一提是,顯卡針對VR用戶設置了專屬視頻接口,兩個HDMI 2.0接口方便玩家同時連結VR設備和顯示器。     綜上所述,藍寶石RX580 8G D5極光特別版顯卡是一款性價比很高的大品牌顯卡,想要近期裝機的小夥伴可以選擇購買。
  • 如何辨別顯卡性能 辨別顯卡性能方法介紹【詳解】
    顯卡是繼處理器之後,用戶最為關心的電腦硬體之一,每當顯卡新品出現的時候,耀眼的性能參數總會吸引著無數硬體愛好者,是無數攢機者最關心、討論熱度最多的話題之一。在購買時,我們要注意哪些參數呢?如何辨別顯卡的性能的?下面小編給大家聊聊選購顯卡時注意的那些參數!
  • 新手訓練營:20系顯卡Type-C接口有啥用
    三根線分別為HDMI傳輸視頻和音頻,USB 3.0傳輸控制數據等,DC直流電源線提供電力。顯示器背部接口因為這個接口的視頻帶寬比較大,我們還可以選擇支持「菊鏈」功能的顯示器來組建多屏系統,從顯卡引出一根Type-C線纜即可驅動多臺顯示器,是不是非常有科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