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報》:英國私立教育到底有什麼問題?

2020-12-11 芥末堆

《衛報》:英國私立教育到底有什麼問題?

作者:新學說 發布時間:

《衛報》:英國私立教育到底有什麼問題?

作者:新學說 發布時間:

圖片來源:unsplash

當提到英國社會所面臨的一些問題時,「階層固化」似乎是最常被提起的話題之一。而當人們開始關注這一現象的成因時,私立教育所帶來的不公平及教育本身對下一代的重要影響形成鮮明對比,逐漸發酵成大眾關注的焦點。英國《衛報》刊文探討了英國私立教育所存在的問題,該文章在Twitter引發近萬轉發:

1.英國私立教育及其帶來的不公平

英國費得斯公學(來源:The Guardian)

在英國,私立學校以及其帶來的根本上的不公平仍然是一個非常明顯的問題。如果能有所改善,將會帶來無法估量的有利影響。 教育是不同的。它的所帶來的影響是深遠的,並且能代代相傳。有錢人可以肆無忌憚的享受昂貴的假期,車子房子和美食。但是教育與這些資產都不同:教育是塑造人之根本。

英國私立學校帶有極強的排外性。只有約6%的英國學生就讀這些學校,接受私立教育的家庭高度集中在富裕階層。收入階梯的每一個階段都有少數人就讀私立學校;但當談到這些收入至少為12萬英鎊的家庭時,子女入讀私校的數量就變得非常可觀。收入高達30萬英鎊的家庭 ,每10個孩子中就有6個在私立學校。

在花費上,媒體關注的重點往往是歷史悠久的寄宿學校,如伊頓(基本費用2018--19學年為40,668英鎊),哈羅(40,050英鎊)和溫徹斯特(39,912英鎊) - 這還不包括住宿等費用。 2018年,預科學校的平均費用為13,026英鎊,約為中等收入家庭的一半。大多數情況下,只有富裕家庭才能接受私立學校教育。

事實上,少數收入較低的家庭把孩子送進私校只能通過其他途徑:通常是祖父母的資產或者學校的獎學金。絕大多數情況下,私立學校的孩子都是有著相同家庭背景的富裕階層。 

在世界的其他地方,事情似乎不是這樣。在比較富裕的國家中,英國的私立學校尤其凸顯出是為富人開設這一性質。 例如,在德國,也是較少的人可以去到私立學校,但與英國不同的是,大部分是由國家資助,監管更加嚴格,收費適中。 在法國,私立學校主要是允許傳授宗教的天主教學校:國家支付教師費用,收費很低。 在美國,私立學校的收費也要低於英國。 簡而言之,英國的私立學校配置是比較特殊的。

即使孩子成不了名流,送到私立學校通常也是一項明智的投資。事實上,根據對兩代人的相關縱向研究,對於1958年出生人群,當只有他們11歲參加的學校類型不同時,到1990年30出頭時,受過私校教育的人的收入比受過公立教育的人多7%。 而對於1970年出生的人,這一差距已經上升到21%。

在英國,7/10的高級法官是受過私立教育(來源:The Guardian)

2.私立學校為什麼成功

To prepare the students for the test(來源:The Guardian)

私校在幫助學生準備升學的方面可以說是非常成功。2018年私校學生在A-Level測試中拿A*s和As的比例為48%,這一數據在公立僅為26%;對於GCSE,取得A或者7分及以上的比例分別為63%及23%,可以看到差距十分懸殊。

然而,學術學習和考試成績並不等同於高質量的教育,私立學校確實提供了更多。 例如,哈羅的願景是學校「幫助孩子為學習,領導,服務和個人成就做好準備」, 它提供「廣泛的高水平的課外活動,孩子們通過這些活動發現潛能,發展個性並發展領導和團隊合作的技能」。

如果整體上來說,英國的私校提供了高質量的教育,那麼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呢?

首先,特別是小班教學對學生和老師來說都是一個重要的有益的方面。 其次,課外活動的範圍和「性格」和「信心」的集中培養是重要的。 第三,高價學費「限流」,孩子們大都來自於富裕且較為支持教育活動的家庭。 第四,為了達到最佳考試成績和高升學率,它們有更多的資源去幫助提高考試成績和指導大學申請。 所有這些優勢的基礎就是高收費。英國私立學校可以用在孩子身上的資源為公立學校孩子的三倍。

3.公平有那麼重要嗎?

哈羅公學的學生和當地公立學校的孩子(From: The Guardian)

最後,這些重要嗎? 為什麼人們不能簡單地接受這些為我們的未來領袖們提供了高質量教育的學校呢?對於這個棘手的問題,簡單的接受現狀仿佛也不錯。然而,綜合社會,經濟以及政治等原因,我們認為這個問題在當代英國亟需解決的問題。

 Alan Bennett(英國劇作家)的話讓仍在耳畔迴響。他在2014年6月在劍橋國王學院禮拜堂的一次布道中宣稱,私立教育是不公平的。 「對於這一點,那些提供私立教育的人知道;那些付錢的人知道;那些為了孩子能接受私立教育犧牲太多的人們知道;那些接受私立教育的的人知道。

或者再考慮一點,儘管每所學校(無論是私立學校還是公立學校)的額外的一些資源總是很珍貴的,但是這個學校越有錢這些資源反而會貶值。 單個額外的老師或助教都是有幫助的,但如果你一個班級已經有兩個助教,增加的第三個所帶來的效益就遠遠小於前兩個。

鑑於英國私校體制所帶來的學術資源分配不均,更加平等的資源分配會提升整個教育系統的成就。

現在有太多的鋪張浪費。多個劇院,超大遊泳池以及漂亮的學校環設及其所需要的昂貴的保養維護放在宣傳冊上當然是非常吸引人的,但是對於教育來說似乎沒什麼價值。

更進一步的低效率來自教育的「位置」方面。教育資源促進階級流動。 在相當大的程度上,這種情況只發生在受過私人教育的孩子身上,但受過公立教育的孩子卻只有落後的份兒。 這種私人利益和公共浪費的致命結合是值得重視的。

這對英國的政體有何影響嗎? 受過私立教育的人仍然在現代保持半壟斷地位的突出現狀和影響造成了嚴重的民主赤字。

一個無法迴避的事實就是,總的來說精英私立教育的產物對於最廣大人們的日常生活是缺乏了解以及共情基礎的。

我們私立學校的問題是嚴峻的。通過排他性和學術卓越性,私立學校系統造就了一個充斥著特權的死循環。我們很難去想像在私立教育仍然扮演重要角色的情況下,我們的社會流動性會有顯著改善。如果像英國這樣,對於高質量教育做無限制的投入,但只對小部分人開放,我們的社會就會出現隔離並處於不平等之中。

在過去的半個世紀裡,這種對私立學校的不幹涉方式變得越來越重要,因為在我們的教育資格社會中,這一重要性日益增加。或許曾經可以想像,私立教育是一種症狀,而不是英國特權如何從一代轉移到下一代的原因,但那一天早已過去:學校教育在社會和經濟生活中的中心地位 - 挪亞為少數人提供的私人學校資源 - 似乎是現代時代的永久特徵。現在,特權的複製與我們組織正規教育的方式密不可分。

4.如果不是現在,那什麼時候?

從私立學校畢業的英國名人(來源:The Guardian)

在過去的半個世紀裡,這種對私立學校的採取不幹涉的方式越來越大行其道。或許在過去,人們還可以理解成私立教育只是一種現象,而不是造成社會的特權代代相承的原因,但現在情況變了:學校教育在社會和經濟生活中的中心地位似乎是時代的永久特徵。現在,特權在一代代間傳承與我們的教育系統有著緊密的聯繫。

最後,這件事至少是關乎大家希望英國到2020年和2030年的時候是什麼樣的國家:

是一個更加開放的社會,上層社會階級的流動性對更多的孩子成為可能,而不是只是少部分幸運兒的特權;

一個富人家的孩子不會擁有其他孩子三倍教育資源的社會;

一個通過教育去追求平等的機會。去挖掘所有孩子的天賦的社會。

要想建設這樣的社會,私立教育是至關重要的,不論是象徵性的還是實質性的。單單是私立學校的改革是不足以成就高效的教育系統的,更不用說一個更好的社會了,但是這的確是一個必要的條件。我們這個島國正處於這樣一個特殊的歷史時刻,我們的未來尤其顯得像一張白紙。任何事都有可能發生。

而這一次,這些未來的無數可能性裡必須包括「特權」這一議題。因為如果不是現在,那該是什麼時候呢?

原文為刊登於「The Guardian」的「Britain’s private school problem: it’s time to talk」,在編譯過程中根據平颱風格及要求有所刪減。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新學說」,編譯Charlotte。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 

1、本文是

芥末堆網

轉載文章,原文:

新學說;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布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並希望被芥末堆報導,請您

填寫信息

告訴我們。

來源: 新學說

推廣: 芥末堆商務合作:010-5726 9867

相關焦點

  • 被稱為「精英教育」的搖籃,英國私立學校到底有多優秀?
    國內小留學生人數日益上漲,英國私立中學也變得炙手可熱,那麼這些學校到底有什麼魅力吸引著無數人的眼球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英國中學的優勢。 精英畢業生多 據英國教育部2011年的數據顯示,英國2600多所私立中學中,平均每百人有5人考入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人數比公立學校平均高出5倍以上。
  • 《傲慢與偏見》:它告知一個真實的英國私立教育
    [摘要]英國在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私校體制提供了古老而頑固的階級分層的「精英」教育,這是否也是獨屬英國私立學校的「偏見」呢?英國私立學校的教育理念、培養目標和學科設計背後的深意到底是什麼樣的?這是獨屬私立學校的「傲慢」。但也有很多人說英國私立教育是一種精英教育,英國在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私校體制提供了古老而頑固的階級分層的「精英」教育,這是否也是獨屬英國私立學校的「偏見」呢?英國私立學校的教育理念、培養目標和學科設計背後的深意到底是什麼樣的?書中私校陪讀媽媽的視角幫我們揭開了英語私立學校神秘面紗的一角。
  • 私立幼兒園教育費用趕超大學,到底是什麼出了問題?
    城市的擴建,繁華的背後到底還存在哪些問題?老牧今天來談談學前教育問題。以下觸目驚心的事實,反應了每一位家長的心聲,解決入園貴入園難的問題迫在眉睫!過城市生活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擠破了頭都想過上城市生活的你到底為了什麼?這個值得我們好好想想,無非是工作便利、醫療資源豐富、生活便捷、享受良好的教育。
  • 英國私立學校VS公立學校,差別到底有多大?詳解
    在決定去英國念書之前,總會有疑惑,和糾結..「state school」「public school」是什麼?到底是去公立,還是私立?公立能進去嗎?私立靠譜嗎?所以,今天小編就來整理一下,到底英國的公立學校好,還是私立學校好?
  • 最新發布:2021年英國衛報大學排名
    說起向來關注學生就讀體驗的《衛報》排名,相信大家一定不會陌生。它與Times英國大學排名、CUG(完全大學指南)英國大學排名被視為英國本土三大排名。就在昨天放出了2021年的英國大學排名榜單,話不多說,趕緊來瞅瞅吧!
  • 英國《衛報》:中國家長被高壓式教育綁架
    英國《衛報》網站8月28日文章,原題:中國家長被「完美」教育矇騙對中國家長來說,即使費用高達10萬元人民幣,這樣的好機會仍不容錯過。孩子將學會如何在短短20秒內看完一本書,或是靠觸覺「讀出」撲克牌的牌面。最有天分的學員在拿到試卷的一瞬間,就能在自己腦海中「看到」答案。
  • 私立教育真的更好嗎?公立學校為什麼招架不住私立學校的招數!
    私立教育的成就1.私立教育塑造了更多精英學生在全球範圍內,私立教育發展最成熟的莫過於英國。在英國能夠就讀私立學校的學生僅佔全國6-7%的數量,然而私立學校卻每年為牛津、劍橋這些世界名校貢獻40%以上的生源。
  • 今年英國《衛報》大學排名到底發生了啥
    ,把部分名校往後放……原因也很簡單:它是一個更為注重學生教育體驗的大學排名!所以,看到今年劍橋大學從第一掉出了前2……UCL今年有沒進Top10……KCL今年只有42……圈哥也不意外了(圖來自Tumblr)很多大家熟悉的排名,如上面提到的QS大學排名、泰晤士高排名、以及上海交大的學術排名,它們的評分系統中包含了很多跟「受教育體驗」沒有直接關係的維度,例如研究經費
  • 為什麼選擇英國私立中學?
    今天局長想寫一下什麼是英國的私立中學教育。由於英國的教育體系和我國的教育體系差異較大,有很多學生和家長並不太了解英國私立教育和公立教育的差異。我們都知道英國有兩套教育體系就是私立和公立。簡單說明就是公立教育是政府出資,保障學生的基礎教育,所以可以免費就讀。
  • 英國教育精髓:私立學校
    英國有很多地方跟中國有些相似的地方,都有上千年的歷史,很多的歷史、文化的傳承。在全世界最古老的學校名單中,有60%的學校是英國的私立寄宿學校。這些最古老的學校, 大多數都有超過100年的接納國際學生的歷史。英國目前有3000餘所私立學校。
  • 最新發布:2021年英國衛報大學排名,劍橋排名第三
    以關注大學生就讀體驗著稱的《衛報》發布最新英國大學排名。衛報與Times英國大學排名和完全大學指南三者英國大學排名被視為英國本土三大排名。之前Times英國大學排名及完全大學指南都已經發布了大學排名。衛報就在昨天放出了2021年的英國大學排名榜單,話不多說,趕緊來看看吧!
  • 2021版的衛報英國本土大學排名終於出爐了!
    《衛報》、CUG(完全大學指南)、《泰晤士報》是英國本土三大權威學術排名機構,這三個機構排名的側重點有所不同。《衛報》偏向就業、《泰晤士報》偏向學術,而CUG注重統計。 受疫情影響,今年英國衛報的英國大學排名也隨之延期。
  • 英國私立中學教育怎麼樣?讓這個中國女孩告訴你
    每次假期回國,沛琦向國內小夥伴們講述英國風光,學校氣派的校園,她豐富多彩的學習生活時,其他孩子都羨慕地聆聽著。在國際上頗獲認可的英國中學教育到底怎麼樣,都教孩子些什麼課程呢?就來聽聽這個中國孩子的親身經歷。
  • 衛報英國大學「魔幻」排名!流水的牛劍,鐵打的聖安德魯斯
    3英國衛報最新發布了《2021年英國大學排名指南》,作為英國大學版「大眾點評」,這份排名主要包括哪些內容呢?在QS排名裡極負盛名的英國名校們,在《衛報》排名裡也都有,只是或高或低略有不同。愛丁堡上升12名,格拉斯哥上升2名,布裡斯託上升12名,曼徹斯特由40名上升到25名,超熱門的KCL竟然無緣TOP30。
  • 進入英國私立高中要考的UKiset是什麼?
    Ukiset,中文簡稱譯賽考試,是很多英國頂尖私立學校招生時所要求具備的一項輔助性測評考試那麼,Ukiset到底是什麼?都考察哪些內容?為何備受推崇?今天,小隊長就為大家詳細解答。——英國小隊長UKiset全稱為UK Independent Schools』 Entry Tes,全稱為英國私立學校入學測試,通常我們會把它簡稱為譯賽考試。
  • 英國私立學校教育「精髓」何在?
    如果將大不列顛帝國比作一個博物館,那歷史悠久,名人輩出的英國私立學校教育必然是一個不容錯過的展廳。據英國媒體報導,英國只有7%的學生在私立學校就讀,但他們佔據了牛津、劍橋兩所世界知名大學50%的學生名額,因此英國私立學校被稱為是「英國教育系統的精髓」。
  • 2021《衛報》英國大學排名出爐!牛津劍橋大廝殺,最大贏家卻是……
    >昨晚,《衛報》2021年英國大學排名終於放榜!作為萬眾期待的榜單之一,今年放榜後卻遭質疑不斷,小航來帶各位看看到底怎麼一回事。《衛報》2021英國大學排名Top 50今天小航換種方式,先放一下Top 50的排名,讓大家細品一下這迷幻程度:「帝國理工、UCL竟然還沒拉夫堡和杜倫高?」
  • 2021衛報英國大學排名發布!卻與QS、THE等排名相差甚遠
    受疫情影響,今年英國衛報的英國大學排名也隨之延期。不過,這幾天,2021版的衛報英國本土大學排名終於出爐了!不難發現:衛報參考的指標不涉及學術研究層面,而是基於來自NSS的反饋中,學生對學校及課程最真實的課程、教學質量、反饋滿意度,以及學校對學生的投入,入學門檻,學校的教育效率,就業率,繼續就讀率等學生十分關注,且較為實在的指標而定。
  • 2020年英國大學排名(Times、衛報、CUG)
    關於選學校這個問題,一直以來都是眾說紛雲,各花入各眼,有人更在意排名,有人更在意知名度,有些更在意條件等等方面。不過首當其衝的還是排名,也是啊,不論是自己還是父母都希望能去到一個排名靠前的好學校,所以下面委員就給各位同學說一下2020年英國大學的最新排名吧。
  • 2021英國衛報英國大學排名出爐
    《衛報》 Guardian <2021年英國大學排名>發布了!:泰晤士英國大學排名、《衛報》英國大學排名、QS世界大學排名。③ 根據各類大學綜合排名英國大學排名種類眾多,較有代表意義的是《泰晤士報》、《衛報》、QS 等大學綜合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