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夫與蛇:義大利剛感謝完中國,就把中國「踹」到一邊去

2020-12-17 家國視野

幾個月前西方疫情爆發,當中國人竭盡所能幫助歐美國家度過難關的時候,很多人說「怕出現農夫與蛇的故事」。如今,這種擔憂似乎正在成為現實。

內容來源:本文由郎言志(liusilang520)原創,作者劉斯郎。原標題《對於西方社會,不要抱有幻想》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我們和個別西方國家之間的「農夫與蛇」的故事正在接連上演,一些國家前一腳才說完「中國是最好的國家」,後一腳就和美國踩在了一條船上,陰陽兩面玩得可溜了。

最典型的就是義大利,這個歷史上以「投機者」的形象著稱的國家,在疫情初期孤立無援,被歐盟和美國這些盟友全然拋棄,唯獨中國伸出了援手,不僅派去了醫療隊,還捐贈了大批的醫療物資。

中國的「慷慨相助」讓兩國關係迅速升溫,義大利首都羅馬街頭響起了中國國歌感動無數中國網友,甚至有意國民眾撤下歐盟旗幟掛上中國國旗以示友好,義大利駐華大使館更是以友誼為橋梁在中國的網際網路上公開為「發達國家義大利」募捐。

▲早期意媒體報導中,有義大利民眾撤下歐盟旗幟,掛上中國國旗。

▲早期,在歌頌「偉大的中國」的時候,義大利大使館同時掛出捐助連結。

一時間,這些外在的個別畫面,讓很多人誤以為我們真的「感動」的對方,並以中國人自己的思維去幻想未來兩國穩固的「友誼之春」。可令人遺憾的是,事實可能並非如此。

2020年3月,當境內疫情在中國的幫助下逐漸趨穩的時候,意國境內對中國的感謝表態迅速減少,相反質疑中國援助義大利系「贖罪」的聲音卻變多了起來。

2020年4月,以TGCOM24新聞網為代表的義大利媒體,開始緊隨德國圖片報在義大利輿論場上發起「向中國索賠」的號召,與此同時,義大利消費者協會則借輿論風向轉變,聯合Oneurope等組織、工會、企業聯盟向中國發出高達上千億歐元的「輿論索賠」。

▲義大利民間組織聯合Oneurope組織,展開討伐中國的行動。

▲義大利TGCOM24新聞網發布支持德國《圖片報》聲討中國的文章,引發義大利輿論熱議。

2020年5月,「飽受中國恩惠」的義大利倫巴迪大區(中國專家組和醫療器械集中供應地),其議會官員在疫情穩定後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感謝和反思,大區主席前一腳方才「謝過中國」,後一腳就帶領大區政府向中國提出200億歐元的索賠要求。

▲義大利倫巴迪大區主席Attilio Fontana曾與中國專家組同臺,接連表示對中國的感謝。但兩個月後,他帶頭向中國索賠。

2020年6月,在輿論陣地上討伐中國的一篇聲浪中,義大利境內又出現了「中國威脅論」的聲音,以往「歡迎中國5G」的表態,變成了「考慮是否使用中國5G」。到7月,義大利最大電信集團TIM集團直接發布公告:排除中國華為5G的招標,不允許中國5G技術應用在該公司在義大利和巴西的市場中。

前後對比之強烈,可謂令人瞠目結舌,甚至有點讓人三觀盡毀。這也無疑是現實版的「農夫與蛇」的故事。那麼,究竟是怎樣的社會環境,才能孕育出這樣「陰晴不定」的社會狀態呢?

下面,我們就從西方國家的體制、文化、思想等多個角度切入,來解讀為什麼與歐美國家相交很容易出現「農夫與蛇」的故事。

1:西方國家政策是沒有連續性的

以往我們對西方國家的解讀,尤其是雙方關係的認知,其實是趨於「中國思維」的理解。簡單說就是,我們很多人會誤以為西方像中國一樣,說一不二,與你「友好」便整體上長久友好,頒布了一條有利雙邊關係的政策便會在雙方恪守原則的基礎上一直維護下去。

事實上,這是錯誤的想法,因為西方國家的政策是沒有連續性的。根本原因在於其體制內部的「散裝性」。這種「散裝性」一方面體現在政府的「斷代模式」,另一方面則體現在內部的「勢力割據」上。

「斷代模式」其實很好理解,其本質就是我們所熟悉的「民主輪值」,它是時間線上的發展變化。眾所周知,西方政府及政府領導人由不同黨派競爭產生的,不同黨派上臺後又各執立場,甚至推翻前一執政黨的政策方針。

就像實行了西方體制的臺灣地區,國民黨主政期間講的是「一個中國」,而民進黨一上臺就要喊「獨立」了,把國民黨主政期間建立起的兩岸經貿體系給拆了個遍。

▲美國現任總統川普,把歐巴馬任職期間的各項豐功偉績給推了個遍,包括取消歐巴馬醫保政策、推出巴黎協定等。

在這種社會模式下,當我們和這些國家往來,就很容易出現掏心掏肺和前朝籤訂的「友好協議」,卻被後來的新一任接班人給推翻的情況,因此與這種「西式體制」的社會群體打交道,要更加注重短期內的最大效益,萬不可一時腦熱就做長遠幻想,以免「竹籃打水一場空」。

而西方體制的「勢力割據」,可能顯得更加複雜,因為它涵蓋了「國家政府與地方政府」、「國家高層與國家高層」、「國家政府與國家媒體」之間的勢力割據問題。

為了方便理解,我們舉幾個例子:法國總統馬克龍感謝中國援助的同時,法國《費加羅報》等主流媒體在另一波政客的慫恿下聲討中國;義大利副總理點讚中國援助義大利的時候,義大利衛生部長和議會內部卻出現了大量譴責的聲音,致使迪瑪約左右為難;美國聯邦政府下令各州按要求防疫的時候,各州政府各抒己見,甚至唱反調,氣得川普口吐芬芳······

▲互相懟得你死我活的川普和紐約州州長。

這樣的「散裝」,其實就是不同黨派、不同勢力的割據,他們沒有我們那種上下同心、家國一體、團結統一的思想,社會內部是相對分裂的。

而當我們看到他們幾個有頭有臉的官員出面大談「歡迎華為5G」、「不會排斥中國公司」的時候,我們往往天真地以為這是他們的「國家態度」,可到最後的結局卻來了個大轉折:把華為排除在外。

▲緊隨英國的法國,也在2020年7月初,將「不排除華為5G」的口吻換成了「建議運營商不使用」。

英國、法國、義大利,這些國家都曾有高層官員出面強調「不排斥華為」,甚至是「歡迎華為建設5G」,可現在他們卻接連跟隨美國一起打壓華為,讓很多中國人感到不可理喻。這背後的根本原因,就是因為西方體制的「散裝性」——那幾個發聲支持使用中國5G技術的人,要麼被換了,要麼就是聲音被壓下去了。

因此,哪怕中國公司此前與他們籤過協議,也很可能一夜之間就被喊「滾」,就像兩年前華為要在美國上架產品一樣,開賣的前一夜就被美國政府給驅逐了。

所謂的「契約精神」,在他們的「散裝性」政治鬥爭面前,根本就不堪一擊。

2:不要一味去和歐美社會講道理

疫情期間,雖然美國官方未曾予以過中國實質性的援助,但美國卻是接受中國官方援助最多的國家。網絡上很多人感慨稱:希望美國人這次能明事理一點,懂得感恩中國。

可正如大家所見,我們的「一廂情願」並沒有打動太多的美國人,相反的是,美國政府卻在不遺餘力地攻擊、抹黑、羞辱中國,美國的輿論場上也是這樣一種氛圍,他們一邊接受中國的援助,一邊高喊「Chinese Virus」。

西方人一邊拿著中國人給的恩惠,卻一邊公開抹黑中國人的姿態,與當初中國人接受他們個別國家援助時,不停地深情感謝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其實不止是美國,歐美文化體系裡的多數國家都是這樣的。除了前文中提到的英、法、意,最典型的是丹麥,這個國家辱華的時候一馬當先衝在最前面,政府官方稱該國《尼德蘭郵報》的辱華行為系「言論自由」,可問中國要援助的時候卻一本正經,好像一切理所當然,你指望他們「悔過」並學會感恩,屬實有點奢侈。

很多人可能會以為「他們在針對我們」,其實不然。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幫了他們還吃力不討好」的現象,是因為他們的社會文化和我們有著很大的差別,中國人講的是仁、禮、德的處世方式,不能恃強凌弱,講求恩怨分明、有恩必報。

簡單地說就是:中國人會用基本的道德標準來約束自己,並盡力去照顧對方的感受。

但在西方社會,這種文化思想是淡薄的,甚至可以說是沒有的。在「精緻利己主義」的資本主義氛圍中,西方人往往想的是自己「失去了什麼」和「得到了什麼」,而不會從道德層面去考慮自己應該「回饋些什麼」和「付出些什麼」。

所以,在全球氣候大會的談判中,歐美工業發達國家至始至終不強調自己在過去百年的時間裡排放了多少有害氣體和工業垃圾,也不正視自己的工業體系給亞非拉國家造成的巨大環境傷害,甚至要求發展中國家停緩工業發展擔負與歐美發達國家同樣的減排責任。

可以說,這些傳統西方強國長期表現出來的,就是一種「高高在上」的處世方式:不感恩、不反思、不悔過、不回饋。這不僅僅是「文化使然」,更是其群體內在的「劣根性」的體現。

所以,如果我們想通過這種捐贈、援助,讓這些傳統列強真正懂得感恩,懂得仁、禮、德待人,實屬一廂情願,實質上無非就是傳達一種「友好的信號」,也給自己更多的話語權,至於打動他們的內心,真的不要幻想。

畢竟,那還是一群至今也沒有對殖民侵略史進行道歉的強盜,在他們的博物館裡,還有無數亞非拉國家的奇珍異寶。如果是一群懂得感恩的人,他們會這麼做嗎?

▲英國大英博物館裡藏有大量通過戰爭掠奪的中國文物,「強盜們」至今仍拒絕歸還。

說白了,西方就是遵從「叢林法則」的社會,只論拳頭強硬,不論禮儀道德。因此,我們在保持自身禮儀道德涵養的同時,也要學會「入鄉隨俗」和「以彼之道還彼之身」,用自己的實力和他們對話。畢竟,在西方的文化中,講拳頭比講禮儀好用得多。

要不然,還真的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了。

3:西方政府與民間意志區別較大

中國的社會文化,是很典型的「家國一體」,國是大的家,家是小的國,大家都是相親相愛一家人。

這種社會狀態,所帶來的一個非常顯著的影響就是:政府與民眾關係親如一家,政府公信力高,老百姓也更相信政府。

但在西方社會,政府和民眾之間的關係不是這樣的。他們往往沒有「親如一家」的關係不說,很多可能還是直接的「對立關係」。

造成這種差異的最根本因素是,中國的政府是社會主義的「為人民服務」的政府,而西方國家的政府是資本主義的「為資本家服務」的政府。

因此,中國政府的表態往往能代表這個國家的人民利益與基本態度,但西方國家政府的表態往往只代表其背後的資本力量利益與態度。因此,我們在看西方國家的領導人做表態的時候,應該把他們的政府和民眾區分開。

就比如美國,在中國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時期,美國政府和官控媒體不僅公開嘲笑、挖苦中國,還落井下石地個中國挖坑,但美國民間援華的公益力量卻一直都在努力協助中國人民度過難關。

再比如德國,儘管默克爾等德國高層在疫情問題上多次正面評價中國,但德國《圖片報》《明鏡周刊》等一眾媒體,依舊鼓動民眾一起攻擊、抹黑中國。

那麼問題來了,到底誰代表了美國?到底誰代表了德國呢?答案是他們都代表了自己所在的國家,只是各自的立場和陣營不一樣而已。

因此,我們在研究西方國家的時候,應該區別看待其政府與民間的態度。

就比如義大利,不是說副總理迪瑪約向中國示好就表示這個國家絕對友好,也不是說這個國家有政要和大人物和中國對著幹就意味著這個國家不友好。因為他們是「散裝國家」,政府代表不了民意,民意也極有可能和政府截然相反。

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能做的就是拋棄幻想,就事論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而不是全盤否定或全盤肯定某一國家。

寫在最後:

我們寫這篇文章,不是說要排外、仇外,任何極端的民族主義對立情緒都要不得,否則我們和那些被民族主義裹挾的西方民眾有何區別?

以禮相交,以德服人,這自然不會有錯,但秉持「中國之道」的同時,也要兼顧現實存在的社會差異性問題,避免一廂情願地對別人抱以過分的幻想,切勿再讓「農夫與蛇」的故事頻頻上演。

作者信息:劉斯郎,郎言志(liusilang520)主筆,行走20多個西方國家的95後作者。記得關注郎言志哦!

相關焦點

  • 施救者被踹下河,現代版的「農夫和蛇」
    現代版的「農夫和蛇」,杭州蕭山一女子與丈夫發生爭執而跳河,被警察救起後反將警察踹下河...... 看到這篇新聞時,有很多的不解,心裡只有一個感覺,這就是現代版的「農夫和蛇」!有些人是不值得憐憫和可憐的,有些人真的不明白為什麼會做出如此違背常理之事!
  • 父女關於《農夫與蛇》故事的對話
    一天早晨,下樓去鍛鍊,走到二樓,傳來了陣陣讀書聲。「在一個寒冷的冬天,趕集完回家的農夫在路邊發現了一條凍僵了的蛇。他很可憐蛇,就把它放在懷裡。」圖片來源網絡「當他身上的熱氣把蛇溫暖以後,蛇很快甦醒了,露出了殘忍的本性,便用尖利的毒牙狠狠地咬了農夫一口,使他受了致命的創傷。」
  • 義大利華人幼兒園被曝虐童,多次拖拽腳踹,老師:這在中國很正常
    感謝大家閱讀,謝謝點讚並關注「專注綜合解說清梅」,我會繼續努力為大家創作更多優質的作品。義大利華人幼兒園被曝虐童,多次拖拽腳踹,老師:這在中國很正常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被早早的送到幼兒園接受教育,一方面是因為現在的教育體系就是這樣的,另一方面是為了家人忙著上班,把孩子送到幼兒園也比較放心。
  • 義大利、西班牙網友刷屏「感謝中國」
    義大利網友紛紛到中國使館臉書下刷「Grazie」目前,中國援意專家組以及相關物資已經抵達義大利,當地時間12日,來自中國的支援力量受到了義大利多個政府部門官員的迎接。此外在社交媒體上,許多義大利網友來到中國使館的官方臉書主頁,紛紛說「Grazie」(意為「謝謝」),比紅心向中國人表達謝意。
  • 阿衰:「農夫與蛇」故事超強改編版——衰農夫篇
    《農夫與蛇》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聽說過,一隻農夫救活了一直將要凍死的毒蛇,沒想到毒蛇活過來後卻反將農夫咬死。在動漫《阿衰online》中,小衰穿越到寓言故事中,化身衰農夫,開始了救蛇的故事,情節爆笑有趣,讓小編帶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 義大利:感謝中國!謝謝!
    2020年2月15日,中國疫情處於水深忽熱之中,首架裝載著義大利政府和當地華人華僑捐助的口罩、防護服、護目鏡等醫用物資的專機飛抵中國疫區,義大利總統馬塔雷拉發表了聲援。投之以桃,報之以李。3月初,義大利疫情迅速蔓延,投之以桃,報之以李。
  • 如果您是農夫,會救蛇嗎?且看現實版的農夫與蛇
    農夫與蛇,這則出自《伊索寓言》的故事幾乎盡人皆知,但是您知道嗎?在真實的歷史當中確曾發生過現實版的「農夫與蛇」,讓人深刻體味人性之複雜。公元1125年初,金滅遼。眼見無力回天的遼皇族耶律大石,率部西走,重建遼朝,史稱西遼。
  • 賈躍亭與許家印上演現實版「農夫與蛇」!誰是蛇、誰是農夫?
    簡言之,恆大健康率先發布公告稱,FF燒完恆大8億美元後希望提前預支7億美元,而自己同意在滿足新的補充協議情況下提前打款,但賈躍亭利用其在合資公司多數董事席位的權利操控合資公司,在沒達到合約付款條件下,就要求恆大付款;要求未果就想「毀約將自己踢出局」。
  • 吐槽歐盟 感謝中國 面對中國支援義大利 國外網友終於說了大實話
    據義大利緊急民防部、新冠肺炎疫情新聞中心通報,截止到13日零時,義大利新冠肺炎疫情已蔓延106座城市,累計病例增至15385例,單日新增死亡病例189例,累計死亡1016人。疫情告急,中國向義大利伸出了援手。
  • 義大利疫情打美國臉,意媒發文感謝中國,感謝這兩位中國體育人
    這消息令義大利人民非常高興,媒體發文感謝中國醫療隊的努力和幫助。媒體稱是中國醫護人員的到來,使得義大利疫情取得了現在的成績,是中國拯救了義大利。義大利媒體還專門提到了與中國足球有關的兩個人,一個是裡皮,一個是卡納瓦羅。
  • 【三月為你讀】+3.17+第十七天+農夫和蛇
    作者:寶寶知道 苗子媽親子閱讀不是一個枯燥的給寶貝複述故事的過程也不是講完故事後就指望寶貝能講出什麼內容或悟出什麼東西親子閱讀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三月為你讀】農夫和蛇的故事從前有一個農夫,大冬天的早晨就去地裡幹活。突然他在路邊看到一個像樹枝一樣的東西。農夫隨手撿起來一看,把他嚇了一跳,趕緊扔掉了。原來是一條凍僵了的蛇善良的農夫心想:天這麼冷,蛇會被凍死的,我還是救它一命吧!於是,農夫又撿起扔掉的蛇解開衣扣把它放進貼身的衣服裡。
  • 問題來了之:農夫與蛇和以德報怨(原創)
    那就是偉大的伊索寫的《農夫與蛇》從前,在一個寒冷的冬天,趕完集回家的農夫在路邊發現了一條蛇,農夫看到蛇凍僵了,非常可憐,於是就把它放在懷裡,用體溫讓它甦醒過來。蛇受到了驚嚇,等到完全甦醒了,便本能地咬了農夫,殺死了農夫。農夫臨死之前非常後悔傷心地說:「我想要做善事,卻由於見識淺薄而害了自己的性命。」
  • 感謝中國!《義勇軍進行曲》在義大利「火」了
    「雖然我不知道這裡有沒有中國鄰居,但我想由衷感謝這個國家,這個民族。」(感謝中國!)。周圍的鄰居也鼓掌致意,場面使人動容。一位身在義大利羅馬的中國留學生告訴記者,最近義大利流行起「18時陽臺音樂會」,每天都習慣了看到義大利人在陽臺上吹拉彈唱互相鼓勁,但沒想到為了感謝中國,義大利的街道居然放起了中國國歌。
  • 少兒英語故事:新版農夫與蛇
    這個故事叫做農夫和蛇。有一個農夫,每天到城裡去賣他自己種的花和農產品,賣完以後就回家。有一天,他很早出門,來到城門時,因為還太早,城門還沒開,所以他就先躺在那邊睡覺。當他醒過來時,看到他裝農產品的瓶子都空空了,裡面多了一塊黃金的錢。雖然瓶子裡的東西不見了,不過那塊黃金的錢已經很多了,所以他還是非常高興。他想大概有人拿走他的東西,然後放錢在那邊,於是就快樂地帶著錢回家了。
  • 《農夫與蛇》的故事告訴我們:人應該善良,不能心軟
    在一個寒冷的冬天,趕集完回家的農夫在路邊發現了一條蛇,以為它凍僵了,於是就把它放在懷裡。蛇受到了驚嚇,等到完全甦醒了,便本能地咬了農夫,最後殺了農夫。農夫臨死之前非常後悔地說:「我想要做善事,卻由於見識淺薄而害了自己的性命,因此遭到了這種報應啊。」
  • 別誤導了孩子,農夫和蛇的真正意思,你一直理解錯誤
    這則寓言我們中國每個人在小學就學過,本意到底是什麼呢?為什麼我們成年人給出的答案都驚人的一致?在去小學教學調研時很留心這個有趣的現象, 我特意把問捲髮給整個小學1500個學生,結果很有意思。越是高年級的孩子即五六年級的孩子和成年人的看法比例雷同程度高,而一二三年級的學生基本都是看法走向反面,在幼兒園的幼兒在聽完故事的反饋中更是沒有批判農夫的。
  • 西班牙網友刷屏「感謝中國」,義大利街頭響起中國國歌
    「Gracias」是西班牙語「謝謝」的意思,在這則「謝謝中國」的熱詞標籤下,有無數西班牙民眾發出感謝的聲音,感恩來自中國的遠方支援。他們感謝的是還在路上的口罩與核酸檢測盒;感謝的是中國提供的寶貴醫療經驗;更感謝的是在美國將西班牙視為「害蟲」頒布歐洲旅遊禁令時,中國伸出的援助之手。
  • 故事《農夫與蛇》新編,大家不要對號入座
    近段時間,童話故事《農夫與蛇》被很多網友提起。很多人都知道這個故事,就是說一個老好人救了一條毒蛇。但是毒蛇不但不知恩圖報,反而恩將仇報,咬死了農夫。故事告誡我們,救人要看對象,有些人是不能救的。用另一句話來說,就是「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
  • 5名義大利教練發聲:我們愛中國,感謝中國!
    北京時間3月19日的消息,目前已經有5名義大利教練發聲,他們都是統一觀點,認為中國這一場「疫戰」打得漂亮,也感謝中國對義大利的援助。53歲裡皮助手、現佳兆業助教馬達洛尼跟佳兆業主帥多納多尼一起回到中國,同時接受《足球報》的採訪。
  • 義大利學生:「我用中文寫下對中國醫療隊的感謝」
    感謝馳援!義大利市民給中國醫療隊寫信Corrado一直十分關注中國醫療隊援助義大利的事情,當得知朋友的酒店要接待中國醫療隊時,他建議朋友寫一封歡迎信。「雖然是一件小事,但這樣的小事能體現我們的心意。義大利民眾在網上留言:「謝謝中國的專家,謝謝中國,謝謝你們的用心與幫助」。義大利媒體安莎社報導了這一事情,肯定了武漢在防控新冠肺炎上取得的成果,表示這份防疫手冊對義大利防疫工作有一定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