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見2019:《中國無人駕駛產業全景圖譜》(附產業現狀、競爭格局...

2020-12-17 前瞻經濟學人

無人駕駛技術(亦稱自動駕駛技術)涵蓋了多項前沿技術,包括毫米波雷達、雷射雷達、人工智慧、計算機視覺等技術。自動駕駛系統通過車載傳感器和高精地圖收集處理信息,識別障礙物和標誌信息,來判斷選擇適合的行駛路徑。

無人駕駛簡介

無人駕駛技術(亦稱自動駕駛技術)涵蓋了多項前沿技術,包括毫米波雷達、雷射雷達、人工智慧、計算機視覺等技術。自動駕駛系統通過車載傳感器和高精地圖收集處理信息,識別障礙物和標誌信息,來判斷選擇適合的行駛路徑。

無人駕駛技術能夠降低交通風險,提高駕駛安全性,同時提高道路交通效率,避免道路阻塞。繼續延伸,由於駕駛安全性以及效率的提升帶來潛在的效益包括:油耗的減低,保險維修費用的減少,環境汙染排放物的減少,停車位需求的減少等。

自動駕駛技術按照目前國際標準劃分為六級,一般來說只有達到L3級別以上,才能實現無人駕駛(即無需人為操控)。目前能夠達到L3級以上自動駕駛的有谷歌Waymo、GM Cruise、特斯拉,奧迪,百度等幾家企業,多數自動駕駛系統仍然停留在輔助駕駛上。

無人駕駛發展歷程

據有關資料,最早無人駕駛汽車可追溯至20世紀80年代,德國慕尼黑的德國國防科技大學科學家團隊成功研製了一款「引領夢想」的奔馳機器人汽車,改款汽車能在無交通意外情況下時速達到100公裡;隨後歐洲委員會設立了8億歐元的有關無人駕駛汽車的「普羅米修斯工程」,致力於歐洲高效交通和未來安全重大項目。

1987年,美國發明了第一臺通過傳感器自動導航的無人駕駛汽車;

1994年,德國研製出VaMP和Vita-2,被認為是真正意義上的無人駕駛汽車;

2010年,義大利研製的VIAC完成駕駛汽車上的首次洲際旅行;

2012年,谷歌獲得美國首個無人駕駛車輛許可證;

2015年,百度無人駕駛汽車首次在北京五環進行測試;

2016年,特斯拉推出Autopilot輔助駕駛功能;

2018年,Waymo無人駕駛汽車正式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推出計程車服務,無人駕駛在計程車領域首次實現商業化。

全球無人駕駛發展現狀

——無人駕駛汽車兩大陣營

無人駕駛汽車參與企業主要分為兩類:網際網路企業及整車廠商。

網際網路代表企業包括:谷歌、蘋果、Uber、百度、騰訊等;整車廠商代表企業主要包括:奧迪、日產、特斯拉、奔馳、寶馬等。

網際網路企業與整車廠商切入無人駕駛的方式有所不同,整車廠商技術實施階段從L1開始,逐步推進,穩打穩紮,將安全基礎放在第一位;而網際網路企業一般直接從L3級自動駕駛級別開始技術研發,直接跳過L1跟L2級別自動駕駛。

目前,無論是網際網路企業或是整機廠商,其無人駕駛技術等級主要為L2-L3級,行駛過程仍然需要人為幹預。

網際網路企業與整車廠商在無人駕駛領域互有優勢,具體如下:

——Waymo繼續領跑市場

2019年2月,美國加州機動車管理局(DMV)發布了《2018年自動駕駛接管報告》,數據顯示,谷歌旗下Waymo無人駕駛汽車繼續領跑市場,將傳統車企遠遠甩在身後。

在加州拿到測試牌照的62家公司中,有48家提交了報告,其中有28家有測試結果,測試期為2017年12月1日至2018年11月30日。

從測試成績了來看,第一名為谷歌旗下Waymo,平均每跑17846.8公裡才需要人工幹預一次,較2017年(5596公裡/次)成績有了較大提升。排名第二的依然為GM Cruise,平均每8327.8公裡才需要幹預一次,較2017年(1254公裡/次)成績有了大幅提升。

從測試報告前十五無人駕駛企業類型來看,多數為網際網路企業,同時相對比2017年,出現了很多初創企業,例如小馬智行、景馳科技、Nuro等。其中有兩家目前已經處於清盤狀態,分別為星行科技和Drive。

——2020年L4級無人駕駛汽車或進入量產

根據SAE分類,L4級別車輛將全部交給系統,L4、L5的區別主要在於是特定場景還是全場景應用。在技術實現方面,L4級別以上的無人駕駛車載攝像頭數量將明顯提升(從L1/2的每車2個增加到每車8-12個),雷射雷達成本也需大幅下降。

從各廠商披露的計劃來看,基本到2020年,各大廠商按計劃將實現自動駕駛汽車(完全自動駕駛)量產,同時推進商用落地。

——全球自動駕駛滲透率將快速提升

根據IHS預測,全球自動駕駛滲透率將快速提升,2016年L1/L2級功能滲透率約為5%,2020年將達40%;L3級功能也逐漸開始量產,2020預計滲透率將達5%;L4/L5級功能將在2025年左右實現量產,滲透率有望達5%;至2040年,所有新車都將配備自動駕駛功能,其中L4/L5級自動駕駛滲透率將達50%。

中國無人駕駛發展現狀

——政策助推無人駕駛產業發展

繼北京、上海等城市先後就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出臺管理辦法和細則之後,2018年4月,全國適用的自動駕駛路試新政正式出爐,隨後全國範圍內發布了多張路測牌照,促進了國內無人駕駛產業發展。

2018年12月工信部發布《車聯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行動計劃》,到2020年,車聯網用戶滲透率達到30%以上,新車駕駛輔助系統(L2)搭載率達到30%以上,聯網車載信息服務終端的新車裝配率達到60%以上,構建能夠支撐有條件自動駕駛(L3級)及以上的智能網聯汽車技術體系。

——整車廠商L3級自動駕駛汽車或於2020年量產

國內整機廠商在無人駕駛發展進度上,技術和戰略定位等仍處在跟隨國際巨頭步伐階段,L3 落地商業化殊為不易。一方面,L3 的技術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實現L2 到L3 的跨越,不僅僅要在L2 的基礎上增強系統的感知能力,同時對地圖、定位精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由於法律法規的約束,現行條件下還不允許駕駛員放開雙手駕駛車輛。

根據國內整機廠商規劃,預計到2020年,L3級別自動駕駛汽車將基本實現量產下線。

無人駕駛產品細分市場

——ADAS滲透率仍然較低

ADAS是無人駕駛的第一步,實現無人駕駛需要先普及ADAS。作為輔助駕駛員進行汽車駕駛的系統,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可以大大提升車輛和道路的安全性,已逐步演化為發展最快的汽車應用領域之一。目前常見的ADAS功能包括盲點檢測BSD、自動泊車AP、前車防撞預警FCW、自動緊急制動AEB、車道偏離警示LDW、自適應巡航ACC、車道保持LKS等。

由於成本較高,現階段ADAS系統在中國的裝配率較低,一般僅限於40萬以上的豪華車和某些高檔車,整體滲透率在6%左右,其中盲點監測滲透率最高,達12.1%,未來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車載攝像頭具有成本優勢,但環境適應性較差

車載攝像頭工作環境變化大,對幀率、穩定性和可靠性要求較高,攝像頭一旦失效,將對用戶生命安全造成極大威脅。因此攝像頭對模組和封裝要求極為嚴格,供應商認證壁壘較高。其中CMOS感光元件為核心單元,攝像頭成本的三分之一左右。

相對比10美金左右電子消費攝像頭,車載攝像頭價格可達30美金左右。但是相對雷射雷達成本價格來說,攝像頭成本已經極為低廉了。Google無人車早期使用的64線Velodyne雷射雷達本身的價格高達75000美元,幾乎相當於特斯拉整車售價。相對比車載雷射雷達仍處於研發試驗階段,攝像頭相關技術已經相對成熟。

近年來特斯拉發生的交通事故,也暴露了攝像頭作為車載傳感器存在的不足:識別精度較低,容易受強光、雨幕、大霧等惡劣天氣影響等。

——雷射雷達領域國內外差距快速縮小

而從國內企業的競爭來看,國內企業目前主要專注於生產旋轉式雷射雷達,速騰聚創、禾賽科技、北科天繪均可接單量產,並且在精度和價格上與國外同檔次產品相比擁有優勢。此外,包括北科天繪、速騰聚創在內的部分國產企業在固態式雷射雷達領域有所研發,分別應用於輔助駕駛和高級自動駕駛領域,加速追趕國外企業。按照產品的代差估計,國內雷射雷達廠商與國外企業僅有1-2年的差距。

——國產毫米波雷達仍處於起步階段

由於具有解析度高、抗幹擾性能強、探測性能好等優點,毫米波雷達被廣泛應用於無人駕駛領域。目前,毫米波雷達市場主要被海外巨頭控制,例如博世、大陸、海拉等,核心元器件也主要為英飛凌、德州儀器、意法半導體等企業壟斷。

國內車載毫米波雷達市場仍屬於起步階段。在24GHz雷達方面,國內少數企業研發已有成果,市場化產品即將問世;但在77GHz毫米波雷達方面仍屬於初級階段,國內只有極少數企業能做到77GHz雷達的樣機階段,產業化進程仍待突破。

無人駕駛行業發展趨勢——多元化應用場景

未來無人駕駛技術除了應用於汽車駕駛、計程車等個人應用領域外,還可應用於其他行業領域。其中,應用潛力最大可能就是物流行業,由於物流行業貨運量大、貨運範圍廣,因此需求貨車數量也特別多。無人駕駛技術的應用能夠大大提高物流公司的配送效率,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此外,工程領域、安防領域、城市維護建設領域等,均存在較大應用市場潛力。

更多數據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無人駕駛汽車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相關焦點

  • 預見2021:《2021中國ERP軟體產業全景圖譜》(附市場規模、競爭格局...
    原標題:預見2021:《2021中國ERP軟體產業全景圖譜》(附市場規模、競爭格局、企業對比等)   一直以來,我國ERP軟體高端市場被SAP、Oracle-Netsuite
  • ...年中國雲計算行業全景圖譜》(附行業規模、競爭格局、發展前景等)
    原標題:預見2021:《2020年中國雲計算行業全景圖譜》(附行業規模、競爭格局、發展前景等)   雲計算的發展,使IT資源利用效率提升,使用雲服務幫助
  • 預見2020:《2020年中國ETC產業全景圖譜》(附發展現狀、競爭格局...
    根據交通運輸部路網中心數據顯示,2019年5月底,我國ETC用戶總量為8367萬輛,較2018年底新增711萬,月均新增142.2萬輛;2019年6月新增用戶237萬,2019年7月新增用戶1345萬;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全國ETC用戶累計達到2.04億,新增ETC用戶約1.27億。
  • ...年中國民辦教育產業全景圖譜》(行業規模、競爭格局、發展前景等)
    中國民辦教育行業發展現狀——產業鏈全景圖民辦教育又名私立教育(private education),是相對於公辦教育、公立教育的教育形式,是指國家機構以外的社會組織或個人,利用非國家財政性經費,面向社會舉辦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的活動
  • 預見2019:《中國3D列印材料產業全景圖譜》(附現狀、市場結構...
    2019年1月維可託鎂合金科技有限公司首次實現鎂合金3D列印材料鎂焊絲中國造,維可託生產的鎂焊絲是在業界已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工業化水平高,解決了3D列印的原料難題,得到了2011年諾貝爾學獎獲得者Dan Shechtman教授以及盧秉恆院士團隊的高度認可,近期,維可託200噸鎂合金焊絲生產線已投產。
  • 預見2021:《2020年中國便利店產業全景圖譜》(附行業規模、競爭...
    便利店行業市場維續增長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CCFA)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便利店實現銷售額達2556億元,同比增長13%,儘管增速有所放緩,但仍高於2019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率(8%)。
  • 盤點| 從加州路測資質看無人駕駛產業格局
    報告緣起:迄今為止,已有45家公司取得加州路測許可,由此可一窺全球無人駕駛產業格局。加州是全球首個通過無人駕駛汽車正式法規的地區,是全球最主要的無人駕駛測試基地。加州DMV(Department of MotorVehicles)已授予45家公司無人駕駛路測許可,相關公司覆蓋傳統車企、零部件供應商、科技巨頭、初創公司等領域。
  • 預見2021:《2020年二次元產業全景圖譜》(附市場規模、投資市場...
    原標題:預見2021:《2020年二次元產業全景圖譜》(附市場規模、投資市場、發展趨勢等)   2016年以來,國內「二次元」逐漸完成了對「御宅」概念的替代。
  • 2021年中國保健品產業全景圖譜
    保健品行業產業鏈全景圖譜 保健品產業鏈可以有三個環節的參與商:原材料提供商、生產及品牌運營商、流通渠道。保健品產業從原料到消費者的整個鏈條中,價值最薄弱的是原材料端,價值最集中的是流通端,價值曲線隨產業鏈往下遊延伸而上行。
  • 預見2021:《2020年中國區塊鏈產業全景圖譜》(附發展現狀、投融資...
    2019年10月,區塊鏈正式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2020年4月,國家發改委首次將「區塊鏈」列入新型基礎設施的範圍,明確其屬於新基建的信息基礎設施。在國家政策、基礎技術推動和下遊應用領域需求不斷增加的促進下,我國區塊鏈行業市場規模不斷發展,地域集中度較高,產業集群效應明顯。
  • 預見2019:《中國醫療軟體產業園產業全景圖譜》(附現狀、規模...
    衛寧龍頭地位穩固 區域示範效應形成目前中國醫療軟體市場已形成一定的規模,從1993年起步至今,我國醫療軟體行業競爭也大概可以分為三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是大批做HIS的獨立軟體開發商(ISV)蜂擁出現;第二階段是在價格戰和不成熟的市場中,大批ISV倒掉;第三個階段則是國外公司介入。
  • 2019年中國機器人產業細分市場競爭格局分析
    隨著人工智慧時代的到來,在「機器人換人」大潮下,中國已連續兩年坐上世界機器人最大消費國的寶座。據預測,2019年中國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86.8億美元,2014-2019年的平均增長率達到20.9%。其中,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約為57.3億美元,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約為22億美元,特種機器人市場規模約為7.5億美元。
  • 全球首個活體機器人誕生 2020年中國機器人產業現狀及競爭格局分析...
    原標題:全球首個活體機器人誕生 2020年中國機器人產業現狀及競爭格局分析(附數據圖)   中商情報網訊:北京時間1月14日凌晨,全球頂級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報》
  • 預見2021:《2021年中國風電行業產業鏈全景圖》(附發展現狀、競爭...
    風電產業鏈全景圖風電產業是可循環新能源產業,大力發展風電產業,對調整能源結構、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我國已將風電產業列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在產業政策引導和市場需求驅動的雙重作用下,全國風電產業實現了快速發展,已經成為全國為數不多可參與國際競爭並取得領先優勢的產業。
  • 預見2021:《2020年中國第三方檢測行業全景圖譜》(附規模、企業...
    中國第三方檢測行業發展現狀  ――產業鏈全景圖  第三方檢測又稱公正檢驗,是指由處於買賣利益之外的第三方(如專職監督檢驗機構),以公正、權威的非當事人身份,根據有關法律、標準或合同所進行的商品檢驗活動。
  • 預見2021:《2021年風電運維行業產業鏈全景圖》(附發展現狀、競爭...
    風電運維產業鏈全景圖風電產業是可循環新能源產業,大力發展風電產業,對調整能源結構、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我國已將風電產業列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在產業政策引導和市場需求驅動的雙重作用下,全國風電產業實現了快速發展,已經成為全國為數不多可參與國際競爭並取得領先優勢的產業。伴隨著風電產業的高速發展,在風電項目的開發過程中,風機能否在運轉時期發揮最佳性能是衡量風場投資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除考驗風機本身質量外,其生命周期內的運營維護更為重要。
  • 預見2020:2020年中國CMP設備產業全景圖(附產業政策、技術工藝...
    例如在《中國製造2025》中明確提出,要形成包括CMP設備在內集成電路關鍵製造設備的供貨能力;《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推廣應用指導目錄(2019年版)》中也將雙面化學機械研磨設備、矽片單面拋光機、銅化學機械拋光設備等CMP設備列入了其中,可見我國對於發展CMP設備的支持力度。技術工藝——步驟逐漸增多CMP技術的概念是1965 年由Monsanto 首次提出。
  • 預見2019:《2019年中國風電運維產業全景圖譜》
    風電運維產業上遊主要為各種風電設備整機廠商、風電配件商等;下遊主要為風力發電場及風力發電企業。90年代以來,歐洲好美洲地區風電裝機快速增長,21世紀以來,以中國為代表新興市場風電裝機容量快速增長。   根據全球風能協會(GWEC)於2019年2月份公布的全球風電統計數據,2018年,全球新增風電裝機容量0.513億千瓦(51.3GW),其中新增陸上風電裝機0.487億千瓦,同比下降3.9%,新增海上風電裝機0.045億千瓦,同比增長0.5%。
  • 我國檸檬酸產業市場現狀及競爭格局,領先企業仍在努力擴張產能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二、我國檸檬酸行業市場現狀分析中國檸檬酸產業發展基本與國外同步,早在1966年,天津市工業微生物研究所、上海市工業微生物研究所用黑麴黴進行薯乾粉原料深層發酵檸檬酸的試驗研究,獲得成功,70年代就已開始工業化生產,據統計,截至2019年我國檸檬酸行業市場規模為19.18億元,同比增長0.63%。
  • 2019中國酵素產業發展白皮書
    2019中國酵素產業發展大會將於12月17-19日在北京舉行,本次大會將重磅發布《2019中國酵素產業發展白皮書》! 歷時7個多月,走訪15個省市,採訪50+專家學者,實地調研100+酵素企業,收集調研問卷近3000份,首次發布2019中國酵素產業發展白皮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