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醫療始終是解決民生問題的重要領域,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增加,對醫療的需求越來越大。但我國現在仍存在看病難的問題,為了在有限資源下提升醫療運行效率,醫療軟體行業應運而生。醫療軟體在現代化醫院運營中不僅提高了醫院的工作效率,而且提高了服務質量,未來市場規模仍保持高速增長。
醫療軟體提升效率 下遊需求規模擴大
醫療軟體是應用於醫療服務過程中的軟體系統,是現代化醫院運營的必要技術支撐和基礎設施,而應用醫療軟體的目的就是為了以更現代化、科學化、規範化的手段來加強醫院的管理,提高醫院的工作效率,改進醫療服務質量。
醫療軟體行業上遊為軟體製造設備企業,例如晶片、編程等,下遊主要為億元、診所等醫療機構。目前,國內醫療軟體主要是由三大部分構建,分別是醫院管理信息系統、醫院應用信息系統、區域公共衛生信息化。其中,區域公共衛生信息系統是指在一定區域範圍內,為醫療服務提供者、衛生管理機構、患者、醫療支付方以及醫藥產品供應商等機構提供以數位化形式搜集、傳遞、存儲、處理衛生行業數據的業務和技術平臺,包括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健康管理軟體、醫療信息交換軟體等。
與美國、德國和日本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醫療機構信息化建設的研究和實踐起步較晚,醫療軟體行業的發展起步相應也較晚。但近年來在國家技術水平不斷提升及政策的大力支持和推動下,醫療機構的信息化建設發展迅速,拉動了國內醫療軟體行業快速發展。2009年醫療,我國醫療信息化建設進入啟動期,推動了其配套的醫療軟體行業的快速發展,使其進入到行業的快速發展期。
從現階段我國醫療軟體行業下遊需求方對其整體的消費態度看,以醫院為代表的需求方對醫療軟體消費的認可度不斷提升,其中以北京協和醫院、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為等三甲醫院的表現最為明顯,為了緩解院內醫療資源供給不足及國內醫療資源分布不均等問題,醫院紛紛引進現代化的醫療軟體設備,提升醫院的工作效率。除此之外,作為最終端的消費者,對醫療軟體的認可和自主應用能力也在不斷提升,促進了國內醫療軟體行業的發展。
結合現階段,國內醫療軟體行業的消費需求情況,醫療軟體消費需求特點主要表現為需求主題不斷增加,由傳統的單一依託三甲醫院的需求逐漸向級別較低的醫院和民營醫院等下沉,在需求主體不斷增加的影響下,國內醫療軟體行業的需求規模不斷增加。除此之外,市場對醫療軟體的技術水平和細分領域的軟體需求也呈增加趨勢變動。
技術進步 政策助力 市場規模迅速增加
我國醫療軟體行業受網際網路醫療市場驅動較大。2009年我國網際網路醫療市場規模僅為2億,主要還停留在PC網際網路階段,醫療信息化剛剛起步,以醫療廣告、線上問診和醫療信息搜索為主,屬於行業的一個探索期。之後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用戶規模擴大以及軟硬體等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各類創業企業紛紛湧入,網際網路醫療的認知度開始廣泛形成,到了2012年,市場規模升至67.1億元。此後,在市場需求的不斷增長與國家政策的支持,使網際網路醫療行業快速成長,數據和服務進一步完善,2017年市場規模達到325億,同比增長45.74%。
目前網際網路醫療的產業鏈已成形,在線掛號及問診企業已從流量爭奪進入到了醫療資源擴張的比拼階段。2018年網際網路醫療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491億元,同比增長51.08%。高增長的背後體現的正是傳統醫療服務無法有效滿足患者需求與醫生之間的有效對接。與此同時細分領域也開始出現獨角獸,醫療軟體行業市場增長率也逐年穩步上升。
除網際網路醫療市場助力外,智能醫療技術的進步使醫療人工智慧行業市場規模得到了快速擴容,進而推動醫療軟體的廣泛應用。2015-2017年我國醫療人工智慧行業市場規模的複合增長率達到了43%。
最重要的是,政策環境總體利好醫療軟體行業,主要的利好因素包括醫療衛生改革、軟體行業發展、大數據行業的快速發展等,另外,國家對於醫療信息化發展制定了規劃目標。從政策前景來看,雖然目前我國醫療軟體已經取得了較快的發展,但仍處於較初級階段,未來仍任重而道遠,預期國家還將就推動醫療信息化建設出臺更多的規劃及政策,從而進一步推動醫療軟體行業向著更高的階段進行。
在技術及政策等多方支持下,2012-2017年,我國醫療軟體行業的市場規模總體呈增加變動。作為醫療信息化的一個重要的子行業,醫療信息化的發展推動了醫療軟體規模的增加。至2017年,我國醫療信息化行業的市場規模為達到448億元,其中醫療軟體和服務市場規模為126.8億元,其中醫療軟體行業的市場規模為64.88億元,較上年同比增加22.81%,增速保持在較高水平。
衛寧龍頭地位穩固 區域示範效應形成
目前中國醫療軟體市場已形成一定的規模,從1993年起步至今,我國醫療軟體行業競爭也大概可以分為三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是大批做HIS的獨立軟體開發商(ISV)蜂擁出現;第二階段是在價格戰和不成熟的市場中,大批ISV倒掉;第三個階段則是國外公司介入。
其中本土廠商對於中國醫療行業現狀的解決方案更加熟悉並且能夠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對用戶需求掌握的更加透徹,這些都使得他們更能獲得醫療用戶的青睞和認可,因此國內的獨立軟體商或者系統集成商在醫療軟體行業仍然處於主導地位,產品具有比較鮮明的中國特色。企業以衛寧軟體、萬達信息、銀江股份等外代表。
但隨著中國醫療IT市場的快速增長,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國外廠商關注。在國際廠商中,除了英特爾把數字醫療單拿出來,作為與數字企業、移動市場並列的行業市場外,其他如IBM、Oracle、思科等都成立專業的醫療行業部門,這些國外公司在醫療軟體行業經驗豐富。按競爭力劃分,國內醫療軟體行業可分為「三大層次」,競爭力依次遞減,市場佔有率依次遞增。
從醫療軟體訂單量來分析企業的具體佔有率,通過對8家公司的橫向比較可以看出,衛寧健康訂單份額連續保持首位,龍頭地位穩固,市場份額佔比近25%;創業軟體、萬達信息、東軟集團處於第二梯隊,市場份額在15%左右。思創醫惠2017年訂單呈爆發式增長,為2018年全年業績提供有力保障。和仁科技2018H1呈迅猛增長,得益於一季度多個千萬大單拉升。
從醫療軟體區域訂單量佔比來看,醫療信息化建設主要在經濟較為發達的大城市廣泛應用,未來會在中、小城市形成示範效應,帶動醫療軟體產品需求的加速提升。根據2016-2018年上半年行業訂單總額地區分布可以看出,除北上廣、浙江、江蘇等地區以外的其他地區訂單總額在逐年增加,2018年上半年已超50%,一線城市示範效應已逐年顯著,未來信息化行業未來將在更廣泛地區開拓市場。
新技術應用廣泛 市場向偏遠地區擴散
在醫療軟體行業發展趨勢方面,近年來新技術在各個領域應用廣泛,與醫療軟體行業的結合會進一步提升行業運行效率。例如大數據、AI及物聯網等已經在醫療軟體行業進行較多布局。因AI可以從根本上提高醫療生產力,提升醫療供給端的服務能力,在電子病歷、影像診斷、輔助診療、醫療機器人、個人健康大數據分析、精準醫療等領域迅速滲透。段時間內,人工智慧在醫療軟體行業主要應用方向為智能診療、智能影像識別、智能影像識別。
物聯網涉及領域更加廣泛,例如在人員定位、無線醫療監護、生命體徵採集、醫藥產品管理、醫療器械管理、醫療垃圾處理和血液管理等。未來物聯網在醫療軟體行業應用趨勢主要有三個方向,以醫療物聯網技術構建出集診療、管理、決策為一體的綜合應用服務;藉助醫療物聯網技術、結合醫療應用場景定製場景解決方案,解決特定需求;以醫療物聯網為核心構建區域化平臺。
在應用發展層面,我國醫療軟體行業將結合我國網際網路+醫療的發展方向和主要的發展需求,向智慧醫療、區塊鏈+醫療和DRGs醫改等方向轉變,並加強相關軟體產品在智慧醫療、遠程醫療、移動醫療及網際網路醫療等的應用。
在醫療軟體產品層面,隨著我國醫療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升,醫療軟體的產品將逐漸向著智能化、科學化、高效化、操作便捷化等的方向轉變。
在市場發展層面,醫療軟體作為醫療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家及醫院等需求機構的積極推動下,國內醫療軟體的市需求將不斷增加,同時其市場將呈現出以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深化發展逐步向二、三線城市延伸的市場發展趨勢。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醫療軟體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