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長沙10月20日電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如何抓牢人才這一核心要素,匯聚起鄉村振興的強大力量?瀏陽市官渡鎮有了新的嘗試。
前不久,一場別開生面的村級後備幹部選拔考試在瀏陽官渡鎮舉行。發布公告、接受報名、進行筆試和結構化面試、正式錄取……經過公開透明的考核評估後,今年官渡鎮共錄用了13名村級後備幹部,其中2人為大學本科學歷、5人是大專學歷,年齡最小的22歲。
「當前基層村幹部普遍年齡偏大,以往的村級後備幹部大部分是通過村級推薦的。」官渡鎮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創新選拔方式,能夠更好地讓鄉村引進人才、留住人才、培養人才,同時也能對個人能力進行摸底與評估。
官渡鎮今年選拔錄用的村級後備幹部學歷相對高、年齡普遍較年輕,作用發揮也很好。田郊村後備幹部何林就為本地紫薇種植戶黃湘輝解決了大煩惱。
作為村級支柱性產業,紫薇種植是田郊村村民致富的重要方式。看中紫薇產業發展的潛力,黃湘輝也嘗試著開始種植,但在技術、銷售方面卻面臨著困難。
了解這個情況後,作為本村紫薇種植大戶的何林主動與黃湘輝進行對接,對其進行技術指導,並幫忙銷售,幫黃湘輝解了燃眉之急。「以往村上的紫薇種植都是單打獨鬥,我希望能夠帶動大家開闢線上銷售渠道,進行經驗技術共享,實現合作共贏,助力脫貧攻堅、鄉村振興。」何林說。
據悉,今年官渡鎮錄用的村級後備幹部中,既有善經營的「農創客」,又有懂技術的「田秀才」。
「畢業後一直在長沙從事線上教育方面的工作,考慮到如今農村電商、『網際網路+』農業應用方興未艾,我能發揮更大作用,就報名參加了選拔考試。」今年22歲的李雨晴是官渡鎮新雲山村人,剛大學畢業一年多,成為當地村級後備幹部後快速適應新環境。
「雖然工作內容繁瑣,但每當完成一項工作或為村民解決一件困難事時都會覺得收穫滿滿。」李雨晴說。
「村級後備幹部上崗以來,取得的效果、得到的評價都很好。」官渡鎮相關負責人說,本次選拔的村級後備幹部在村級事務處理、產業發展、「黨建+微網格」工作開展方面都十分具有創新性,能夠更好地使用創新思維與現代化設備推動村級建設,該鎮將進一步加強對村級後備幹部的培養,共同探索基層社會治理的新模式。(羅曉芳 姜莉莎)
(責編:唐李晗、羅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