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流成因及其對氣候的影響

2020-12-15 每日甘肅網

作者:天水市麥積區甘泉中學 朱金錄 稿源:甘肅日報  2009-08-20 09:21

  最近熱播的電視連續劇《鄭和下西洋》,細心的觀眾會發現鄭和所率的龐大船隊總是冬季出海夏季返航,這是什麼原因呢?

  其實很早以前人們在海洋裡航行,發現在大洋中有洋流存在,它有一定的流向和恆定的流速,而且規模巨大,是陸地上任何河流無法比擬的。

  洋流概括起來有四類:其中以風海流為最重要。在南北半球的信風帶和盛行西風帶的海面上,風力強勁,風向穩定,驅趕著海水隨風向移動,形成了風海流。在大洋的洋流系統中,風海流規模最大,流程最長;密度流是由於海水溫度與鹽度的不同引起海水密度差異而形成的洋流。在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上冊73頁圖3.31洋流模式圖中可以看出,北半球的北赤道暖流與西風漂流各有很多分支洋流向副熱帶海區流去,南半球也有類似情況。這是因為副熱帶海區,地處副熱帶高氣壓帶,降水少,蒸發大,海水鹽度高,水面自然要降低,海水密度加大。密度大的海水下沉,從海底流向別的海區,使副熱帶海區水面更加降低,相鄰的西風漂流及南北赤道洋流趕來補充,這種因海水密度不同而形成的洋流稱為密度流。「淌流」多發生在大河口附近,那裡河水面高於海面,常形成小規模洋流。「補償流」是由于洋流流動本身造成的。由于洋流的流動,海水流出的海區形成減水,而海水注入海區形成增水,造成洋面的不平衡,進而產生增水區到減水區的補償流,風海流與補償流是世界洋流體系中的主要組成部分,形成各大洋的環流系統。現以太平洋及印度洋為例說明環流體系,並說明寒暖流的劃分標準。

  從低緯流向高緯的洋流,水溫比流經海區溫度要高,叫做暖流。暖流對沿岸地區氣起增溫、增溼的作用。例如,西歐海洋性氣候的形成,就直接得益於暖溼的北大西洋暖流。如果沒有北大西洋暖流的作用,英國和挪威的海港將有半年以上的冰封期。從高緯流向低緯的洋流,水溫比流經海區溫度低,叫做寒流。寒流相對沿岸地區氣候起降溫減溼的作用。例如,沿岸寒流對澳大利亞西海岸、秘魯太平洋沿岸荒漠環境的形成,起了一定作用。

  太平洋北部的北赤道暖流是由信風引起的風海流,流向自東向西,遇到西太平洋島嶼的阻擋,並且受到地轉偏向力的影響,向右偏轉,形成黑潮(又稱臺灣暖流)。黑潮在日本東部海域進入西風帶,在風力吹動下形成北太平洋暖流。暖流向西遇北美大陸阻擋,大部分轉向南流,形成加利福尼亞寒流。加利福尼亞寒流屬於補償流,補償北赤道暖流的減少。暖流一部分往北再向西流,形成阿拉斯加暖流和阿留申暖流。值得注意的是阿留申暖流自北向南,即從高緯流向低緯,但其水溫比所經海區要高,仍屬暖流。太平洋南部洋流系統與北部相似,只是方向作逆時針流動。

  印度洋南部海域開闊,和太平洋南部相似形成一個完整的環流系統。印度洋北部因受大陸的限制和季風的影響,形成特殊的「季風洋流」。冬季盛行東北風,洋流自東向西,再折而向南,與赤道逆流構成環流。夏季盛行西南風,洋流流向與冬季相反。應注意的是,夏季索馬利亞東海上索馬利亞寒流,雖然洋流從低緯流向高緯,卻是一股水溫低於流經海區的寒流。

  由此可見,全球的大洋環流,對高、低緯度間的熱量輸送和交換,調節全球的熱量分布,有著重要意義。洋流對流經海區的沿岸氣候、海洋生物分布和漁業生產、航海等都有影響,對人類文明進程和社會生活有著重要的貢獻。

本篇新聞熱門關鍵詞: 

相關焦點

  • 常識地理知識點:洋流分布及影響
    在自然地理中洋流是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那麼今天中公教育專家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從洋流的成因及分布規律和洋流的性質及影響兩個方面來分析。一、 洋流的成因及分布:1.風海流:成因:風海流是洋流最主要的成因之一,主要由於信風和盛行風常年吹動海水形成。
  • 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常識地理知識點:洋流分布及影響
    在自然地理中洋流是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那麼今天專家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從洋流的成因及分布規律和洋流的性質及影響兩個方面來分析。  一、 洋流的成因及分布:  1.風海流:  成因:風海流是洋流最主要的成因之一,主要由於信風和盛行風常年吹動海水形成。
  • 非洲的地形、氣候、洋流對氣候的影響——2020年江蘇捲地理第27題
    (4)地形為地平原,河網密布;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徑流量大、含沙量大;自然帶為熱帶雨林帶。精講精析:(1)分析「水塔」的成因。(2)分析內陸三角洲對徑流量、輸沙量的影響。>洋流對氣候的影響本節例題題量較大,難度適中,解題思路為:①根據富塔賈隆高原的地勢高低、河流分布、年降水量的多少,分析被稱為「水塔」的原因;②分析內陸三角洲對徑流量、輸沙量的影響,並從地形、氣候(熱帶草原)、湖泊分布(調蓄能力)分析造成該影響的原因;③根據表中的徑流量、輸沙量,分析迪雷-洛科賈河段的水文特徵;④從地形、氣候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四大漁場、洋流、南非、非洲的氣候)
    ,叫做洋流。按照洋流的性質(冷、暖),可以將洋流分為兩種類型:暖流、寒流。①暖流:從水溫高的海區流向水溫低的海區,帶來了大量的海洋暖溼氣流,對沿岸氣候「增溫增溼」,帶來充足的水汽和降水。圖1 世界洋流的分布2、非洲的氣候非洲主要分布著5種氣候,大致關於
  • 世界各種氣候類型分布圖,點開看大圖更清晰喲!附氣候特徵問題答題思路,幾處特殊氣候類型的分布和成因!
    (3)其他氣候特徵要素還有光照、風及各氣候要素的組合特徵(水熱組合特徵、光熱組合特徵)等。①太陽輻射(緯度):決定氣溫分布;②大氣環流(氣壓帶、風帶):影響降水分布;③下墊面狀況(海陸狀況、地形地勢、洋流等);④人類活動。
  • 聽歌學地理|《起風了》洋流版
    學姐幫幫你出品這一路上走走停停順著洋流漂流的痕跡暖流經過增溫增溼寒降溫降溼洋流規律牢記心間北半球畫日本暖流千島寒流相遇交匯順著北太平洋暖流一路東行阿拉斯加暖流暖萬般留戀加利福尼亞寒流寒赤道暖流東西向分南北北印度洋受季風的影響
  • 2020高考必考洋流知識點總結
    一、洋流的概念  海洋中的水常年比較穩定地沿著一定方向做大規模的流動,叫做洋流。洋流又叫海流。  二、洋流的成因  大氣運動和行星風系、密度差異、流體的連續性形成的補償作用、陸地的形狀和地球自轉產生的地轉偏向力。
  • 高考地理高頻考點:洋流的成因及性質分類
    洋流的成因分類:  (1)風海流:在盛行風影響下形成的洋流。  回顧地球上風帶的分布:信風(低緯度);西風(中緯度);極地東風(高緯度)。  在東北信風和東南信風分別形成北赤道暖流和南赤道暖流;  在北半球西風帶(西南風)和南半球西風帶(西北風)影響下形成盛行西風帶。  南半球的基地東風帶影響下形成南極極地環流。
  • 氣候變暖加速全球洋流
    海洋中環繞大陸的巨大洋流可被視為地球的循環系統,每一支洋流的水量相當於世界上所有河流流量的總和。同時,這些環流似乎開始加速:近25年來,洋流一直在快速加速,部分原因是全球變暖。  據《科學》報導,2月5日發表於《科學進展》的一篇論文提出了這一結論。結合模型的觀測結果,從1990年到2013年,海洋洋流能量每10年增加15%。
  • 全球主要氣候類型及其分布規律
    一、形成氣候的主要因素  氣候成因的影響因素有:緯度、海陸位置、氣壓帶風帶和氣團、洋流、地形五類。  (1)緯度決定了熱量帶  (2)海陸位置大陸東西兩岸風向和洋流類型不同──主要影響降水量的多少;內陸和沿海大陸性和海洋性不同──主要影響降水量的多少  (3)氣壓帶、風帶和氣團  ①氣壓帶:赤道低氣壓帶──盛行上升氣流,易成雲致雨,多陰雨天氣  副熱帶高氣壓帶──盛行下沉氣流,多晴朗、乾燥的天氣  副極地低氣壓帶
  • 你不知道的熱帶草原氣候成因
    可是我查看了地圖,南非高原南端的緯度已在南回歸線以南,赤道低壓帶似乎影響不到這裡,所以我被學生問的啞口無言。我又仔細觀察世界氣候類型圖,發現有好幾個地方的熱帶草原氣候成因不能用「赤道低壓帶和信風帶交替控制」這個原因來解釋。這促使我進一步查找資料,了解熱帶草原氣候的成因。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洋流的影響、四大漁場、六大板塊)
    圖1 六大板塊示意圖2、洋流的影響洋流按照性質,分為暖流和寒流。洋流對氣候、航行、汙染和漁場分布的影響分別為:①氣候:暖流「增溫增溼」,寒流「降溫減溼」;②航行:順著洋流會節約燃料,逆著洋流會加大燃料的消耗;寒流與暖流相遇,會產生海霧,影響航行;洋流會從北極地區攜帶海冰
  • 怎樣學好「洋流」知識還能牢固掌握?
    高一同學中有很多反映洋流部分的知識點比較難學一點。那是哪點比較難呢?又說不清楚,有的不容易在圖上判斷出寒暖流,有的不容易識別洋流是南半球還是北半球的,有的說看試卷上的所給一個圖,不知道這是位於東岸還是西岸,到底是寒流還是暖流,這個洋流是怎麼影響周圍氣候就更不明白了。針對同學們的問題,在整理一下關于洋流的相關學習問題,便於同學們很好的站我洋流知識。
  • 非地帶性氣候類型
    熱帶沙漠氣候 分布:澳大利亞西海岸 成因:西澳大利亞寒流的影響、地形平坦、大分水嶺對東南信風的阻擋。 溫帶海洋氣候 分布:歐洲西部溫帶海洋性氣候一直延伸到北極圈附近 成因:洋流和海陸輪廓因素:由於歐洲西部的海陸輪廓更有利於沿岸強大的北大西洋暖流深入。
  • 2019省考公務員行測備考:地理知識之洋流
    洋流是促成不同海區間水量、熱量和鹽量交換的主要原因,對氣候狀況、海洋生物、海洋沉積、交通運輸等方面,都有很大影響。   洋流的成因   洋流的成因主要有:大氣運動和行星風系、密度差異、流體的連續性形成的補償作用、陸地的形狀和地球自轉產生的地轉偏向力。
  • 【備考乾貨】熱帶草原氣候的成因歸納,熱帶季風氣候與熱帶草原氣候的區別分析,亞熱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的比較!
    最值得關注和星標的地理科普備考公眾號氣候的成因是中學地理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其中熱帶草原氣候的成因在中學教材上簡
  • 地理知識 —— 洋流
    按成因洋流按成因分為風海流、密度流、補償流三種。風海流:形成動力為大氣運動,規模很大。大洋流:分布於大洋中心,這種洋流類型較多。極地流:分布於極地海域。例如,南極繞極流。沿岸流:分布於沿海海域,受陸地影響大。例如,我國的沿岸流。
  • 每日一圖(世界氣候分布圖)
    2.馬達加斯加島東側、澳大利亞東北、巴西東南、西印度群島東北、中美地峽東北的熱帶雨林氣候:成因:信風+洋流+地形3.幾內亞灣北側熱帶雨林氣候的成因:緯度:緯度低,熱量足。洋流:幾內亞暖流(赤道逆流)經過,增加了降水和氣溫。
  • 重要知識點——洋流
    這些洋流的形成促進了高低維度之間的熱能交換和全球性的熱量平衡,也對大陸東西海岸某些地區的氣候產生影響,並且影響到了海洋生物的分布。另外,洋流的形成可以加速被汙染的海水得到淨化,當然有時候也讓被汙染的水域擴大。有關洋流名稱的記憶首先,看中低緯度洋流名稱的記憶。
  • 熱帶草原氣候的成因歸納
    ,其中熱帶草原氣候的成因,中學教材上簡單表述為「赤道低壓帶和信風帶交替控制,分為乾濕兩季」,而實際上世界各地熱帶草原氣候的成因是有差異的,較複雜,現歸納如下:(1)低壓信風型:地帶性南、北緯100—200(或回歸線)之間,由於赤道低氣壓帶與信風帶交替控制而形成,冬幹夏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