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藍鯨財經
隨著全球越來越重視保護環境以及可持續發展,加速淘汰化學纖維和造成微塑料的化工材料已經成為生物製造產業的共識,國內凱賽生物生物基聚醯胺產業鏈有望在這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10月11日下午,凱賽生物(688065.SH)發布對外投資公告,公司擬與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範區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綜改區管委會」)合作,共同在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範區投資打造「山西合成生物產業生態園區」 (以下簡稱「產業園」),並擬將在產業園投資與公司現有主營業務關聯的產業化項目,其中包括生物法長鏈二元酸、生物基戊二胺、生物基聚醯胺等。
公告還顯示,凱賽生物此次與山西綜改區管委會的擬合作方式為公司合計出資40.1億元設立一個或多個全資子公司或者與綜改區管委會及其協調的國有主體、政府產業基金等共同設立一個或多個控股子公司作為投資項目的項目公司。此外,為了長期保持產業園的核心技術競爭力,並使核心技術可持續升級迭代,綜改區管委會與公司擬共建山西合成生物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發機構」)。山西省、太原市和綜改區三級政府將共同支持15億元人民幣資金,用於研發機構的建設和運營,研發機構由公司負責管理和運營。
凱賽生物方面表示,本次對外投資是公司產業鏈布局戰略的體現,通過參與構建循環經濟一體化產業園項目投資,在適度擴充生物法長鏈二元酸、生物基戊二胺和生物基聚醯胺等核心產品產能的同時,有利於與下遊產業鏈緊密合作,不斷優化產品結構和產業鏈布局,使公司在產業鏈中佔據更有利的競爭地位。
合成生物技術作為一種具有革命性的新技術,是對傳統化學合成法的顛覆,通過使用生物質為原材料或運用生物方法進行大規模物質加工與轉化,生產出社會發展所必需的工業商品(如新材料產品),且生產過程綠色、條件溫和、具備經濟性,作為解決人類對傳統石化、化工產品的過度依賴,以及與之相伴的環境汙染、安全風險等問題的有效途徑,未來發展空間非常廣闊。
由於在經濟環保和質量方面具有優勢,凱賽生物的長鏈二元酸產品獲得了下遊包括杜邦、艾曼斯、贏創、諾和諾德在內的眾多國際知名企業青睞並構建了穩定合作關係。近年來,隨著公司的生物法長鏈二元酸產品逐步佔據行業主導地位,以英威達為代表的傳統化學法長鏈二元酸正漸漸退出市場。
公告顯示,在市場佔有率不斷提升的過程中,凱賽生物一方面不斷研發改進工藝,提升產品競爭力,為市場日益增加的新材料需求提供更多可能。另一方面,公司也在積極開發新產品線,結合自有的生物基戊二胺,通過不同單體組合得到更多高性能聚醯胺。聚醯胺俗稱尼龍,其韌性、自潤滑性、耐磨性等物理性能優越,運用於纖維、工程塑料、在紡織品等眾多領域,應用場景十分廣泛。目前,聚醯胺的全球生產規模近千萬噸,市場空間數千億水平。對於凱賽生物而言,未來聚醯胺市場的拓展空間巨大,公司有望藉助領先的技術水平搶佔行業革新的先機。
據公告,凱賽生物此次的對外投資協議中,山西綜改區管委會將負責同步招商引進生物基聚醯胺下遊配套項目並同步配套以上項目的供配電、蒸汽、供水等基礎設施。針對項目公司的融資需求,山西綜改區管委會還將確保項目公司獲得170億銀行貸款並指定擔保單位為該銀行貸款提供擔保,為生物基新材料產業培育保駕護航。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在具有顛覆性、戰略性的新技術上佔據制高點,需要下好「先手棋」。去年11月,科技部網站公布關於支持建設國家合成生物技術創新中心的函中就指出,布局建設國家合成生物技術創新中心,對於突破我國醫藥、食品、石化等領域產業技術瓶頸制約,搶佔全球生物技術與產業發展制高點,推動經濟社會綠色可持續發展等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和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