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允兒媽媽(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在我們的生活中,離不開的就是自我表達的能力,但這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需要後天培養形成的,這種能力不能只靠「閱讀」,家長們還需要讓孩子學會「演講」,兩者具備提高孩子的表達能力。
前段時間看到鄰居送自己的孩子去圖書館,剛好就和她閒聊了一會。
我好奇地問她:「你家孩子這麼小,為啥讓孩子去閱讀呀?」
「我讓孩子閱讀並不是提高閱讀能力,而是增強孩子的理解能力,獲得更多的詞彙量,讓孩子敢於表達自己,變得有話可說」鄰居回復我。
其實想要提高孩子表達能力很多家長都認為要增加孩子的詞彙量,實際上光靠閱讀是不夠的,還需要讓孩子會說,平時還要鍛鍊孩子的演講能力。
一、提高孩子表達能力的兩個核心:閱讀+演講
1、閱讀:教會孩子獲取信息
其實,表達能力是在閱讀中不斷累積提高的。閱讀本身就是一種對獲取知識信息的最基本的方式,在豐富知識積累、改善思維、開拓視野的同時更重要的是教會孩子獲取信息。
通過閱讀會潛移默化地提高孩子的檢索能力和理解能力,可以更好的主動準確地獲取相關信息。
2、演講:教會孩子傳遞信息
在生活中,除了需要獲取信息以外更重要的是教會孩子把這些信息準確地傳遞出去。我們通常會說「學以致用,學能有所用」就是要把學習得來的知識通過一些實踐的方式可以有效反饋出來。
孩子學習到的知識和技能只有讓他們與生活實踐充分的結合起來才能做到真正的「學而不厭」。
所以,在孩子的表達能力上不論是閱讀還是演講都是極其重要的。在孩子通過閱讀獲取大量信息知識之後我們其實不應該停滯不前,更應該讓孩子將掌握的東西通過演講的方式傳遞出去。
二、閱讀是孩子獲取信息的最佳途徑
1、書籍中蘊含大量綜合知識
書籍是從古至今智慧的結晶和歷史的沉澱,大量的閱讀可以讓孩子準確的掌握更多知識。書籍是對不同領域探索的總結,閱讀能給孩子提供充前行的方向。
書籍中蘊含的藝術造詣,讓孩子不斷提升自身的藝術欣賞水平。
2、價值觀的沉澱離不開書籍
閱讀大量積極有意義的書籍不僅可以豐富孩子的知識儲備還可以發現孩子更多的興趣,與此同時還可以塑造孩子正確而積極的價值觀。
很多父母擔心自己價值觀和一些行為能力被孩子模仿卻不適合孩子,在啟蒙孩子的教育中沒辦法完善。閱讀可以我們很好的選擇,通過閱讀起到一個對孩子的教育作用。
3、文字的變化蘊含大量信息
中國傳統文字的力量遠比我們想像中強大,每個文字在不同語境中會有不同的意思,孩子通過閱讀會從而了解更多不同的字詞,從而使孩子在自我表達的時候更能自然地表達自己。
三、演講是孩子對信息最基本的運用
1、表達是對知識的反饋
當我們獲得一個新的知識,我們如果對這些內容有深刻的理解時,這知識停留在表面的內容。
而演講則是通過語言的方式表達出自己所獲得的信息和知識,所以這是最基本的運用也是孩子們對信息最深層次的理解。
2、語言是信息最佳傳遞形式
古人使用結繩記事,到後面我們發明了文字,這些都是符號在變化,但是唯一不變的是我們的表達——語言。
不管哪一個時期,語言才能夠表達出自己的情緒和內容,所以演講才是對信息最好的傳達方式之一,也是孩子對信息的最基本的運用。
3、能說即「富有」
一個不會自我表達的孩子不是一個完整的人,對於信息的接受程度往往來自於這個人的表達能力。簡單來說,孩子們能夠說並且敢說,才會更樂於和別人交流,更願意去接受信息。
在這個過程中,是將一種理論知識轉變成為了現實生活的技能,讓自己變得更積極,從而成為一個真正有內涵的人。
表達並不是通過閱讀就能夠提高的,而是需要增加自己的詞彙量的同時,還需要獲得更多的實踐機會,從而有開口說話的能力,當兩者都具備時,才能夠增強自己的表達能力。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我是小允兒媽媽,是一名2歲寶寶的媽媽,也是一名高級育嬰師。有關更多的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分享給更多的人,別忘了點讚 + 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