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向大家推薦了2016年奧斯卡最佳動畫《鷸 Piper》,其中高超的製作水準讓人看後竟然難以分辨究竟是動畫還是現實,不禁感嘆科技力量的強大,不久的將來,可能會出現更加震撼的動畫作品。
看完《鷸 Piper》我突發奇想,不知道早期的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是什麼樣的呢?帶著問題,我找到了一部非常早期的動畫作品,名字大家也不會陌生,那就是《龜兔賽跑》,出自第七屆奧斯卡最佳動畫。
相信大家都聽過《龜兔賽跑》的故事,這個從兩千多年前流傳至今的伊索寓言,現如今依舊被全世界的人們口口相傳,很多人從中受到了鼓勵,從此開始為了理想努力,也有些人說這個故事太假,兔子輸一回也不會輸一世,無論怎樣的看法都不重要,這個寓言故事估計會繼續流傳下去被更多人知曉。
正是這個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曾在1935年被迪士尼做成了一部八分多鐘的動畫短片,並一舉拿下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的榮譽,相比於原版故事的短小精悍,動畫中進行了一定的誇張,加入了兔子在異性前炫耀耽誤時間的劇情,更加歡樂也更加諷刺。
《龜兔賽跑》的開篇是大家熟悉的開場風格,就像《貓和老鼠》一樣,PPT畫面加上激昂的交響樂,有種滿滿的時代感,而動畫一開場,就令我震撼不已,精美的畫面配合上流暢的動作,不說誰會想到這部動畫距離我們已經接近80年。
隨著裁判一聲令下,比賽開始,只見兔子一騎絕塵,將烏龜遠遠地甩在了身後,見到烏龜吃力的樣子,兔子哈哈大笑,在樹下美美的睡了一覺, 醒來發現烏龜已經在他的前面,兔子見狀立馬追了上去,再次將烏龜甩在身後,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兔子和烏龜完全不在一個水準上。
再次取得優勢的兔子有些掉以輕心,見到賽道旁加油的小兔子不免有些洋洋得意,開始在異性面前展示自己,而此時烏龜卻悄悄地從他身旁經過,等兔子反應過來,烏龜已經接近了終點,兔子奮起直追最終卻也惜敗,故事至此落下了帷幕。
總體看來,故事還是比較符合大家記憶中的樣子,並沒有進行一些魔改,不過再次看到這個故事,我卻有了一些不一樣的看法。
當年初次聽聞這個故事,我的年齡還很小,覺得非常有意思,那個兔子實在是太笨了,竟然不知道先完成比賽再睡覺。後來,我發現不是兔子笨,而是兔子過於驕傲,最終敗在了自大上。再後來,我覺得這個故事太假了,現實中不可能發生這樣的故事。
直到我再次看了這部動畫,我發現是我太過於天真了,初聞不識曲中意,現實中龜兔賽跑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歸根結底,烏龜的成功離不開他的堅持,而這是最難的,當你和別人一起出發,結果他將你甩的連背影都看不見,這時候,又有幾個人能繼續堅持走下去?而現實也是這樣,我們身邊成功的人,往往都具備烏龜身上的特質,身邊高考成績好的,往往都是一直好的,所以逆襲才顯得那麼出眾,身邊事業有成的,往往都是上班不摸魚的,所以最後才會出人頭地。
很多人吹捧智慧的力量,卻不見我們身邊的人都是被一個懶字拖累,就像那句扎心的話「你努力的程度,還沒有到拼天賦的地步。」帶著這樣的觀點,我們再看《龜兔賽跑》,烏龜的成功似乎成為了必然,只不過賽道並不是短短的一截,而是貫穿人生始終。
現在的人都是知道的太多,懂的卻很少,越來越浮躁的社會,讓人低估了堅持的力量,即使是堅持的人,在看不到結果時也會選擇退卻,這是人之常情,卻也是成功者的分水嶺。不知道讓你選擇,你會選擇扮演兔子還是出任烏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