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6月工業產出錄得70年來最大幅增長,但仍低於疫情爆發前水平

2020-12-20 華爾街見聞

隨著經濟重新開放,美國6月工業產出大幅反彈。

7月15日周三,美聯儲公布,2020年6月美國工業產出環比大幅上升5.4%,高於預期的4.3%和前值1.4%,創下1959年12月以來最大環比增長。

不過美聯儲表示,即便如此,工業產出仍比2月份疫情爆發前的水平低了10.9%,同比下降10.6%。整個第二季度,該數據以同比下降了42.6%,是二戰後工業部門裁員以來的最大季度跌幅。

具體來看,最終產品產出獲得環比較大提升,消費品和商業設備最終產品產出,分別上升了9.0%和11.8%,顯示出6月美國逐步復工以來,工業產能獲得一定程度的恢復。

工業產出的最大組成部分製造業產出,6月也環比大增7.2%,創1946年以來最大增幅,高於預期的5.7%和前值3.8%。美聯儲表示,這是由於所有主要行業均錄得廣泛增長。

主要市場類別中,汽車和零部件做了最主要貢獻,6月產出增幅飆升至105.0%,但產量仍比2月份的水平低了近25%。

其餘來看,耐用消費品、商業設備和耐用材料分別增長了36.6%,11.8%和7.4%。商業用品以及國防和太空設備產出均上漲了4%以上。主要市場類別中唯一下跌的是能源材料,而石油開採量的進一步下降是抑制其產出增長的主要因素。

汽車和零部件產出的增長也提振了耐用品產出,6月耐用品製造業產出大幅上升11.6%。非耐用品指數上升了3.4%,主要貢獻由服裝和皮革,以及塑料和橡膠產品做出。

而礦業產值錄得下降2.9%,幾乎所有類別均下降。其中,6月油氣井鑽探產值環比大幅下降18.0%,比去年同期低約70%。第二季度,採礦業產量同比下降了42.7%。

此外,美國6月設備使用率 68.6%,同樣高於預期67.8%和前值64.8%,比1972-2019年的長期平均水平低了11.2個百分點,但比大蕭條時期低點高了1.9個百分點。

相關焦點

  • 中國潛在產出增速與「十四五」期間經濟增長
    來源:華夏時報連平2020年初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給中國經濟增長按下了「暫停鍵」。然而,國內新冠疫情在短期內得到了較好控制,疫情衝擊並未影響到中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高質量發展的基本面。(見圖表)人力資本同比增速則經歷了明顯的前高后低的變化過程。2004年至2013年的十年間,人力資本處於大幅波動的高增長階段,但隨後增速降至5%——10%區間。主要原因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國內勞動力數量在2011年見頂後進入下降階段,目前中國跨越「劉易斯拐點」已是共識;二是我們估算的去除短期趨勢後的就業率呈現周期性下降,這一特徵也得到了很多研究的證實。
  • 美國10月PMI數據點評及對貴金屬價格影響
    美國10月ISM製造業PMI為59.3,創2018年11月以來新高。其中,新訂單、產出和就業以及庫存分項均回到了枯榮線上方。其中,美國10月ISM製造業產出指數錄得63,前值61;美國10月ISM製造業新訂單指數錄得67.9,前值60.2;美國10月ISM製造業就業指數錄得53.2,前值49.6;美國10月ISM庫存指數錄得51.9,前值47.1;對此,ISM稱,「企業業務繼續保持旺盛,銷售額高於預期,成本壓力也不大。我們預計2020年將有一個強勁的收官,且2021年將有一個堅實的開局。」
  • 美國12月非農意外減少,失業率低於預期,薪資大幅抬升,黃金跌逾9...
    北京時間周五(1月8日)21:30,美國勞工部發布12月份非農數據,就業崗位意外減少,表明企業和消費者對正在迅速傳播的冠狀病毒做出反應。不過失業率低於預期,持平前值;平均時薪年率大幅抬升。截至發稿,現貨黃金上衝3美元後震蕩回落近12美元至1876.61美元/盎司;美元指數上衝10點後回落25點至89.74.
  • 外媒:中國今年產出將超過2019年水平
    彭博社利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數據進行了計算,預計中國在全球經濟增長中所佔比例將從2021年的26.8%升至2025年的27.7%,這分別比美國在全球預期產出中所佔的份額高出15個和17個百分點。IMF研究總監吉塔·戈皮納特在報告中寫道:「儘管全球經濟正在復甦,但上升勢頭可能很漫長,充滿不平衡和不確定性。」
  • 美國11月非農就業人口錄得增加24.5萬人,不及預期且連續第5個月...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獲悉,12月4日,美國勞工統計局公布,美國11月季調後非農就業人口錄得增加24.5萬人,不及市場預期,且連續第5個月增幅下滑。前值為增加63.8萬,預期增加46.9萬人。美國勞工統計局表示,11月運輸和倉儲、專業和商業服務以及醫療保健領域的就業崗位顯著增加。美國11月失業率錄得6.7%,連續第7個月回落,並創下3月以來新低。前值為6.9%,預期為6.8%。
  • 經濟重啟美國消費實現復甦?高盛警告7月和8月消費增長將停滯
    6月26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5月消費者支出創史上最大漲幅。具體數據顯示,美國5月消費者支出增長8.2%,錄得有史以來最大反彈,這提振了市場對於經濟復甦的樂觀預期,這使得黃金一度跌破1750關口。消費對於美國的經濟貢獻率高達68%,因此消費者支出率先復甦往往意味著美國經濟也將迎來大幅的反彈。
  • 兩大國際機構更新預測,全球經濟復甦恐推遲至2021年後
    匯通網10月7日訊—— 全球經濟從疫情中復甦可能要延續到2021年以後。WTO預測2020年世界商品貿易將下降9.2%,而IMF為,從中期來看,世界產出將低於疫情爆發前的水平。10月6日(周二),市場分析師 Bryce Baschuk和Eric Martin聯合撰文稱,全球經濟從疫情中復甦可能要延續到2021年以後。
  • 【宏觀研究】疫情短期衝擊巨大,全年增長目標承壓——聯合宏觀信用...
    2月,新冠疫情對經濟的衝擊巨大,投資、消費、出口均為負增長。具體看,生產端工業增加值、PMI創歷史新低,生產活動急劇收縮;需求端,消費受到抑制,除生活必需品外,可選消費大幅走低,需警惕海外疫情對國內產生的恐慌心理;基建、房地產、製造業三大投資均大幅下降;外貿方面,出口增速大幅下滑,進口增速較為穩定,1-2月貿易差額8年來首現逆差。  ?
  • 美國6月ISM非製造業PMI大幅好於預期,金價短線回落之後延續日內升勢
    周四(7月6日)紐約時段盤中,北京時間22點整,美國方面公布了市場密切關注的6月ISM非製造業PMI數據。結果該數據表現大幅好於預期,數據公布後,現貨金價短線回落2美元之後收回跌幅,延續日內強勁升勢。美國6月ISM非製造業PMI創今年2月以來新高,商業活動指數創2011年2月以來新高。其中分項指標,美國6月ISM非製造業就業指數實際公布43.10,前值31.8。
  • 美聯儲政策框架調整背後:映射出美國經濟60年來的五大變化
    換而言之,在AIT政策框架下,在未來一段時期內通脹對於美聯儲的硬約束被大幅削弱,而按照每5年對政策框架進行評估和調整的既定機制,最起碼未來5年內,美聯儲會更側重就業改善與經濟增長。從中短期而言,美聯儲政策框架的調整是對美國經濟運行情況變化的應對,因為在本次調整之前,美聯儲的政策框架是於2012年確立的,而2012年至今美國通脹水平始終低於2%,期間美聯儲曾一度努力爭取過利率政策重返正常狀態,但新冠疫情爆發不僅直接令美聯儲重返「零下限」政策狀態,還令其將資產負債表工具的施策空間擴充至「無上限」狀態,即便如此,美聯儲還是覺得很難實現通脹目標,所以從2019年開始,美聯儲就著手對政策框架進行評估
  • 疫情限制措施再來襲,美國11月非農增幅恐放緩!機構暗示未來幾月難...
    隨著疫情對美國經濟活動和經濟增長造成衝擊,11月就業報告也是未來幾個月唯一顯示就業大幅增長的一次報告。市場普遍預測,因為美國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實施新的疫情限制措施,11月非農增幅可能不及前值。   市場目前預測美國11月非農增加44萬,低於10月份的63.8萬,而11月失業率從6.9%降至6.7%。總的非農就業可能再次受到政府部門就業崗位暴跌的衝擊,因為聯邦政府在疫情期間進行裁員以節約成本。
  • 美國就業數據最差月份已過——美國4月就業數據點評
    對於美國4月就業數據,我們談四點看法:第一, 美國4月失業率低於預期,與就業參與率下降有關;第二, 4月為美國就業數據最差月份,但5-6月失業率或仍為兩位數;第三, Q2美國實際GDP將現兩位數負增長;第四, 4月私人非農時薪同比增速跳升僅反映出公共衛生事件導致經濟行為中斷的同時也約束了勞動力供給,屬於異常值,無須過度解讀。
  • 國金證券:美國勞動力市場結構性問題會緩解嗎?
    三、本周重點關注美國零售銷售、聯儲製造業和房屋市場等數據財經數據:美國11月紐約聯儲和費城聯儲製造業指數、10月零售銷售、工業產出、新屋開工年化、營建許可和成屋銷售年化總數 。》報告中表示08年之後勞動力市場偏離貝弗裡奇曲線的大部分原因可以歸結為空缺職位招聘人數的不足,其中職位短缺在製造業、建築、運輸、貿易、公用事業以及休閒和酒店業尤為突出,且僅建築業一項就佔了貝弗裡奇曲線缺口的一半以上。本輪疫情爆發後,雖然勞動力市場隨著經濟的復工復產大幅修復,出現失業率大幅回落和就業好轉的跡象,但我們認為疫情可能會深化美國勞動力市場結構性問題 。
  • 在疫情不斷的話的背景下,美國11月非農數據遠遜於預期
    來源:環球外匯網原標題:在疫情不斷的話的背景下,美國11月非農數據遠遜於預期周五晚間,美國11月非農就業報告出爐。數據顯示,美國11月季調後新增非農就業人口錄得24.5萬,前值為63.8萬,市場預期為46.9萬。同一時間公布的美國11月失業率錄得6.7%,前值和市場預期分別為6.9%和6.8%。主要原因是新冠感染病例的激增與招聘活動的大幅放緩同時出現。值得一提的是,這是美國新增非農就業人口連續第5個月增幅下滑,同時失業率連續7個月回落,並創下3月以來的新低。
  • 美國2月非農人口增長27.3萬 遠超市場預期
    此前由於市場擔憂疫情的負面影響已經滲透到就業層面,市場預期就業人數將增加17.5萬人,遠低於前值的增加22.5萬人。此外,美國2月失業率預期值為3.6%,與前值持平。根據路透社對經濟學家的調查,政府對企業的調查可能會顯示,2月份非農就業崗位增加了17.5萬個。
  • 英國4月服務業PMI大幅疲弱,疫情對英國經濟影響程度超出預期
    周四(4月23日)歐洲時段盤中,英國方面公布了市場密切關注的4月Markit服務業和製造業指數初值,結果這兩項數據大幅不及預期,疲弱的數據表明,疫情對英國經濟的影響可能超出市場普遍預期。該數據對英鎊短線走勢影響有限,因市場此前已經基本消化了該疲弱數據。
  • 疫情爆發前,美國舊金山灣區的房價是多少?
    在疫情爆發前,也就是3月中旬居家隔離禁令實施前,舊金山灣區的房價是多少呢? 根據美國指南針地產最新發布的報告,我們可以總結出自3月中旬開始的前12個月以內,灣區各市的平均交易價格。 我們先來看舊金山市的房價。
  • 70年最嚴重萎縮後,美國GDP再被下調!美股美元新的危機來了
    對此,根據對102位分析師的調查結果顯示,美國第二季經濟萎縮31.4%創至少70年來最嚴重萎縮後,第三度的V型反彈將沒有可能,分析師預計第四季國內生產總值(GDP)環比年率為增長3.7%,明年第一季增長3.0%,均低於上月預估的分別增長4.0%和3.7%。這已經分別是連續第六個月和第三個月下調預估。
  • 匯市周評:美元重創400點,逾10年來最大單周跌幅!疫情衝擊各國經濟...
    美元指數周五(3月27日)大跌逾1%,本周更是重挫400點,投資者預期美聯儲採取更多行動,同時本周美元的流動性有所緩解。美元本周錄得逾10年來最大單周跌幅,因各國政府和央行推出的數萬億美元刺激舉措幫助緩和了由疫情引發的全球市場動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