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掌故 | 石船鎮鳳凰寺的傳說

2020-12-19 上遊新聞

鳳凰寺位於渝北區石船鎮膽溝村,始建於明代崇禎年間。

建鳳凰寺之前,那裡就有一座小廟,供奉著幾座神像。每逢初一、十五,不少人前去燒香請願,香火延續了兩百多年。

明代崇禎年間,當地一個姓周的財主捐出銀兩,將原來的小廟改建成寺廟,供奉鳳凰夫人神像,因而取名鳳凰寺。

鳳凰寺宏偉寬敞,高大挺拔。寺廟共有三重華堂,每重都是雕梁畫棟,精美異常。華堂兩邊是廂房,專供僧人生活起居之用。一年四季,寺內鐘聲盈耳香菸嫋嫋,方圓百裡的信徒絡繹不絕前來朝拜,熱鬧非凡。

當年為什麼要建這座鳳凰寺呢?傳說是這樣的。

御臨河邊有個舒家場,舒家場上有個黃老爺,黃老爺有個千金小姐名叫黃鳳。黃鳳不光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還有一身過硬的功夫,那是她從小跟舒家場一個姓韓的師傅學的。

韓師傅曾在少林寺當過和尚,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他在舒家場開了個武館,教了許多徒弟,黃鳳是他唯一的女徒弟。

黃鳳雖是女兒身,卻不愛女兒裝,總喜歡把自己打扮成男孩子模樣。她覺得練武很有意思,不光可以健身,而且可以防身和為人打抱不平,就纏著爹要去學武術。黃老爺視她為掌上明珠,事事順著她,任其自由發展,就答應了。

黃鳳琴棋書畫不行,習武卻是天生的料,師傅一點就通。加上她性格豪爽心直口快,舞槍弄棒野性十足,才十六歲的她竟能女扮男裝獨闖江湖,成了遠近聞名的女中豪傑。

有一天夜裡,月明星稀,黃鳳拜訪完武友後獨自回家。當她走到舒家場下面的河邊時,看見一個男人在沙灘上躺著。她心想,一定是哪個師兄想切磋一下武藝,故意躺在那裡,於是上前幾步擺開架勢:「不要裝了,起來過招吧!」地上躺著的人紋絲不動。黃鳳趕忙蹲下身細看,原來是個氣息奄奄的陌生男人!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黃鳳來不及多想,背起他健步如飛,徑直背進自己的閨房中。

黃鳳拉上窗簾,點亮蠟燭,注意打量起這個陌生的男人來:雖滿臉疲憊但掩不住飽滿的前庭,雖眼睛緊閉但遮不了眉宇間英氣。黃鳳調來蜜糖水餵他喝下,不一會兒,陌生男人睜開眼睛,見一個如花似玉的妙齡女子站在面前,不由脫口說道:「謝謝你救了朕!」

「朕?」黃鳳驚得睜大眼睛,「你莫非就是人們說的從宮廷政變中逃出來的當今皇上?」陌生男人點點頭,簡單說了事情經過。

原來他正是逃亡在外的當朝天子朱允炆。那天他和隨從沿御臨河而上,逃到龍興鎮時天色已晚,一行人又累又餓,躲在破廟裡準備找點兒吃的充飢。忽然聽到外面馬蹄陣陣,人聲鼎沸,他知道是追兵趕到,急忙起身奔逃。慌亂中他與隨從跑散,後來昏倒在河邊沙灘上……

黃鳳聽朱允炆講了經過,毫不猶豫對他說:「你就藏在我的閨房裡,等風聲過了再走。」

朱允炆神不知鬼不覺在黃鳳閨房裡藏了兩個月,躲過了那場生死劫難。

那段時間,黃鳳儘量減少外出活動,留在家好關照朱允炆。她悄悄將飲食帶回閨房給他吃,家人根本不知道她閨房裡藏著逃難的皇上。

日久生情,他們暗裡做起夫妻來。朱允炆對黃鳳承諾:「朕若能東山再起,你就是皇后!」

後來,黃鳳懷孕了,為了朱允炆身份不被暴露,為了保住家族名聲,他倆夜深人靜時溜出了家,趁著夜色趕路,躲進黃擔溝深山老林一個叫鷂鷹巖的石窟中隱居。

十月懷胎,黃鳳生下了一個女兒。滿月不久,她打聽到朱允炆的舊臣杜景賢住在鄰水么灘,就叫他去找杜景賢。

朱允炆走後不久,女兒因天花而夭折,黃鳳含淚將她葬在金土地荒山上,當地人把那墳叫做「公主墳」。

葬完女兒,黃鳳準備去鄰水么灘尋找朱允炆。突然,一隻鳳凰從天而降,將她馱起飛往西天……

當地一個姓周的財主很敬佩黃鳳所作所為,捐資修建了鳳凰寺,紀念這位俠肝義膽的女中豪傑。

據說民國時期江北縣縣長夏國斌去過黃擔溝山下的鳳凰寺,還在牆上留有詩句:「梅溪水雲鄉,精蘭訪鳳凰;長虹橫義渡,明鏡鑑方塘。士達靈芝秀,僧供竹簡香。難忘賢令尹,夜雨話滄桑」。

如今,寺廟已毀,但遺蹟尚存。

原標題:地名故事|石船鎮鳳凰寺的傳說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金佛山古剎鳳凰寺探奇
    這日來到鳳凰寺址,卻見地勢高爽,峰巒拱抱,景致特別,耳目精神,俱為清快,仿佛定中所見,已身臨其境。惟殿就摧頽,岌岌乎有不可終日之勢,不復昔日勝景。乃與師兄言曰:「我等釋門中人,自當以效忠牟尼,宏大梵宇,廣闡法場為己任。鳳凰寺乃前朝古剎,而隳頽至此,可坐視乎。餘雖無贏餘,願獨任之。」
  • 渝北石船鎮開啟盛夏模式 藍莓採摘、螢火露營邂逅浪漫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5月17日19時30分訊(記者 閆儀)5月18日,重慶市渝北區石船鎮第二屆普吉灣藍莓採摘節暨第四屆元邦螢火蟲旅遊節將驚豔開幕。作為今年石船鎮的鄉村旅遊節活動,藍莓採摘、螢火蟲旅遊進行了有機組合、整合包裝。
  • 重慶掌故| 合川充滿神話傳說的木紋石
    當地人說,這種布滿天然木紋的巖石,就是充滿神話傳說的木紋石。相傳在億萬年前,四川盆地還是一個巨大的湖泊,湖泊裡面居住著龍王和他的蝦兵蟹將。為了在湖泊的東部邊緣修建一座巨大的龍宮,龍王派出蝦兵蟹將通過湖邊的一個暗洞去到遙遠的爪哇國,從那裡搬來由珊瑚和珍珠煉成的木紋石。搬來的木紋石堆在龍王準備修龍宮東部湖邊,由最可信的蝦兵蟹將日夜守護。
  • 北京掌故:中國國學的重要分支「掌故」的歷史源流考證
    馬端臨在《文獻通考·總序》中說:「凡敘事,則本之經史,而參以歷代會要,以及百家傳說之書,信而有徵者得從之,乖異傳疑者不錄,所謂文也。凡論事,則先進當時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諸儒之評論,以至各派之燕談,稗官之記錄,凡一語一言,可以證典故之得失,證史傳之是非者,則採而錄之,所謂獻也。」
  • 重慶掌故 | 重慶城這麼偏愛「龍」字地名,龍的傳說你知道幾個?
    作家李正權在《重慶地名雜談》中提到, 據說,朱棣攻陷南京時,侄兒建文帝從地道中逃走,扮成和尚,流浪各地。建文帝從江蘇、湖北一路流浪,為躲避追殺,來到當年尚屬荒涼的西南地區。川渝雲貴四省市,幾乎到處都有這個落難皇帝的傳說,在民間傳說裡,重慶的不少地名,都是因他而得名的。建文帝當初來到重慶,不敢進城,便扮成和尚,戴個草帽沿著嘉陵江邊行走。他後面跟著一個道士,見他躲閃,很是奇怪。
  • 鳳凰寺和中世杭州的波斯人
    鳳凰寺,不在波斯、也不在其他任何顯而易見的穆斯林的地方,而是在中國東部浙江省的省會,杭州這個勃興的現代都市。事實證明,這個相對低調的建築,是1281年就有了,到今天它也還在。1920年前的鳳凰寺它也講述了一個關於中世的多元文化主義的故事。
  • 旅遊:鳳凰寺,中國伊斯蘭教四大清真寺之一,伊斯蘭教的禮拜中心
    鳳凰寺位於浙江省杭州市中山中路上,佔地面積約2600平方公尺,建築面積約1370平方公尺、禮拜殿面積約570平方公尺。寺內有水房及殮房等附屬設施,是伊斯蘭宗教節慶活動的主要場所,也是杭州伊斯蘭教的禮拜中心,,成為杭州著名的旅遊景點。
  • 穆斯林主麻禮時參觀被拒,作為異教徒,仍然覺得杭州鳳凰寺很美
    位於浙江杭州的鳳凰寺是中國四大伊斯蘭清真寺之一,與揚州仙鶴寺、廣州獅子寺、泉州麒麟寺齊名。鳳凰寺整體建築集中國傳統特色與阿拉伯風格於一身,是一座典型的伊斯蘭教禮拜寺。筆者到訪鳳凰寺時,正值周五信徒準備主麻,作為一個卡菲爾,不被允許進入,所以無緣一見這座國家級文物真容。
  • 中華路掌故
    抗戰期間重慶建設發展,修建了實驗劇場,同時修建了通往國泰電影院的支馬路,生意更佳。1951年3月,京劇程派大師程硯秋到重慶,在此作過報告,並向重慶藝人授獎。「文化大革命」時期,實驗劇場平時放映電影,節假日演出「樣板戲」,因當時群眾娛樂活動少,場場客滿。老三教堂街自民權路十字路口至現八一路口,沿街店鋪多為出售裘、毛、呢、絨等名貴衣料的邊角材料店鋪,其中也有從舊裘毛衣服中截取的毛貨,一般不足一米。
  • 杭州成功釋讀鳳凰寺古墓碑銘 譯稿將是一部巨著
    最近,筆者從杭州文史研究會召開的杭州鳳凰寺藏阿拉伯文和波斯文古碑釋讀評審會上了解到:墓碑銘文已由世界頂尖專家初步轉譯釋讀出,從銘文看到,早在700年前,杭州已是一座具有高度國際化的大都市。  古碑最初在柳浪聞鶯  這批古碑並非一開始就珍藏在鳳凰寺。
  • 「掌故」在古代是文職官名 負責掌管國家「舊事」
    「掌故」專門負責管理收集國家歷史故事,因其工作性質是掌管國家的「舊事」,所以稱為「掌故」。  「掌故」是漢代文學官的一種,但比文學掌故略高。掌故因為是朝廷正式任命的政府官員,因此,國家定期給他們發「工資」。  漢代「以石論秩」,即官員以「石」表示職級的大小來領取俸祿,掌故也不例外。據《漢書·儒林傳》記載:「擇掌故以補中二千石屬,文學掌故補二千石屬。」
  • 浙江省杭州市政協搭建國際學術研究平臺《杭州鳳凰寺藏阿拉伯文...
    浙江省杭州市政協主席葉明在日前召開的《杭州鳳凰寺藏阿拉伯文、波斯文碑銘釋讀譯註》首發暨元代杭州歷史文化保護與利用協商座談會上動情地說。鳳凰寺是我國沿海地區伊斯蘭教四大古寺之一。寺內所藏的20方元代阿拉伯文古墓碑和1方明代古波斯文寺碑,不僅是杭州曾經作為國際性大都市的歷史見證,也對研究杭州歷史文化,尤其是伊斯蘭文化研究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和史料價值。
  • 蘇州鳳凰寺舉行浴佛法會圓滿
    佛教在線蘇州訊 吉祥殊勝農曆四月初八(公曆5月12日),為恭逢三界導師、四生慈父、本師釋迦牟尼佛聖誕吉日,蘇州鳳凰寺謹擇於當天上午9點在大雄寶殿舉行佛祖誕辰沐浴祈福吉祥殊勝法會鳳凰寺修緣法師——慈悲身披袈裟入大雄寶殿主法、為十方世界眾生祈福。十方善信在此佛恩浩蕩之日同沾法喜,共沐佛恩,共成法會功德。
  • 掌故是歷史的別傳
    掌故與書話有異曲同工之妙。書話是現代文學史的註腳;掌故呢,或可謂歷史的別傳。唐弢在《書話》《晦庵書話》出版時,曾在序言中闡述對書話的認識,所云「一點事實,一點掌故,一點觀點,一點抒情的氣息」被奉為書話寫作之圭臬。
  • 重慶掌故丨唐太宗的太子,為什麼死在重慶
    刺殺未果,腦容量接近於零的李承乾,乾脆勾結漢王李元昌、陳國公侯君集(凌煙閣上24畫圖功臣之一,西域的徵服者),於公元643年(貞觀十七年)準備起兵造反,事洩被抓,發配黔州(治所在現重慶彭水縣),廢為庶人,兩年後死於黔州。除了太子李承乾被發配重慶彭水,他的一個同父異母弟弟曹王李明(這名字,讓人想起傳說中的小明)也被發配到這裡。
  • 【方志四川•掌故】玉川祖師點聖燈
    【方志四川•掌故】玉川祖師點聖燈 2019-11-29 06: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薦書】《掌故》(第一集)
    《掌故》之編起意於三四年前,卻差不多猶豫了兩年才決定著手。端賴同好支持,從約稿到粗具規模,居然三月而成。這一年有半的等待之中,幾乎沒有一個作者提出撤稿。這不得不讓我們感念大家的信任與耐心。當然,也許還有更深層的原因。每個親近人文尤其是歷史的人,大概都無法免除對掌故的濃厚興趣,至今仍然層出不窮的掌故之書便是明證。
  • 客家掌故——《誰出錢?》
    客家掌故——《誰出錢?》丘公不但掌勺技藝了得,烹調的豆腐、魚丸、土雞讓人百食不厭,且滿腹客家掌故,記憶力和口才過人。每有同鄉慕名索聽,他總是有求必應,立馬眉飛色舞,信口拈來,掌故不斷,那抑揚頓挫的生動講述、手舞足蹈的形象演繹,令觀者笑逐顏開、欲罷不能、回味無窮。筆者有幸聆聽,入耳不忘。
  • 重慶夫妻辭職在山裡建"世外桃源" 螢火蟲為愛作證
    本文圖均為重慶晨報圖    「咯咯」「汪汪」……25日一大早,渝北區石船鎮麻柳村的山岰裡,雞鳴犬吠。冬日的暖陽照在山坡上,樹葉發出柔和的光。這裡是秦國新博士和王雪梅的農場,也是他們的「世外桃源」。  秦國新和王雪梅是一對城裡夫妻,5年前,他們雙雙辭去事業單位的穩定工作,來到石船鎮麻柳村。
  • 重慶枇杷採摘地圖來啦
    渝北·石船鎮石船鎮這裡有一個「伏季水果帶」,它位於石船東部的明月山,屬亞熱帶溼潤氣候,主要種植五星枇杷、歪嘴櫻桃、柚子等多種伏季水果,新鮮可口。地址:渝北石船鎮自駕:市區—重慶繞城高速—龍興收費站下道(向右)—兩江大道—石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