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類素有「機體的潤滑油」之美稱。孕媽咪的體內如果缺少了它,胎寶寶在宮內就不能正常運行。孕期如果維生素缺乏可以導致流產、死胎和胎寶寶發育障礙。孕媽咪所需要 的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以及維生素D這4種維生素要較正常人多,以便胎寶寶正常生長發育所需。維生素可以分為容易溶於水的「水溶性維生素」和容易溶於油脂中的「脂溶性維生素」。脂溶性維生素有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大多存在於植物性油脂內,動物的肝臟、蛋、肝油、牛奶中含量也較多。懷孕期間應當多吃一些上述食品。
護眼要吃維生素A
維生素A又稱為胡蘿蔔素,是維持機體抵抗力、防止夜盲、促進生長的重要物質。維生素A對胎寶寶的視覺功能的發育以及細胞的增值生長、骨骼發育有重要作用。缺乏維生素A時孕媽咪機體抗病能力下降,導致胎寶寶多器官畸形和死亡,甚至發生流產或胚胎的收縮。但是攝取過量也會導致唇顎裂、先天性心臟病等缺陷。一般常用的綜合維生素,其維他命A含量過高,孕媽咪並不適合食用,孕媽咪應購買孕期專用的綜合維生素。其實,孕媽咪如果平日飲食均衡,維他命A由平日飲食中攝取即足夠。深綠色蔬菜、動物肝臟、胡蘿蔔、菠菜、杏、桃中均含有維生素A。
B族維生素作用大
B族維生素可以維持和促進胎寶寶生長發育,供給熱量和能量,調節生理機能,使身體各器官正常進行。主要的B族維生素有以下幾類:
1、維生素B1
具有促進胎寶寶生長發育,維持孕媽咪機體正常代謝、促進乳汁分泌及保證末梢神經興奮傳導的正常進行等功能。在孕期,孕媽咪及胎寶寶代謝水平增加,對熱能需要增加,隨之對維生素B1的消耗也增加。孕媽咪維生素B1不足或缺乏,可表現為小腿酸疼及心跳過速。妊娠期維生素B1需要較平時增加30%,我國建議孕媽咪維生素B1供給量為每天1、8mg。
2、維生素B2
參與體內的物質代謝,對維持生命活動,促進胎寶寶的生長發育,維持眼睛健康。如果孕媽咪缺乏,可引起或促發孕早期妊娠嘔吐;孕中期口舌炎、唇炎及早產兒發生率增加。妊娠期維生素B2需要量增加25%,每天需要1、8mg。
3、維生素B6
是人體色氨酸代謝和糖代謝的必需物質,可以減輕孕媽咪手足水腫、小腿痛及關節疼痛等,也可以減輕早孕反應,具有止嘔的作用。建議妊娠期每天維生素B6的供給量為2、5mg
4、維生素B12
稱為抗惡性貧血維生素。缺乏維生素B12,孕媽咪會患巨幼紅細胞性貧血,新生兒也可患貧血,而胎寶寶畸形率可能性也會增加。胎寶寶貯存於肝臟的維生素B12約為30ug,WHO建議的供給量為每天4ug。
維生素C可降低分娩危險
維生素C具有增強免疫力的功效,維生素C可以使孕媽咪增加對疾病的抵抗力,並可以輔助治療一些過敏性、中毒性和傳染性疾病。而且胎寶寶生長發育需要大量維生素C,因其對胎寶寶骨骼和牙齒形成,造血系統的健全和機體抵抗力等都有促進作用。缺乏時會發生胎膜早破和新生兒死亡率上升。 建議孕媽咪維生素C的供給量每天為60mg。素食孕媽咪可多吃維生素C,以利於鐵質被身體吸收。新鮮的蔬菜和水果是維生素C的最好來源,比如柑橘類食物、番石榴、西紅柿、草莓、綠色蔬菜、花椰菜、白菜等。食物中的維生素C是不能耐受酸、鹼和加熱處理的。
維生素D
維生素D可以促進鈣磷吸收,促進骨骼和牙齒發育。如果缺乏,會導致胎寶寶骨質結構、生長速度受到影響,骨骼大而脆、牙質不良等。人類在陽光中紫外線的照射下,皮膚可以產生類源性維生素D,是人體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食物中幹蘑、魚乾、黃油中含有較多的維生素D。
很多人認為,懷孕期間需要補充大量的維生素D和鈣劑,這種提法可以說是不正確的。如果孕媽咪能經常曬太陽,工作生活環境並非處於常年見不到陽光的條件下,不偏食,沒有營養不良,一般不會缺乏維生素D。冬季妊娠,相對日照不足,或者常年室內工作者,應該 適當地補充維生素D。因為維生素D補充過量,也會對人體有害。給予有害超劑量維生素D,會影響胎寶寶心臟的功能,並導致出生後智商下降。這就是是說維生素D不是越多越好。
建議孕媽咪的維生素D供給量為每天400IU,或每天補充維生素D10mg。
維生素E
維生素E稱為生育酚,缺乏則會影響胎盤及胎寶寶的發育,最後胚胎因被吸收而萎縮,造成胎寶寶死亡。維生素E是預防流產、早產,促進胎寶寶發育的重要物質。維生素E還促進血液循環,保護各個器官功能旺盛。維生素E也具有維護骨骼、心肌、平滑肌和心血管系統的正常功能及增強機體免疫力反應能力的作用。
孕媽咪應該經常補充維生素E或者多食含維生素E豐富的飲食。維生素E的供給標準為每天15IU,食物中的為麥胚油、花生油、玉米油、芝麻油、綠葉蔬菜、肉類、蛋類、奶類,及魚肝油等。
維生素K
維生素K是合成血液凝固所必須的凝血酶原,對防止孕媽咪凝血障礙具有重要作用,妊娠最後數周給孕媽咪用維生素K可作為預防凝血機能障礙的常規治療。
孕媽咪應該多食含維生素K豐富的飲食,如甘藍、紫菜、菠菜、排骨等。
本文由百度閱讀提供 摘自《我懷孕了,營養怎麼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