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菲四月 漫山開遍映山紅 大幕山篇

2020-12-20 跟李看風景

Bandari - Annie's Wonderland

EAST PROJECT

2017年,4月27日,天氣 晴。

我們一行20人,驅車約2.5小時前往鹹寧大幕山賞杜鵑花。

上大廣,轉杭瑞,進入鹹寧通山境內,不知不覺就從長江之濱轉場到鄂南的大山之中。一路青山綿延,見到山外有山,也知曉了一句話「通山通山,通通是山」了!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從黃沙鋪收費站出來,前行右拐約三裡路,就進入一個集鎮,名黃沙鋪,臥於山谷間。黃沙鋪不是售賣黃沙的鋪子,穿鎮而過有一條小河,叫黃沙河,據說這裡是以前大冶金牛至武寧船灘商道上的一個中轉站,估計設過驛站吧,古代的驛站往往被稱為「鋪」。歷史悠久,貿易發達,曾經也闊過!一條主街如同扁擔,店鋪林立,古舊又新奇。

出鎮子不久,左拐,沿著土路前行,穿過幾個古樸的村莊,沿途山野風光頗為優美,生態資源不錯,路邊河水清澈見底;路的終頭是一個叫源頭的村子,源頭村因處於黃沙河的源頭而得名,河水再往上遊,就叫溪了。這裡是李姓、阮姓聚族而居的風水寶地,聽說他們的祖上都頗為顯赫。

這裡也是通往大幕山的必經之路。

源頭村 田園
源頭村 清溪
源頭村 觀音巖

大幕山,全稱大幕山森林公園,前身是國營大幕山林場。是幕阜山脈支脈,坐落於鹹寧通山東北部,是通山和鹹安的界山。山北之水流經梁子湖進入長江,山南之水徑流富水湖,自陽新也匯入長江,也算是殊途同歸!

大幕山頭枕東北,尾踞西南,綿延數十公裡,山勢巍峨,群峰突起,總面積約40平方公裡,主峰甑背巖海拔954.1米。

大幕山

山裡溝谷縱橫,森林覆蓋率極高,有「綠寶石」之稱,且充滿著神奇的色彩。景觀眾多,被當地人總結為"櫻花園"、"杜鵑園"、"慈湖禪鍾"、"柳泉林海"、"虎旗佛洞"、"天地洗硯"、"大幕三傑"、"竹樓幽谷"、"雙峰神眺"、"黃金古寺"等。

我們開始進山,一條柏油路由此盤旋而上,一邊是山崖,一邊是峽谷。峽谷兩岸臨溪山坡滿是竹海,不愧為「楠竹之鄉」,間有山花爛漫;車行其中,風吹過時,簌簌作響,宛如進入清涼世界!

約一刻鐘的車程,見一門樓,門額題寫「大幕山森林公園」,還有幾間平房,頗為破舊,還有兩家農家樂;門樓旁邊有一斜徑,路口立有「盤龍溪漂流由此去」的標牌,原來這下面就是黃沙河的源頭盤龍溪!

山路十八彎,隨著海拔的升高,竹海漸漸被移到了身後的遠方,不知不覺我們進入一片林海,古木參天,知名的,不知名的向天直立。

瞬間我們似乎置身於一個寂靜的世界,太安靜了!除了偶爾聽到山鳥的啼鳴,小溪的伴奏,剩下的只有我們的呼吸的聲音。突然腦海裡迸出了王維的那句「鳥鳴山更幽」,更有朋友哼出了熟悉而久遠的歌曲——我匆匆地走入森林中,森林它一叢叢,我找不到他的行蹤,只看到那樹搖風…

任何崇山峻岭之中,既是世外,亦有人間!

果不其然,在一處峰迴路轉、古樹綠竹之中,一座村子呈現眼前。這就是山中隱士、大幕之子——曾家山村!

曾家山

由於事先我們與曾大哥聯繫好了,中午在他家安排中餐,所以早早就在村口迎接我們。村子有兩個出入口。修篁掩映處,一條自下而上,長而陡的臺階的是新村口,而老村口與其他古村一樣,有一個明顯的標誌,就是古樹!曾大哥就是站在一棵300多歲的銀杏樹下,抬眼望去,古樹盤旋,橫斜逸出,婆娑不停。

曾家山 入口 百步天梯
曾家山 老村口古銀杏

自幼生活在大山裡的曾大哥,年約五旬,樸質憨厚,言語短促,愛笑。簡單寒暄後,他轉過身一手背在腰後,一手夾著煙,猛吸一口,領著我們進村去他家!

關於曾家山的來歷,這裡不多介紹,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擺渡一下。

趁著午飯尚早,放下簡單的行李後,曾大哥帶我們在村裡走了一圈。

第一印象是村裡的民居,由於土地稀少,空間促狹,房屋依山就勢而不破山體,並排宛轉曲折,前後層層疊疊;房前屋後開闢成菜園子,並不見農田。大約還有一半是過去的老房子,牆體既不是青磚,也不是石頭,居然是生土夯實而成,在土層之中,不難發現夾雜的鵝卵石和藤條等植物。單體建築並不見精緻與豪華,更無雕梁畫棟,唯一在格局和修飾方面比較講究的就是曾氏宗祠了。牆體呈土黃色,跟大地一樣,亮而不炫…,突然我想起了在千裡之外的安徽皖南大山之中,雲端之上的一個村子——陽產。

曾家山 村巷
曾家山 民居

另一個印象深刻的就是村裡村外的古樹。據說這裡是通山境內唯一擁有最多古樹的村落。古樹群中有青稠、苦櫧、南酸棗、黃連木等國家保護名木,我們是第一次看到,觸摸到,大家都驚嘆不已!古樹大多集中在村子東南角,都是曾氏先祖開基之時種植,並立有族規保護,除了曾經偶遇雷擊,有兩棵受傷之外,其它的依然茂盛挺立,護佑著曾氏後人。

曾家山 古樹
曾家山 古樹
曾家山 古樹

距離古樹群不遠的巖石下面,有一泉眼,後來開成一口水井,供村民飲用,浣洗,先後有序。大家掬了一口,異常甘甜!

曾家山 紅軍井

井邊立有石碑,上書「紅軍井」,這時曾大哥依然用他那憨厚而自豪的表情給我們道來一段80多年前的傳奇。

上世紀三十年代初,曾在這建起紅軍醫院,何長工、李燦、肖克等老一輩革命家都曾在這裡浴血奮戰,彭德懷在這裡率領紅軍戰士為村民掘起水井,一個「紅軍井」滋養了一村人,也感動了大山裡大批的熱血青年,他們紛紛報名參加紅軍,英勇作戰,立下了許多功勞,有的還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據統計,曾家山地區在冊革命烈士約有十多人,真是可歌可泣,永世不忘!

午飯熟了,曾家大嫂趕來喊大家吃飯。紅燒肉,土雞湯,包坨,山野菜等等一大滿桌,大哥還拿出來自釀的包穀酒…

吃完飯,向山上進發,驅車30分鐘經過一道埡口,遠遠的就看到對面的山頭一片泛紅,花海到了。

在一個簡陋的停車場,大家下車,剛一抬頭,整個山坡上,紅的像火、像霞。真是山丹丹開花紅豔豔啦!

其實山花每年這個時候開始怒放,只不過以前都是匿藏在灌木叢中,不顯眼,隱隱約約的透出一些淡紅。近些年來,賞杜鵑形成了一股風潮,當地人也意識到了這是機遇,既然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又何必讓它「藏在深閨人未識」呢,於是組織人員伐掉灌木叢,漸漸這些花兒露出了傾國傾城之貌,成了主角。據說現已開闢的杜鵑花海面積約有2000畝。

沿著簡易的步道,我們跟眾多遊客一樣,急不可耐的鑽進花叢,在其間穿行, 自拍、互拍、合拍…三個小時後,集合返程!

對於杜鵑花的描述,實在是詞短。咱們還是以實景代替文字吧!

杜鵑花
杜鵑花
杜鵑花
杜鵑花
杜鵑花
杜鵑花
杜鵑花
杜鵑花
杜鵑花
杜鵑花
杜鵑花
杜鵑花
杜鵑花
杜鵑花
杜鵑花
杜鵑花
杜鵑花
杜鵑花
杜鵑花
杜鵑花
杜鵑花
杜鵑花
杜鵑花
杜鵑花

【後記】這兩年由於機緣不巧,沒有去大幕山,但一直與曾大哥保持聯繫,據他說,現在黃沙鋪到源頭村已經新修了柏油路,源頭村修了一個停車場,在杜鵑花盛開的時候,遊客需換乘車輛進山;花海停車場也進行了擴建,花叢中步道進一步完善,免了泥濘灰塵之苦……

相關焦點

  • 四月芳菲,古代哪些優美詩句描寫四月
    一說到四月芳菲,相信很多朋友都會先想到那句「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詩詞。《大林寺桃花》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那麼,古代人描寫四月,還有哪些詩詞呢?下面我將所收集到的詩詞,做了整理,和大家進行分享。第一首:《鄉村四月》年代: 宋 作者: 翁卷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裡雨如煙。
  • 安徽廬江:青山滴翠四月天 嶺上開遍映山紅
    青山滴翠四月天,嶺上開遍映山紅。清明節剛過,安徽省廬江縣礬山鎮雙頂山的數千畝野生高山映山紅花開正豔,在春日暖陽照耀下,逐漸進入盛花期。  在航拍鏡頭下,山頂上的花叢像是紅帽,山腰上的花叢像是紅毯,山腳的花叢則像是紅裙。而懸崖峭壁上的那一簇紅花,更像是系在美女脖頸上的一方紅絲巾。
  • 邵陽牛坡頭山映山紅怒放 紅花綠草如詩如畫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5月10日,在海拔1917米的綏寧縣牛坡頭山上,滿山紅豔豔的杜鵑,開得正歡。 原標題:綏寧縣牛坡頭山映山紅怒放 紅花綠草如詩如畫 5月杜鵑,晴朗天氣下的牛坡頭。
  • 踏春|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中五月花正豔
    踏春|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中五月花正豔 2020-05-02 03: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四月: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寺桃花始盛開。《鄉村四月》【宋 】 翁卷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裡雨如煙。鄉村四月閒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梅雨》【唐 】杜甫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黃梅。湛湛長江去,冥冥細雨來。茅茨疏易溼,雲霧密難開。
  • 2020,人間四月芳菲始
    四月,本是芳菲盡,奈何芳菲始四月,那是春暖花開的延續,也是春意盎然走向萬木蔥蘢的四月。我們記憶中的四月是春暖花開的四月,是紅情綠意的四月,是鶯歌燕舞的四月。四月本是人間四月芳菲盡的四月,奈何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我們的四月變得不再尋常。
  • 讓「映山紅」開遍山間蕭山戴村開了一場鄉村治理模式研討會
    數字賦能,打造「初心菜園」,是戴村鎮「映山紅計劃」鄉村治理模式中的一個落地實踐。從2019年開始,戴村鎮在大石蓋村試點,應用區塊鏈思維和技術,以「掃一掃」「點一點」等便捷操作方式,為每一位村民「畫像」,幫助他們找到參與鄉村自治模式的個性化道路,同時通過積分激發村民自治的內在動力。
  • 四月芳菲,人間仲春,約上好友到這些地方去賞油桐花吧
    四月芳菲,人間仲春,約上好友到這些地方去賞油桐花吧 > 四月芳菲,人間仲春, 油桐花開正當時, 在桃紅梨白的燦爛褪去之後, 州內各地的油桐花姍姍而來,競相綻放。
  • 四月芳菲,人間仲春,約上好友到這些地方去賞油桐花吧~
    四月芳菲,人間仲春,約上好友到這些地方去賞油桐花吧~ 2020-04-15 18: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紅粉爭奇春意盛,人間四月鬥芳菲——《滿庭芳苑》(314期)
    李為民(甘肅)山居圖蒼蒼嵐色漫雲霞,淺隱山居四五家。澗水叮咚彈雅韻,緣橋毋用待浮槎。紅粉爭奇春意盛,人間四月鬥芳菲。儀述忠(山東)庚子倒春寒一陣寒潮籠萬村,清明節後鎖花魂。麥苗卻是歡欣舞,風雨幾番更盛春!
  • 組圖:人間四月芳菲盛 北京群花爭豔忙
    組圖:人間四月芳菲盛 北京群花爭豔忙 2013年04月18日 15:01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一夢芳菲】落花囚
    作者:陳燕 編輯:一夢芳菲 江城子 落花囚 作者:陳燕 搜遍枯腸, 夜色清涼。 半生贏得賦千行。 敢問蕭郎, 今在何方。
  • 詩詞: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花」字飛花令開滿人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再遊玄都寺/劉禹錫8.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桃源行/王維9.癲狂柳絮隨風舞,輕薄桃花逐水流。慢興/杜甫10.桃花細逐楊花落,黃鳥時兼白鳥飛。
  • 關於瓦屋山,你知道多少?
    瓦屋山被譽為 「世界杜鵑花的王國」 杜鵑花又名映山紅,為花中西施 在人間四月芳菲盡之後 杜鵑花便開始盛開
  • 四月到,來詩詞裡,看最美的人間四月天
    紅的、黃的、白的、粉的,花兒開了,一切是如此美好!而在舊曆中,四月又叫荒月、陽月、農月、巳月、槐月、麥月、首夏、夏首、孟夏、初夏等。這麼美好的季節,古人們會去做什麼呢?達官貴人們會去賞花品茗、遊山玩水,好不快樂。
  • 白居易「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表現山地的垂直分異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間四月芳菲盡詩中描述的是白居易在初夏四月(公曆五月左右),來到了廬山大林寺,此時山下的桃花都已經凋謝,而在山上大林寺卻看到了一片剛剛盛開的桃花。詩人看到此情此景,深有感觸,把春光寫的活靈活現,頑皮可愛,沒曾想春光卻轉到了這裡來。
  • 無量山上 漫山遍野映山紅「美麗大雙土,多彩映山紅」雲陽縣第四屆...
    雙土鎮位於雲陽縣東北部,地處大巴山餘脈,距雲陽新縣城58公裡,國道348穿鎮而過,開雲高速建成後,距離雲陽縣城半小時車程,因境內修有兩座土地廟而得名。印象雙土,這裡鍾靈毓秀,人傑地靈。這是一個綠色的山鄉,無量山最高海拔1422米,森林面積0.48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93.96%,是天然的氧吧。
  • 與你用不舍的文字,與芳菲的四月說再見
    四月份,是今年一個非常特殊的月份,它不但擁有既往的芳菲誘人的氣息,更是給因疫情消除後人們的人們一種失而復得的感覺,更是促使人們在疫情之後,更加的珍惜生命,注重健康,更加的珍惜與身邊人好好相處的時光。對於我們這一些還能夠看到春天百花盛開、四月芳菲吐盡的美好時光的人們,這是何其的幸運!而對於那一些無辜犧牲的、再也看不到新的太陽升起的人們來說,這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他們跟我們一樣、也曾經盼著天亮,跟我們一樣,還有很多很多的嚮往。只可惜,他們再也看不到了,留下的他們的家人更是飽受生死離別的痛苦。
  • 十首詩詞說四月,最美人間四月天
    不知不覺,三月已經離去,詩意的四月悄然而至。揮揮手,希望送走疫情,也是告別過去,給自己一個全新的開始。逢時遇景,拾翠尋芳。不負美景,不負人生。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 三月再見,四月我來啦!
    四月,天氣溫暖舒適,沒有暴雨的狂瀾,沒有烈日的炙烤,花兒開的繽紛豔麗,把世界妝扮成粉紅的新娘,枯樹竟也爆出新芽,綠的活力四射,池塘邊上傳來青蛙陣陣的呱呱叫聲和草叢裡喧囂的蟲鳴,它們仿佛在這樣一個盛大的節日裡,奏著一首首歡樂的交響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