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這座屏風浮雕上驚現清明上河圖

2020-12-22 大洋網

在「嶺南之窗」廣州文旅融合創新示範區項目《禮樂人間——廣東木雕藝術精品展》上,一大批精美木雕家具亮相廣州塔。此款浮雕清明上河圖地屏,是廣州市番禺永華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達強參與設計與製作的作品。

陳達強先生作為廣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大力推動廣式硬木家具製作技藝及文化振興、傳承和發展。地屏通體選料大葉紫檀,屏心雕刻清明上河圖圖案,利用深浮雕的技法再現《清明上河圖》所表現的宋代京城熱鬧繁華的人文風貌。《清明上河圖》為北宋畫家張擇端所作,是北宋城市繁榮經濟的寫照。

此款獸頭獅腳圓桌,選料大紅酸枝,四凳一桌。整體用料厚重,花瓣形的桌面,粗壯雄渾的三彎腿獸頭外翻馬蹄,均為典型廣作家具風格。腿子三彎式,飾以瑞獸、牡丹、卷草等紋樣;牙板結合透雕與浮雕技法,飾以松鼠葡萄紋、獅子戲繡球紋等紋樣,寓意多子多福、如意吉祥。整體造型雄壯有力、雕工精湛,氣韻生動。

彎腿獸頭外翻馬蹄

獸頭獅腳圓桌的精美雕花

清明上河圖浮雕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李波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肖桂來

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 李波  肖桂來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喬軍偉

相關焦點

  •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清明上河圖
    幼兒在欣賞動感的《清明上河圖》這一環節中將整個活動推向了高潮。  活動目標:  1、情感與態度目標:通過欣賞《清明上河圖》,提高幼兒對名清明上河圖畫的欣賞能力,感知熱鬧的宋代首都景色。鼓勵幼兒積極參與欣賞活動,培養幼兒熱愛生活的情感。  2、能力與知識目標:培養幼兒觀察繪畫的色彩美、構圖美與造型美的能力,感受其和諧流暢的全景式表現方式。
  • 《清明上河圖》題跋驚現天機
    近日,《故宮博物院藏〈石渠寶笈〉書畫特展》展出了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卷(以下簡稱該圖),這一次十分難得地展出卷後的全部題跋,共有金 元明三朝13家的14段題跋,其中曝出許多驚天鑑語,值得深究。
  •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清明上河圖》教案模板
    幼兒在欣賞動感的《清明上河圖》這一環節中將整個活動推向了高潮。活動目標:1、情感與態度目標:通過欣賞《清明上河圖》,提高幼兒對名清明上河圖畫的欣賞能力,感知熱鬧的宋代首都景色。鼓勵幼兒積極參與欣賞活動,培養幼兒熱愛生活的情感。
  • 還記得那幅《清明上河圖》嗎?當它出現在我們身邊時,徹底淪陷了
    他的技術也是相當的高,每一個人的刻畫,馬的刻畫,店鋪,風景,甚至於人物表情都是那麼的細緻入微……於是乎,為了還原北宋這一繁華景象,國家就專門按照以《清明上河圖》為藍本修建了如今的清明上河園。清明上河園屬於大型宋代歷史文化主題公園,坐落在八朝古都河南開封,是國家5A級景區、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
  • 初中美術教案:《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福建省林潤生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讀中想像,感悟古畫《清明上河圖》內容、特點。3、學習專題研究,了解古畫《清明上河圖》的歷史價值。教學重點感悟古畫《清明上河圖》的內容、特點。
  • 故宮推出《清明上河圖》立體書,國寶背後的秘密,都在這裡
    為了讓更多人欣賞到它的震撼之美,了解其背後的文化歷史,故宮出版社想了個妙招兒:  他們耗時6年,把《清明上河圖》做成立體書,讓千年前的北宋街頭眾生相,在你手中「活」了起來!    在立體書的扉頁,還夾著一張百分百還原原作的《清明上河圖》長畫卷,這張折頁講解了《清明上河圖》中100多個細節。
  • [分享]清明上河圖su資料下載
    &nbs 查看詳情 完整版的『清明上河圖』如果在手機上看太不可思議了!
  • 獻完《清明上河圖》,張擇端去哪兒了?
    張擇端的春天之旅(節選)文 | 祝勇張擇端在12世紀的陽光中畫下《清明上河圖》的第一筆之時,他並不知道自己為這座光輝的城市留下了最後的影像。他只是在完成一幅嚮往已久的畫作,他的身前是汴京的街景和豐饒的記憶,他身後的時間是零。
  • 程民生談《清明上河圖》的文化效應
    現今在世界各地大博物館所藏各種版本的《清明上河圖》多達30餘種,僅2000年北京故宮博物院舉辦的「《清明上河圖》特展」上,就有7件藏品呈現在觀眾面前。該題材的繪畫在社會上產生的持久效應可見一斑。   1996年建成開園的杭州宋城旅遊景區,位於西湖風景區西南,基本依據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畫卷,按照宋代營造法式再現了宋代都市的繁華景象。由《清明上河圖》再現區、藝術廣場區、九龍柱群區、瀛洲仙山區和南宋皇宮區等部分組成。在號稱人間天堂、自然景觀、人文景觀遍布的杭州,這座仿古新景點藉助名畫的魅力很快便成為杭州極具人氣的主題公園。
  • 《清明上河圖》至今仍留下多個謎團
    清院本 清明上河圖 局部   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是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中國古畫。迄今為止,研究《清明上河圖》的論文有400多篇,為研究這幅畫開了三次全國性乃至國際性的學術研討會,出了三本論文集。 到了明代,《清明上河圖》有近兩百年的時間在民間收藏,人們對這幅名作有所耳聞又難得一見,所以揣測摹仿的就更多了起來。在雍正年間,和碩寶親王弘曆,也就是後來的乾隆皇帝曾經得到過與《清明上河圖》原作接近的仿品。他覺得那幅畫雖然很大氣,但前後銜接並不太順暢,而且細部動態上也有些美中不足。於是決定再造一幅更完美的《清明上河圖》。他組織了五位畫家,對畫作進行了臨摹創新。
  • 《清明上河圖》畫的是清明節的景象嗎?宋人曰:錯!孟元老如此說
    《清明上河圖》是我們再也熟悉不過的傳世名畫,瓷器上、屏風上、木雕上、扇子上都有它的身影,它在國畫中的地位不亞於《紅樓夢》在古典文學中的地位。特別是近些年,不少學者、名家,甚至普通人都開始了《清明上河圖》的探究,使它在我們的視野裡更加生動、更加有味道。
  • 《清明上河圖》兒童立體書故宮給孩子的國家寶藏
    在紫禁城建成600年、故宮博物院建院95周年之際,由鳳凰數字科技旗下國潮IP品牌鳳凰吉象聯手故宮出版社,為中國家庭誠摯獻上《清明上河圖》兒童立體書。劇場版立體閱讀,《清明上河圖》幾百個人物「活」起來,就像觀看一場沉浸式紙上3D電影,不經意間讓孩子走進一段美的歷程。
  • 實拍:世界上最大的一幅《清明上河圖》石雕
    眾所周知,《清明上河圖》,是中國著名的傳世古畫,相傳,是北宋畫家張擇端僅存的絕世精品,屬於國寶級文物,目前,珍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內,價值連城!能親眼見到這幅畫的人,很少很少!但是,沒關係,如果想看《清明上河圖》,可以來清明上河園看看,原因有兩個,且應我細細給你道來。
  • 藏在《清明上河圖》裡的200個秘密
    研究到宋代的時候,當然就免不了要注意《清明上河圖》。它最偉大的地方在於「真實」二字。畫家張擇端對其中684個人物、95匹畜牲、122座房屋、29艘船隻、15輛車、20多家店鋪及8頂轎子,都描繪得真實且縝密。為我研究北宋時的汴京,提供了很大的依據。
  • 《清明上河圖》可以有更多讀法
    《遮蔽的真實》一書可以看作是「金匠視角」的《清明上河圖》解讀,那麼,這種解讀與以往的研究者有何不同呢? 「讀」畫還是「觀」畫?這是個問題 該書共分三十八個小節,其中「引言」部分可以看作是了解本書的一個引子。在這節中,作者雖著筆墨不多,但給讀者提供了「觀看」(解讀)《清明上河圖》的方法。
  • 《清明上河圖》「清明」二字究竟是什麼意思?
    《清明上河圖》是我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為北宋張擇端所畫,描繪了當時都城東京的自然風光和繁華景象,這幅畫寬24.8釐米、長528.7釐米,畫中人物至少超過500人,還有房屋樓閣三十多棟,牲畜六十多匹,木船二十多隻,車轎有二十多件,內容極其豐富。
  • 故宮129件書畫今起新亮相 不輸《清明上河圖》
    昨天凌晨3點,隨著最後一批書畫愛好者從故宮武英殿離開,已公開展出34天、接受逾10萬人參觀的《清明上河圖》正式回庫休養。隨後,故宮利用周一閉館日進行換陳,今天,「石渠寶笈特展」第二期正式開始對公眾開放,129件書畫在第二期亮相。專家表示,從藝術品位上來講,換展作品不輸《清明上河圖》。
  • 用英語介紹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是北宋畫家張擇端的一幅傳世畫作。It captures the daily life of people and the landscape of the capital, Bianjing, today’s Kaifeng, from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 德國記者的文字版《清明上河圖》:皇城北京在推翻帝制後何去何從?
    其中,還有將各種題材集合而成的集大成之作——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清明上河圖》周密的構思和精湛的技藝客觀地展現了商貿繁忙的開封城。然而,集合了諸多元素的《清明上河圖》並非是一幅簡單的風俗畫卷。他在30年代的老北京生活、走訪,見證了南京國民政府統治的時代裡,老北京這座古老的「皇城」被閒置後,北平貴族百姓們的生活圖景。茶樓,京郊遊覽這幅老北京版《清明上河圖》,不僅像風俗畫一般描述了當時的北京人、北京景,還有像《清明上河圖》一般針砭時弊的深刻內涵。初入皇城帶著狂野的速度,車夫迅疾地將車向左拐進了一條橫街,橫街又平坦起來了。
  • 從《清明上河圖》看宋代藝術生態
    的確,在反映宋代社會生活和物質文明的廣闊性與多樣性等方面,《清明上河圖》有著文字難以替代的文獻史料價值,是了解12世紀中國城市生活的極其重要的形象資料。《清明上河圖》無疑是一幅風俗畫,作者為畫院畫師,畫法屬於嚴謹精細一路,也就是說它是一幅題材俗、作者俗、體裁俗的「大俗」之作。從這個意義上說,《清明上河圖》的確算得是大俗而成為經典的獨特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