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換季,天氣由熱逐漸轉涼,娃的皮膚問題也變得多了起來。
輕則乾燥起皮,重則敏感泛紅,看著寶寶嬌嫩的小臉變了樣,哪個當媽的能不心疼呀。
所以咱們後臺最近也經常會接到媽媽們的留言,詢問寶寶皮膚的護理方法。還有些媽媽更直接,希望知道什麼樣的面霜才適合給娃用。
今天咱們就好好跟大家說說這幾個問題,解答一下媽媽們心中的疑慮。
市面上寶寶面霜那麼多,媽媽們常常是傻傻分不清楚,選著選著就花了眼。
其實並沒有那麼難,大家可以從劑型、密封性、pH 值、成分這幾個方面著手。
看劑型
寶寶的面霜,隨便網上一搜,就蹦出了無數個「XX乳」、「XX露」、「XX霜」。
露、乳、霜有啥區別?選哪種呢?
先來個圖感受一下——
三者其實都是用來保護皮膚的。區別就在於,露、乳的含油量比霜低,流動性和延展性較強,塗抹起來相對清爽、舒適。但是保溼效果,還是含油量高的霜劑最好。
所以媽媽們在給寶寶選面霜的時候,只要根據寶寶皮膚的乾燥程度進行選擇就可以啦。
另外季節和地理位置等因素也可以考慮進去。
炎熱潮溼的季節或者地區,可以給寶寶塗抹乳劑、露劑。秋冬季寒冷乾燥,北方地區更是如此,可以給寶寶塗抹霜劑,來更好的保溼。
看密封性
這一步也很簡單,也是看包裝可以完成的。寶寶護膚品的細菌學標準很嚴格,所以一定要挑包裝密封良好的產品,儘可能的避免面霜被二次汙染。
從各種包裝的密封性考慮,推薦優先選擇泵壓式,其次選擇擠壓式,最後考慮挖取式。
看 pH 值
寶寶皮膚表面的皮脂膜,是一層天然的弱酸性保護膜,pH 值一般維持在 5~6 區間。所以,挑選兒童面霜時,建議儘量選擇弱酸性的產品。
看到包裝上寫著符合的 pH 值或者「弱酸性」幾個字,媽媽們在橫向比較時,就優先考慮一下哈。
看成分
現在要跟媽媽們分享的這個挑選寶寶面霜的原則,聽起來有點難,但是卻挺重要的。
如果連個成分標籤都沒有,那咱也沒辦法判斷給寶寶小臉上抹的都是啥。哪怕吹得再好,也不靠譜,最好別買。
那媽媽們可能會說了,面霜的成分表往往都一長串,咱也不懂這些專業名詞都是些啥,咋判斷啊。
簡單粗暴的方法來了。咱們這裡有一張表,見到表裡的這些成分,就最好避開不選。因為有的可能會讓寶寶皮膚過敏,還有的甚至存在潛在的致癌等風險。
如果你是成分黨媽媽,想了解哪些成分是寶寶面霜中的有效成分,也很簡單。
前面咱們說了,寶寶面霜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保溼。維持寶寶嬌嫩肌膚,修護受損皮膚屏障就靠它呢。甘油就是一種有效的保溼成分——
除此之外,脂肪酸、羊毛脂、蜂蠟、可可油、尿素、尿囊素、山梨糖醇、十六烷基硬脂酸鹽、二辛醯基馬來酸鹽、C 12-15 烷基安息香酸鹽等,也是有效的保溼成分。
下次再見到,就知道這些是對寶寶有益又有用的成分啦~
介紹完給寶寶挑選面霜的原則,咱們還有幾個寶寶肌膚護理的小 tips,媽媽們可以照著做起來。
給娃洗臉或者洗澡後,需要趁皮膚沒幹透的時候就塗上保溼產品,鎖住水分;塗抹不限次數,覺得幹了就塗,尤其是秋冬季或是乾燥的環境下,一天可以多塗幾次。
如果幹得太快,譬如說塗完不大一會兒就幹了,說明面霜太薄了,可以塗厚一點,或者是換質地更厚的面霜。
洗的太勤會傷害皮膚的天然保護層——油脂,加重乾燥發癢、溼疹等皮膚問題。
38 度左右是比較合適的,媽媽們可以用胳膊肘部的皮膚感受一下,溫暖而不燙就是合適的。
頻繁使用會造成寶寶身體表面油脂層的脫落,就起不到保護皮膚鎖水的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