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寶媽都愛在家裡備一些麵條,寶寶餓的時候煮一點,方便又快手,還能鍛鍊娃的咀嚼力。
但是,你給娃吃的麵條,都買對了嗎?
像下面這款細掛面,鈉含量也太高了吧,每 100g 含 900mg,算下來,娃吃一碗這個面(大概吃掉 30g 左右乾麵條),就會攝入 270mg 左右的鈉,差不多是 2 歲娃每天鈉適宜攝入量的 1/2 了!
而且,這還是一餐只吃一碗麵的鈉攝入量哦,寶寶一天還要吃其他的食物,這樣一算,攝入的鈉,真的很容易超標了。
吃太多鹽,鈉攝入量超標,對寶寶的影響,我們之前也說過很多次了:
◎ 影響鈣的吸收
◎ 容易養成重口味
◎ 抵抗力可能會變差
◎ 對寶寶腎臟不太好
◎ 增加成年後患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那寶寶麵條要怎麼買呢?今天糕媽就教大家 2 個挑麵條的方法,寶寶吃得好,營養均衡更健康!
傻瓜式挑選
認準按照《嬰幼兒穀類輔助食品》(GB10769—2010) 標準生產的。
這個標準,對麵條的鈉含量、能量、蛋白質、各種營養素等都有非常嚴格的規定,媽媽們閉眼買都不會錯。
怎麼看生產標準?一般包裝上都會標註:
▼芽芽樂胚芽面、伊威有機麵條系列,這兩款都是 GB10769 標準生產的。
當然,這個方法有一點局限。因為非《嬰幼兒穀類輔助食品》標準的,有些配料、營養成分也很優秀,可以給寶寶吃。
這類麵條怎麼挑,來看第二招。
扒包裝式挑選
老老實實看配料表、營養成分表,按照下面 2 個標準選,準沒錯。
寶寶越小,越要選低鈉或無鈉的
寶寶一天要吃好幾頓,也要吃很多種東西,比如奶、蛋、肉等,這些就算沒有加鹽,食材本身也都是含鈉的。
給寶寶吃低鈉或者無鈉的麵條,一天的鈉攝入量才不容易超標。比如下面這款星圃彩色果蔬小面,鈉含量就很優秀:
▼星圃彩色果蔬小面,不加鹽,鈉含量低至 33mg/100g。
隨著寶寶月齡的增加,媽媽們可以逐漸放寬麵條的鈉含量,一般,我們建議:
◎ 3 歲以下嬰幼兒,選擇鈉含量 <300mg/100g 的麵條。
◎ 3~6 歲的孩子,選擇鈉含量 <600mg/100g 的麵條。
另外,飯店裡的手工面、或者朋友圈裡買的一些寶寶麵條,如果沒有配料表、營養成分表,還是不推薦給寶寶吃哦,鈉含量、微生物啥的,可能會超標。
可以選加了各種營養素的
這一點屬於加分項。
在低鈉的基礎上,再加一些營養素,雖然價格會高一些,但是對很多媽媽來說,是物有所值的。
畢竟,不愛吃肉、不愛吃蔬菜的挑食寶寶真的很多,很容易營養不夠身體發育所需。
▼加了超級食物藜麥的星圃藜麥小面,低鈉、無額外添加,營養更均衡。
▼某款進口彩色字母面,加了菠菜粉和番茄粉,無鈉、無添加劑,可以給娃補充膳食纖維。
現在的寶寶麵條,品類太多啦,粒粒面、字母面、蝴蝶面、細直面、直面、寬面……娃更合適吃哪種呢?
給大家理了張圖表,媽媽們可以參考哦~
如果買到的面太粗了、太長了,不適合寶寶吃(但是都是低鈉、高營養的),那多煮一會兒+用輔食剪刀剪碎就可以啦。
現在給大家總結下,怎麼給寶寶挑麵條,注意以下幾點不會錯
最簡單的方法,按照《嬰幼兒穀類輔助食品》(GB10769—2010) 標準生產的。
沒有按照標準,但成分很優秀,低鈉或無鈉的。
加分項:額外添加營養成分的。
快給寶寶安排上健康又美味的麵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