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浪潮下,淺談對中小銀行運營的看法

2020-12-08 中國電子銀行網

近年來,隨著第三方支付的興起,以支付為入口,網際網路公司進入金融行業,行業競爭愈發激烈。銀行也開始創新業務,以圖應對市場競爭,在這樣的情況下,往往是一個銀行發現了比較好的創新模式,其他銀行再爭相模仿,銀行業務同質化越來越嚴重。

隨著金融科技的加速發展,銀行業務與生態場景的融合加速,銀行服務無感化加速,同質化的業務會加大用戶對銀行品牌的無感,破局關鍵在於產品的差異化。

對中小銀行來說,由於資金、人才、科技能力、政策等方面的限制,在限定區域外發展業務的難度很大,區域化是中小銀行最好的選擇。

另一方面,政策在限制中小銀行業務區域的同時,也支持中小銀行在特定區域的發展。中小銀行聯盟2019年發布的《中小銀行金融科技發展研究報告》(下稱「報告」)指出,監管政策為中小銀行劃定「服務小微,繼續下沉」的基調,另外,銀保監會發布的《關於2019年進一步提升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質效的通知》,放寬對小微企業信貸風控的容忍度。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用戶的金融觀念得到教育,金融需求沒有得到完全滿足,用戶金融需求則是銀行業務發展的土壤。

事實上,隨著一二線城市市場飽和,大行、網際網路企業都提出了服務下沉的觀點,下沉市場儼然已經是大行和網際網路企業心中新的藍海市場,這也從另一個角度印證了下沉市場金融服務的發展可期。

國內區域間的差異很大,金融行業跨區域的複雜程度也很大,要在下沉市場取得了全面的優勢,需要巨大的市場調研和開發成本,即使是巨頭,也可能難以承擔。

而這恰恰是中小銀行的優勢之一,中小銀行深耕區域多年,比較理解小微企業和消費者金融服務的痛點、難點。對中小銀行來說,在此基礎上,加強服務意識,努力解決用戶的金融難點,是建立差異性優勢最好的辦法。

在這樣的情況下,深耕區域成為中小銀行轉型的關鍵。

在金融科技時代,中小銀行需要完成的是運營、數據、科技、組織架構、人才全方面的應對轉型。

支付寶總裁倪行軍就指出,任何宏偉的戰略、優雅的商業模式,最終都必須要落地到解決具體問題、給客戶創造具體價值上。運營是銀行最接近用戶的一環,銀行需要在運營上解決用戶的問題,簡單來說,無非就是發現需求沒有得到滿足的方面,再幫助用戶解決難點。

發現用戶需求

要解決用戶的問題,先要理解用戶的問題是什麼,也就是用戶需要是什麼。

烏魯木齊銀行就基於對當地基礎設施和用戶的了解,推出了特色化服務。烏魯木齊銀行立足新疆,新疆地區維族人群佔比高,很多維族用戶不會漢語,烏魯木齊銀行推出維語版手機銀行,擴大了手機銀行的覆蓋面;其次,新疆地區網絡通信等技術滲透率偏低,在線支付煤燃氣等帳單的便利性不高,同時,當地用戶習慣使用IC卡,基於此,烏魯木齊銀行推出移動式自助充值設備——「雪蓮充值寶」,實現居民足不出戶即時辦理燃氣卡、電卡、水卡、公交卡等充值業務;再者,對新疆外的用戶,新疆的旅遊資源是比較有吸引力的,基於新疆的旅遊消費場景,烏魯木齊銀行推出「雪蓮暢遊」旅遊平臺,發揮本地銀行的信用、客戶、資金等優勢,為來新疆旅遊的客戶提供安全、放心、高質的旅遊金融服務。

通過這一系列組合拳,烏魯木齊銀行從擴大用戶範圍、提升服務可得性、加大場景嵌入多個角度入手,從獲客、活客多個角度加強金融服務的粘性。在這一過程中,金融創新所涉及的技術並不是很複雜,更重要的是對於用戶和區域的理解。

無獨有偶,位於呼和浩特的金谷農商銀行也選擇了打造特色化的金融服務。呼和浩特為內蒙古首府,蒙族漢族混居,優勢產業為農牧業,農牧業金融業務金額小、服務半徑大、客戶分布廣。基於用戶特點,金谷農商銀行大堂諮詢及業務辦理中心提供漢語、蒙語、英語、手語四語服務,並提供漢語、蒙語、英語、盲文等多版閱讀資料;針對特色產業農牧業,金谷農商銀行支持打造立體農牧業,推出現代農牧業全產業鏈金融服務,比如,依託農村超市等已有基礎設施建立助農金融服務點,安裝自助助農金融機,實現O2O支農;同時,提升對數據的利用效率,提升用戶體驗,金谷農商銀行在轄區多個行政村開展農戶信息建檔工作,客戶經理在對建檔農戶開展授信調查的基礎上,依託銀行發行的富民一卡通進行提前授信,對農戶最快15分鐘內完成放款,大幅提升農戶貸款效率;再者,基於近年來植被恢復、沙化治理獲得大力支持的政策紅利,金谷農商銀行向生態企業、生態工程授信、放貸,為生態環境恢復活動提供資金支持。

金谷農商銀行從用戶體驗、特色產業金融支持、生態支持多個角度布局,提升對數據的利用效率,逐步構建並加強競爭壁壘。同樣,這一系列舉措涉及的技術並不複雜,真正重要的是了解用戶,在此基礎上選擇業務方向。

將用戶中心的理念嵌入運營

從多項公開資料可以看出,中小銀行的一大問題是年輕用戶流失。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中小銀行技術應用尚有不足,年輕用戶對網際網路接受度高,中小銀行難以滿足年輕用戶對銀行金融服務實時、移動化的要求;另一方面,年輕用戶流動性較大,有跨區域的金融需求,這是中小銀行的短板之一。

筆者認為,不同用戶的金融需求有很大差異,中小銀行可以對已有的中老年齡用戶和較少的年輕用戶採用不同的運營策略。

近年來,隨著信用支付增量見頂,螞蟻花唄、京東白條等信用支付方式將目光轉向了中老年用戶,通過優惠、滿減等手段吸引中老年消費者開通信用支付,隨後,為了保持用戶粘性,與商戶合作,通過較小的優惠讓利,提升中老年消費者持續使用的習慣。

據悉,這一系列舉措已經取得了一定效果,某平臺推出的青瓜特惠活動,原價70,在各種優惠之後,含配送費售價為62,儘管優惠幅度不高,但僅3天就售出1000袋以上,而且,拉新用戶比例不低。

這背後反映的是對中老年用戶消費習慣的了解,中老年用戶的消費大頭集中在日消品,並且中老年用戶對優惠信息較敏感,關注優惠讓利等信息。這些都是對中老年客戶運營的關鍵。

針對年輕的客戶群體,中小銀行目前的劣勢是服務數位化程度低,無法滿足其要求以及流動性的問題。

在數位化轉型上,中小銀行需要提升數位化服務能力,多渠道觸達用戶,這不僅僅是利好年輕用戶的運營,也是加大業務矩陣,提升存量用戶粘性的重要舉措。

另外,年輕用戶流動性較大,可能是因為工作或學習是在外地,那麼,春節等節日期間是中小銀行觸達年輕用戶的最好機會,運營力度可以根據用戶的消費波動調整。

實際的運營問題不僅僅是用戶年齡結構的問題,筆者在此想強調的是,了解用戶需求後,需要在運營策略選擇時考慮用戶的需求。

加強多方合作,持續觸達客戶

中小銀行受限於自身實力問題,往往需要與商戶、同業、金融科技公司等展開合作,提升用戶接受服務的便利性,從而持續觸達用戶,提升獲客向活客的轉化。

與商戶、旅遊、醫院等金融場景合作,可以將金融服務深入當地生態,提升對零售用戶的服務,同時滿足商戶的金融需求;與金融科技公司合可以彌補自身研發能力的不足,提升服務用戶的能力。

在此,頗值得一提的是與同業的合作。在「一行一店」政策的限制下,中小銀行的業務範圍在很大程度上受限。儘管隨著銀行服務數位化,線上業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這一問題,但是,線上業務的競爭愈來愈大,獲客成本較高,同時,中小銀行在區域外並沒有區域內的聲譽累積加持,競爭優勢並不大。

在這樣的情況下,筆者認為,與區域外的中小銀行加強合作勢在必行,在開放銀行已經成為未來趨勢的情況下,或許,中小銀行未來可以通過信息共享,打通不同區域的中小銀行服務,本地用戶在外地可以使用外地中小銀行的服務。

當下,金融科技概念興起,一時之間,科技被放到了很高的位置,科技的價值毋庸置疑:比如,大數據應用於放貸,節省了放貸時間,信任有「數」可依,銀行風控取得進步,同時,大數據也可以用於精準營銷;未來,科技將進一步為金融賦能,區塊鏈可以深入供應鏈融資的各個環節,解決信任問題。

但是,必須認清的是,金融行業是服務行業,用戶需求才是行業生根的土壤。科技的作用更多還是優化銀行服務。

總的來說,金融科技已來,開放銀行漸漸從概念變為現實,銀行服務要以用戶為中心,解決用戶的問題,這一點卻是不變的。

責任編輯:方傑

相關焦點

  • 中小銀行金融科技發展研究報告
    雖然大部分中小銀行已經分別在手機銀行、直銷銀行、微信銀行、線上生活平臺等方面進行了有益嘗試,但其在開展金融科技時普遍面臨機制僵化、人才匱乏、技術落後、資金不足、運營偏弱等多種困難。城商行、農商行、農信社的高管層均就新形勢下的業務轉型與金融科技發展,發出了強烈的心聲與發展呼聲。
  • 金融科技或成為下一風口,你我貸成功轉型
    金融科技是近期的金融行業較為熱門的話題,有希望成為下一個風口,而你我貸憑藉敏銳的市場嗅覺,早在多年前便將發展金融科技作為自身發展的核心戰略之一。而隨著金融科技浪潮來襲,你我貸也成為了首批轉型金融科技的企業。金融科技到底是什麼?金融科技是指企業運用科技手段,使得金融服務變得更有效率,因而形成的一種經濟產業。
  • 九卦|中小銀行突圍之路:金融科技玩轉新電商
    「從多方共贏和推進銀行數位化的角度來看,這次合作是金融科技一個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典範式的案例。」在他看來,這個項目最大的價值,就是通過構築基於線上的非金融服務場景,讓客戶重新回歸,最大限度地發揮銀行專業金融服務的優勢,避開技術與運營上的天然短板。
  • 大數金融柳博:聯合運營是中小銀行建立數字信貸能力的最優選擇
    在傳統金融業務受到衝擊、市場競爭加劇、客戶習慣變化的背景下,傳統商業金融機構面臨一場求突破、求變革的大考。作為零售信貸專家,大數金融董事長柳博近日於行業知名媒體、北大核心期刊《銀行家》雜誌上發表署名文章,探討商業銀行發展數字小微信貸的痛點與突破路徑。柳博認為,中小銀行與金融科技公司開放、聯合是實現數位化轉型的最優選擇。
  • 抱團合作共同發展 中國平安發起成立中小銀行網際網路金融(深圳)聯盟
    12月6日,「中小銀行網際網路金融(深圳)聯盟」(Internet Finance Association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Banks,簡稱IFAB,下稱「聯盟」)在深圳召開聯盟成立大會。目前該聯盟會員銀行已達230餘家,資產總規模已超過35萬億元,是國內規模最大、會員數量最多的中小銀行金融科技聯盟。
  • 極融以科技賦能金融,助力傳統金融機構數位化轉型
    導語:近年來,在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數字浪潮下,金融科技已然成為推動傳統銀行數位化轉型的新引擎。
  • 百融雲創:專注AI+大數據 助力中小銀行零售信貸轉型
    這也意味著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慧為基礎的金融科技,已影響到金融行業,滲透進金融業務中來。數位化轉型能夠提升商業銀行的競爭力,對於中小銀行,數位化轉型更有特殊的意義。隨著市場化進程不斷推進,銀行同質化競爭愈演愈烈,大眾對金融機構服務的要求也更加多元化。中小銀行規模較小,客戶量少,與大行及網際網路巨頭相比,不具規模優勢。
  • 金融機構數位化轉型成大趨勢 中小銀行為何望而卻步?
    根據中小銀行網際網路金融(深圳)聯盟聯合金融壹帳通、金融科技50人論壇發布的《中小銀行金融科技發展研究報告(2020)》(下稱「《報告》」),中小銀行在發展金融科技的過程中存在諸多困境,如人才匱乏、組織體系滯後、數據治理能力薄弱等。
  • 中小銀行網際網路金融(深圳)聯盟召開成立大會
    中證網訊(實習記者 歐陽劍環)由中國平安集團聯合各中小銀行共同發起的「中小銀行網際網路金融(深圳)聯盟」(Internet Finance Association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Banks,簡稱IFAB,下稱「聯盟」)6日在深圳召開成立大會。
  • 2025年銀行業將出現大規模併購 中小銀行能否借金融科技轉型制勝?
    這些壓力來自經過數位化變革後的現有銀行,採用數位化策略拓寬營業範圍的小銀行,以及高歌猛進的金融科技企業和非銀行借貸機構,其中科技公司尤為突出。雖然近年我國商業銀行數位化轉型正在加速,但中小銀行的數位化能力並不如意。
  • 網際網路貸款新規,中小銀行與極融等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將更加緊密
    近年來,商業銀行網際網路貸款業務快速發展,而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倒逼」下,商業銀行數位化轉型升級加速,「非接觸」金融服務備受青睞。
  • 線上金融流量大戰來臨,嘉銀金科旗下極融助力中小銀行突圍數位化難題
    多年之後,當金融行業回顧2020年也許會發現,這是行業開始全面轉向數位化的一年。疫情期間「全民隔離」與部分線下渠道受阻,迫使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開始將各類業務向線上轉移,以工銀理財等一批銀行理財子公司為代表,打破了首次購買理財必須到網點這一要求。對於中小銀行而言,能否在這一時期順利實現線上化並實現業務增長將會成為今後一段時間內能否立足於市場的關鍵。
  • 中小銀行數位化轉型如何擺脫「知易行難」?
    數位化轉型是在宏觀經濟結構深刻調整、利率市場化縱深推進和大數據等前沿金融科技技術日臻成熟的形勢下,商業銀行為應對日益嚴峻的金融脫媒、網際網路金融等的衝擊,而主動順應時勢做出的戰略抉擇。數位化轉型的戰略意義無需贅言,數位化轉型的趨勢人人都懂,數位化轉型的路徑也有眾多專家學者建言獻策,但是從中小銀行的視角來看,目前的數位化轉型,依然是知易行難,任重道遠。
  • 金融壹帳通黃潤中:金融行業應通過三步走,來迎接數位化浪潮
    10月13日,第三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區塊鏈與金融科技論壇在福建省福州市舉辦,金融壹帳通監事長、中小銀行網際網路金融聯盟秘書長黃潤中受邀出席,並發表主題演講《金融科技助力數位化轉型》。 最後,借鑑物理學熵增定律,他建議金融行業應主動作為、開放系統、智能進化,分三步走來迎接數位化浪潮,通過借力金融科技來實現數位化轉型。
  • 我國銀行系金融科技公司研究報告
    「智能銀行雲」是面向中小銀行輸出的金融科技服務。該版塊包括三個服務模塊,分別是網際網路零售銀行服務模塊,中小企業金融服務模塊和同業資產交易服務模塊。每個模塊均包括銷售、產品、服務、風控和運營五方面的解決方案,可提供定製化的網際網路零售銀行搭建及運營服務,一站式的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平臺以及產品豐富、安全可靠的資產交易服務平臺。2.
  • 金融壹帳通首席技術官兼營運長黃宇翔:銀行數位化轉型有緊迫感...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呂東近年來,在金融科技大潮的推動引領下,商業銀行轉型升級的腳步愈發加快。金融壹帳通首席技術官兼營運長、銀行雲CEO黃宇翔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時表示,積極布局金融科技關係到中小銀行未來的發展和生存,但此類銀行普遍缺乏獲客能力,缺乏創新的金融產品,缺乏大數據的風控。「他們最擔心的是數據和流量這兩點,流量即獲客,數據即風控,這是他們未來轉型成敗的關鍵因素。」
  • 「深度」中小銀行普惠金融數位化轉型挑戰及對策
    當前,金融科技正處於不斷完善和發展的過程中,如何運用金融科技防控金融風險,還存在著諸多未知領域。同時,傳統銀行業務也面臨被網際網路金融領域相關風險滲透的危機。(四)組織結構難以適應轉型需要傳統銀行的科層制組織結構嚴重製約普惠金融數位化轉型發展。
  • 中小銀行面臨四大壓力,破局之路抱團取暖
    在經濟金融發展環境加速演變的背景下,中小銀行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南京銀行行長林靜然在11月26日的紫金山·鑫合金融家俱樂部2020年成員行年度會議上坦言,主要壓力有四:一是銀行業發展分化加劇,國有大行依託資金成本優勢,優質資產向大行集中,且中小銀行自身分化加劇,市場和同業競爭壓力加大;二是銀行結構性存款全年壓降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同業剛兌打破後,形成流動性分層格局,中小銀行同業負債成本提高;三是信貸類資產收益率持續下行,而負債成本相對剛性,利差呈進一步收窄趨勢;四是中小銀行科技運用能力面臨更高要求
  • 這次銀行線上化浪潮有些不同
    「民間做金融的時代過去了,金融還是屬於國家隊。」一些從業者悲觀地離開了行業。金融科技的時代真的結束了嗎?「春節到現在,一共有135家銀行來諮詢服務。」某雲服務廠商內部人士葛林稱。「在今年第一季度,我們就完成了全年的任務指標。」一家銀行業務諮詢機構的產品負責人張磊透露。
  • 開店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積極投身智慧化浪潮,全方位滿足客戶金融需求
    近些年來,智慧化浪潮席捲全球,為各行各業帶來了更多的創新模式,對於金融行業而言,積極投身智慧化浪潮更成為時代的趨勢。最近,據媒體報導,亞聯發展旗下上海即富信息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已正式更名為「開店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據了解,此次更名是公司結合實際經營狀況和戰略規劃需要,旨在進一步提升企業品牌形象與品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