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戰三季度 決勝全年度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全會精神系列報導《「一把手」訪談》,今天刊發第四篇《主城區,新藍圖!》
船至中流浪更急,追江趕海40餘載,江陰發展進入了前有標兵,後有追兵的激烈競爭局面。在這個「不進則退、非進不可」的節骨眼,市委十三屆十次全會發出了繼續當好全國縣域高質量發展排頭兵,加快建設美麗江陰的號召。作為江陰的主城區,澄江街道將如何開啟為江陰而拼、為江陰而戰的新徵程,讓城市的「門面」亮起來,「窗口」美起來,以「領頭雁」的主動作為,助力江陰在新一輪發展中取得新輝煌?
「解決發展的瓶頸,必須以問題為導向,堅持創新理念,做好補短板、鍛長板大文章。」在市政府黨組成員、澄江街道黨工委書記葉韓清心裡,早已繪製了一張「美麗澄江」發展新藍圖:堅持統籌協調,讓城市經濟展現更強實力、城市建設展現更美面貌、城市治理展現更新經驗、城市生活展現更好品質、政治生態展現更優氣象,開創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發力都市經濟
「奏響」轉型最強音
中午下單生鮮食材,下班後在小區掃碼取貨,雖然外面是35℃以上的高溫,但恆溫的生鮮櫃讓食材保持了新鮮的狀態。自從富仁集團研發的智慧生活小站入駐南門首府,小區居民感受到了科技創新給生活帶來的極大便利。小站集共享物流櫃、生鮮寄存櫃、智能售貨櫃、售藥櫃等多種新零售智能終端於一體,掃碼即可完成操作。富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運營總監徐國翔介紹,未來,小站將打通政務、警務、物業及醫療等多個業態的服務功能,通過線上線下結合,在多場景領域中創造價值,以智能終端賦能智慧社區。
一座城市應該有它特有的產業,對於江陰而言,可以發展什麼產業?什麼產業才能成就江陰?這是葉韓清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在畝均效益論英雄的年代,曾經引以為傲的實體經濟後勁不足,正逐步轉為房東經濟,三大工業集中區空心化現象嚴重,產出率低。困境面前,澄江街道逐漸明確了時代坐標系上的發展定位,那就是「發力都市經濟,構建現代產業新高地。」
以創新賦能實體經濟,加快轉型升級步伐,紅柳集團新增300萬套床品配套件、恆富機件船舶廢氣脫硫裝置技改等一批重點工業技改擴能項目加快實施,安姆科寶柏年產3000噸綠色環保印刷和智能製造項目預計11月正式投產。大力發展服務業,江陰八佰伴南門店下半年將開業運營,萬怡酒店項目主體施工已完成,南門商業街正在進行主體建築施工,一批現代物流、電子商務、旅遊休閒、健康養老等生產、生活性服務業加速推進。聚焦科技創新培育發展新動能,「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雨後春筍般湧現。未來,澄江街道將重點招引發展一批電子信息、5G技術、智能裝備為主體的都市科創產業,在不斷加大人才招引力度,優化營商環境的同時,做大做強城市經濟實力。
創新城市治理
「繡出」錦繡新家園
粉刷一新的牆面、整齊排放的電瓶車、智能化的充電站,走進定波小區電瓶車便民充電點,安全有序的環境讓人眼前一亮。今年以來,街道啟動實施電瓶車集中充電工程,普惠更多城區百姓。作為首個試點,新翻建的定波小區充電點能同時滿足100輛電動車集中充電,不僅解決了充電難題,也消除了安全隱患。
城市工作三分靠建,七分靠管。面對老城區普遍存在的城中村管理難、流動人口多、城市基礎設施條件差等短板,葉韓清有他的解決之道:「城市治理,關鍵在人,解決好人的問題,就能發動各方力量,共『繡』錦繡家園。」
以人為出發點,澄江街道創新工作理念,開出管理良方,編織了一張由個人、家庭、小區、社區、街道5個層級構成的全要素管理網絡。對個人實施文明程度積分管理,積分可進行商城兌換;將家庭文明總積分與入學掛鈎,用積分促家庭文明;居民小區推進「1+7」建設,全體中層以上幹部進入業委會參與小區治理;社區聚力網格化管理,制定「一長五員」名單及任務清單;街道層面實施「1+4」基層治理,建設「智慧澄江」綜合管理一體化平臺。
老舊小區既有住宅電梯加裝工作「破冰」,20條背街小巷改造有序推進,城中村改造步伐加快,垃圾亂堆放頑疾改善……伴隨著「堵點」「痛點」在五級網絡中高效、快速解決,百姓樂享美好生活。
著眼民生城建
「點亮」品質新未來
「澄江的藍天白雲越來越多了!」連日來,湛藍的天空成了生活的「標配」,澄澈透明的感覺讓人心曠神怡,由衷的讚美隨著美圖出現在了不少澄江市民的朋友圈。
市委十三屆十次全會提出「加快建設美麗江陰,著力創造美好生活」,寥寥數字,卻讓葉韓清倍感壓力。他說,主城區是城市對外展示的「窗口」,建設美麗江陰責無旁貸。「要創新思路,始終把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矢志不渝的奮鬥目標,在細微處見功夫、見情懷。」
「澄江藍」僅僅是街道響應美麗江陰的舉措之一。建設美麗江陰,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澄江街道以民生情懷做優城建工作,厚植文明底蘊,著力提升城市品質。騰拓發展空間,上半年累計完成拆遷面積43萬平方米,完成世新客運站北側、應天河南側等11個出讓地塊的清點清障工作;打通城市「任督二脈」, 優化路網格局,城區一批斷頭路相繼打通;提升城市形象,一批口袋公園、景觀小品陸續建設;教育資源再提檔,異地新建輔延中心幼兒園,對32所幼兒園、小學進行改造維護修繕;公共服務不斷優化,博馨養老公寓、江陰惠友骨科醫院建成投運;社會事業全面提升,分批推進小區健身場地改造維護工作,全面推進「健康澄江」建設,加強智慧免疫規劃接種管理。
隨著民生城建的精彩落筆,城市空間加快拓展,城市功能日趨完善,宜居指數逐步提升,高品質的未來都市新生活正逐步走來。
以創新破題擁抱現代化城市
經濟社會進入了高質量發展新階段,面對新形勢、新挑戰,澄江街道堅持以創新破題,打破思想的「無形玻璃」和政策的「天花板」,搶在先、幹在前,創唯一,奮力在新一輪發展中搶佔先機,開闢高質量發展新境界。
以創新破題,直面實際,找準問題所在。當前,澄江街道的發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驗,財政收入、進出口總額等主要經濟指標高位增長壓力較大,城市經濟轉型升級提速還需加快,集成改革成效尚未充分顯現,保障城市建設任務艱巨,城市管理和民生保障等方面存在諸多短板。要立足實際,強化問題導向,找準問題癥結,深挖問題根源,對症下藥,著力推動問題解決。
以創新破題,立創新意識,著力補短攻堅。澄江街道對標先進地區,集中精力補齊短板,先行先試多出亮點,在更大的格局平臺上「謀局落子」。轉型升級再提速,加快構建與城市形態相適應的產業體系,以「內循環」為主體的「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打造新型「都市工業」;城市建設再提檔,大力騰挪發展空間,以智能化監管持續擦亮生態底色,多措並舉提升文明提升氣質,打造現代「都市品質」;以人為本再創新,落實十件民生實事,完成「一窗式受理」政務改革,形成城市治理的澄江經驗,打造精緻「城市服務」。
當創新因子融入發展血液,我們相信一個產城融合、宜居宜業的現代化城市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