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餘海波
第15屆吾城吾鄉攝影年展將於11月13日下午2:30在關山月美術館三樓開幕,屆時揭曉年度大獎、年度優秀攝影師獎和優秀作品等獎項。本屆展覽從34位深圳本土攝影師的2600幅來稿作品中,精選12組共229幅作品入圍展出。
保存深圳發展軌跡,建立深圳視覺檔案,吾城吾鄉攝影年展始終標榜觀照人文的紀實攝影,旨在為深圳這座城市建立一份編年史式的影像文獻。該展於2006年首次舉辦,由深圳市宣傳文化事業發展專項基金資助,至今連續舉辦了15屆,吾城吾鄉已經成為在國內頗具影響力的深圳文化品牌。
肖兵峰《時代的群像》
朱洪波《疫情下的深圳》
劉伯良《疫情來襲》
展覽時間:2020年11月13日至24
展覽地點:關山月美術館三樓
主辦單位:關山月美術館、深圳市職業攝影協會
參展攝影師:楊俊坡、肖兵峰、絮絮、李政德、劉伯良、何龍、朱洪波、呂翔、餘建良
2020年,一個令人驚心動魄的年份,一個異常的年份。年初,正當人們欣喜著、忙碌著迎接春節來臨時,在武漢,一場兇險的疫情——COVID—19 突然爆發。疫情很快影響到各地,也影響到深圳。於是,這個春節變了,這個春天變了,這一年都變了。它的影響是如此廣泛而深刻,以至影響到每個群體每個人,當然,它也影響到了攝影人、攝影作品以及「吾城吾鄉」這屆展覽。
這屆年展的入圍作品總共有十來組,其中六組作品的題材與這場疫情有關。它們是劉伯良的《疫情來襲》、何龍的《直擊深圳援鄂醫療隊》、肖兵峰的《時代的群像》、朱洪波的《疫情下的深圳》、呂翔的《我的2020》等。這些作品記錄了疫情來襲時城市的緊張氣氛,記錄了醫護人員在救治一線的戰鬥,記錄了各行各業投入防疫抗疫工作的人群,記錄了市民在疫情緩解後恢復工作和日常生活的情景,也反映和表現了嚴重的疫情所引起的人的情緒波動。可以說,所有這些作品匯在一起,形成了一次對這場疫情的多方面、多視點、多角度的觀察與審視,給延續至今、值得永遠銘記的這次大災難留下了一份厚實的影像備忘錄。
展覽一半以上的作品表現同一個題材,這是不是雷同呢?我們說:不是。2020年的疫情危及每個人每個家庭,危及全人類;它急劇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改變了許許多多的行業,甚至改變了世界。這個題材太重大了,用再多的角度、視點和再多的作品表現它,都不為過,都值得。
這次眾多作者不約而同地關注和拍攝疫情,反映出攝影人對攝影的普遍的自覺意識和普遍的責任感。當災難發生,面臨危機,有如此多的攝影人勇敢地衝上前去,這是攝影的榮光,是攝影的道德。真正的攝影家精神即在於此。一個異常的年份帶來一次不同尋常的攝影展。在此,請平定一年來不安的心情,靜心觀看。讓我們通過觀看眼前的作品去體會同命運、共患難的人類情感,同時表達對攝影家和紀實攝影精神的崇高敬意。
楊俊坡《擦肩而過》
何龍《直擊深圳援鄂醫療隊》
絮絮《插花地》
李政德《東園南園》
呂翔《我的2020》
餘建良《浪心古村》
劉伯良《再見了,白石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