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被叮後,3種症狀很危險 蚊蟲叮咬分3步處理

2020-12-19 濟寧新聞

夏天,最讓人討厭的,非蚊子莫屬!

明明讓它走開,卻一直糾纏不休;明明說了不愛,卻非要「強吻」一口。

蒼天啊,大地啊!為什麼要有蚊子啊!!!而且為什麼蚊子能精確的找到我們呢?

蚊子如何找到你?

想要知道蚊子喜歡哪種類型,就得先了解蚊子到底是怎麼發現自己「那杯茶」的呢?

先說明蚊子頭上的觸角,有偵測的功能。

蚊子首先會追蹤二氧化碳的濃度,並以視覺輔助來尋找潛在目標,目標鎖定,就是那個散發「二氧化碳」的人。

在距離目標一公尺的時候,蚊子還會用觸角偵測目標體溫,確認目標是個活體之後,就會開始偵測氣味。

偵測完畢後,蚊子就會偷偷摸摸地降落到皮膚上,然後就是「咻咻咻」地飽餐一頓。

蚊子在吸血的時候,還會釋放多種蛋白質,防止血液凝固,使血管擴張加快吸血速度,同時還帶有麻!痺!作!用!

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的蚊子離開後,我們身體的免疫系統偵測到外來的蛋白質,就會開始作出反應,我們的皮膚就會紅腫,並且痒痒。

當我們開始意識到紅腫之後,蚊子早就飛走了~

為啥蚊子會咬人?

為了生活唄!

蚊子(叮咬人或動物的都是雌蚊),需要通過吸食血液,來促進體內卵巢的成熟,以便繁殖後代。

而且蚊子特別喜歡代謝快的人、化了妝的人、身上有汗的人、小孩、孕婦。(醫學上並沒有證實哪種血型特別吸引蚊子,O型血的人請放心~)因為蚊子是通過二氧化碳濃度、激素或者膽固醇水平、皮膚表面的溫度、皮膚分泌的乳酸和尿酸等,來感知獵物的存在。

為什麼傷口會那麼癢?

蚊子吸血時,會將皮膚刺穿,在傷口上分泌一些複雜的化學物質(比如它的蟻酸、抗凝血酶等),防止我們的傷口癒合,方便它進食。

而我們的免疫系統,為了對抗這些外來物質,會釋放一種組胺的化學物質,讓我們皮膚表面形成鼓包或者紅點(這是因為個人身體皮膚的差異,對叮咬敏感程度的不同反應),並感到「癢」。

說白了,是身體在提醒你:「喂,我被蚊子咬了,你快動手對付它呀!」

被叮後,3種症狀很危險

在所有動物裡,蚊子對人類危害最大。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蚊子是人類第一大致命動物殺手。

蚊子身上攜帶多種細菌、病毒,被咬之後如果出現以下3種紅癢之外的症狀,就該及時就醫。

有的症狀要在兩天後甚至兩周才出現,如打寒戰可能得了瘧疾,關節疼可能是基孔肯雅熱,嗜睡則可能感染了乙腦病毒。

蚊子叮咬後主要會傳染4種疾病:

瘧疾

它已被世衛組織列為和愛滋病、結核病一樣的三大危險疾病之一。全球每年有幾十萬到上百萬人死於瘧疾,在我國主要是中華按蚊傳播該病。

登革熱

致死率在15%~50%。主要在我國廣東、廣西等地,由白紋伊蚊,也就是常說的花蚊子來傳播,且在6月~11月多發。(劃重點啦,現在正是這類疾病的高發期!)

雖然在北方較少,但只要有蚊蟲叮咬,就有得登革熱的可能。

基孔肯雅熱

這是一種外來病,初期症狀跟登革熱很像,但除了高燒有皮疹外,還有一個很顯著的特點就是關節疼痛,其對關節的傷害極大,幾個小時就能讓關節喪失功能,也是由白紋伊蚊傳播。

乙腦

兒童是主要受害者,多發生在夏秋季,主要由三帶喙庫蚊傳播。

蚊蟲叮咬分3步處理

一旦被蚊子咬了,需要分3步來應對。

第1步 剛被叮咬時

蚊子叮咬會引起皮膚紅腫、瘙癢,此時切忌亂抓亂撓,否則會導致組胺釋放,讓人感覺更癢,還可能造成感染。建議用冰塊冷敷或輕輕拍打被咬處,再塗上清涼油等外用藥,清涼感可壓住癢痛感,其中所含的成分對緩解紅腫、瘙癢效果很好。

眼周、鼻孔、口唇等部位的皮膚,以及有傷口處禁用。如果是孕婦或孩子,最好用肥皂水、蘆薈汁衝洗,既能中和酸性毒素,又不至於傷害身體。

第2步 局部起大包

如果局部形成較大腫塊,可適當選用艾洛松等激素軟膏,但最好採用點塗、薄塗法,一天內不要超過2次,連用不超過3天。腋下、頸部、膝蓋後窩、大腿根部等地方,最好諮詢醫生後再使用。

有些人被蚊子叮咬後,腫塊四五天都下不去,可能是對蚊子的毒素過敏,可遵醫囑口服抗組胺藥,同時用3%的硼酸液冷溼敷,或將1片撲爾敏用清水化開,反覆塗擦患處,每天3~5次。

第3步 紅腫發炎、破潰

嬰幼兒皮膚比較嬌嫩,被蚊子叮咬後由於瘙癢難受,很容易被抓破而引起感染。

有些兒童抵抗力弱,可能出現發熱等全身反應。皮膚抓破後有輕度感染者,可使用紅黴素軟膏、金黴素眼膏或濃度為1%~2%的龍膽紫等藥物塗抹,可預防嚴重感染。

一些過敏體質的孩子,還可能在蚊蟲沒有咬到的地方出現紅腫大包,必要時需及時就醫,口服開瑞坦糖漿等抗過敏製劑,結合抗過敏治療。

個別化膿感染者,可能是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往往會在短時間內腫得很大,伴有發燒、寒戰,除了處理局部膿腫,還要遵醫囑服藥,可口服或靜脈注射頭孢一代或二代抗菌素。

想要避開蚊子的叮咬,根本辦法就是減輕身體散發的「氣味」,可以適當塗抹防蚊液、花露水進行驅蚊,運動後應儘快洗澡,天熱流汗多,要及時用紙巾、手絹擦去汗液等。

相關焦點

  • 夏天寶寶如何防蚊蟲叮咬?
    要注意,我們小時候常常用來抹蚊蟲叮咬的風油精也一樣含有薄荷醇,所以最好也不要給孕婦、哺乳媽媽和孩子用。不僅如此,花露水還含有酒精成分。曾有過塗抹花露水後被點燃的新聞報導。也有不少網友親測花露水可以點燃,可見其酒精含量不低。酒精非常容易透過皮膚被吸收,大面積塗抹可能導致孩子酒精中毒。出於安全考慮,建議不要給蚊蟲叮咬的地方塗抹花露水。
  • 寶寶被蚊蟲叮咬後怎麼處理最安全有效
    夏天來臨了,沒有誰比父母們更厭惡叮咬自己寶貝的蚊子,那麼白嫩的皮膚,一叮就是一個大包,還因為擔心藥物副作用,不敢任意擦藥,孩子因為奇癢無比,有時還會蹭破皮膚,家長又得擔心皮膚感染了,那麼,有什麼好的方法,可以處理被蚊蟲叮咬後的皮膚嗎?當然有,最安全有效的方法就在這裡。
  • 夏季寶寶容易變「包大人」,蚊蟲叮咬後,防病如何正確處理?
    對於我來說,夏天有種狀況超恐怖,那就是蚊蟲煩得要 si~前段時間看到了一則巴西最新發布的疫情數據:登革熱疑似病例已暴漲至451685起!萬沒想到,這夏季別說我們大人受不了,對寶寶而言也是「危機四伏」。登革熱,是伊蚊叮咬傳播的急性傳染病,輕者會出現高燒、頭痛、嘔吐等症狀,嚴重者甚至可能休克!這次的登革熱疫情主要集中在東南亞國家和南美國家,準備帶娃出境遊,一定要避開,以防感染。即使不出遊,眼下正是蚊蟲猖獗的時候!
  • Get這些小技能,緩解蚊蟲叮咬紅腫
    人們為了遠離蚊蟲,經常要花很多心思,但是難免還是會被蚊蟲給「盯上」。時不時會聽到有人抱怨晚上又被蚊子叮的睡不著覺,或是又被叮了多少個包。 一般情況,被蚊蟲叮咬後,做一些簡單的處理即可,但有時被叮咬後可能會危及生命,後果很嚴重。那麼,夏季常見的蚊蟲有哪些?被蚊蟲叮咬後紅腫如何緩解?我們應該如何預防被蚊蟲叮咬呢?下面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吧。
  • 被蚊子叮後出現這4個症狀趕緊處理,教你與蚊蟲鬥智鬥勇
    WHO的一項調查顯示:每年竟有72萬多人死於蚊蟲叮咬!蚊子成為世界上「殺人」最多的動物!被蚊蟲叮咬致病致殘的新聞也是層出不窮: 為啥被蚊子咬一下就這麼恐怖呢?
  • 孩子總被蚊蟲叮?來看防蟲小妙招!
    憂愁的是,外界的蚊蟲正在伺機而動地準備叮咬孩子們。其中有4種蚊蟲孩子們在室外會經常遇見,那究竟是哪4種蚊蟲呢?我們又該如何預防以及處理呢?一起來看今天的文章。No.1 夏季常見4種蚊蟲蚊子是夏季中最常見的蚊蟲之一了,蚊子雖然小,但是它所攜帶的病毒每年大約會造成73.5萬人死亡,而至今,由蚊子所傳染的疾病已達80多種。蜱蟲在日常生活中也比較常見,一般來說蜱蟲本身並沒有危害,只是它和蚊子一樣是病毒的傳播者。
  • 如何避免寶寶被蚊蟲叮咬?被叮咬後怎麼辦?(附正確的處理步驟)
    夏天到了,最讓人討厭的事情之一就是蚊蟲的叮咬。而對於有小寶寶的家庭來說,這也是最讓家長揪心和煩心的事情之一。那麼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儘量減少寶寶被蚊蟲叮咬呢?寶寶被蚊蟲叮咬後該如何正確的處理呢?我們常見的處理方法是否正確呢?
  • 科普|蚊蟲叮咬後咋辦,你做對了嗎?
    蚊蟲叮咬後咋辦,你做對了嗎?「孩子被蚊子叮了一下,怎麼這包越來越腫,還起小水皰了?」大連寶媽劉女士最近十分苦惱,自己5個月大的兒子特別招蚊子,一波包未平,一波包又起,現在寶寶渾身上下加一起將近20個大包,瘙癢難忍,讓她很是心疼和苦惱。
  • 被蚊蟲叮咬後千萬別這樣用藥!會適得其反(圖)
    我最近接診了一位62歲的女性患者,她去公園草坪時被蚊蟲叮咬,感覺腳後跟癢,回家塗了碘酒,結果症狀加重,還出現紅腫、水皰。後來,她被診斷為蟲叮皮炎合併碘酊接觸性皮炎。這說明,蚊蟲叮咬時用藥不當適得其反。
  • 被蚊蟲叮咬又腫又癢,易留疤,該怎麼處理?
    原創 張蕾 丁香醫生又到了蚊蟲猖狂的季節。很多人都關注防蚊蟲叮咬,卻搞不清被叮咬後如何正確處理。如果沒有做到正確止癢,很容易引起反覆搔抓皮膚,撓破傷口,甚至導致留疤。
  • 蚊蟲常叮愛出汗的人 止癢偏方或加重病情
    被蚊蟲叮了,你是本能的用手撓?抹唾液、塗大蒜、掐十字?還是用花露水、風油精……這些方法好使嗎?為什麼被蟲子咬後有人會出現成片的紅疹久久不能消腫?蚊蟲喜歡叮哪些人?如何防止蚊蟲叮咬?  蚊蟲叮咬多發雨季 兒童青少年是主要發病群  蟲咬皮炎是兒童及青少年常見的一種紅色風團丘疹性皮膚病。
  • 男子被蚊蟲叮一口,雙腳潰爛,面臨截肢!竟因這樣處理所致!
    男子被蚊蟲叮一口,雙腳潰爛,面臨截肢!竟因這樣處理所致!這位患者因半年前被蚊蟲叮咬撓破皮膚後傷口再無法癒合伴隨潰爛創面增大醫生表示再來晚一個月竟到了雙足都要截肢的地步!具體情況怎樣?一起去了解一下!
  • 煙臺男童遭蚊蟲咬變成「八戒耳」 叮咬後別亂塗藥
    原標題:男童遭蚊蟲咬變成「八戒耳」 叮咬後別亂塗藥  今年入夏早,蚊蟲「起鬨」的也早,不少市民收到了蚊子送來的「紅包」。對於皮膚薄嫩的兒童來說,也進入了蟲咬性皮炎的高發季節,有些家長處理不當,結果誘發嚴重疾病。專家提醒,被蚊蟲叮咬後,家長不要隨意給孩子用藥膏塗抹,最好能對症下藥。
  • 緊急提醒!被蚊子咬了一口,大爺差點喪命!只因……
    李先生心想,被蚊子咬可不算啥,像往常一樣,自己簡單處理了一下。李先生往常蚊子叮了,我就擠一下,把水擠出來乾巴乾巴就好了,這回它就腫了。下面為你一一揭開蚊蟲叮咬背後的潛在危險並教你如何科學應對被叮咬後,3種症狀很危險蚊子身上攜帶多種細菌、病毒,被咬之後如果出現以下3種紅癢之外的症狀,就該及時就醫。
  • 被蚊蟲叮了怎麼辦 土方法止癢有的或致病情加重
    被蚊蟲叮了,你怎麼處理?用手撓、抹唾液、塗大蒜、掐十字?還是噴花露水、塗風油精……這些方法好使嗎?有沒有副作用?還有更好的辦法嗎?    蚊蟲叮咬多發雨季 兒童青少年是主要發病群    由於兒童皮膚嬌嫩,青少年新陳代謝活躍,毛孔揮發汗液快,故易招蚊子。蟲咬皮炎是兒童及青少年常見的皮膚病,好發生在春、夏、秋多雨之季。
  • 災後提醒:颱風後蚊蟲滋生地擴大 避免被叮咬引發傳染病
    他說:「颱風伴隨強降雨後,蚊媒孽生地擴大。大家應該有些科學預防蚊蟲叮咬的常識,首先保護好自己的身體,儘量穿長衣、長褲,紮緊領口、袖口和褲腿。」  儘管多數蚊子習慣在傍晚和晚上活動,但有一種花蚊子(如白紋伊蚊)都是在白天叮人的,這個有「蚊子王」之稱的花蚊子,是對人攻擊力最強的蚊子,據說登革熱等主要病媒就是它。  孔祥明博士希望藉此機會,普及一下蚊蟲與皮膚病相關常識。
  • 蚊蟲叮咬險喪命 過敏體質「傷不起」
    夏日裡,被蚊蟲咬一口是最正常不過的事情。然而,來自河南的付先生卻因這麼點「小事」,在「鬼門關」走了一遭,險些喪命。這是怎麼一回事?市民該如何預防?萬一被蚊蟲咬傷,又該如何處理?  蚊蟲叮咬險些喪命  今年35歲的付先生來桐廬已有多年,在橫村開了一家便民小店。8月21日晚上,躺在床上的他,突然感覺左上臂傳來一陣錐心般的疼痛。轉頭一看,原來是一隻身上長著翅膀,類似於螞蟻的蟲子叮了他一口。  「平常被蚊蟲咬也是經常碰到的,就沒在意,只在疼痛的地方揉了揉。」
  • 蚊蟲叮咬 教你不再害怕蚊蟲叮咬
    隨著春天的悄悄到來,萬物復甦的同時,蚊蟲也來了。真是一個讓人煩心的事情,蚊蟲嗡嗡嗡的,不僅讓人睡不好覺,心情不好,還到處留下它們光顧後的「痕跡」。小編就是深受蚊蟲毒害,睡不好覺,最後還過敏了。相信很多人都有被蚊蟲叮咬過敏的經歷。蚊蟲叮咬過敏的症狀是什麼。
  • 一歲娃被小黑蚊叮咬後發燒 醫生用尖刀劃開膿腫治病
    ­  廈門網訊 據海峽導報報導(記者樊文岑)5歲的晨晨在樹下待了一會,奶奶就發現好幾隻小黑蚊在叮她的腿;3歲的丁丁跟爸爸去公園玩,手腳就被叮出了好幾個包。­  這段時間,不少市民發現,不管是在辦公室坐著,還是傍晚去公園散個步,一不小心就會被小黑蚊「叮」上,腫的包半天消不了。醫生提醒市民:夏季蚊蟲活躍,出門要做好防護措施。
  • 天氣漸熱 開啟寶寶防蚊蟲叮咬大作戰!
    隨著氣溫不斷升高,蚊蟲也越來越活躍。有時候就僅僅帶孩子到小區或家附近的公園走一圈,孩子身體暴露部位也會被叮出「包」來。這可怎麼辦?接診醫生指出,這是一些看到不到蚊蟲叮咬後的過敏反應。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皮膚科劉勵醫生提醒,被不同蚊蟲叮咬,臨床表現也不同,常見的有以下幾種:1.當被蚊子、白蛉、跳蚤、臭蟲等小昆蟲叮咬後,局部皮膚會出現紅腫反應,產生紅斑塊、水皰,甚至大皰,瘙癢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