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點建築】採用眾籌建築遊記的模式,打造一個大家共同的城市建築遊記共享平臺,成為建築版的「Lonely planet」
讓春天從高雄登陸
讓海峽用每一陣潮水
讓潮水用每一陣浪花
向長長的堤岸呼喊
太陽回來了,從南回歸線
春天回來了,從南中國海
讓春天從高雄登陸
這轟動南部的消息
讓木棉花的火把
用越野賽跑的速度
一路向北傳達
讓春天從高雄出發
——余光中.1986
高雄作為臺灣南部最繁華的城市,但我想大部分人跟我一樣,對於高雄應該還是停留在去墾丁需要在此轉車,美麗島捷運站很適合拍照之類的印象上。相較於臺北、臺中這樣的城市,高雄由於偏向於南邊,不論是媒體和各種渠道的報導上受到的關注都較少,使得我們對於高雄這一座新興城市了解太少。
受到一個狂熱的臺灣「追星狂」、好友Haoni的影響,在他的耳濡目染下,我漸漸了解到高雄是電視劇版《痞子英雄》的拍攝點,五月天在臺灣的跨年演唱會都會選在高雄(當然五月天取消了2016年跨年演唱會,這讓他是相當的懊惱)之類的關於高雄的「八卦」。
2015年12月中,從臺北坐著高鐵一路南下高雄,直奔墾丁。享受完墾丁的陽光後,返回高雄,一幫好友相約去高雄大巨蛋參加林俊傑演唱會。落單的我,跟著地圖導航,登上了壽山LOVE景觀平臺,站在高處望著遠處的高雄港及城市夜景,那不同於臺北象山般的城市景象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中,讓我有了再來一次高雄「個人探險」的想法。
相較於第一次毫無準備的遊覽,備足了功課的我,在2016年1月再次南下高雄。然而一月下旬的臺灣,卻不可倖免的遭受到近十年來的最強寒流,讓人完全始料不及。在高鐵站好不容易等到一輛計程車,剛上車,司機就向我抱怨,這麼冷的天,根本就不想外出接客人,今天我能坐上車真的算是運氣很好啦。
到達高雄後,迎面而來是陣陣寒風夾雜著小雨,掙著的雨傘很快就被風吹斷,只能帶上帽子頂著寒風,瞄著腰一路前行。在高雄的那些天,臺北的陽明山甚至都下起了雪,就是這樣一路走著看著,我想到了一句話:「為信仰充值,而夢想續費」,也正是這句話,成為了我自我鼓勵在高雄一直遊覽下去的動力。
夢高雄,讓建築夢想再次從高雄起飛。
張瑪龍+陳玉霖建築師事務所 MAYU architects+
作為建築師,如果去一個地方也可以稱為「追星」的話,那麼去宜蘭追黃聲遠,去臺中追廖偉立,去新北追簡學義,去基隆追林洲民,到臺北追姚仁喜、李祖原。臺灣的建築師似乎對有著各自的一塊領地,然後細心耕耘著,用建築、景觀為城市做貢獻。
而來到了高雄必然不能錯過張瑪龍+陳玉霖,他們兩人在高雄及其附近臺南等地都有很多優秀的作品。
圖片摘自MAYU architects+官網
大東文化藝術中心/ MAYU Architects+
在蔡依林Jolin的大藝術家音樂MV裡面的開頭出現的建築物就是大東文化藝術中心!設計師在文化館的外部空間布置了11個巨大的漏鬥狀的遮蓋物,以保護遊客免受極端天氣的侵害,同時這些遮蓋物連在一起,也圍合在劇院與展覽中心的邊緣,創造出豐富的公共空間,在這裡,可以隨處看到人們跳舞、打太極,以及其它活動。
劇院是四個建築當中最大的,包括一個內牆外包木條的表演大廳和一個排演大廳。為了達到音樂演奏與戲劇演出的最佳音響效果,表演大廳的天花板是可以調節的。鑽石狀玻璃框架在混凝土外牆創造了十字交叉的圖案。
高雄市政府鳳山行政中心/ MAYU Architects+
基地原為高雄縣政府所在地,基地內原有前後兩棟大樓,既有前棟大樓結構老舊,經專業技師鑑定其未達安全耐震標準,故予以拆除,後棟則因為狀況良好則保留下來。
新的建築配置策略將基地所在的街廓視為最重要因子,設計師不再只關注獨立存在的單體建築,而是將建築與街廓整合成不可分割的「都市建築」。新建量體呈L型配置於街廓西南角,非對稱性的量體使得整個場域活潑且具有層次感,同時預留東側基地為未來增建空間。至此,原本封閉而被量體填滿的都市街廓,被完全開放出來;而且透過建築及廊道的包圍及過濾,形成一個被整理過、理性精緻的都市公共空間。建築造型以包覆立面的金屬版框強調其長向延伸,並將對外及對內的立面區分開來。對外的建築立面設置連續性陽臺於辦公空間外側,虛化建築量體,並搭配金屬板凹折、交錯的造型設計,配合光影變化產生立面上豐富的韻律感。
步行橋
橋能夠幫助人們跨越鴻溝與阻隔,「文明之橋」、「友誼之橋」,這樣的詞語也常被用在文學作品中來形容抽象意義上連接兩個不同地方、地域的紐帶。在臺灣,由於單車的盛行,橋除了僅僅作為人行橋供人行走之外,也常常被作為行人與自行車共用的橋梁。
橋是結構技術與建造設計工藝的最美結合,在臺灣街頭,可以看到設計師們花費大量心思,嘗試將優美的曲線、合適的材料、完美的結構融合在一起,共構成一道懸浮於空中的優雅線條。
張瑪龍+陳玉霖建築師事務所設計愛河之心曲型橋、翠華之雲人行橋以及鼓山人行橋三座步行橋,皆是高雄市政府近年來新建的供行人與自行車使用的景觀橋梁。
由於該三座橋梁並非車行橋梁,且建設目的著重於趣味性、休憩性及教育性,故採用輕巧的鋼結構是合理的選擇,同時考慮到連通到各處的便捷性以及騎車上橋的可能性,因此並不是以兩點之間的直線為主要的線性方式,而是以優美的曲線為主。除了主結構外,橋梁的裝飾決定了橋梁呈現的風採。橋梁裝飾的基本元素大致可以分為護欄、裝飾版、橋面等。橋梁的護欄除了做為防護措施以外,更延伸了視覺的水平效果,故設計上採用水平圓形鋼管做為橫杆,以傳達視覺的連續性,增加橋體的流暢感。橋面為人與橋直接接觸的部位,選擇以親切的面材為主。裝飾版通常安裝於護欄底部,內藏燈光,提供橋面照明與外側衝孔之光源。
愛河之心曲型橋/ MAYU Architects+
愛河蜿蜒流過臺灣高雄市的工業區,近年來,由于振興愛河極其鄰近地區的計劃,使愛河由破敗的城市地區逐步轉換成了流行娛樂和旅遊度假勝地。
「愛河之心」創建了三座橋和兩個湖,定義了遊輪和行人循環系統,功能分區採用多層次的方式,使各類活動有秩序進行。草地,水域和道路之間的界限,由浮橋和擴展甲板幫助界定和區分。橋梁幫助搭建了一個時尚的城市休息地,燈光穿過多孔金屬薄層,為整個地區披上了一層神秘而浪漫的面紗。
翠華之雲人行橋/ MAYU Architects+
翠華橋主結構採用圓鋼管,以翼版版片做為龍骨造型,由於橋梁跨越鐵路高壓電,主結構外部不包覆裝修以利日常目測檢查。薄膜採用雙麵包覆於曲線剛構外,由上與下都不會看到內部構造,由內部支撐與外環鋼纜懸吊於半空中,形成優美之弧形,配合燈光塑造夜間景觀。
鼓山人行橋/ MAYU Architects+
鼓山人行橋以圓拱作為主要構造,懸吊橋面板。橋如雕塑品,像一條魚輕盈的橫跨在船渠之上,既連結了兩邊的行人與自行車的交通,也不影響橋下船隻的正常通過,為冷硬的現代都市營造出浪漫的城市風景。
高雄世運會主場館/伊東豐雄
場館為2009年高雄世界運動會的主場館,場館內可容納55000人,採用半開放設計,夏天時可利用自然風為場館「降溫」。主場館的屋頂採用綠色建築的概念,使用了8844片玻璃壓縮的太陽能光電板做為棚架,除了可達到70%的遮光效果外,更估計每年可減少660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建築外觀為「螺旋連續體」,結構主體為螺旋狀鋼骨,造型靈感來自生命的起源DNA,有人說它蜿蜒的造型,看起來就像是一條飛躍的龍。
龍虎塔
位於高雄市北部的蓮池潭西南邊,是矗立於潭水之上的兩座孿生閣樓。龍虎塔建於1976年,分為龍禪、虎禪兩塔,塔身與岸邊有九曲橋連通。塔高七層,採佛家七級浮屠之意。每層十二角,採黃牆、紅柱、橘瓦,飽和的色彩,在陽光的照射下,掩映潭面,引人矚目。塔前各有龍虎塑像,左青龍,右白虎,遊客可以由龍口進,虎口出,說入龍吼出虎口可以消災減厄增吉祥。龍虎兩塔外形看似獨立,其實兩塔內卻可互通,遊客由龍口進入後,循梯可登頂眺望望蓮池潭全景,然後可從虎口走出,設計獨具,造意巧思。
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 Mecanoo建築事務所
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為一座規劃中的綜合性文化展演設施,原址為陸軍營區。建築師的設計靈感來自衛武營公園綠鬱蔥蔥的榕樹,如同榕樹樹葉之間的小空洞一樣,建築的頂部也開有類似的開口,能讓新鮮空氣流進來,露天場地、綠化帶和大型建築結合在一起,中心和公園也結為一體。大型屋頂能遮擋更多的陽光,保護人們免受臺灣熱帶氣候影響。同時,城市居民也可以在這裡散步、打太極、冥思或者休息。屋頂的露天座位是參照古希臘劇院的設計,人們坐在屋頂上時,周圍的公園就變成了一個大舞臺。
駁二藝術特區
駁二藝術特區前身為港口倉庫,2000年後經過改造,轉型成為以創新、實驗、前衛為理念打造的藝術展示區,提供藝術家及學生一個創作發表的空間,不定期舉辦文藝活動。在藝術家及地方文化工作者推動之下,結合文建會閒置空間再利用的專案資源,駁二藝術特區現成為臺灣南部的實驗創作場所。在駁二,有很多以貨櫃碼頭、漁業聚落為主題的文創作品,有彩繪、有雕塑。園區內規劃有自行車步道,穿行其中,像是走過時光隧道,遊客可以從中了解到這座城市的變遷。
哈瑪星鐵道文化園區
哈瑪星鐵道文化園區原為高雄港站是高雄第一個火車站,通過活化百年鐵路,成功的將舊鐵道改造成為具有38股歷史鐵軌的大面積開闊綠地,陳舊老車頭及舊車廂,配合打狗鐵道故事館,引入百年經典老火車廂及公共藝術雕塑,園區內更有2.1公裡長的自行車道,從駁二藝術特區延伸至此,與哈瑪星鐵道文化園共構結合,形成了遊客的最愛地。
高雄義大世界
高雄義大世界,結合教育、醫療、飯店、運動、遊樂、購物、住宅等機能,義大世界滿足各年齡層休閒娛樂需求,涵蓋食、衣、住、行、娛、樂等全方位生活型態,為臺灣開創全新的生活旅遊體驗。關鍵是這裡還有一所大學——義守大學,試想想,上課上累了就出來逛街的場景,是多麼的毫無違和感。
參考資料:http://www.malonearch.com.tw/
http://www.rsh-p.com/projects/ching-fu-group-headquarters/
http://www.iqiyi.com/yinyue/20120824/d9377e3e1e05992e.html
http://www.archcy.com/focus/daily_focus/best_castle_hotel/af8eda471eb49221
http://arch.liwai.com/...tate/content-27481.htm
http://news.takungpao.com/paper/q/2013/0319/1498496.html
http://www.mmag.com.tw/magazine/
夢.高雄(二)連結 請點擊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