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6月25日,《陝西日報》頭版發表了由通訊員辛益山、楊恩緒,與記者盧維巖合寫的新聞稿《六十七歲老太太打死一兇豹》。題記摘要裡有這樣一段話:「一家三代協力除禍害,齊老太說:『遇到那些東西你嚇得跑不行,得想方法跟它鬥』」。
很快,新華社向全國發了通稿,國內二十多家報紙轉載了新聞。7月6日《工人日報》轉載的題目是《老太太齊德英為民除兇豹》。
七月初的一天晚上,正在《陝西日報》編輯部值班的盧維巖接到了一個越洋電話,對方是美聯社。原來,老太太打豹的新聞發表後,引起了美聯社的注意,他們準備轉發新聞,但又對新聞的真實性產生懷疑,一個六七十歲的老太太,能赤手空拳打死一隻金錢豹?所以,電話就直接打到了編輯部。
事情原來是這樣的: 齊老太家住商州牛槽鄉西聯村第三小組。六月五日下午,她和侄媳、侄孫、孫女六個人,到七、八裡外的車耙溝堖挖中草藥時,猛地一聲吼,一隻五尺多長的的黃毛黑斑金錢大豹子,從青棡樹叢中竄出,向十七歲的堂侄孫李石印撲去,小夥一驚,打個趔趄,跌下一米高的石坎。豹子轉身撲向十二歲的孫子李根穩,他人小靈活,一個緊縮身滾進巖石後的荊棘叢。兩次撲空,金錢豹向坡上開闊處的十四歲的孫女李玉芳奔來,小女孩被突如其來的金錢豹嚇傻,站在那兒發呆,不知哭喊,也不知躲避。齊老太看見孫女遇險,扔下钁頭直奔過來,擋住金錢豹,兇豹惡性頓起,咆哮猛撲,前身立起來,兩隻前爪抓住肩膀,歪頭張嘴,去咬老太婆的脖子。齊老太臨危不懼,就勢抓住金錢豹的兩隻前腿,並用頭部頂住金錢豹的脖子和下巴處,死勁把金錢豹向外推。金錢豹立在半空,想咬咬不住,想撲撲不動,想退退不下。相持三四分鐘後,豹用勁,人用力,相持失去平衡,人和豹子從十多丈高的陡坡滾了下來。人抓著豹,豹抓著人,第一個巖坎一米多高,人和豹沒有停住,滾了一丈多遠,又有一個巖坎,兩米多高,滾下去後,又沒有停住,繼續滾了兩三丈,一個三四丈高的巖坎出現了,人和豹就從半空中跌下去,也許是豹子身量重人身量輕,落下去後,豹子摔在石頭上,摔壞了脊梁骨,前身能動,後身不能動,老太婆則在上面,只擦破了點皮,並沒有生命危險。老太婆騎在豹子身上,拽住雙耳,高聲呼喊:「快來呀,我把豹子給逮住了……」
躲在石後,鑽進樹叢中的侄孫、孫子、孫女們聽到奶奶的呼叫,急忙趕下山坡幫忙。小根穩砍下近旁林子裡三根橡樹棍,遞給石印、玉芳,齊打豹子。剛才人豹搏鬥中嚇得跑遠了的侄媳婦,看到小孩上了手,也返回身,手持挖藥板钁,從坡上溜下來參戰。打了約半個小時,豹子一命嗚呼了。
盧維巖告訴美聯社編輯,打死金錢豹,既能體現出老太婆的勇敢精神,又有從山坡上滾下巖坎的偶然性巧合。美聯社隨即決定轉發這條新聞,並委託新華社記者安克仁同志來商補拍了齊老太太的照片。
這雖然是一則過去的社會新聞,但也有我們今天需要挖掘的思想價值。
社會生活中,人們內心深處最厭惡的是虛偽,最喜歡的是真誠;最憎恨的是醜惡,最熱愛的是善良。人都害怕自己上當受騙,這是一種普遍的社會心理現象。齊老太太已到了67歲高齡,但在危急時刻,為了保護孫女生命安全,不顧自己安危,毅然衝上去,和兇惡的金錢豹搏鬥,體現了母愛的偉大和人性的善良與勇敢。結局又出乎人們的預料之外,金錢豹摔傷致命,老太婆打死了惡豹,好像神仙在暗中保護著好人。故事曲折生動,給人以迴腸盪氣的美的感受。「懲惡揚善」是新聞報導和文學作品的本質,所以,大家就願意報導這樣的事件,大家也願意看這樣的事件。美聯社想轉發又恐怕不真實,經考察認為真實後就轉發了消息。
信任信仰信真實。善良真實美好才能打動心靈,打動心靈才能產生認同,有了認同才會出現行動,有了行動才能改變世界。所以真誠勝過虛偽,真善美才有改變人心、淨化心靈的力量。追求真善美的人生才是智慧的人生。(作者:商洛學院中文系教授、商洛市天健為老服務志願者協會會長 王天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