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蒜、櫻桃……金鄉「書記帶貨」讓農產品搭上銷售快車

2020-12-22 濟寧新聞

濟寧新聞網訊(記者 蔡珂珂 相旺 通訊員 代帥 李琳偉)為幫助農民推廣銷售農副產品,5月22日晚,金鄉縣「書記帶貨」直播活動正式啟動,多位第一書記、村黨支部書記變身「帶貨員」,在電商直播間裡為本地特色農產品出鏡代言。

「您來說一說,咱這個櫻桃有什麼特色?」

「咱這個櫻桃,口感酸甜,皮薄,核小,滿口肉的感覺……」

櫻桃紅,味道美。在直播現場,來自高河街道韓莊村的黨支部書記辛振紅正向網友們推薦村裡自產的大櫻桃。作為此次直播活動中年紀最大的村支部書記,已經62歲的辛振紅在直播前著實下了一番功夫。

金鄉縣高河街道韓莊村黨支部書記辛振紅說:「跟(直播)老師們學,有時候一天都學習幾個小時,倒是學得通點門,通點門之後,就是跟他們(網友),學著怎麼把你的產品給人家介紹,你的價格給人家介紹,給網友得經常交流,通過交流,你把你的產品都能賣出去。」

此次的直播中,共有來自金鄉縣5個街道7個村的10餘種農副產品上網銷售,不少產品都是首次參與網上直播銷售。

「大家都知道黑蒜具有抗癌的作用,我們通過精選黑蒜,把它融入到啤酒原漿裡面,讓它的營養成分更好更多。」魚山街道荊莊村第一書記姜君傑在這次直播中帶來了黑蒜啤酒,作為立足金鄉大蒜產業優勢,拉長產業鏈而開發的新產品,姜君傑有信心憑藉品質在直播帶貨過程中打開黑蒜啤酒市場。

「比方說麥芽度,一般啤酒是在10度以下,而我們這個黑蒜啤酒的麥芽度是在12度,比一般啤酒要高兩個度,應該說營養是非常豐富的。」姜君傑表示。

兩個半小時的直播中,共吸引了近6萬人次的瀏覽量,網友下單近3000單,6500餘斤生鮮果蔬銷售一空。

金鄉縣委組織部副部長高兆原表示,打造「書記帶貨」這個平臺,其目的就是想幫助老百姓解決農副產品銷售難的問題,同時,也為第一書記村包括領辦合作社樹立一個榜樣,這樣既能解決老百姓農副產品銷售難的問題,同時也能進一步地增加村集體收入,促進鄉村振興事業的發展。

相關焦點

  • 當黑蒜遇上麥芽 金鄉90後村支書釀黑蒜啤酒,仨月賣了10噸
    當黑蒜遇上麥芽會發生什麼?金鄉縣魚山街道荊莊村27歲的黨支部書記荊亞標給出的答案是黑蒜精釀啤酒。8月18日,記者來到荊莊村採訪,品嘗到了這款黑蒜原漿啤酒——麥芽清香中裹挾著一股發酵過的蒜香,去除了大蒜刺激性味道的黑蒜啤酒口感細膩,醇厚有回甘,別具一格。
  • 吉林特色農產品搭上「阿里」快車
    吉林特色農產品搭上「阿里」快車 2017-04-28 10:00:00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長春4月28日消息(記者劉源源,長春臺記者夏菲
  • 直播帶貨「火」了 海墾農產品「活」了
    「直播帶貨」時代,海墾集團再次抓住了機遇,在直播經濟風口下力拓農產品銷售渠道,開啟線上營銷新模式,助力海南消費扶貧的同時又帶「活」了海墾農產品品牌。海墾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王業僑聯合抖音達人寶島阿林、南海網、南國都市報主播天琴,一同為海墾農產品打CALL。
  • 濟寧金鄉90後村支書上任不到1年,釀黑蒜啤酒,仨月賣了10噸
    8月18日,記者來到荊莊村採訪,品嘗到了這款黑蒜原漿啤酒——麥芽清香中裹挾著一股發酵過的蒜香,去除了大蒜刺激性味道的黑蒜啤酒口感細膩,醇厚有回甘,別具一格。荊亞標說,短短3個月時間,銷量已經超過10噸。荊莊村曾是縣裡的軟弱渙散村,如今釀出了黑蒜啤酒,很多人都不相信。「這都是新書記的主意,年輕人腦子活,乍一聽很離譜,實際上是個好點子。」村民荊來喜說。
  • 讓優質農產品搭上旅遊業發展快車 「新疆農產品進景區」工作啟動
    記者從21日舉行的「新疆農產品進景區」啟動儀式上獲悉:今年,我區農業農村、文化旅遊等部門將開展緊密合作,抓住旅遊旺季客源優勢,通過開展「新疆農產品進景區」工作,引導農產品加工企業、旅遊商品營銷企業、各大景區、景點加強溝通協作,支持各景區開發標誌性特色農副產品旅遊商品,推出一批富有地域特色
  • 縣委書記、總編輯拼多多聯袂直播帶貨 百萬網友圍觀拼單
    7月13日晚,德安縣委書記熊晉喜、江南都市報總編輯何寶慶聯袂直播,在拼多多助農直播間為德安的農戶和企業帶貨。▲德安縣委書記熊晉喜、江南都市報總編輯何寶慶走進拼多多直播間,推薦淵明皇菊等德安名優產品,為企業農戶助力。
  • 農產品銷售搭上網際網路快車,果園裡誕生電商培訓師
    幾張大桃靚照,配一句「我家大桃熟了」,金海湖鎮馬屯村村民郭立兵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按培訓課上講師說的樣子發了一條朋友圈。幾秒鐘的工夫,兩張訂單找上門來,六箱大桃賣出去了!資料圖,新華社供圖近年來,冷鏈物流的發展讓越來越多農產品搭上網際網路銷售快車。
  • 讓農產品搭乘「網上快車」
    應縣龍泉村黨支部書記劉建銀說,是網絡帶富了龍泉村人,悄然改變著農村面貌。  搭建平臺購銷對接  「進入國家商務部網站、點擊農村商網、填寫信息……就這麼幾個步驟,想賣的農產品就發布到了網上,需要購買的客商就可以很快看到。」提起網絡銷售農產品,大同縣瓜園鄉村民二勝覺得並不難。他所介紹的是怎樣通過「新農村商網」推銷農副產品。
  • 崇左:名優農產品搭上電商快車銷往全國
    讓黃忠民對脫貧充滿信心的公司,就是廣西大新綠優鮮農產品有限公司。  弄隆屯雖然是個只有37戶140多人口的小山村,但卻是恩城鄉乃至大新縣的特色水果主要產地,沃柑、百香果、葡萄等特色名優水果種植面積達500多畝。  「產量上來了,銷量跟不上,基本上靠自銷。好不容易等到外地老闆來收購了,但是又一味地壓低價格,經濟效益低。」
  • 吳自勝:讓南豐蜜桔搭上移動網際網路「快車」
    南豐縣委書記吳自勝帶頭採摘南豐蜜桔(秦海峰 攝)人民網南昌10月26日電(記者 秦海峰)江西省南豐縣委書記吳自勝26日在南豐蜜桔開剪暨網紅帶貨銷售大賽啟動儀式上表示,要讓南豐蜜桔借力電商直播新模式,搭上移動網際網路「快車」,共享數字經濟「紅利」。
  • 【危中尋機看亮點|網紅經濟探析】平山:讓特色農產品搭上直播...
    長城網訊(記者 李麗鈞)「我們已經把以農超對接、農校對接為主轉到了與網際網路對接,讓傳統農業插上網際網路的『翅膀』,搭上直播『順風車』,才能跑得快、飛得高。」8月6日,石家莊市平山縣商務局副局長崔增盼說道。  革命老區平山縣擁有柏坡湖有機核桃油、西柏坡香油、脫皮核桃、彩虹酥梨、老區人小米、糯玉米粒等特色農副產品。
  • 大理特色農產品黑蒜首次出口日本
    &nbsp&nbsp&nbsp&nbsp本報訊(通訊員 董成剛) 近日,經大理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合格,由大理品宏高原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批重量1.01噸、貨值1.39萬美元的黑蒜順利出口日本,這是大理州大蒜深加工和高附加值產品首次打入國外高端市場。
  • 大學生開發賣菜小程序 直播帶貨幫助農民銷售50萬元農產品
    中國青年網北京5月15日電(記者 李華錫)「棲霞蘋果、特瑪特番茄、美早櫻桃、頭茬香椿芽……各種優質果蔬、農產品應有盡有,只要點擊圖片下單,48小時送貨上門。」這是濰坊科技學院大學生創建的微信小程序「菜高八鬥」上的商品信息。
  • 黨政幹部直播助推農產品銷售
    摘要:為了應對疫情帶來的銷售困境,許多黨政幹部選擇直播帶貨,助推農產品銷售。《醉美鄉遊記》,賣草莓、炸河蝦……今年上半年,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賣難」等困難,網絡直播帶貨迅速站上風口,各種「新面孔」湧入直播間。
  • 深山農產品 搭「直播帶貨」熱銷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日前,安溪縣劍鬥鎮雲溪村與郵政部門聯手,運用「直播帶貨」的營銷方式,將地處深山的雲溪村生產的黃金百香果等優質農產品,帶上電商經濟營銷「快車道」。 近日,記者在雲溪村長侖嶺農場黃金百香果基地看到,14畝百香果園呈階梯狀有序分布,一顆顆小燈籠般圓溜溜的百香果垂掛枝頭,清風拂來,濃濃的果香令人垂涎欲滴。
  • 花式帶貨!江蘇各地助力農產品暢銷線上線下
    近來,江蘇各地憑藉網紅直播帶貨、農產品節等方式,為越來越多的本土特色產品打開了新銷路,找到了新的生存空間。【鹽城東臺:「王婆」網上勤吆喝 西瓜新品一夜走紅】在鹽城東臺市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來自日本的西瓜優秀品種與中國頂尖培育技術的結晶——夜須西瓜以直播帶貨的形式與消費者見面了。網際網路知名農業社群組織農友會創始人李芳華說:「挑戰一下東臺西瓜的一個新品種,叫不服來戰。
  • 廣州首位副區長直播帶貨戰報:1小時賣出超2500份荔枝蜜
    4月15日,廣州從化開啟直播帶貨優質農產品專場活動,從化區副區長周耿斌來到直播臺前,帶貨從化荔枝、荔枝蜜等名優農產品。當天的直播活動持續12小時,直播人氣最高近60萬。不僅有廣州首位副區長參與,從化各鎮街幹部和企業代表紛紛走向「小屏幕」直播帶貨優質農產品。廣州北部的美麗鄉村以優質的生態和產品搭上電商快車,擁抱直播經濟。
  • 方山縣長周小雲直播帶貨 兩小時成交額破百萬
    「直播帶貨」作為一種新型銷售模式,促進產品銷售爆發式增長。5月19日晚,在第五屆呂梁名特優功能食品展銷會方山直播廳內,縣委副書記、縣長周小雲走進助農直播間,變身帶貨達人,攜手京東芬香主播羊羊在直播平臺上進行了長達2小時的帶貨直播,為我縣農特產品直播代言,力求通過電商平臺,將市場和工廠,生產和消費聯結起來,營造新的消費場景,滿足消費市場對優質產品的需求,激發區域經濟發展新活力,助力方山決戰完勝脫貧攻堅。
  • 區委書記「出鏡」帶貨 江都實體經濟連上「雲端」
    江都區商務局黨組書記許永華介紹,該區正在大力招引基地型電商項目,有的已經落戶。搶抓新風口,江都興起直播帶貨潮「全國各地的朋友們,歡迎您前來揚州東鄉——江都,賞美景、嘗美食、品美味……」近日,江都區委書記張彤走進「學習強國」江蘇學習平臺,為生態江都「打call」,為當地農產品「帶貨」。
  • 讓農產品搭上網際網路的「高速車」
    讓人不由驚嘆的是:這家僅僅只有20平方米的公司,卻在短短不到半年的時間裡,運作起了淘寶天貓、微信商城、抖音等網絡銷售平臺,抖音帳號粉絲1.5萬 ,特色農產品網絡銷售額達70萬元,讓農產品搭上了網際網路的「高速車」。更讓人意外是這家公司的負責人是一名90後小夥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