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看過幾篇關於「舒服」的文章,題目分別是:《和舒服的人在一起,就是最好的養生》《只想跟舒服的人在一起》《人最大的教養就是讓人舒服》《讓人舒服,是一個人最大的修養》《凡是讓你不舒服的關係,都是錯的》《餘生,找一個相處舒服的人在一起》合併同類項,地三鮮發現,這6篇文章有兩個主題,一個是讓自己舒服或者自己舒服,另一個是讓別人舒服。兩個主題,兩碗雞湯,看似很有道理,運用不好都會有毒。最理想的狀態當然是,自己舒服,別人也舒服,時時處處、渾身上下沒有不舒服的地方。可是,在這個世界上,你不是主子,沒有人會以你為中心,讓你舒服。你也不是奴才,像孫子似的,時刻讓別人舒服。人生也不是一帆風順的,環境艱苦,生活困苦,學習辛苦,工作勞苦。因此,人生在世,不舒服是常態。哪有那麼多人讓你舒服?你哪有那麼多舒服的時光?單純地讓自己舒服,太自私,容易產生以自我為中心的執念,一不舒服就生氣,一不舒服就抱怨,全然不顧別人的感受。讓你舒服的人不多,就是你的父母有時做不到。老婆、孩子做不到。你的兄弟姊妹、同事同學、親朋好友也更做不到。因為百人百性百脾氣,哪有那麼多人說話辦事都能做到你的心坎上?單純地讓別人舒服,怪憋屈,往往是,別人舒服了,你得時刻拿捏著,提心弔膽陪著小心,自己就委屈了,也會形成一種執念。有人說,讓別人舒服,這是一種修養。竊以為,這個提法本身就有問題。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舉止得體,不卑不亢,不害別人,自己覺得得體就行。要是這樣,別人還是不舒服的話,那他自身就有問題了。然而,還有兩種人,人們會竭盡全力讓他們舒服:一種人是自己的孩子,想方設法、全力以赴讓自己的孩子舒服。這是做父母的本性。另一種就是自己的領導,你就是心裡再不舒服,還得委曲求全讓領導舒服。領導不舒服,你就不舒服。領導一分不舒服,你就是十分不舒服(註:不想進步不想委屈自己的,忽略此點)。還有一種人,人們老是讓他們不舒服,這就是自己的父母。你可以一天到晚,一年到頭對爹娘甩臉子、砸東西、發脾氣,呲不他們,他們都能默默忍受。要明白,這世道,沒有人有義務讓你舒服,不使壞的人就是好人,能幫你的人是貴人,讓你舒服的是賢人,讓你時時處處舒服的是聖人。因此,舒服是相對的,是個比較級。舒服不舒服,完全看你對周圍人和事的心態。心態不好,雞湯也是毒藥。心態好,五毒也能下肚。寫到這,忽然想起了人們常說的一種狀態,也就是刺蝟相處報團取暖時,最佳的狀態就是保持最佳最合理的距離,相互依偎而又刺不傷彼此。遇到這樣的夥伴,你就夠幸運了。幸運了,你就感覺舒服了。當務之急,就是儘量做到讓你最親近的人舒服,那就是父母、老婆孩子。這是一個石子,你把它扔進水裡,水池裡就會產生一圈圈的波紋,那些波紋就是你現在或者將來相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