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是情感的紐帶,是溝通的橋梁。感謝你我的相遇,如果你願意的話,點擊右上角關注「你的寶藏鐸」讓我陪伴你度過每一個孤獨的時刻。
每個人都有過一段或好幾段難熬的時光,可能是因為學業不順,也有可能是因為事業不順。
但我這個人很奇怪,往往都是將那些大風大浪拋在腦後,卻因為掰壞了可樂拉環,找不到自己的發圈而蹲在地上失聲痛哭。
後來我終於明白,讓我絕望的並不是可樂拉環與發圈,而是在經歷風雨時自己的隱忍與故作堅強。
沒有發洩出去的情緒並不會自己消失,而是一點一點堆積在心底,等待著某個導火索的出現,一觸即發。
大部分時候,將我們陷入負面情緒的人是自己,沒有按要求完成指定的任務,未能將事情處理好。
但有時候,一地雞毛的結果可能是別人導致的,而這個結果卻需要我們來承擔,我們來為它負責。
別人都果斷地抽身離開,陪伴你的只有委屈和淚水,但你唯一的選擇只有接受。
前兩天看到一段話,大概的意思是:
感謝那個讓你撕心裂肺後涅槃重生的人,因為這些傷痕讓你成長,使你變成了更好的人。
然後你要學會釋懷,因為心中懷有怨念的話,會使自己變得面目可憎,無法好好擁抱生活。
這個觀點我保持完全否認的態度,因為我本就可以茁壯成長,並不需要你將我拔苗助長。
傷害我的人只會在我心裡留下陰影,即使你真的讓我被迫加倍努力了,我也不會因為所獲得的成就去感謝你。
朋友小菲去年升職了,回來我們給她辦了一個慶祝宴,都說要蹭蹭她的喜氣,說不定我們馬上也能收到好消息。
但我們都明白,小菲所獲得的成就都是她應該得到的,她前幾年所受的苦,不是一般女孩所能承受來的。
幾年前,小菲剛踏入社會,來到一家公司實習,被分配到了後期組,那個組長很溫柔,所有的實習生都很喜歡她。
小菲還很開心地和我們說,她的運氣實在是太好了,這個組長不會經常讓他們去跑腿,打掃衛生。
還會將上級布置的任務分享給他們,讓他們也多想想策劃案怎麼做,有什麼好的建議都可以提出來。
小菲很用心地對待每一次可以做方案的機會,有一期的策劃,她下了很大的功夫,做了很多功課,熬了一周。
她將這個策劃交給組長,希望組長給她一些提議,組長看了之後對她讚不絕口,說了一句:「後生可畏啊。」
這個策劃的確做得不錯,得到了上級的一致認同,但方案的署名是組長,看著大家都在為組長鼓掌時,小菲有一種在做夢的錯覺。
她再三確認了那個方案的主題與內容,和她做的一模一樣,她想要去找組長問個明白。
還未等她去找組長,組長便找上了她,說了一堆話,總結起來就是:我用了你的方案,但我資歷更老,你拿我沒辦法。
「你們年輕人有想法,有抱負,但是還是要多磨練磨練,遇事的態度決定了你們的高度,我們都是這麼過來的。
再過一個星期實習轉正的名單就出來了,組長打分佔百分之七十,你的表現我還是挺滿意的,繼續加油吧。
那個方案的實施,如果你能留下來的話,可以交給你來跟進,你一定能讓所有人都很滿意。」
小菲內心的想法就是將策劃扔到組長臉上,大不了這份工作不要了,沒什麼大不了的。
18歲的她一定會這麼做,但那時她已經不再是那個做事不需要考慮後果的孩子了,已經堅持了一個多月,現在放棄她就一無所有了。
她不想再住地下室了,她想換一個居住環境,離公司近一點,這樣就不需要早起一個半小時擠地鐵了。
衝動一時只會對她不利,收拾東西走人再重新找一家公司,將這糟糕的一切重新再經歷一遍。
忍氣吞聲留下來,逃離這個組,去其他的部門,她只有這個選擇,她一直記得那句後生可畏,她發誓要做出點成績來。
後來她拼盡全力,只是為了證明自己可以,能做出一份優秀的方案,就還能做出兩份,三份,無數份。
她帶實習生時,讓他們將自己的策劃加上自己的水印,告訴他們防人之心不可無,保管好自己的知識產物。
有人說要感謝那個讓你受傷害後,逼著你成長的人,因為他們讓你變得更好。
我覺得不是這樣,那些痛不欲生撕心裂肺的日子,都是你咬著牙一天一天熬過來的,憑什麼要謝別人,你要謝謝你自己 。
總有人教你成長,但方式不值得你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