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訊 (記者 江躍中)「我們展翼兒童培智服務中心作為一家為多種發展障礙兒童提供康復服務的民非機構,成立9年來,已累計為1000餘名自閉症患兒提供康復訓練服務。希望在未來能攜手更多愛心人士走進展翼,走近孩子和家長們,將陪護項目堅持做下去,點亮每一個星星孩子的夢!」昨天下午在普陀區真如鎮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分中心舉辦的「文明實踐,你我同行」——真如鎮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暨12·5國際志願者日活動中,普陀區展翼兒童培智服務中心創始人、中心主任孔凡鳳動情地說。真如鎮街道當天發布展翼兒童培智志願服務隊等7個新時代文明實踐品牌團隊和「五芒星」、「愛織路」等5個新時代文明實踐品牌項目,進一步培育踐行主流價值,大力弘揚時代新風,讓文明實踐滲透到社區各個領域,打通文明實踐的「最後一公裡」。
圖說:真如鎮街道發布展翼兒童培智志願服務隊等7個新時代文明實踐品牌團隊和「五芒星」、「愛織路」等5個新時代文明實踐品牌項目。陳小麗 攝 (下同)
愛心陪護為家長「減負」
在真如鎮街道,品牌團隊送溫暖,公益項目獻愛心,文明實踐活動就在居民身邊開展。展翼兒童培智志願服務隊積極連結愛心企業和志願團隊的資源,發揮志願者力量,為特殊患兒及家長服務,並在真如鎮街道志願服務中心牽線下,啟動了愛心陪護項目,從藝術療愈、文化補習、課程助教、戶外活動、家長喘息等多方面助力。項目開設3年多來,通過資源整合,志願者們積極參與項目實施,共計開展活動400餘場,累計參與的志願者人數約4000人,受益達5000人次,志願服務總時長近兩萬小時。「形式多樣、契合需求的活動,不僅豐富了孩子們的生活,讓他們得到與社會融合的機會,更讓背負重大壓力的家長們得到鼓勵與支持。」
圖說:表彰市、區優秀志願獎項。
真光三小區居民高阿姨是一名熱心的志願者,她說,「今天來參加志願者日主題活動,看到了很多充滿愛心的志願團隊和項目。作為志願者大家庭的一員,在主動幫助、溫暖他人的同時,我也能感受到志願服務在這個冬日帶來的融融暖意。」
今年以來,真如鎮街道積極打造「1+36+X」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依託志願服務團隊和志願服務項目品牌,創新開展文明創建,致力於讓文明實踐滲透到社區各個領域。
「益夫人」編織禦寒衣物
又到一年寒冬時,偏遠、貧困地區的孩子們衣衫單薄、鞋子破舊、禦寒衣物匱乏……「我們能為他們做些什麼?」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項目「多來米·愛織路」組織「益夫人」志願者組成編織社,用轄區愛心企業捐贈的毛線編織禦寒衣物,再由街道統一定期捐贈到雲南、貴州和青海的貧困留守兒童手中。
圖說:表彰市、區最美家庭獎項。
該項目一經發起,就吸引了84位「益夫人」志願者加入,他們大多為退休老人,平均年齡75周歲以上,徐妙琴有因心臟疾病引發的手部水腫,87歲的老黨員祖靜英已好長時間不握毛線針了……但一聽說給邊遠地區的孩子們編織愛心暖衣,她們都克服種種困難,精心設計了適合孩子們穿的花樣,密密針針地編織著。
「除了能為山區裡的孩子獻出一份愛心,這次公益活動也為我們這些老年人搭建了一個交流平臺,讓一同喜愛編織的人走到了一起,非常有意義。」志願者陳愛金說,今後,他們的織組會將這份愛延續下去,也為真如社區裡的獨居老人和困難老人帶去一份溫暖。
圖說:品牌項目及團隊進行服務展示。
有人問有人幫有人護
真如鎮街道僑聯依託街道網格化管理機制,成立了一支僑聯「銀齡」志願者團隊,每個居民區設有一名僑情聯絡員,擔任「銀齡」志願者,確保第一時間了解社區僑情民意,第一時間幫助歸僑僑眷協調、解決各種矛盾和困難。確保每一個生活在真如社區的早期歸僑僑眷,都有人問、有人幫、有人護,為他們的生活提供便利,提升歸僑、僑眷的生活指數和幸福指數。
今年,「銀齡」志願服務隊在抗擊疫情、鄰裡結對、物資捐贈、參與社區治理上充分發揮僑聯組織的獨特優勢,將關愛僑界困難人士家庭、僑法宣傳、醫療法律援助等志願服務送進社區。
活動現場,品牌項目及團隊還進行了服務展示,並開展了法律宣傳、日間照料入託諮詢、口腔健康諮詢義診、家電維修等便民服務活動。
【來源:新民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