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區志願者引導高山留守孩子通過閱讀開眼界、學禮儀、展現文明風尚。(同心慈善會 供圖)
秋日的黃昏,樂海城市廣場周邊的商家們迎來了一天中最忙碌的時段,乾淨的店面、飄香的飯菜,吸引眾多食客光顧。走出廣場往鳳祥西路,兩邊的林蔭道停車位上,車輛整齊擺放,秩序井然;馬路一側的雪樵公園,社區的老年舞蹈隊和歌詠隊輪番登臺,志願者們有序忙碌……
祥平街道鳳祥社區的秋日盛景,也是廈門市同安區紮實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建設、打通思想理論傳播「最後一公裡」的生動縮影。在廈門同安,138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實現基層全覆蓋,已經成為廣泛凝聚人心、培育時代新人、弘揚時代新風的堅實陣地。
作為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第二批試點,近年來,廈門市同安區一方面全域推進陣地建設,夯實基層文明實踐基礎,另一方面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創新宣傳服務模式,並通過科技賦能,線上線下相結合,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真正融入群眾生活。
【更精準】
群眾需要什麼 文明實踐就開展什麼
9月中旬,一堂生動形象的心肺復甦急救培訓課在濱海社區開展。同安區紅十字會的講師黃慶春耐心講解,並通過現場演示,向社區居民傳授日常急救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這堂培訓課並非常規的社區服務項目,而是應社區居民的要求,由群眾在同安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智慧雲平臺上先點單,再組織開展的。
急救培訓課程辦進社區的背後,是「老百姓需要什麼,文明實踐就做什麼」的核心理念。同安區委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說,在問卷調查和社區入戶摸底的基礎上,街道和社區了解到群眾的需求,相應的文明實踐活動就辦了起來,這樣的需求導向服務方式,破解了以往「服務」與「需求」兩張皮的問題,讓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更貼近群眾、更有成效。
希望農村產業致富扶持多幫帶、希望小孩上學更方便、希望社區的草坪都有專人看護……每有一個心願,就意味著多一項針對性舉措。
在鳳祥社區,為解決學生接送不便、較少陪伴的問題,藉助文明實踐站平臺,黨員幹部、志願者輪流值班,辦起了「四點半教室」,孩子們在實踐站內寫作業、看書、玩遊戲、畫畫,還沒下班的家長感到很放心。
「群眾需要的和政府開展的,往往存在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同安區委宣傳部負責人介紹,今年8月,廈門首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智慧雲平臺在同安區上線後,較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
智慧雲平臺實行「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融媒體中心+學習強國」的一體化運行模式,整合理論宣講、社會宣傳、教育服務、文化服務等七大志願服務平臺,並廣泛徵集群眾志願需求及志願者服務意向,推出「定製服務」,形成精細化對接、實現精準化服務。
「群眾有什麼問題、需求,在平臺上發個微心願,很快就會有志願者對接服務。」前幾天,廈航高郡小區獨居在家的王大爺要更換燈泡,他在智慧雲平臺上求助,不到半小時,社區志願者就上門幫他換好了。
更值得稱道的是,智慧雲平臺形成了「發布—派單—接單—執行」的整套流程,並嵌入評價模塊和積分商城,對相應的志願服務進行打分,對優質的志願服務予以獎勵。
類似網購評分機制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智慧雲平臺如今已經在同安區全面鋪開。從基層理論宣講到家門口的道路修繕,從群眾志願服務到傳統文化節日活動的開展,群眾都可以通過線上點單報名參與,同安區已經將新時代文明實踐的觸角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
【樹品牌】
每一項志願服務 都是一面旗幟
文藝輕騎兵進駐同安區祥平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圖/同安區委文明辦 提供
「各位鄰居,大家下午好。先鋒之聲廣播站又和您見面了,我們是西池社區的志願者……」近段時間以來,每周三至周五的傍晚時分,西池社區尚美花城小區先鋒之聲廣播站內,都有一群充滿愛心的志願者,通過小廣播講述身邊的文明故事。
「先鋒之聲」社區廣播站是西池社區眾多志願服務中的一項,該項目針對社區「三高三低」問題(外來人口比例高、封閉小區比例高、矛盾糾紛發生率高;居民互動率低、公共資源配置低、參與社區事務意識低),以社區志願服務為切入點,讓鄰裡關係熱絡起來。
走出社區,志願服務的氛圍更加濃厚。「講古仙」志願服務隊在雙溪講古場,用口述歷史的方式,聚焦同安歷史、民俗、方言、典故,講好同安故事。文藝輕騎兵志願者中,音樂、舞蹈等小分隊採用不定時街頭快閃的方式進行表演,詩歌、南音和其他小分隊則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為依託,開展定期公益教學、讀書會等活動。
群眾的需求,靠誰來滿足?在新時代文明實踐的試點進程中,同安區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志願服務,而且是品牌化的志願服務。在同安區,每五六名市民中就有一位註冊志願者。今年疫情防控期間,「920就愛您」志願服務聯盟的村居志願者成為值守一線的中堅力量,文藝志願者們創作了1000多篇抗疫文藝作品,教師志願者們則義務開展了1000多場線上課程教學輔導。
全區各地廣泛發動群團組織、企事業單位以及「五老」人員、公益人士等隊伍資源,形成了不少文明實踐的志願服務品牌,每一項志願服務就是一面旗幟。
關於品牌的培育還在持續。如今,同安區正依託「920就愛您」志願服務聯盟深入鄉村開展「志願服務超市+星火工程」培育活動,以「種志願、種理念、種隊伍」的培育模式,推動一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與多支志願服務隊伍共建對接,使志願服務像毛細血管一樣貫穿基層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方方面面。寓意志願服務品牌有燎原之勢的「星火工程」也逐漸取得成效,在一年多的時間裡,全區新增203支村級志願服務隊伍。
與此同時,同安區的志願服務品牌越來越響亮,「書香郵差」「高山悅讀」「暖心宅急送」「助學圓夢」等一批志願服務項目在全省獲獎。
同安區委文明辦負責人介紹,近兩年來,隨著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不斷深入,同安區志願者人數日益增長,全區有1000多支志願服務隊,在「志願廈門」正式註冊的志願者共有5.4萬餘人。志願者成為推動垃圾分類、疫情防控、文明創建等從「政府事」變成「全民事」的關鍵力量。
同安區濱海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內,群眾踴躍參與公益活動。圖/同安區委文明辦 提供
【全覆蓋】
文明實踐離群眾 再近一點更近一點
10月11日上午9時,雪樵公園秋高氣爽,市民志願者一邊健步行,一邊清理散落的零星垃圾。社區在這裡設立了文明實踐崗,就近服務市民、遊客,志願者的主力是社區居民、黨員和基層人大代表。
在廈航高郡小區,新設立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綠化養護崗已經滿員,居民林美珠是其中一片綠地管護的「第一責任人」。在她的精心看護下,小區綠草長勢良好,沒有受到破壞,不遠處的一棵桂花樹被招商銀行同安支行黨支部認管……有了文明實踐崗,綠地、樹木養護更加到位。
「讓文明實踐離群眾再近一點,更近一點!」同安區委文明辦負責人介紹,文明實踐崗是同安區在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試點中的一項創新,當地在建立中心、所、站三級組織架構的基礎上,延伸實踐觸角,創設文明實踐崗,打通和群眾聯繫的「最後一百米」。
如今,遍及基層村居的「宣傳崗」「科技崗」「健身崗」「幫扶崗」「關愛崗」等崗位的志願者們每天都在和居民打交道,這些崗位也從根本上解決了群眾找人難、辦事難,服務與群眾需求時間「斷檔」、脫節等問題,精準服務受到群眾好評。
從列入第二批試點,到陣地全區全覆蓋,同安區用八九個月的時間建立起以區、鎮(街)、村(社區)為單元的「中心-所-站-崗」四級聯動平臺,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後一百米」,全區建成1個中心、8個所、138個站,實現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全覆蓋。
結合「愛心廈門,同安在行動」,同安區還大力推動愛心屋建設,在全市率先實現城鄉全覆蓋,讓愛心廈門與新時代文明實踐緊密結合,全力推動解決困難群眾就業增收難題。
基層的文明實踐站點並非「一設了之」,為了更貼近群眾,同安區根據時下熱點和群眾需求,不定期調整服務內容。從民法典的基層宣講,到家庭科學理財;從網絡詐騙防範,到文筆塔下的朗讀,同安區緊緊圍繞志願服務、愛心廈門、理論宣講等關鍵環節,推動文明實踐在基層思想宣傳有維度、志願服務有熱度、社會治理有溫度,全面提升群眾的參與度、幸福感和獲得感。
【特寫】
社區推出「信用積分兌換超市」「鄰裡共享櫃」等服務
「老闆,社區志願服務積分兌換的洗車卡,能用嗎?」「當然可以,把車開過來就行!」
國慶中秋長假過後,鳳祥社區高郡小區的居民吳先生結束旅遊準備清洗愛車,抱著試試看的態度諮詢了家門口的洗車店。他雖然剛搬過來不久,但熱心參與社區的各項活動,志願服務兌換正是鳳祥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誠信商家聯盟」推出的優惠服務。
群眾需要什麼,志願服務就開展什麼,同安區推出親子閱讀等「定製服務」,形成精細化對接。(同心慈善會 供圖)
近年來,鳳祥社區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以「178,一起吧」黨建工作思路為引領,專門建立起信用積分兌換機制,探索建立「信用積分兌換超市」,即黨員、黨員戶、大黨委成員單位,在小區裡帶頭講誠信有擔當,熱心公益,在文明行為中做表率,為小區治理謀出路,在社區書院當義務老師等,均可獲得信用積分。
社區黨支部書記林方園介紹,社區信用積分兌換機制是商家、居民、社區多方商量的結果,只有多方共同參與才做得下去。通過建立積分和兌換的形式,增強商家志願者、居民志願者公益行為的持續性,提高社區居民的參與度,構建社區商居互惠互利、共建共享的新格局。
今年,鳳祥社區開創的「鄰裡共享」服務,也是社區探索出的一項新成效。當時,群眾提出諸如應急燈、人字梯、急救藥品、針線、飲水、手機充電寶等物品,能否由鄰裡共享使用的想法。
9月初,鳳祥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就為高郡小區引進「鄰裡共享櫃」,裡面的生活物品按照「統一採購一部分、群眾共享一部分」的方式解決。居民需要時,可登記借用,既解決了居民的燃眉之急,又加強社區、小區與居民的聯繫,提升居民對社區、小區服務的滿意度。
社區相關負責人介紹,社區還計劃建立「鄰裡共享群」,有居民需要借用時,由工作人員幫助聯繫借取,或者直接在群裡發布需求,「這一舉措既可以進一步充實社區共享物品清單,又能增進鄰裡之間的聯繫,使小區鄰裡氛圍變得更加熱絡。」(廈門日報記者 張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