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5月23日訊 「你們紮根貴州開展支教服務、幫扶留守兒童、助力脫貧攻堅,為你們的堅守和奉獻點讚,也為你們的成長和進步感到欣慰。」5月23日,揚州大學研究生支教團的志願者們收到一封珍貴的回信,貴州省委書記孫志剛親自回信勉勵志願者們。
貴州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一群普通大學生做了些什麼,獲得了當地的高度評價?
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位於黔南大山的最深處,這裡不少山區至今交通閉塞、信息滯後,很多山寨群眾文盲率、兒童輟學率很高,從社會教化到學校教育,當地的教育生態極度貧瘠。
2013年8月,揚州大學研究生支教團的志願者們第一次走進山區。從最初的駐點教學,到馬背上建立第二課堂,再到建立脫貧攻堅夜校,5年來,志願者們結合自身專業特長,構建起以山區教學為主線,涵蓋政策普及、科技幫扶、醫療診斷等的精準幫扶體系。
在山區,志願者們用心畫好扶貧和扶智的「同心圓」,取得了顯著成效。基礎掃盲課上,羅小蘭大姐用背簍背著孩子前來上課,她拉著志願者的手說,「老師,能不能教我寫下娃兒的名字?」;實用技能課上,布依族的吳坤英阿姨學會了用微信給遠方求學的孩子轉帳,以後再也不用每月往返4個小時山路去銀行匯款;今年6月,志願者們在八河村木廠小學援建的教學樓即將落成,從此,6個不同年級的孩子再也不用擠在同一間教室上課了。
「每次往返都要近5個小時,就為了90分鐘的課程,值得嗎?」不少山區的交通仍然很閉塞,很多時候,教學物質甚至要通過馬匹運山寨,不少人也提出這樣的質疑。
「但每一次走進山區村小,走進夜校課堂,少數民族群眾信任的眼神,孩子們求知的渴望,都深深感動並鼓舞著我們。」志願者孫津如是說。
5年來,團隊累計向山區引進教育、醫療、科技等專業志願者近200名(其中,30餘名長期駐守志願者),展主題志願服1200餘人次,服務時長4000餘小時,累計援助70餘萬元公益物資。團隊先後榮獲「2014年全國首屆志願服務項目大賽金獎」「2016年全國社會青年組織『夥伴計劃』示範項目」「2017年貴州省首屆志願服務項目大賽金獎」等榮譽。
團隊紮根山區助力脫貧攻堅的事跡感動了當地政府和群眾。5月初,揚州大學研究生支教團作為貴州省扶貧攻堅項目開展的優秀代表,參與該省組織的「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5月2日在北京大學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座談會。該省省委書記孫志剛親自回信勉勵這批志願者,愛國、勵志、求真、力行,乘新時代春風,在貴州這片熱土上放飛自己的青春夢想,建功新時代、共圓中國夢。
記者 張晨
通訊員 張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