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09年4月自學考試餐飲經濟學導論試題
課程代碼:00985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服務作為商品( )
A.沒有使用價值而只有價值 B.沒有價值而只有使用價值
C.既有使用價值又有價值 D.既沒有使用價值又沒有價值
2.作為生產性勞動,服務勞動( )
A.創造價值 B.轉移價值
C.消耗價值 D.分配價值
3.餐飲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的主要評判標準是( )
A.行業的評判與感受 B.主管部門的評判與感受
C.接受服務的顧客的主觀評判和感受 D.專家的主觀評判和感受
4.從生產要素集聚程度看,餐飲業屬於( )
A.資源密集型產業 B.勞動密集型產業
C.資本密集型產業 D.技術密集型產業
5.餐飲業與農業在價格上的聯繫實質是( )
A.農業經營成本和餐飲經營成本之間的聯繫
B.農民勞動力價格和餐飲從業人員勞動力價格之間的聯繫
C.農業機械價格和餐飲設備價格之間的聯繫
D.農產品價格和餐飲產品價格之間的聯繫
6.餐飲業與烹飪設備製造業的聯繫是( )
A.前向關聯 B.重點關聯
C.後向關聯 D.旁側關聯
7.在旅遊活動的要素中,處於主體地位的是( )
A.旅遊市場 B.旅遊資源
C.旅遊業 D.旅遊者
8.餐飲業屬於( )
A.第一產業 B.第二產業
C.第三產業 D.第四產業
9.以下屬於從微觀層面上加強餐飲人才建設的對策是( )
A.加強對國外先進理念、技術、管理經驗的學習,提高餐飲人員素質
B.塑造有利於人才培養與發展的環境
C.做好餐飲人才培養的長遠規劃工作
D.建立基於人才分類、分層機制的教育體系
10.餐飲需求量與人們收入之間的反應及變化關係是( )
A.餐飲需求價格彈性 B.餐飲需求收入彈性
C.餐飲需求彈性 D.餐飲供給彈性
11.餐飲供給與需求在量的方面的衝突主要表現在( )
A.供給能力與計劃就餐人次之間的矛盾
B.供給能力與實際就餐人次之間的矛盾
C.供給能力與就餐者嗜好之間的矛盾
D.計劃就餐人次與實際就餐人次之間的矛盾
12.餐飲市場環境要素分為宏觀環境要素和微觀環境要素,屬於微觀環境要素的是( )
A.社會公眾因素 B.地域民俗習慣因素
C.經濟因素 D.政治法律因素
13.實現餐飲產品差別化的主要目的是( )
A.滿足消費需求的差異化 B.實現餐飲經營的差異化
C.提高餐飲市場的進入壁壘 D.維持原有的市場競爭結構
14.我國學習和借鑑日本商業的經驗,開始引入「業態」一詞是在( )
A.20世紀70年代 B.20世紀80年代
C.20世紀90年代 D.21世紀初
15.屬於非商業型的餐飲業類型是( )
A.外賣店 B.運輸業餐飲
C.酒吧 D.員工餐飲
16.餐飲企業提供的菜餚食品及服務等是餐飲產品的( )
A.核心部分 B.形式部分
C.邊緣部分 D.延伸部分
17.從供給角度對餐飲產品進行劃分,屬於餐飲產品構成要素的是( )
A.餐飲食物產品、餐飲設施設備和就餐環境
B.餐飲食物產品、餐飲設施設備、就餐環境和餐飲服務
C.餐飲食物產品、餐飲設施設備、就餐環境和餐飲文化
D.餐飲食物產品、餐飲設施設備、就餐環境、餐飲服務和餐飲文化
18.餐飲企業在市場調查的基礎上,引入其他地區菜系或一些異國地域市場中的與本地菜點風格特色有明顯區別的菜品,此為餐飲產品開發與創新策略中的( )
A.搶先開發策略 B.仿製產品策略
C.引進產品策略 D.改進產品策略
19.行業管理的主體是( )
A.政府管理部門和企業 B.政府管理部門和行業管理組織
C.行業管理組織和企業 D.行業協會和企業
20.進入20世紀80年代,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以及外出就餐人群結構發生變化,美國餐飲業進入大發展階段,形成龐大產業的是( )
A.外賣和外送食品 B.中餐食品
C.保健食品 D.日式食品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1分,共5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1.在現階段,餐飲業的結構呈現的特徵有( )
A.投資主體(武漢自考)多元化 B.經營業態多樣化
C.消費需求大眾化 D.消費需求多樣化
E.投資主體和市場格局多元化
22.餐飲需求調查和預測的內容主要包括( )
A.餐飲需求構成 B.餐飲需求能力
C.餐飲需求動機 D.餐飲需求方式
E.餐飲需求行為
23.餐飲市場需求調查的內容主要包括( )
A.餐飲市場容量及結構調查
B.餐飲消費動機調查
C.餐飲企業規模調查 D.餐飲產品價格調查
E.餐飲消費行為調查
24.餐飲產品開發與創新的策略主要有( )
A.仿製產品策略 B.搶先開發策略
C.品牌策略 D.改進產品策略
E.引進產品策略
25.我國餐飲業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主要有( )
A.餐飲企業管理水平低 B.餐飲市場秩序有待整頓
C.餐飲業經營環境亟待改進 D.操作手段相對落後
E.服務質量較差
三、填空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請在每小題的空格中填上正確答案。錯填、不填均無分。
26.餐飲經濟學是______的分支學科,是其在餐飲業這個特定領域的具體化和深化。
27.餐飲業作為典型的服務行業,其服務特徵主要包括______、不可儲存性、生產與銷售的同步性以及差異性。
28.食品工業具有眾多的門類,依照食品的主要原料來源來劃分,可分為______、畜產品和水產品三種。
29.餐飲供給可劃分為相互依存的兩大類,即基本餐飲供給與______。
30.餐飲市場不同於一般產品市場和服務市場,它具有多樣性、______、層次性、廣泛性和波動性等特點。
31.餐飲市場競爭的內容主要體現在______、價格競爭和促銷活動競爭三個方面。
32.通常餐飲產品的需求構成包括滿足生理需求的餐飲產品和______的餐飲產品。
33.現實中比較特殊的餐飲產品生命周期類型有______、不斷改進或周而復始型以及一時風尚型。
34.餐飲現代化的基本特徵可以歸納為______、產品標準化、服務規範化、管理科學化和經營連鎖化。
35.餐飲行業管理的手段有行政、______和法律三種基本手段。
四、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36.餐飲市場機制
37.餐飲需求交叉彈性
38.餐飲市場消費結構
39.餐飲市場客源預測
40.餐飲業態
五、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41.旅遊餐飲業的發展應遵循哪些原則?
42.簡述影響餐飲需求的因素。
43.餐飲市場結構優化的意義是什麼?
44.餐飲產品開發創新有什麼意義?
45.簡述國外餐飲業的發展特點對我國餐飲業的啟示。
六、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6.試述我國餐飲業實施科技化發展戰略的必然性和重要意義。
47.根據餐飲服務生產與消費過程的特點,聯繫實際說明如何開發更加符合消費需求的獨特的餐飲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