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09年1月自考教育學原理試題
課程代碼:00469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中國封建社會學校教育的主要內容是( )
A. 哲學 B. 儒學
C. 神學 D. 宗教
2.人的心理發展包括兩個方面,即( )
A. 認知和能力發展 B. 認識過程和個性心理發展
C. 智力和品德發展 D. 認識能力和情感發展
3.被公認為第一本現代教育學著作的是赫爾巴特的( )
A. 《康德論教育》 B. 《大教學論》
C. 《愛彌兒》 D. 《普通教育學》
4.在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教育中,學校教育處於( )
A. 前提地位 B. 主導地位
C. 基礎地位 D. 中介地位
5.在西方現代學校制度確立和發展過程中,「公學」產生於( )
A. 英國 B. 美國
C. 德國 D. 法國
6.據可查證的資料,人類最早的學校出現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 )
A. 中國 B. 埃及
C. 印度 D. 巴比倫
7.美的基本形態是藝術美和( )
A. 自然美 B. 社會美
C. 教育美 D. 現實美
8.學校教育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 )
A. 教育內容 B. 教育手段
C. 教育影響 D. 教育方法
9.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所說的「人的全面發展」的內涵是( )
A. 生理與心理全面發展
B. 人的勞動能力與人的真正和自由的全面發展
C. 體力與智力的發展
D. 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10.在知識學習和能力增長關係的問題上一直存在著兩大學派的爭論,強調學習的重點應當是能力提高而非知識累積的學派是( )
A. 形式教育學派 B. 能力教育學派
C. 知識教育學派 D. 實質教育學派
11.人的身心發展的物質前提是( )
A. 遺傳 B. 環境
C. 教育 D. 家庭
12.家庭教育沒有也不必遵循任何固定的模式,體現了家庭教育的( )
A. 生活化特點 B. 複雜化特點
C. 多樣化特點 D. 情感化特點
13.「教育的生物起源說」的代表人物是( )
A. 勒圖爾諾和沛西·能 B. 孟祿和沛西·能
C. 勒圖爾諾和孟祿 D. 沛西·能和洛克
14.在西歐教會學校中,主要針對勞動人民進行宗教宣傳的學校是( )
A. 僧院學校 B. 天主教學校
C. 教區學校 D. 基督教學校
15.現代認知心理學認為,知識可分為陳述性知識和( )
A. 邏輯性知識 B. 方法性知識
C. 程序性知識 D. 實踐性知識
16.我國第一個現代學制是( )
A. 壬戌學制 B. 壬寅學制
C. 癸丑學制 D. 癸卯學制
17.社會本位教育目的論的一個著名代表人物是( )
A. 盧梭 B. 杜威
C. 裴斯泰洛齊 D. 凱興斯泰納
18.當代在西(武漢自考)方教育理論界佔主導地位的教育思潮是( )
A. 文化教育學 B. 馬克思主義教育學
C. 批判教育學 D. 制度教育學
19.我國教育目的的一個基本特徵是堅持( )
A. 全面發展 B. 個性發展
C. 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的統一 D. 自主發展
20.「最近發展區」理論的倡導者是( )
A. 維果茨基 B. 埃裡克森
C. 贊可夫 D. 皮亞傑
二、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
21.現代教育的終身性
22.「一般發展」
23.教育美育
24.談話法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7分,共35分)
25.社會教育的主要途徑和形式有哪些?
26.簡述德育的功能。
27.簡述教育目的與教育目標的關係。
28.二戰以後西方學制發展的共同特徵是什麼?
29.如何理解政治制度決定教育的領導權?
四、論述題(本大題13分)
30.結合實際,談談如何正確運用獎懲法。
五、案例分析題(本大題16分)
31.陳景潤作為新中國第一代大學生,是全國著名大學——廈門大學數學系的高材生。四年大學課程,他僅學三年,便以優異成績提前一年畢業,被分配至北京市一所中學任數學教師。按說,陳景潤的專業成績是無可挑剔的,當一個數學教師綽綽有餘。但實際上,他並不能勝任。工作剛開始,就顯露出諸多不適應。他講的課不能符合教學常規要求,稍不注意,就將自己的研究課題——《數論》的內容講了出來,學生們意見很大。學校領導多次提醒其加以改進,但效果並不明顯。再加上陳景潤潛心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積勞成疾,又請假住院,故誤課較多。沒有辦法,在試用期滿後,學校領導委婉地勸其回到母校去——實際上是將其退回原畢業學校。
問題:(1)你認為陳景潤不能勝任教師工作的原因是什麼?(5分)
(2)你認為教師應具備什麼樣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8分)
(3)從這個案例中你得到什麼啟示?(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