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雨水送春意 食粥養脾胃

2020-12-17 澎湃新聞

2月18日,農曆正月廿二是每年24節氣中的第二個節氣——雨水。俗語說「春雨貴如油」。雨水節氣,意味著進入氣象意義的春天,雨水後,春回大地,春滿人間。雨露滋潤著大地,又到了春耕的日子。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風溼科薛欒主任醫師提醒,雨水節氣,春風送暖,皮膚致病的細菌、病毒易隨風傳播,故春季傳染病常易暴發,要加強鍛鍊身體,注意「衣食住行、順應天時」。

澎湃新聞記者 汪錫卿 圖

【候】好雨知時節

雨水之後,氣溫回升較快,冰雪融化,降水增多,白晝增長。雨水不僅表示降雨的開始,也表明雨量開始增多,這一節氣現象在中國古代先民的著作中常常可以見到,如《曆書》中說:「鬥指壬為雨水,東風解凍,冰雪皆散而為水,化而為雨,故名雨水。」

這個時候春風遍吹,冰雪融化,空氣溼潤,人們常說:「立春天漸暖,雨水送肥忙」。對農民來說,雨水正是小春管理、大春備耕的關鍵時期,也是我們的生活充滿新希望的開始。

自古以來,不僅農民珍視雨水,文人墨客更歌頌雨水,杜甫有詩:「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韓愈有詩,「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還有陸遊的詩,「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居】春捂防過敏

薛欒主任醫師提醒,雨水節氣,春風送暖,皮膚致病的細菌、病毒易隨風傳播,故春季傳染病常易暴發流行感冒。因此每個人應該保護好自己,注意鍛鍊身體,增強抵抗力,預防疾病的發生。

大家就要注意「衣食住行、順應天時」,正所謂「三因制宜」,三因具體是指:因時、因地、因人。這裡講的因時既是根據時間節點的不同而調整衣、食、住、行習慣,做到「用寒遠寒,用熱遠熱」,要旨總不離「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也主張春時衣著宜「下厚上薄」,上體無妨略減,以養陽之生氣。此節氣之時,儘管天氣沒有深冬那種「刺骨嚴寒」,但乍暖還寒、忽冷忽熱更要格外注意,穿衣著裝要謹記「春捂」原則,以防氣溫變換引起風寒感冒。

生活起居方面要夜臥早起,提倡人與自然相對應。春天來了,白天漸漸延長,黑夜慢慢縮短,陽氣漸長,陽主動陰主靜,陽氣生長了人就要順應大自然的氣機,適當改變一下作息時間,增加活動的時間。

雨水仍然是早春節氣,早晚仍然較為寒冷,霧氣大,不宜於做過於激烈的運動,避免因為體內能量(中氣)消耗太過而失去對肝氣的控制,導致肝氣過剩而出現發熱、上火等症狀。可做些散步、打太極拳等較輕鬆的運動,讓肝氣慢慢地上升。但如果雨水過多,晨練時霧氣較重,應適當推後,尤其是患者有骨關節炎或類風溼性關節炎的病人要注意。

另外,春天晴朗風大,紫外線增強,空氣中過敏原增多,花粉指數偏高,對於敏感性皮膚的姑娘來說,臉紅了、發癢了、刺痛了,各種敏感症狀就暴發了。因此建議大家,出門儘可能選在花粉指數最低時或者風小時。外出也要注意,過敏性皮膚最好戴個口罩,回家後換上乾淨衣服。在飲食上要少吃魚蝦、海鮮及辛辣刺激性食物。過敏現象比較嚴重的人群,要立即到醫院接受專科醫生的診斷與治療。

【食】健脾和祛溼

雨水節氣,飲食調養應注意什麼?薛欒主任醫師認為,隨著雨水節氣的到來,貴如油的春雨通常會慢慢增多,但若雨水過多也會導致溼氣過盛,對人體最直接的危害就是溼阻筋脈和溼困脾胃,出現關節僵痛、皮膚溼疹、食欲不振、腹瀉等症狀。所以,這一時期要加強對身體及脾胃的養護,注意健脾祛溼。唐代藥王孫思邈說:「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尤其對那些脾胃功能較差的人們來說,這一方面尤為重要。

春節期間人們飲食容易疏於節制,油膩飲食相對增多,針對這一時期特點,雨水節氣中我們更要注意修養我們的脾胃,中國傳統醫學稱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人身體的營養物質需要飲食中得到,注意平時可多吃些諸如芋頭、蓮子、茯苓、鯽魚、胡蘿蔔、山藥、小米、薏米等食物,以達到健脾的目的。大家都知道粥能養胃,正如清代溫病大家王孟英在他的《隨息居飲食譜》中說到:「粥飯為世間第一補人之物」,因此食療方面多以粥為好,可做成蓮子粥、山藥粥、紅棗粥、薏苡黨參粥等。需要注意的是,從立春開始,就不能過食羊肉啦!

此外,由於肝氣順應春之生發故很容易出現口舌乾燥、口腔潰爛等情況,也就是俗稱的「上火」或稱之為「肝火上炎」。因此,此時應多吃新鮮蔬菜、水果,清淡飲食,以補充人體水分,豆苗、芥菜、菠菜、淮山、蓮子、柑橘、蜂蜜、甘蔗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情】養肝需止怒

薛欒主任醫師尤其強調,春季養生要注意養肝。中國傳統醫學認為:東方為肝,肝屬木,肝在志為怒,所以中醫有「怒傷肝」之說。春季陽氣生發速度開始快於陰氣的速度,肝火也處在了上升的勢頭,需要適當地釋放。肝喜疏洩厭抑鬱,生氣發怒易讓肝臟氣血淤滯不暢而導致各種肝病症狀,如納差、胸脅疼痛、頭痛、失眠、口苦、女性月經不調等。

因此,春天不應該鬱悶、生氣。這段時節,除了保持愉快心情,也可多稱讚別人,別人快樂,自己也快樂。保持好心情,也是護肝的一個竅門。

下面是為大家推薦一首清•馬齊《養生秘旨》:

怒甚偏傷氣,思多太損神。

神疲心易役,氣弱病來侵。

勿使悲歡極,常令飲食均。

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嗔。

亥寢鳴雲鼓,晨興漱玉津。

妖神難犯己,精氣自全身。

若要無諸病,常當節五辛。

安神宜悅樂,惜氣保和純。

壽夭休論命,修行在本人。

若能遵此理,平地可朝真。

【方】雨水養生湯

最後,介紹幾款適合雨水節氣的食療方:

雨水養生湯

配料:銀耳15克,核桃仁15克,拘祀30克,小米適量。

做法:銀耳、核桃仁、小米、枸杞煮粥,並於每日上午10時服用200毫升即可。

功效:潤和脾胃,護陽氣。

眉豆莧菜田雞湯

材料:眉豆100克,莧菜500克,田雞2-3隻(約250克),蒜頭50克,生薑3片,食鹽適量。

做法:眉豆洗淨後,稍浸泡,莧菜洗淨,蒜頭去衣,田雞宰洗淨,去皮、內臟,切塊。覓菜和生薑、蒜頭放進瓦煲內,加入上泉水1750毫升(約7碗水量),武火煲沸後,改文火煲半小時,去渣留湯:放進眉豆、田雞,再煲1小時,調入適量食鹽便可。

功效:祛溼熱,健胃消食。

銀耳粥

配料:銀耳3克,大米50-100克,冰糖或白糖適量。

做法:摘淨洗好銀耳,淘洗乾淨大米,放入鍋內一同煮粥。熟時加入適量冰糖或白糖。

功效:具有滋陰補腎之功效。適用於自汗盜汗、遺精腰痛、婦女帶下等症。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二十四節氣:雨水節氣的含義與風俗(雙語)
    雨水是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the 24 traditional Chinese solar terms)中的第二個節氣。此時氣溫回升,雨量漸增,像是嚴冬的冷風解凍後化為雨水降落下來。雨水的英文表達為Rain Water,也是非常直白啦。   Rain Water signals the increase in rainfall and rise in temperature.
  • 關於雨水節氣的作文:雨水
    雨水是24節氣中的第2個節氣。每年的2月19日前後,太陽黃經達330度時,是二十四節氣的雨水。此時,氣溫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為雨水。雨水節氣一般從2月18日或19日開始,到3月4日或5日結束。雨水和穀雨、小雪、大雪一樣,都是反映降水現象的節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
  • 在家一起學食育(民俗篇)|二十四節氣——雨水,告訴孩子們春來了
    食育微課堂在家一起學食育|民俗篇二十四節氣--雨水諺語:春雨貴如油圖片|央視新聞 雨水--節氣特點>雨水是緊隨立春之後的第二個節氣,它與穀雨、小滿、小雪、大雪相似,都是反映降水情況的節氣。雨水節氣時段一般從公曆2月18日至20日開始,到3月4日或5日結束。雨水是古代農耕文化對於節令的反映,雨水節氣標示著降雨開始、雨量漸增,俗話說「春雨貴如油」,適宜的降水對農作物的生長很重要。雨水--三候雨水節氣的物候有三候,即:一候獺祭魚,二候鴻雁來,三候草木萌動。
  • 平補潤肺,溫護脾胃——秋分節氣養生提要
    秋分時節,地面上下的熱氣處於平衡狀態;秋分過後,金氣斂降、壓力增加,地面以下陽氣漸多於地上,天氣一天比一天冷,樹葉漸黃,北半球白晝一天短過一天,黑夜一夜長過一夜。此節氣後重在養「收」、養陰。所有與昇陽、散陽有關的情緒、運動、飲食、穿衣都應有所收斂、節制。要注意保暖,勿過食辛辣,當收斂神氣,早臥晚起。
  • 百合蓮子瘦肉粥最養脾胃
    文/羊城晚報記者陳輝通訊員張秋霞一年四季,春天是養肝,夏天是養心,秋天養肺,而冬天是養腎。那麼脾胃什麼時候養呢?一年四季都需要養的。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治未病科主任陳瑞芳介紹,在平時我們有很多壞習慣損傷脾胃,所以應該經常養養脾胃。
  • 24節氣專欄-雨水
    01雨水節氣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二個節氣,標示著降雨開始、謂之雨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後繼之雨水「。02雨水三候一候獺祭魚雨水節氣到來,河面冰開始融化,水獺在水裡面很容易將冰打破,捕魚為食,把抓住的魚兒擺岸邊,如同先祭後食的樣子。
  • 小兒推拿李波:搭配好小米粥,把孩子脾胃養好!適合孩子的四款粥
    小兒推拿李波:搭配好小米粥,把孩子脾胃養好!適合孩子的四款粥小兒推拿李波:搭配好小米粥,把孩子脾胃養好!適合孩子的四款粥三伏天裡,孩子沒有胃口,可以考慮喝點小米粥,《本草綱目》:「煮粥食,益丹田,開腸胃。」簡單來說可以健脾和胃、益腎、除熱,歸腎、脾、胃經。
  • 雨水 | 願風調雨順 四季安康
    雨水節氣過後,氣溫開始回升,溼度逐漸升高,但冷空氣活動仍較頻繁,所以早晚仍然較冷。因此,在這個時候,養生保健最關鍵的就是保護好中焦脾胃,注意保溫。這是因為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健全,則人體營養利用充分,反之則營養缺乏,體質下降。早晚較冷,風邪漸增,常見口舌乾燥現象,為此,我們宜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以補充人體水分,少食油膩之品。
  • 2020年雨水是什麼時候?雨水節氣的由來是什麼?
    每年的雨水到來就是表示春天真正到來了,氣溫開始回升,降雨變多。你知道2020年的雨水是什麼時候嗎?雨水節氣的由來是什麼?  一、2020年雨水是什麼時候   2020年雨水是2月19日,雨水是在每年正月十五前後。雨水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個節氣。這個節氣代表著溼潤的天氣,降雨量增加。和穀雨、小雪、大雪一樣,雨水也是反映降水現象的節氣。
  • 節氣文化|雨水「三候」指什麼?關於雨水的詩句、農諺有哪些?
    轉眼間,雨水節氣一臉朦朧地款款走來了。何謂雨水?古人說:「東風解凍,冰雪皆散而為水,化而為雨,故名雨水。」雨水有三候:「一候獺祭魚;二候鴻雁來;三候草木萌動。」就是說,水獺開始捕魚了,將魚擺在岸邊如同先祭後食的樣子。五天過後,南遷的大雁起程飛回北方。再過五天,在「潤物細無聲」的春雨中,草木隨地中陽氣的上升而開始抽出嫩芽。
  • 雨水節氣最該吃的水果是它,鐵含量勝蘋果20倍,煮粥喝好吃又美容
    2月19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雨水節氣,正所謂"不時不食",意思是,不是這個季節的(東西)就不吃。要說雨水節氣最該的水果,櫻桃是首選。尤其進口的那種圓而大的櫻桃,也叫「車釐子」,一躍成為超級「爆款」,成為健身人士、時尚達人們的最愛。
  • 今日雨水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今日雨水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時間:2020-02-19 15:5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今日雨水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一候獺祭魚 水獺開始捕魚了,將魚擺在岸邊,如同先祭後食,十分可愛。
  • 每日新報數字報刊平臺-善用節氣 以養身心(圖)
    二十四節氣不僅能反映四時變化規律、指導農事耕種,在指導養生保健方面的作用也非常大。作為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學院首任院長 、現任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的張其成,對節氣養生深研多年,著述頗豐,而且頗有心得。
  • 雨水節氣由來及特徵的介紹 雨水節氣會有什麼天氣變化?
    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2個節氣,位於每年正月十五前後(公曆2月18-19日),太陽到達黃經330°。 雨水和穀雨、小雪、大雪一樣,都是反映降水現象的節氣。 這天通常出嫁的女兒要回家探望父母,要給母親送一段紅綢和燉一罐肉。【2017年雨水節氣是什麼時候】
  • 雨水節氣諺語大全_天氣新聞_東方天氣網
    雨水節氣是每年的2月19日或20日,此時冬去春來,氣溫開始回升,空氣溼度不斷增大,但冷空氣活動仍十分頻繁。雨水是大地的甘源。那些雨水的甘霖,聽得見、看得見。暖也雨、寒也雨。古人關於對雨水節氣諺語的匯總還真不少,多半是根據農業生產生活經驗總結的。24節氣之雨水節氣諺語如下, 雨水節氣簡單農諺大全看這裡。
  • 節氣說禮|白露,授杖賜粥備衣裳
    ---明·朱有燉秋風急雨過後,天氣明顯轉涼,節氣上的秋令已經近半,今天白露,仲秋之節,金桂飄香的時節已至,下周將迎來中秋節小長假了。在《禮記·月令》篇中,關於仲秋白露、秋分二氣的星象物候特徵是這樣描述的:「仲秋之月,日在角,昏牽牛中,旦觜觿中。其日庚辛。其帝少皞,其神蓐收。其蟲毛。其音商,律中南呂。其數九。其味辛,其臭腥。其祀門,祭先肝。
  • 二十四節氣養生藥膳
    二十四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 遠在春秋時代. 就定出仲春. 仲夏. 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氣. 你知道民間流傳著哪些二十四節氣美味食譜麼 一 立春 立春是一年中的第一個節氣.飲食調養方面要考慮春季陽氣初生. 宜食辛甘發散之品. 不宜食酸收之味. 肝主春. 肝屬木. 木性可曲可直. 條順暢達.
  • 五穀為養,幫我們調理脾胃,很多人還在排斥喝粥?
    小米是五穀之首,是最有營養的了,其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健脾胃,所以如果養脾胃可以經常食用小米粥,經常喝小米粥可以補中益氣,延年益壽,尤其對於一些脾胃不和的、老人和孕婦都應該經常喝。大家肯定覺得一碗小小的粥能這麼厲害,還真是挺厲害的呢。
  • 四方國學 二十四節氣 雨水
    請您點擊關注「四方國學」共學國學~節氣概述·雨水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之一。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2個節氣,位於每年正月十五前後(公曆2月18-20日)。太陽位於黃經330°。雨水是24節氣中的第2個節氣。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後(公曆2月18-20日),太陽黃經達330度時,是二十四節氣的雨水。此時,氣溫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為雨水。
  • 春天六個節氣,不同節氣不同習俗,不同的茶香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燕燕於飛,頡之頏之。昔我往矣,楊柳依依。夢想著春,春就來了。春是溫暖的使者,陽光明媚、草長鶯飛、鳥語花香;春是生長的希望,萬物初發,生機勃勃、耕耘播種。暖暖的太陽讓冠狀病毒慢慢的死掉,春季萬物生靈的重生。春有6節,一節立春,二節雨水,三節驚蟄,四節春分,五節清明,六節穀雨,不同的節氣,不同的茶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