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演講:BAT不是多了而是少了,中國應有幾十家這樣大的企業

2020-12-23 中國企業家雜誌

「大公司不是市值大、不是規模大、而是責任大,只有責任大的企業,才能走得更遠。」

綜合編輯 | 高歡歡

頭圖來源|重慶衛視視頻截圖

8月26日,還有15天退休的馬雲出席2019年重慶智博會,講述了他眼中的數據時代。值得一提的是,馬雲此次的身份,並非以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而是聯合國數字合作高級別小組聯合主席。

這是馬雲第二次到重慶參加智博會。

馬雲認為,「以前我們這樣的會議基本上都是在美國召開,如果在美國矽谷開這樣的會,我認為一般代表著技術研究的進步,但是在中國西南地區召開這樣的會,我認為代表著社會的進步。」

他還表示,中國有機會成為網際網路上的國家,BAT這樣的企業不是多了,而是少了,中國應該發展處幾十家這樣的企業。「我們不應該害怕創新企業變成巨頭,而是應該擔心巨頭不創新了。」

談AI:讓人更像人,機器更像機器

聯合國數字合作高級別小組聯合主席馬雲表示,智能時代千萬不要把精力花在技術上、花在設備上,而是要花在人的進步身上、人的感受身上。

馬雲一直堅信,「AI」應該翻譯成為「機器智能」,而不是「人工智慧」。智能世界的三要素是網際網路、大數據和雲計算,其中網際網路是生產關係,雲計算是生產力,大數據是生產資料。

他認為,智能是改變世界的工具,智慧是改變智能的思想,引領未來的不是智能,而是智能背後人類的智慧。

馬雲稱,工業時代技術讓人類向外探索得更遠、更廣闊,我們一直探索月球、探索火星,但是人們特別關心的是技術、產品和服務,而事實上,智能時代應該是讓人類更加關注自己、關注內心,更加懂得人類本身。

「智能世界不是讓萬物像人,而是讓萬物像人一樣去學習,智能時代要解決的是人解決不了的問題,了解人不能了解的東西。」馬雲說,我們不斷在研究機器怎樣可以像手一樣靈活,其實人類永遠會比機器更加靈活。過去,我們把人變成了機器,未來,機器會變成人。但最終,人應該更像人,機器更應該更像機器。

「5G時代,BAT容易被淘汰」

在大會上,馬雲談到了5G,他稱,技術設備應該花在人的進步身上、人的感受身上,智能時代不應該也不能讓人失業,而是讓人去做更有價值的事情。

馬雲表示,1G、2G是以個人電腦PC為主,3G、4G以手機為主,而5G開始只要通電的都是端,所有通電的都會連接起來。網際網路時代是人與人、人與機器的關係,5G時代是機器與機器、端與端之間的關係,5G時代會把很多企業永遠留在4G和3G時代,包括BAT,往往這個時代做得最好的會被下一個時代所淘汰,只有用好5G、尊重5G,並且擔當起5G時代的創新和責任,才有可能進入5G時代。

馬雲稱,現在講的很多5G,其實現在討論的大部分都是跟5G的通訊有關,其實,5G時代,通訊最多不會超過20%,物聯網將佔80%以上,智能世界每個東西都會有一個晶片,而這些晶片之間會講話、會計算、會付費、會交流。

所以對未來的認識絕不能停留在今天。

馬雲稱中國需要幾十家BAT:

不要怕企業做大,要擔心巨頭不創新

聯合國數字合作高級別小組聯合主席馬雲在智博會上說,「中國現在的網際網路公司是靠創新、靠市場做起來的,我們不應該害怕創新企業變成巨頭,我們應該擔心的是巨頭不創新。」

在談及創新時,馬雲說,美國是車輪上的國家,中國有望成為網際網路上的國家。「有人擔憂BAT(指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成為巨頭,會有壟斷出現,」馬雲說,「但我認為中國這樣一個大國,類似BTA的公司不是多了,而是少了,中國應該有幾十家BAT公司。」

過去二三十年,高鐵、高速公路、網際網路、物流等深刻地改變和影響了中國。但高鐵、高速公路起來,綠皮火車依然在、村際公路依然在;快遞起來了,郵政依然在;網際網路起來了,傳統的電話依然在。馬雲說:「其實並不是你死我亡,而是誰創新、誰把握未來、誰給不同人群提供不同的價值。」

他強調,大公司不是市值大、不是規模大,而是責任大。只有責任大的企業,才能走得更遠。「未來的三十年是智能的時代。我們需要在智慧時代,有智慧的政策。所有智慧企業,都必須要有智慧企業的責任。不擔當責任,誰也不可能做大,我相信大企業、大創新必須是為了解決社會的問題、解決未來的問題。」

「我們不應該害怕創新企業成為巨頭,而應該害怕巨頭不創新」,馬雲稱。

談中美合作

馬雲在大會上還談到,中美目前的貿易爭端以及未來可能出現的技術爭端,不僅僅會給兩國帶來麻煩,會給全世界帶來更多的麻煩,可能讓美國甚至很多國家陷入衰退危機。

他表示,數據時代就在眼前,但不可能依靠任何一個國家單打獨鬥實現。「中美之間只有在技術上通力合作,才能聯手進入數據時代。過去幾十年,如果沒有中國的市場,美國的微軟不可能實現巨大的發展。」

馬雲說,「如果本次的數博會,是在美國或者矽谷開,一般代表技術研究的進步。而在中國西部開,則代表著社會的進步。」

「技術革命不可能改變,我們真正要做的是直面挑戰、聯手擔當,」馬雲相信,中國的機會更是世界的機會,重慶的機會是我們每個人的機會。

相關焦點

  • 馬雲15年前演講:八點上班五點下班 這個不是搞高科技
    無疑馬雲已經成為當下最熱門的話題人物,而15年前的部分演講視頻也隨之流出,馬雲在視頻中表示,阿里瞄準的對象不是國內站而是國際站。9月8日,阿里巴巴路演現場,「15年前來美國要200萬,被30家VC拒了。我今天又來了,這次要我要200億」馬雲做了這樣的開場白。
  • 馬雲演講:叫花子都用二維碼 不是網際網路搶了你的工作
    說企業難做,企業從來沒有好做過,只是活下來的人說好做,死掉的人說難做。」馬雲談到,只有中國絕大部分的實體經濟,或絕大部分的製造業都在罵網際網路,網際網路不是替罪羊,也不應該成為替罪羊,大家都應該思考的是如何利用網際網路把這個做得更好。馬雲認為,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本來就不應該是對立的,實體經濟難,全世界都難。
  • 馬雲去證監會演講都說了些啥
    彭蕾表示,監管層與企業是存在共識的,監管層鼓勵創新,企業也渴望創新。但是,監管對透明和安全是最擔心的,企業需要主動向監管部門全透明。阿里的策略就是「讓監管放心,贏得更大的創新空間」。未來十年網際網路金融是馬雲網際網路帝國的一塊版圖。看未來十年,馬雲提出三個方向:全球化、農村戰略、大計算和雲數據。
  • 雷軍、劉強東、李彥宏等企業大佬口語大PK,第一名竟然不是馬雲!
    近年來,不少中國企業發展勢頭很猛,為了開拓海外市場,大佬們也是卯足了勁兒,狂飆英語。不過這些企業家因為背景不同,口語也是千差萬別。
  • 馬雲香港大學全英文演講:未來競爭的不是知識,而是這項能力
    近日,在香港大學李兆基會議中心大會堂舉行的第199屆學位頒授典禮上,馬雲獲頒名譽社會科學博士學位。馬雲在現場致辭:香港擁有「包容、創新和年輕人」這三大寶藏;因為優秀的年輕人,香港可以擁抱創新!在演講中,馬雲說:「我們現在必須改變教育系統,未來不是知識的競爭,而是創造力和想像力的競爭,是學習能力的競爭,是獨立思考的競爭。」直指當前教育系統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也提醒了當下的大學生,不能執著於獲取知識,而是重點培養自己的學習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充分的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和想像力。
  • BAT齊聚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馬化騰、馬雲等大佬都聊了些什麼?
    9月17日,2018年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在上海西岸正式開幕,包括馬雲、馬化騰、李彥宏、雷軍在內的多家國內一線科技公司創始人都出席了會議並作出演講。以下是部分大佬的演講精華:馬雲:人工智慧將深刻改造製造業和金融業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在演講中提到人工智慧其實並不單單是某項技術,而是一種認識和思考世界的方式,是生產力、生產關係、生產資料的改變。未來三十年,人工智慧技術將深入到社會的方方面面,改變傳統製造業、服務業、教育、甚至醫療。他用新製造行業舉例稱,未來製造業的重點一定是引進知識和人才。
  • 大強子深陷明州事件漩渦,馬雲的演講亮了,這句話意味深長
    當事雙方曝出更多詳情,與案件有關的訴訟書、錄音、視頻紛紛現身,廣大網友再次享受了一波探尋真相的「大瓜」。這瓜從去年九月吃到了今年四月,至今還看不到塵埃落定的跡象。劉強東硬是憑一己之力,把網際網路界變成了娛樂界一般的熱鬧。孤身男女,深夜公寓,又都喝了酒,這檔子事,除了當事人,誰又能說得清呢?
  • 馬雲美國一小時英文演講實錄:美國需要將中國視為機遇
    本次演講在國內外引起了廣泛關注,據阿里巴巴方面透露,本次演講一票難求,原先預估約有1000位觀眾赴現場聆聽演講,但最終共有超過3000位的美國中小企業主「自掏腰包」買票進入演講現場;還有媒體稱,本次論壇召開期間,底特律整個城市交通癱瘓,酒店被訂空,當地居民都被熱鬧非凡的場面給嚇到了。 「請重新發現中國!」馬雲在現場向美國小企業主大聲呼籲,「請將中國視作一個機遇!」
  • 馬雲2019開年最新演講全文實錄:不容易的時代可能剛剛開始
    在2018年中曾引發國內資本市場高度警覺的民營企業股權質押危機,馬雲更是一語中的表示:「你怎麼會到把股票抵押了那麼多去做大量跟你企業毫無關係的投資?」  談到2018年國內宏觀經濟發展與企業營商環境變局,中美的貿易戰則是無法繞開的話題。尤其是對於進出口貿易佔比較大的浙商企業而言,貿易戰的動向似乎成為了其無法正視卻又不能不面對的風險。
  • 馬雲演講刷屏背後,暴露什麼信號與趨勢
    10月末,螞蟻金服上市前夜,馬雲在外灘金融論壇發言再次刷屏。馬雲說了什麼?為何引發如此多關注?其中什麼趨勢值得關注?— 1—馬雲演講大意有三點。這一次,馬雲攜螞蟻金服上市之威,外加退休者的自由身份,暢所欲言。他提到這些想法不僅是基於十六年實踐,也是基於與聯合國等組織專家研討合作的工作經驗。馬雲口才過人,這次演講顯然有所準備,可見所談並不是信口開河,而是深思熟慮。不可忽視的是,在場聽眾也不簡單, 除了國家副主 席王 岐山有視頻致辭,上海市委書記也到場,更不用說臺下坐著陳元、周小川、易綱等重磅大佬。
  • 馬雲最新演講:未來十年,是傳統行業推進數位化的最後十年
    在9月29日下午舉辦的以《數字時代的商業成長》為主題的全會上,中國企業家俱樂部主席、馬雲公益基金會創始人、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倡導者、阿里巴巴合伙人馬雲發表了精彩演講。演講中,馬雲分享了他對後疫情時代全球化的看法以及海南自貿港發展的認識。
  • 螞蟻集團被約談,馬雲的演講暴露了金融圈什麼趨勢
    11月2日螞蟻集團實際控制人馬雲、董事長井賢棟、總裁胡曉明接受了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匯管理局的監管約談。馬雲是網際網路大咖,即便從阿里卸任後,其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依然成為各大媒體關注的焦點。螞蟻金服剛剛完成申購,即將上市,這個時點,公司實控人、董事長、總裁被監管部門約談,且不只證監會一個部委,顯然不是上市層面問題那麼簡單。人們自然會聯想到上個月馬雲在「外灘金融峰會」上那場頗具爭議的演講。
  • 馬雲:北大清華的畢業生更應該去中小企業,而不是阿里這樣的巨頭
    近日,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在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進行一場演講。在與學生的互動分享中,馬雲針對「阿里招聘有什麼學歷背景要求」的提問表示,「阿里對於員工的學歷沒有任何要求,因為如果對學歷有要求的話,馬雲就會被阿里巴巴拒之門外了。」
  • 2020年中國綠色公司年會馬雲主題演講
    2020年中國綠色公司年會上馬雲主題演講又掀起了一陣熱議,做微商的小老闆們接下來的日子裡又會開始幾輪「馬雲語錄」朋友圈轉發。信馬雲贏天下,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人人都想成為馬雲。馬雲就是馬雲,中國只有一個馬雲,而且永遠不可複製的馬雲。 馬雲一直說:解決的社會問題越大,所得到的回報越大,企業越大。阿里之所以偉大,因為有外星人馬雲,所以它一直偉大。
  • 馬雲螞蟻金服年會演講:牌照不是特權 是責任和合規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也來到年會現場並發表講話。馬雲在現場表示,螞蟻金服今天拿到了很多牌照,但牌照不是特權,也不是財富,而是一個責任,更是螞蟻金服合規的表示。「希望大家把我們區別於其它為了獲得牌照、為了獲得更多利益而做的機構。」 馬雲表示,螞蟻金服、支付寶近 13 年來從一個簡單的支付方式,已經變成了一個奇蹟,但同時它面臨的挑戰也是前所未有的,全世界都沒有經驗。
  • 馬雲每年那麼多演講,稿子都是自己寫的嗎?馬雲:自己寫自己弄
    商悟社我們都知道,以前馬雲演講從來是不帶演講稿,天馬行空,一氣呵成,每次都是金句頻出,大家對馬雲的口才也都是讚嘆不已。但是,以後可能馬雲不再這樣演講了。4月23日,2018年綠公司年會上,馬雲表示,決定從今年開始,演講儘量用稿子念。怎麼回事呢?
  • IT大佬口語PK 第一名竟然不是馬雲
    坐擁14億人口紅利,中國科技網際網路企業最近幾年爆發,最好的代表就是阿里巴巴、騰訊今年強勢進入全球十大市值公司。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正開拓海外市場,大佬們也各種秀自己英語。不過這些企業家背景千差萬別,有自學成才的,也有海歸派,口語層次可謂參差不齊。
  • 馬雲首爾大學演講:阿里在中國社會的三個作用
    馬雲說,自己相信網際網路不是一個賺錢的工具,而是改善社會的工具,而能讓他一直保持信心的秘訣就在於相信未來。 馬雲在演講中表示,上個世紀,如果想成為一個偉大的公司,通常需要抓住1、2或3個機遇;而這個世紀,要想成為偉大的公司,則必須解決社會問題。而阿里巴巴所能貢獻的就在於:就業;擴大內需、讓農民富裕起來;讓經濟更綠色三個方面。
  • 馬雲的演講技巧
    第一呢,放緩語速談吐清晰,不管是英文演講還是中文演講,馬雲的演講風格都是語速緩慢停頓有致。卡斯特認為馬雲這種演講風格稱得上是量體裁衣,也就是時刻以聽眾為導向,放緩語速,聽眾才能跟上節奏,說完演講重點後,馬雲通常會停頓片刻,聽眾就有時間去消化關鍵信息,使用的語言詞彙也淺顯易懂,聽眾呢不會為連篇的行業術語頭疼,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啊非科技行業的從業者,或者對創業經商根本不感興趣的普通人,也能耐心的聽完這篇演講,還會有所收穫。
  • 馬雲最新演講:用做CEO的方式做校長,不是「管理思維」而是「運營思考」
    往往你不知道未來發生了什麼事,你不會後悔,但如果你知道未來一定會這樣,而你卻沒做什麼事情,我們會後悔。 馬雲公益基金會是六年以前成立的。我為退休提前準備了十年,退休後會把主要的精力放在馬雲公益基金會。 馬雲公益基金會最主要的切入點就是鄉村教育。我認為,中國教育最薄弱的地方在農村。正因為最薄弱,也許我們的改革阻力不會太大,也最有機會成為教育改革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