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成都保齡球從輝煌到沒落
金牛體育館如今還能見到打保齡球的人
城北體院館裡的保齡球館雖然還在營業,但是已經找不到當年的火熱
四川在線消息(四川在線記者 鍾帆 趙雨欣 實習生 王亞楠 攝影 黃瑤)打保齡球曾經風靡一時, 是一項可與高爾夫媲美的「貴族運動」,如今卻走向日落黃昏,連成都的大型保齡球館都所剩無幾。
今年6月,曾經規模最大的城北保齡球館合同即將到期,或面臨改建。據該場館的負責人介紹,曾經鼎盛時期,日均收入可達5萬元,如今慘澹經營,一年也不到20名顧客。
現狀:
城北保齡球館>>>
曾經規模最大 鼎盛時日營業額可達5萬多
「這曾經是成都最大的保齡球館。」城北體育館產業發展部部長張放指著眼前空噹噹的球道說。據張放介紹,城北保齡球館建於1994年,是一位臺灣商人投資投資建設的,籤約20年。「當時他總共投資了4000多萬,不止保齡球館,包括整個體育場館的其他設施。」張放說,建成時,這座保齡球館共有28條球道,還在旁邊設置了休息吧檯提供酒水,「在當時來說,相當高檔。」
在張放的記憶裡,場館經營最鼎盛時期,工作人員都有三四十個,當時場館領班一個月的工資就有500元,「生意最好的時候,一天的營業額就可以達到5萬多。」張放所指的「鼎盛時期」是上世紀九十年代,打保齡球剛剛在內地興起,是時下最時髦的娛樂項目。
當然最時髦的娛樂項目消費也非常昂貴,「大概40到50元一局,請朋友打一場球,大概要花掉1000多塊錢,有時候還得提前預約才有位置。」張放說,這可以說是有錢人才玩得起的遊戲,「這些球友有時候談生意也會約到保齡球館,所以那時候這個保齡球館叫城北保齡球俱樂部。」
20年合約今年6月到期 如今「半歇業」
然而,如今的城北保齡球館已經處於「半歇業」狀態,只剩下12條破舊的球道,「客人來了還是會開,但球道磨損厲害,客人打著也不舒服。」今年6月1日,與臺灣商人籤訂的合同也將到期,「我們已經遞交了一份方案上去等待市政府審批,到時候看市政府咋個安排。」
據張放介紹,最近幾年場館裡來的客人一年都不超過20個。「其實從1996年開始就不行了,開始走下坡路。」張放說,大概是2004年,因逐年經營慘澹,那位臺灣商人撤出了這個項目。如今,城北保齡球館的工作人員也從幾十個變成了7個,包括4個服務員、2個保潔員和1名機修工,這些人的工資算下來一年也得28萬左右。
因為生意慘澹,城北保齡球館開始改建,原來的28條球道被拆除了16條,面積從3000多平方米減少到1000多平方米。拆除的球道被改建成羽毛球館和其他運動設施。「羽毛球生意非常好,現在可以說是羽毛球在『養』保齡球。」
張放說,保齡球球道維護也非常貴,「光是球道維護油就得400多塊錢一組,一到兩個月就得維護一次。」據張放介紹,這座保齡球館已經運營了20年,很多老舊設備都有待更新,但隨著保齡球運動的不再流行,製造商也開始轉行,導致很多設備都買不到,不能更新換代。
巨民保齡球館>>>
球友承包下的保齡球館 如今老球友們仍愛光顧
據了解,成都保齡球館最多的時候有30多家, 目前,成都市現存的大型保齡球館已經所剩無幾。據張放介紹,其中有金牛區還有一家比較特別的保齡球館,「是幾個球友承包的,叫奧林。」隨後,記者來到了這家保齡球館,這裡已經改名叫巨民保齡球館,經老闆證實確實是球友承包下的保齡球館。
來到這家保齡球館,一個巨大的保齡球狀建築立在大門口外,門口張貼著保齡球館機修工和服務人員的招聘。走進場館,首先進入視線的不是球道,而是一片根雕,往裡走才到達賽道。穿過根雕區,眼前20條球道光亮乾淨,球道口也設置了液晶電腦計分系統,在球道外還有球友們放置物品的儲物櫃。一位中年大叔正在中間的球道玩得高興,手指扣住保齡球,手臂用力將求甩進球道。
據場館工作人員介紹,如今巨民保齡球館還算運營得不錯,「周末節假日生意比較好,每天都有一百多兩百人。」球友趙先生就專程從綿陽趕來,「以前在成都天天都要打,現在家搬到綿陽,但我確實喜歡這項運動,所以每周開車都來耍。」趙先生從十年前開始打保齡,「保齡球館多的時候,我們一群耍保齡球的朋友每周都換著場地打比賽。」
分析沒落原因 :
愛好者分流到其他休閒運動項目
今日下午,記者聯繫到另外一家保齡球館的教練張曄,他曾於2002年獲得亞洲保齡球比賽項目冠軍。在他看來,時髦的消費運動,在沒有新的刺激點時,就會被淘汰掉。「就像高爾夫等其他貴族運動的興起,以及羽毛球館、遊泳館、健身房等大眾運動場館的崛起,讓當年玩保齡球的人轉而玩起了其他運動項目,這是保齡球風光難再的主要原因之一。」
同時,打保齡球,對抗性不強,人不容易受傷,而且不受天氣狀況影響,不受參與人數的限制,又有一定的趣味性,所以35歲以上人群是最多的,「保齡球不像網球、羽毛球等需要與隊友配合,保齡球1個人也能打。」張曄介紹,年齡在40歲左右的人群,不管是體力還是精力,都不如年輕的時候好,但「他們的心態卻比年輕人靜得多,這恰恰是打保齡球必備的因素。」心靜下來,不需要太多體力消耗,因此保齡球成為他們熱愛的運動。但這群人也成為了固定的人群,「喜愛這項運動的,也就是經常來打球的那群人。」
對於年輕人來說,「沒時間、沒精力、心不靜」使得這項運動在年輕人群裡並不盛行,張曄表示,「有太多的新奇事物,多元化的東西太多,使得年輕人沒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這項運動中。同時,年輕人精力旺盛,對於這種太安靜的運動,靜不下心,所以並不太感興趣」。
定位多有錯誤 「貴族運動」在人們心中根深蒂固
建設一個保齡球館少則四五百萬,多則需要上千萬,再加上日常的人員、保養、租金等其它費用,經營一家保齡球館的支出不是小數。正是由於高支出,當初的保齡球掙得了一個「貴族運動」之名。披著「貴族」的外衣,保齡球經營者也有意無意地打出了「玩保齡,才時尚」的概念牌,打一局40元、玩一次成百上千元的高消費讓普通老百姓望而卻步。然而,時尚熱來得快也去得快,當時尚的追逐者改做其它運動時,保齡球館的老闆們再也無法阻止客源的流失。
張曄感嘆:「在很多人眼中,保齡球是一項『貴族運動』的概念已經根深蒂固了。」「在國外,保齡球其實並不是『貴族運動』,是它來到中國時被過度炒作,人們對它產生了誤解。現在,保齡球的價格掉了下來,一般人都消費得起,但他們卻都不願意嘗試了。」這使得保齡球運動的人數增長困難。
缺少傳播和推廣 600元就能訂製屬於自己的保齡球
「在我這裡,有400多個保齡球發燒友有屬於自己的保齡球。」張曄介紹,因為每個人的手形不同,對保齡球的要求不同,「顧客可以根據自己手指的長度、距離,來訂製適合自己手形和重量的保齡球,這樣打起球來就很舒適。」
同時記者了解到,保齡球對人體的心肺、四肢功能的健身功效是顯而易見的,對喜愛健身運動的人有一種不可抗拒的魅力,它可以鍛鍊身體各部位的協調性,打保齡球只要姿勢正確,全身200多塊肌肉都能得到鍛鍊,更重要的是玩保齡球有一種競技的快感。另外,它不受天氣影響,興之所至可以隨時娛樂。除此之外,它同時還具有以下的特點和作用:
1.緩解、消除工作和生活中的壓力。
2.不分年齡、性別,男女老少均能參與。
3.不管身體的強弱,只要通過努力均可獲得高分,因此可培養和增強人的自信心。
4.彌補日常生活中和工作重負下的運動不足。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