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品醫生」邰武旗談油畫保護與修復悲催!一批歷史畫作竟被拖把...

2020-12-11 楚天都市報

■人物檔案

邰武旗,中國油畫院繪畫材料技法與修復研究中心主任,知名策展人。如果說中國誰經歷過的大師級油畫最多,那恐怕就是他了。魯奧、畢卡索、梵谷、安塞姆·基弗、徐悲鴻、吳冠中……他們的作品,對他來說都很熟悉,因為他都經手修復過。

這位「藝術品醫生」前30年也異常精彩,20多歲做過國營美術廠廠長,入職駐外機構,辭職求學於北京電影學院,出版長篇小說《不容修改的生活》,參與拍攝多部紀錄片和電影短片。

■對話背景

8月份,著名畫家張善平油畫《收回英租界》修復展在武漢美術館展出,這是湖北首次向觀眾引入藝術品修復概念,吸引了眾多觀眾的好奇。

油畫《收回英租界》因保存不善而損壞嚴重,2015年張善平將畫作捐贈給武漢美術館,武漢美術館到北京找到修復專家邰武旗及其團隊,「藝術品醫生」們歷時兩年,於2017年完成了對這幅畫的修復。8月中下旬,楚天都市報記者連線專訪了邰武旗。

●藝術作品的病症千奇百怪

記者:除修復著名畫家張善平的《收回英租界》之外,你還修復過吳冠中的《長江萬裡圖》,還有徐悲鴻等大師的作品。除了保管不當,畫作藝術品出現問題通常是哪些方面的?

邰武旗:有些屬於先天不足的作品物質狀況,比如畫家在創作的時候就有材料技法的錯誤,可能導致作品表面三四十年都不能結膜,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不幹、粘手。

還有像《黎元洪肖像》,材料技法都很好,但被捲起來並壓扁過——這是一件很傳奇的作品,藏家當不知名的舊物買的,後來我們經過考證才知道畫的是黎元洪,我們在上世紀30年代的美國《時代周刊》上查找到作者當年的信息,這幅油畫的作者英文名CA·Carl,中文名德齡,此人在中國有記錄地畫過兩件作品,一件慈禧,一件是黎元洪。

還有像包裝導致的問題,比如包裝材料粘附到了作品表面。運輸導致的問題,比如整車作品都翻卷折斷。

儲存導致的問題,比如黴變感染使整箱畫都「長」在了一起。還有展示導致的問題,比如作品被紫外線過度投射,等等。可以說,藝術品的保護是一個完整的系統,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導致作品的損傷甚至損毀。

●追求新的代價很可能是快速地毀掉這件作品

記者:你修復過的最複雜、或者最有難度的一幅油畫是哪一幅?

邰武旗:我就說一個修復工作中風險最大的工藝——清洗。這是全世界範圍內修復工作者的共識,但也是我們身邊人對保護工作最大的一個認知誤區。我們時常看到畫框店的人用抹布清洗畫面,以適配他的新畫框;售賣機構為了畫作好賣,在出賣前一天洗出個好賣相; 展覽機構為了配合活動,突擊實現「煥然一新」的展現效果;有些作者不能接受作品畫完三四十年的自然變化,就像一個母親不能接受孩子長大,還不能接受表面塗層的氧化衰退,就像這個母親只能接受自己的孩子每天都穿新衣服一樣,等等。

記得最悲劇的一次是,有人邀我去看一批上世紀的大畫,等我趕到的時候,看到四五張提前一天被拖把清洗過的油畫攤在院子裡,因為太髒,管理人員覺得在專家來之前他們自己先處理一下,免得被專家笑話——有關我們身邊的不當清洗行為太多,似乎我們對於舊這個事情非常難以接受,相比之下我們似乎更願意接受一個假的新,而這個新的代價很有可能是非常快速地毀掉這件作品。

●今天還不能修復的東西就留待科技發展

記者:這次武漢美術館這幅《收回英租界》達到您理想中的修復水準了麼?滿意或者遺憾的地方有沒有?

邰武旗:在理念和原則的框架下講,是理想的。因為修復理念包含這樣一個意思,就是在阻止了正在發展的壞的狀況之後,有些目前還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冒險去做。修復科技是個發展的事物,今天不能解決的問題,或者說,今天解決需要冒巨大風險的,放到明天可能就非常輕易地、簡便地解決了,因為修復工作是不能有類似徹底解決、一勞永逸這樣的想法的,就像人去醫院治感冒也不會追求一勞永逸徹底不再得感冒一樣。保存修復工作是個經常性的工作。

滿意的是武漢美術館作為委託方給與了我們全面的和專業的配合,允許並創造條件讓我們儘可能科學、合理、合規地完成了整個任務。遺憾的地方是我們的實驗室建設還不夠完善,對作品的物質研究還是不夠充分和深入,這是我們今後努力的方向。

相關焦點

  • 還原歷史色調 天津慶王府八幅特殊油畫修復完成
    還原歷史色調 天津慶王府八幅特殊油畫修復完成   中新網天津10月13日電 (記者 劉家宇)「慶王府油畫修復研討會」13日在天津舉行,中國美術、文化遺產、油畫修復領域的專家齊聚一堂,共同慶祝天津慶王府8幅特殊油畫修復完成。
  • 藝術品保養:油畫保存與修復專業人才匱乏
    人員配備不足也是相當突出的問題,即便是有專業人員配備的美術館,也不過一兩人,對保護修復這個全面細緻的工作而言,顯然是不夠的。油畫作為外來畫種傳入國內的時間並不長,從20世紀初最早的留學熱潮算起,油畫的引進不過百餘年歷史,在修複方面自然主要借鑑西方的理論和技術。
  • 館藏布面油畫保護修復
    油畫傳入我國雖然僅有百餘年的歷史,但這百餘年期間,我國已累積了大量的油畫作品,由於自身因素和環境因素的雙重影響,很多油畫作品已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各種病害。因為油畫的創作材質較為複雜,加之油畫自身構造和所用材料等因素的影響和複雜的環境變化,可導致油畫出現各種病害,如顏料褪色、顏料層龜裂、起翹、脫落、酥粉、光油老化變黃、灰塵附著、畫面變形、畫布纖維老化等,如不及時進行保護與修復,將會使歷史信息消失、文物價值減退,也無法滿足展陳和研究的需要。本文以安徽博物院館藏《毛主席像》為例,探討布面油畫的信息提取與修復技術。
  • 他是華人油畫修復第一人,荷蘭王室的座上賓,復活歐洲上億名畫,鬼斧...
    ▼你相信有人能修復「時光」嗎?有這麼一群人他們專門修復因時間「破敗」了的畫作這些人有多厲害?國際油畫類藝術品及彩繪類文物修復師現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古蹟藝術修護學系講師同時也是全世界最著名的修復師Stefano Scarpelli的弟子他成為第一個拿到油畫修復師認證的中國人登上歐洲最高藝術殿堂烏菲茲美術館
  • 臺灣歷史博物館修復49件常玉畫作
    原標題:臺灣歷史博物館修復49件常玉畫作   新華社臺北12月9日電(記者趙博)臺灣歷史博物館9日舉行記者會宣布,耗時一年完成49件館藏常玉畫作的修復工作,這批畫作據估市價約50億元新臺幣。   旅法華裔畫家常玉的畫作是近年來藝術品拍賣市場上的「常客」。
  • 破壞價值千萬藝術品,蜜汁奇葩行為大賞
    可對方是藝術品該怎麼辦? 一位法國女士,在法國舉行的美國藝術家賽·託姆布雷畫展上,在一幅價值200萬歐元的名畫《菲德洛斯》上,強行留下了自己的烈焰紅唇印。稱自己被畫作徵服,必須要吻這幅畫。
  • 學者:這幅畫的繪畫筆觸和材料與倫勃朗油畫一模一樣,它是真品!
    現在,「鬍鬚人」油畫將在合適的情況下重返公眾視野,正如博物館在一份展覽報告中所述。新的研究幾乎證實了這幅畫是在倫勃朗工作室創作的,甚至可能是大師倫勃朗本人的親手筆。頭頂處有被人塗抹跡象範·坎普說,她長期以來一直懷疑這幅畫可能是真跡。當阿什莫爾博物館開始準備「年輕的倫勃朗」展覽時,文物保護人員帶來了油畫《長鬍子男人的頭像》。
  • 藝術品市場魚目混珠誰來管 230萬買假畫訴訟被駁
    「拍賣不保真」  2005年12月,在北京翰海拍賣公司舉辦的「2005秋季拍賣會油畫雕塑專場」拍賣會上,來自上海的蘇敏羅以253萬元(含佣金23萬元)拍下一幅署名吳冠中的油畫《池塘》。該拍品的委託人為蕭富元。時隔半年,另外一家拍賣行就找到蘇敏羅,稱吳冠中的畫已經大幅度升值,勸她趁機將畫出手。
  • 走進世界油畫第一村,全世界的牆都掛著這裡的畫
    因為這裡不但云集了中國各地2,000多名畫家和畫師,而且200多家畫廊複製的油畫作品都是市場最流行的名畫。油畫村的形成和油畫產業的發展也為深圳聚集了一批美術專業人才。大芬村街道兩旁都是販賣各種商品畫以及繪畫工具畫框、毛筆、硯臺之類的店鋪,還有一些油畫培訓班,許多小朋友們來這裡學習繪畫。
  • 藝術品分類和包裝方法
    分類藝術品一般按其運輸風險特性可分為以下幾種:——第一類別:古畫,木板油畫;——第二類別:以羊皮紙,動物或植物作原材料的藝術作品;——第三類別:玻璃器物,琺瑯器物,陶瓷器物和玉器;——第四類別:石雕、泥塑、大型陶俑;——第五類別:金屬器物包括局部蝕刻器物;——第六類別:布面油畫和獨立壁畫;——第七類別:鑲嵌藝術品。
  • 全球藝術品收藏被逐步數位化
    截止2010年,第一批入選建檔的藝術家名單最終確定為以下8位:齊白石、徐悲鴻、傅抱石、潘天壽、陳少梅、李苦禪、龐薰琹、靳尚誼。據文化部文化市場發展中心藝術品評估委員會委員李延介紹,《檔案》以每位藝術家作為獨立單元,以他們創作的藝術作品作為入編內容,以獨立成卷的形式用圖書和國家專業網站著錄。其中,利用網絡發布的藝術品數字檔案將是一項創舉。
  • 如何用油畫顏料畫一張油畫
    為什麼國外一些美術刊物常用這樣的刻薄語,稱我們當中的許多油畫家的油畫為:「少數民族的工藝」。就這個問題不得不談油畫顏料和油畫的關係。油畫顏料是由研磨色料摻入幹性油製成,具有反射與吸收光量特色。古典油畫分層溥塗透明或膠狀半透明(白色加入適當的亞麻仁油),有時厚塗加白堊不透明白色來創造出光學的綜合畫面效果,就是利用顏料折射指數各不相同原理來達到的。這也是正宗的古典油畫製作方法,否則就是古典的工藝。一次畫法,也稱直接畫法。
  • 荷蘭博物館有幅油畫,是世界三大名畫之一,更是重點保護的文物
    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在西方悠久的繪畫歷史中,有三幅畫作最為著名,它們分別是達文西的《蒙娜麗莎》、委拉斯凱茲的《宮娥》、以及倫勃朗的《夜巡》。《蒙娜麗莎》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畫作,如今收藏於法國羅浮宮博物館。作為一幅表現城市婦女形象的畫作,達文西將蒙娜麗莎的典雅與恬靜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出來。
  • 藝術圈鼻祖級細節控,「油畫之父」揚·凡·艾克
    揚·凡·艾克畫了一面造型奇特的鏡子,外框每個小圓圈內描繪了耶穌受難的內容,在鏡子的上方是藝術家的籤名:"Jan van Eyck was here"。再仔細看鏡中影像,藝術家竟把自己與阿爾諾芬尼夫婦也畫了進去!中間穿藍色衣服的就是揚·凡·艾克本人。要知道,這絕對是早期創作蛋彩畫不敢想像的精細程度。
  • 梵谷畫作被盜!警方發現這些細節…這些被盜走的世界名畫,現在...
    據一位藝術品專家透露,這幅畫作的價值可能高達600萬歐元(4680萬人民幣)。最近梵谷的另一件紐南時期作品,在荷蘭一拍賣會上拍出了1120萬歐元(8700萬人民幣)。回到家後,我把畫從從玻璃跟畫框中取出來,把那幅畫摔壞的一片丟進了馬桶。後來,我把畫框也扔進河裡了。▲ 博物館對畫進行修復工作▲ 博物館對畫進行修復工作為什麼要偷這兩幅畫?我其實根本不在乎藝術,只不過從博物館裡偷走東西對我來說輕而易舉......後來我們聯繫到了一個義大利黑手黨拉斐爾·英裴利爾(Raffaele Imperiale)將這兩幅畫賣掉。
  • 畫個顏料桶騙過了同學,畫拖把騙過老師,這樣的美術生太調皮了
    好的美術作品在市場裡面我們管它叫藝術品,關於藝術品創作的背後,其實很多藝術大師都願意把這些背後的創作故事分享給大家。同樣,一些在校的美術生眼裡,自己的美術作品也是飽含著故事的,只是作品不叫藝術品,而是美術作品。
  • 梵谷又丟畫了!偷盜過程簡單粗暴到不敢信,盤點那些被偷過的悲催名畫
    此次梵谷作品被盜,也是疫情閉館期間歐洲發生的第二起藝術品被盜事件,上一起發生在3月14日晚11時左右的英國牛津大學基督教會學院畫廊,丟失了英國宮廷畫家安東尼·凡·戴克《馬背上的士兵》、以及義大利巴洛克畫派大師薩爾瓦託·羅薩和安尼巴萊·喀拉蚩的畫作各一幅,價值總計大約1000萬英鎊(約合人民幣8626.3萬元)。
  • 上海玻璃博物館悲劇,盤點破壞藝術品的蜜汁行為
    事後問及原因是因為這個觀眾喝醉了酒,最終觀眾被罰款3英鎊,而這個花瓶則一直修復到20世紀才修復完整。到底是誰偷了展品?展覽中的藝術品被偷盜也是一個比較常見的破壞行為,現在的一些正規的展覽館的安保系統比較先進,所以這種現象幾乎都發生在高校畢業展中。
  • 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三十朵向日葵》畫作賞析
    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三十朵向日葵》1996年作 油畫畫布 182.9 x 182.9 公分2020年7月9日晚香港蘇富比當代藝術晚拍,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三十朵向日葵》以1.15億港元高價成交,
  • Stay at Home Museum|「油畫之父」凡·艾克的光學革命
    Stay at Home Museum,全球60多家藝術機構傾力打造根特美術館頂級展覽,讓我們一起走進「油畫之父」凡·艾克的細節世界。布魯日博物館聯盟主席、凡·艾克研究專家 TILL-HOLGER BORCHERT為您講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