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華人油畫修復第一人,荷蘭王室的座上賓,復活歐洲上億名畫,鬼斧...

2020-12-12 鮮創意

你相信有人能修復「時光」嗎?

有這麼一群人他們專門修復

因時間「破敗」了的畫作

這些人有多厲害?

先給大家看一張修復前後的對比圖

實際上類似於

大都會 羅浮宮的古典主義油畫

大多都經過專業的油畫修復師的嚴謹修補

而有一位中國人

他因為技藝高超

他被荷蘭皇室邀請為座上賓

專門幫皇室修補寢宮裡的名畫

蔡舜任

國際油畫類藝術品

及彩繪類文物修復師

現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古蹟藝術修護學系講師

同時也是全世界最著名的修復師

Stefano Scarpelli的弟子

他成為第一個拿到

油畫修復師認證的中國人

登上歐洲最高藝術殿堂烏菲茲美術館

蔡舜任從小就勵志成為一名畫家不到20歲的他就已經創作出了許多優秀作品。然而和眾多美術系學生的遭遇一樣,作為無名之輩的蔡舜任只能把賣不掉的作品塞到地下室。由於臺中比較潮溼,畫在悶了三四年之後開始整片整片地脫色,甚至還長出了黴菌,蔡舜任突然意識到,原來畫作也會「生病」,如果抵禦不了時間侵蝕,再美的作品都會變得黯淡。

於是他在臺灣藝術家蔣勳的鼓舞下

遠離家鄉來到佛羅倫斯

學習傳統的油畫修復

剛來到義大利的他

對那裡充滿了好奇

他自信滿滿的跑到

當地的油畫修復工作室

裡詢問招不招收學徒

一天 兩天 三天過去了

他得到的都是否定的答案

一個月後不堪其擾的修復師

Andrea Cipriani勉強答應

讓蔡舜任進了工作室

理由是油畫太重了他一個人搬不動

所以要找一個人幫忙搬東西

但是沒有薪水 愛來不來

然而蔡舜任還是十分愉快地

接受了這份沒有薪水的工作

接下來的半年蔡舜任

就待在工作室裡搬東西

掃地 撿垃圾 但就是不讓上手碰畫

也不教給他任何修復的技藝

後來有一天早上

師傅翻出來一張油畫扔給蔡舜任

並冷冷的丟下一句話

因為你只有四流的技術

所以你只配修四流的畫作

這讓蔡舜任大受打擊

感覺做了一個錯誤決定的蔡舜任

只能靠每天給自己灌雞湯才能堅持下去

即便是付出了巨大精力

蔡舜任也僅僅只學會了

肌理重建就是以

白漿作肌理填充破損畫面

最細只能用頭髮絲一樣的

細筆修復無聊且枯燥

但蔡舜任依舊用心的反覆練習

但在最後蔡舜任還是憑藉自己的努力

與技術贏得了安德烈的認同

並拿到了修復證書

又熬了三年雖然已經拿到文憑

和修復師認證的蔡舜任

還是沒能正兒八經的修過一張畫

師傅還依舊讓他幹些雜活

這回蔡舜任可不服氣了

於是收拾行李從義大利

跑去了美國紐奧良

從默默無聞到聲名鵲起

//

有一天一位男子拿著

一幅已經被泡爛的畫

來找到他

他告訴蔡舜任這幅作品

「美得無法形容」

蔡舜任便決定試試

那段時間除了吃飯和睡覺

蔡舜任就躲在工作室裡

沒命的修小公主像

從邊緣開始做溶劑測試清洗

一整天就對著這塊黑布洗洗擦擦

可是小公主像損毀很嚴重

剩下的部分不到60%

整整兩個月每天修8個小時

漸漸的畫裡的人出現了

粉嫩粉嫩的臉蛋眼睛又大又水靈

精美的蕾絲花邊都變得栩栩如生

連小公主衣服上精緻的蕾絲花邊

細膩白皙的皮膚 都恢復了出來

經過蔡舜任的仔細修復

幾個月之後

畫布上的小公主才得以重現

修完小公主蔡舜任

徹底在圈子裡出名了

全世界最著名的修復師

Stefano Scarpelli收他做了徒弟

這之後再由蔡舜任來修復的

全是國寶級的油畫

甚至還修到了義大利巴洛克時期

非常有名的畫家Bernardo Strozzi的作品

比如這張從河裡撿回來的

聖母瑪利亞手都已經被泡掉了

蔡舜任硬是花了兩個月把手給接回來了

還有在這個衰老的荷蘭伯爵

蔡舜任幫忙做了個美容

又讓他重回十八歲

隨後他接到了

自己第一幅一流之作

迎來了自己人生的一個小高潮

他被指定修復喬託的名作

《巴迪亞系列肖像》

喬託名作《巴迪亞系列肖像》

因此成為進入歐洲

最高藝術殿堂中第一個華人修復師

在這裡他修復了喬託的名作

遭遇700年歲月侵蝕的畫

看上去竟和剛畫的一樣

能力超群的蔡舜任

又被邀請去了荷蘭國家修復中心工作

修復阿姆斯特丹美術館

和阿姆斯特丹皇宮裡

這一些國寶級的物件

甚至幫皇后修補寢宮裡的「群魔亂舞圖」

然而就在事業

如日中天的時候

他卻回到了臺灣

在臺灣他發現許多珍貴的文物

還有遺留下來的名勝古蹟

老化了沒人管了

那些一個個斑駁破舊

光澤凋零被拋棄的門神畫

讓他十分心痛

他想為他們做點什麼

便把自己的團隊帶進寺廟裡開始修復

修復門神工序十分繁雜

首先必須得清乾淨外層

把外面不屬於作品的部分

去除掉拿個小刀一點點刮

光這一件事就得耗時幾個月

清乾淨外層之後用溶劑溶解汙垢

而且時間的控制很重要

時間長了裡面的畫就會損壞

時間短了汙垢就清理不下來

用棉棒輕輕地在上面蹭

讓汙垢吸附在棉棒上

汙垢都去掉之後就要上保護層

以免在被破壞

他們每天工作12個小時

四扇門神的修復總共花了

蔡舜任團隊整整兩年半的時間

這一套工序下來

黑乎乎的門神重新綻放出光彩

線條 色彩 細節都出來了

原來門神並不是灰頭土臉的

一筆一線 每個步驟

每個動作都十分專注

因為任何的錯誤

都可能會毀了這些老藝術品

門神壁畫修復前後對比

除了門神以外

他還帶領團隊將發黴老化的

梁柱修復如初

盛夏的臺南氣溫逼近40℃

他在悶熱的閣樓繼續擦柱子

實在撐不住的時候就歇一會

靠一臺小功率的電扇獲得片刻涼爽

他們就像個裝修團隊一樣

把原本老化殘破不堪的寺廟

重新煥發出動人的光彩

蔡舜任帶著他修復的成果

去國外參加展覽 研討會

底氣十足地把中國的藝術介紹給世界

這才是我們文物原來的樣子

關於修復蔡舜任說

油畫和老藝術品就像人一樣

在被完成的同時

就開始了老化的過程

歲月的流逝

溫度的變化

灰塵的附著

甚至油畫的自重和地球的引力

都會對油畫的不同層次施加影響

最好的才華都用在讓

所有人看到別人的才華

而最出色的工作

就是隱藏自己的工作

「與古老文物重修舊好

讓它們繼續在時光中旅行

這是我內心最大的願望」

相關焦點

  • 荷蘭王室黃金馬車被罵「種族主義」,抗議者:就該扔進博物館
    【文/觀察者網 嚴珊珊】抗議怒火蔓延至歐洲,荷蘭王室「黃金馬車」(golden coach)日前又被打上了「種族主義」「美化殖民」的標籤。人們指責馬車側板的繪畫中印度裔和非洲裔向白人女性鞠躬跪拜的畫面,是在暗示「白人至上」。
  • 荷蘭博物館有幅油畫,是世界三大名畫之一,更是重點保護的文物
    不過《夜巡》卻完全採用了不同的風格,作為17世紀荷蘭最著名的油畫家,倫勃朗幾乎成為了國內油畫生意最火爆之人,無論是貴胄公爵還是平民百姓,都紛紛前來要求其為自己作畫,並以此為榮。倫勃朗之所以會受到如此歡迎,正是由於其畫技獨特,能夠善於利用光影效果,以明暗對比的方式,令畫中人物更加立體生動。
  • 荷蘭出新政緩解華人廚師荒 歐洲其他國家怎麼辦?
    來源:中國僑網中國僑網4月20日電據歐洲時報網報導,荷蘭餐飲業行業組織為解決中餐廚師短缺問題的努力有了成果。當地時間4月15日,荷蘭內閣宣布提高亞洲專業廚師的工作籤證配額,允許餐館聘請儘可能多的外國廚師到荷蘭工作,彌補廚師職位缺口。
  • 地圖看世界;荷蘭跨歐洲及北美洲
    (地球各大洲的分界線)荷蘭地跨歐洲和北美洲。荷蘭王國是由尼德蘭、阿魯巴、庫拉索和荷屬聖馬丁4個構成國組成的君主立憲制的複合國,是以尼德蘭本土為核心的主權國家。1940年5月被德國軍隊侵佔,王室和政府遷至英國,成立流亡政府。
  • 從冬天畫到夏天,他把世界名畫「搬」上牆
    油畫助力鄉村旅遊法國印象派畫家馬奈的《吹笛少年》、義大利表現主義畫家莫蒂裡安尼的《珍妮·艾布特尼》、荷蘭後印象派畫家梵谷的《阿曼德·盧蘭》……看到這一幅幅熟悉的「世界名畫」,還以為自己身處歐洲的博物館裡,可車上的導航卻明明白白顯示,這裡是瀏陽道吾村。
  • 身價暴增的19世紀歐洲油畫
    今天,歷史上那些著名畫家的曠世之作的成交價格之高日益為世人矚目。根據有案可查的記錄,藝術市場上成交的價格超過1000萬美元的名畫就有下列10幅之多:凡·高《鳶尾花》5390萬美元,《向日葵》3985萬美元,《丁桂泰鎮橋》2390萬美元,《野花之宴》2200萬美元;雷諾瓦:《波希米妮》1600萬美元德加《洗衣女郎》1300萬美元;
  • 我拍攝了著名的羅浮宮油畫《拉撒路復活》
    為了好玩,我還做了一些塗鴉,首先,我拿出了所有與拉撒路在羅浮宮復活有關的畫。故事發生在聖經新約《約翰福音》第11號章和拉撒路耶穌復活死後四天。關於這個主題有很多名畫。下面《拉撒路的復活》的圖片是由heithhen Tott寫的,辛,揚斯(GeertgentotSintJans,1465-1495),文藝復興歐洲尼德蘭藝術家。
  • 448億像素,荷蘭國寶級名畫高清重生!裂縫筆觸清晰到令人髮指
    這幅掃描版的畫作清晰度高達448億像素(44,804,687,600像素),掃描耗時近兩個月時間,耗資300萬歐元,力求最大限度的保留原畫的畫面,連筆觸和裂縫都清晰可見。所謂10億像素數字信息圖像(Gigapixelimage)是包含10億以上像素的照片。
  • 克裡斯蒂安九世,他是「歐洲王室的嶽父」,子女遍布歐洲王室
    歐洲王室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但是有兩個人至關重要,一個是維多利亞女王,她的九個孩子分別與歐洲各個王室聯姻,使得其後代遍布歐洲王室;同樣,丹麥國王克裡斯蒂安九世也是如此,他的六個兒女也分別與各國聯姻,先後成為幾國的王后和國王。尤其是長女亞歷山德拉,伊莉莎白二世就是她的後代。
  • 價值16億英鎊達文西名作被質疑修復過度(圖)
    《聖母子與聖安娜》修復後  法國人稱:價值16億英鎊的達文西油畫名作《聖母子與聖安娜》遭遇過度修復。塞根和基思表示滿意其他的修復工作。  英國《衛報》援引羅浮宮消息人士的話說:「英國人非常迫切需要知道達文西(的畫)是很容易受損的,但是他們卻說『我們的工作不會出現任何危險』。「關於這個清潔修復技術,在一年以前就有爭論,因為他們說這是安全的,但是Bergeon Langle卻說這是不安全的。」  此事將在下周二出現最新進展,專家們預計會考慮對這幅名畫進行重新評估。
  • 荷蘭王室財大氣粗,王后的王冠一頂比一頂奢華,真「壕」~
    王冠(Tiara)是歐洲王室女人地位和婚姻狀態的象徵,一般來講,只有已婚的王室貴族女性才可以戴。各大王室都有自己傳了非常久的傳家寶王冠,從各大王室王后的王冠可以看到每個王室的底蘊以及經濟狀況。荷蘭王后的王冠一頂賽一頂的奢華,可以看出荷蘭王室的財大氣粗。
  • 他親手毀掉世界級名畫,反而成為藝術大師?網友:這根本不是畫!
    ,這位收藏家叫做齊藤良平,是一位日本富商,曾經斥資10億買下兩幅世界級名畫,而且這兩幅畫都位於世界十大最貴名畫之列,但他卻聲稱去世前要燒掉這兩幅畫,而他去世後,這兩幅畫就徹底地消失了,至今沒有蹤影,其中就有梵谷的名作。
  • 格蕾絲·凱莉幫助摩納哥王室改變了基因,成了歐洲顏值最高的王室
    歐洲的王室從來都沒有真正淡出過人們的視線,不管是舉辦大型的娛樂活動,還是舉行盛世的婚禮,每次都是轟動全世界的,不過最讓人關注的,還是王室的婚姻,雖然說「聽聞愛情,十有九悲;一別兩寬,各自安好」,但還是忍不住想要知道更多。就拿摩納哥王室的格蕾絲·凱利王妃來說吧,雖然她與親王的婚姻不能算幸福,但是她為摩納哥的基因改變做了極大的貢獻,順利讓摩納哥王室的後代成為了歐洲王室顏值最高的王室成員。
  • 名畫疑雲:價值1.5億美元的達·文西真跡可能是贗品?
    這裡不得不提及一個人,他就是漢·凡·米格倫——一位頗具傳奇色彩的「名畫偽造大師」。某視頻網站關於傳奇造假大師米哥倫的相關米格倫生於19世紀的荷蘭,從小喜愛繪畫,接受過專業的美術訓練,具有很高的藝術素養。
  • 大芬畫家黃鳳榮世界經典名畫巡展
    向黃鳳榮黃鳳榮家鄉福建展示碎紙畫的獨特藝術金羊網訊 記者李薇 通訊員李昌戰報導:中國演畫第一人、大芬畫家「黃鳳榮創世界名畫100」全球巡展於4月28日在福建莆田美術館展出的時間裡這100幅堪稱經典的世界名畫,是他藝術創作中,歷時三年半以不同時期的世界經典名畫為母本創作的;黃鳳榮在福建莆田出生長大。
  • 看加拿大人怎樣用名畫解讀17世紀歷史
    他的每幅畫,都散發著歲月靜好的氣質。維米爾把一生獻給了繪畫,然而,繪畫卻讓他越來越窮。他一輩子都沒離開過家鄉代爾夫特,43歲那年,他在貧困交加中離世。他一生創作了大量畫作,卻只有35幅流傳於世。其中,最著名的當屬《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畫中的少女,目光清澈,神情恬淡,耳朵上戴有珍珠耳環。
  • 歐洲藝術之旅 油畫奠基人——凡艾克兄弟
    《喬凡尼·阿諾芬尼夫婦像》  油畫起源於歐洲,歐洲中世紀繪畫中的蛋彩畫是其前身。此後,油畫技術很快在歐洲其他國家廣泛流傳,今天已成為世界上最主要的畫種。  凡·艾克兄弟於1415年起先後合作繪製了著名的根特聖貝文教堂祭壇畫。祭壇畫是指安置在教堂聖壇前的木板畫,類似可以摺疊的屏風。《根特祭壇畫》是一組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巨作,標誌著人文主義藝術的誕生和美術新時代的開始,奠定了尼德蘭文藝復興的基礎。
  • 看歐洲王室的行為:荷蘭王室大公主明天生日,活動分開過
    荷蘭王室大公主,也就是日後的女王阿瑪莉亞公主明天過生日,但是必須遵守每天最多只能接待3位客人的疫情規則,因此把慶祝活動分散在整個星期。 荷蘭王后馬克西瑪(Máxima)告訴ANP:「下周整整一周,都是獻給阿瑪莉亞(Amalia)的生日。」
  • 警方發現這些細節…這些被盜走的世界名畫,現在...
    後來他公開了整個犯罪過程他說:那天晚上,我們倆偷偷把梯子搬到了梵谷博物館的牆角,從那裡爬上了屋頂。我們用一把錘子砸開了玻璃窗,那個洞足夠大,我們從那裡翻了進去,把牆上的兩幅畫取下來塞進包裡。接著我們回到屋頂上,抓住之前就在固定在外面的繩子滑到地面,整個過程其實就花了3分40秒。
  • 這場歐洲油畫展,光是畫框,都值得一看!
    這次展出的60幅作品,涵蓋了歐洲從14世紀至20世紀初的500年,義大利、荷蘭、英國、法國等不同地域的繪畫藝術。裝裱在這些藝術精品外的畫框,幾乎與繪畫藝術史,有著同樣久遠的歷史。《夏蒂隆夫人肖像》(約1560-1565),木板油畫,柯奈·德·裡昂,荷蘭,活躍於法國《夏蒂隆夫人肖像》仍是一件木板油畫,被鑲嵌在一件小型神龕畫框內,最後不過34釐米高、16釐米寬、5釐米厚左右,神龕畫是可以站立並且移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