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把5歲孫子培養成「神童」,成功秘訣很普通,僅是這3點

2020-12-24 小婷老師育兒觀

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智商高,在孩子小時候就採用各種不同的方法開發孩子智力,但是能夠奏效的卻很少,孩子的智力發育依舊很緩慢,甚至可以說沒看到孩子有什麼長進。

相比各位家長,有一位退休的老奶奶卻僅憑藉三招,將自己的孫子養成了「小神童」。

這個小神童就是大家熟知的,曾經參加過《了不起的孩子》的王恆屹,那時的他僅僅3歲,卻已經比5、6歲的孩子懂得更多。

王恆屹5歲那年參加了《挑戰不可能》,並且成功進入總決賽,年僅五歲的他,識字量超過3000多,能背誦近500首古詩,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小神童」

在節目中評委從300首古詩詞中挑選出10聯,選擇三個字進行保留,留三個字做提示,讓王恆屹依次填充空缺的詩詞,換做成年人都不一定答得上來,但王恆屹卻能很輕鬆地答上來。

當時很多人都好奇,到底是什麼樣的教育方式讓王恆屹這麼優秀的?據了解發現,王恆屹從小跟奶奶一起長大,他的爸爸媽媽一直忙於工作,孩子這麼優秀都跟奶奶的教育方法有關。

王恆屹奶奶在孩子不到一歲的時候,就每天在他面前念唐詩,王恆屹在這種環境下長大,自然從小就喜歡上了古詩,從那以後就對古詩產生了興趣。

後來王恆屹的奶奶透露了自己的教育方法,其實也很普通,僅是這3點

一、先培養孩子對古詩的興趣

俗話說得好:「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王恆屹奶奶對此深信不疑,所以在孩子1歲時就每天念《唐詩》《百家姓》《三字經》,讓孩子對唐詩產生興趣。

作為家長我們可以向王恆屹的奶奶學習,從小就培養孩子對某方面的興趣,就比如說古詩,家長可以經常在孩子面前閱讀古詩,漸漸的孩子就會對古詩產生興趣,以後學起來就更方便了。

二、將知識引入遊戲

孩子愛玩是天生的,學習可能會讓孩子感到枯燥,但是遊戲對孩子的吸引力是無限的,孩子在玩遊戲時不會有感到疲倦,甚至很享受這種感覺。

王恆屹的奶奶就是經常陪孩子一起玩成語接龍(誰接不上來就算輸),這激起了王恆屹的鬥志,在遊戲的過程中王恆屹特別積極,想贏過奶奶,就是這樣一次一次地,孩子就將知識全都掌控牢固了。

三、堅持不懈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剛開始還能堅持,但是一段時間發現沒效果,就會停下來,你這種做法簡直大錯特錯,堅持不懈才是最好的方法,王恆屹的奶奶就貫徹了堅持這個詞,她從來都沒放棄過對自己孫子的啟蒙古詩、詩歌……

長此以往,王恆屹將詩詞全都記在了腦海裡,久而久之王恆屹的記憶也越來越好了,如今的王恆屹可以說是真正的小神童。

若是父母也想自家孩子能有這樣的成就,你無疑是要從小培養孩子各種好習慣,這裡我分享給父母們一套《唐詩三百首》孩子的中國文學啟蒙認知國學經典,讓孩子感受了傳統文化魅力,了解了歷史知識,同時也鍛鍊了孩子的記憶力,為學習漢語打下了基礎。

採取名家收錄其中,加入了字詞解釋,作者簡介,以及詳盡的譯文,幫孩子掃清閱讀障礙,更可以掃描下載光碟,孩子在閱讀紙質圖書的時候,還能聽到有聲朗讀。

相信看了王恆屹奶奶的教育方式父母們都想試試吧?其實王恆屹奶奶也是普通人,和大家一樣,文化程度並不高,她能教育出如此優秀的孩子,無疑就是方法得當,王恆屹5歲識字3000多,只要你給孩子買一套字卡,堅持練習你家娃也能做到識字幾百幾千。

這裡我分享給父母們一套《兒童識字啟蒙認知》,整套書每一頁都包含4個元素:一個字、一組詞、一句詩、一段話。

相關焦點

  • 6歲「神童」識字破3000,成功的秘訣,離不開他奶奶這3點
    看過第五季《中國詩詞大會》的人應該都知道這樣一個孩子,他就是王恆屹,來自青島的王恆毅小朋友,年僅6歲就認識3000多個字,會背500多首詩,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小神童了。在節目當中王恆屹連闖幾關,出口成章,讓眾多觀眾都刮目相看,不得不說王恆屹的知識量廣泛的讓我震驚,甚至都覺得有些自愧不如,別說我家孩子,就是我也做不到這一點。不少父母在看了這檔節目之後,都很好奇這個6歲的孩子是如何做到識字過3000的,主持人就問過這樣一句話:「這孩子這麼聰明,是基因遺傳吧?」
  • 5歲娃識字3千,背詩580首,奶奶的教育方法也很簡單,僅是這3點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在這有氣勢的開場白中我們開始了《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的觀看。品味詩詞韻律,感受中國文化。在一段段優美的詩詞當中讓我們再一次地體會到了中國詩詞的獨特之美。其中五歲「神童」王恆屹,也成了父母口中「別人家的孩子」「記憶神童」。
  • 5歲掌握初中的詞彙量:小神童奶奶的育兒術火了!連撒貝寧都點讚
    他叫王恆屹,早在3歲時,就在《了不起的孩子》裡憑超強記憶,獲封「千家曲庫」火了一把。4歲時,出口成詩,熟練背誦《將進酒》,嚇得撒貝寧連書都掉地上了。5歲識字3000多,董卿曾誇他詞彙量大,已經超過初中生,甚至已經達到成年人的水平。
  • 最好的「隔輩親」,奶奶培養出6歲神童,識3000字能背近600首古詩
    ,培養出的孫子被大家稱為是「神童」,甚至有人直言,自己也缺少這樣一個奶奶,而這就是何霞何奶奶。,家裡也不算大富大貴,而之所以小恆屹又後來的成績,與一個人有關,這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小恆屹的奶奶何霞。,於是從小恆屹一歲開始,何奶奶就有意的讓小恆屹接觸國學,比如古詩古典等等,像是三字經百家姓更是早早就讓小恆屹學上了。
  • 好物分享|5歲識字3000多,背詩280首,神童奶奶的育兒術火了,值得家長學習
    5歲「神童」詞彙量遠超初中生,奶奶的育兒術火了,值得家長們借鑑現在大部分家長都十分重視孩子的教育,小時候注重科學育兒,不想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孩子長大了重視教育,不斷給孩子報名培訓班,這都是父母的良苦用心,但教育出來的孩子,卻總不如「別人家」的優秀?
  • 退休奶奶培養出5歲小神童,「隔代教育」真的對孩子有影響嗎?
    5歲神童被稱為行走的「中華小詩庫」在一檔央視的一檔綜藝節目上,有這樣一位特殊的嘉賓,他叫王恆屹當年只有有5歲,卻能熟背300多首唐詩、100多首宋詞,識字量高達3000多,被主持人稱作是「行走的中華小詩庫」。
  • 4歲的幼齡,初中的詞彙量:小神童奶奶的育兒術火了!撒貝寧都點讚
    他叫王恆屹,4歲時出口成詩,識字3000多。董卿曾誇他詞彙量大,已經超過初中生,甚至已經達到成年人的水平。網絡上很多人叫他小神童,一開始我覺得過於誇張,直到我看了這孩子在央視頻道《歡樂中國人》的表現。出場時表現一般,背了首小孩子都會的《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然後難度加大,撒貝寧故意「刁難」,讓他全文背誦《將進酒》。
  • 3歲認識3000多漢字,4歲熟背百家詩,神童是怎樣養成的?
    相信大家都有看過央視播出的《歡樂中國人》這檔節目,在節目中有一位3歲的「神童」令我印象深刻,他就是來自青島的王恆屹,年僅3歲半就認識3000多漢字,4歲熟背百家詩。這位小神童在《了不起的孩子》中也出現過一次,當時王恆屹驚人的表現令不少觀眾讚嘆,這孩子到底是怎麼培養的呢?
  • 4歲學珠心算,8歲被軍校錄取的「神童」何雪豪,成功有何秘訣?
    古今中外,神童雖然數量稀少,但並非不存在。在河南省,有這麼一個天賦秉異的「神童」,他就是4歲開始學習珠心算,8歲就被軍校錄取的「神童」何雪豪。但是接下去我們要說的這個河南「神童」何雪豪卻在4歲的時候就開始學珠心算這門技能,他從5歲起就在珠心算領域獲得世界級比賽的獎項,其逼格之飽滿讓人嘆為觀止。
  • 重慶「神童」姜明宇:被爺爺奶奶一手帶大,1歲識字15歲高考667分
    這是因為他的年紀比較小,普通考生十八九歲,而他只有十五歲。別看他年紀尚小,高考成績卻非常棒,一點也不輸比他年紀大的考生。這位少年學霸從小就表現出不同尋常智慧,一歲就能識字、五歲上二年級、15歲高考667分上大學,除了天賦使然,從小將他帶大的爺爺更是功不可沒。
  • 3歲認識三千字,5歲半能背600首古詩,神童王恆屹為何被質疑?
    只是王恆屹不小心倒在一道圖片題(對號入座題)上,這道題是古代幾種常見的運動項目,包括蹴鞠、捶丸、馬球等。當然,王恆屹不會這道題也是可以理解,要答對這道題,不僅僅是懂得古詩詞就可以了,還得能看懂三幅畫的意思。但王恆屹最後通過「絕地反擊」,又成功闖關成功。在這個環節中,王恆屹的表現更是非常精彩,十幾首詩也是信手拈來。
  • 3歲認識3000多漢字,4歲熟背百家詩,神童是怎樣養成的?
    相信大家都有看過央視播出的《歡樂中國人》這檔節目,在節目中有一位3歲的「神童」令我印象深刻,他就是來自青島的王恆屹,年僅3歲半就認識3000多漢字,4歲熟背百家詩。這位小神童在《了不起的孩子》中也出現過一次,當時王恆屹驚人的表現令不少觀眾讚嘆,這孩子到底是怎麼培養的呢?
  • 和3歲孫子賭氣,奶奶贏了,卻再也聽不見孫子叫「奶奶」了
    導讀:和3歲孫子賭氣,奶奶贏了,卻再也聽不見孫子叫「奶奶」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和3歲孫子賭氣,奶奶贏了,卻再也聽不見孫子叫「奶奶」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萌娃5歲背詩「500首」,識字超3000,奶奶的這3點教育方法是關鍵
    第一次接觸「小神童」王恆屹還是在綜藝節目中,當時王恆屹年僅3歲,卻能記住200多個不同國家的國旗,背誦超500首古詩,天才少年自然不能止步如此,在2019年王恆屹參加了由撒貝寧主持的《挑戰不可能》並隻身殺入總決賽,被董卿評為「行走的小詩詞庫」。#育兒有方法#
  • 「2歲認字4歲識字破千6歲自主閱讀」其教育秘訣關鍵在這3點
    導讀:「2歲認字,4歲識字破千、6歲自主閱讀」,其教育秘訣關鍵在這3點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2歲認字,4歲識字破千、6歲自主閱讀」,其教育秘訣關鍵在這3點!
  • 5歲萌娃背詩「五百首」,識字超3000,多虧奶奶的3點教育法
    第一次知道「小神童」王恆屹是《了不起的孩子》這個綜藝。 當時的王恆毅只有3歲,但是已經會背很多古詩了,還記得200多個國家的國旗。 天才當然不會就此止步,2019年,王恆屹參加了《挑戰不可能》的總決賽,被稱為「行走的詩詞典」。
  • 少年學霸:3歲讀二年級13歲高考610分,神童是如何養成的?
    3歲半讀小學二年級,神童是怎麼養成的趙晨焱今年剛滿13歲,出生於四川成都,從小就是學校出名的神童神童的秘訣:不上輔導班,只需要做到兩個字東南大學今年一共有7個少年生,基本上都是四五歲讀小學,雖然他們的生活環境不一樣、培養模式不盡相同
  • 3歲讀二年級13歲高考610分,神童是如何養成的?
    3歲半讀小學二年級,神童是怎麼養成的 趙晨焱今年剛滿13歲,出生於四川成都,從小就是學校出名的神童,在今年的高考中取得了 神童的秘訣:不上輔導班,只需要做到兩個字 東南大學今年一共有7個少年生,基本上都是四五歲讀小學,雖然他們的生活環境不一樣、培養模式不盡相同
  • 奶奶帶5歲孫子逛書店,孩子撕掉8本書,奶奶:書質量不好
    奶奶帶5歲孫子逛書店,孩子撕掉8本書,奶奶:書質量不好朋友小圓帶著孩子去逛書店的時候,看到兩位書店職工揪著一位老太太和5歲小男孩不放,嘴裡嚷嚷著,一定要買下來不然就賠錢。本以為是什麼欺負童叟的行徑,小圓湊近一聽才知道,原來是小孩撕掉了書店的八本故事書,奶奶和孫子搖頭抵賴,職工愣是調出監控錄像他們才勉強承認。老奶奶還言辭鑿鑿地說:"分明是你們書質量不好!我孫子才5歲,懂什麼撕書不撕書。別看我們祖孫倆沒旁人撐腰,就想著訛詐我們!"說罷就想拂袖離去。
  • 5歲萌娃熟讀《千家詩》,識字量超3000,多虧奶奶的這3點教育方法
    愛爾維修曾說,「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會成為不平凡的人。」《中國詩詞大會》的節目中,有一位叫王恆屹的小男孩,雖然當時只有5歲,卻能堪稱是一個「活的」古詩庫。更令人吃驚的是,這個「小神童」對詩詞的記憶,並不是機械式的死記硬背,而是理解著背,能夠說出詩詞的含義和情感。這讓很多大人都覺得很不可思議。然而,王恆屹並不是出身於書香世家,父母常年外地上班,陪伴孩子最多時間的就是他的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