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美育兒那些事
現如今很多人都對「隔輩帶娃」頗有說辭,有些父母也會經常把孩子身上的一些壞習慣,歸結到老人頭上,讓老人在給兒女帶孩子的同時還要遭受委屈,但在中國仍然有很多家庭因為工作忙,經濟壓力大等原因,不得不讓老人來帶孩子,者相互間又存在著諸多矛盾。
5歲神童被稱為行走的「中華小詩庫」
在一檔央視的一檔綜藝節目上,有這樣一位特殊的嘉賓,他叫王恆屹當年只有有5歲,卻能熟背300多首唐詩、100多首宋詞,識字量高達3000多,被主持人稱作是「行走的中華小詩庫」。
在節目裡王恆屹,只讓主持人說出每首詩裡面的三個字,他便能整首詩一字不差得背下來,節目一播出令網友們讚嘆不已,很多網友表示:自己還不如一個孩子別說300首了就連3首都未必背得出來。那麼王恆屹是怎麼做到的呢?
在節目裡王恆屹也分享了自己的成功秘笈,他說自己在背詩上實行重複的原則,一遍不會就兩遍,兩遍不行就三遍,直到成功為止,如此驚人的毅力,恐怕現如今,很多大人都無法做到,那麼究竟是怎麼培養出來的呢?
奶奶的育兒秘籍
1. 環境很重要
王恆屹是典型的隔代教育,從小和爺爺奶奶生活,在王恆屹還不到1歲的時候,家人就在他的耳邊經常念唐詩宋詞,還給交給孩子識字,慢慢的家人發現他的記憶力非常好,便開始教孩子背詩,就這樣在奶奶的薰陶下,孩子耳濡目染,慢慢便對詩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2. 榜樣教育
奶奶每天都會給王恆屹讀詩詞,每天堅持,並讓孩子每天背一篇古詩,在堅持了一段時間後,王恆屹在不需要奶奶的提醒下開始自覺的學習,並養成了懂規矩自律的好習慣,奶奶說雖然開始的時候很艱難但是堅持下來就會有收穫。
3.朗讀和理解很重要
奶奶在陪伴孩子背詩的同時,會讓孩子繪聲繪色的朗誦出來,還會一邊讀,一邊給孩子講讓孩子理解著背,這樣孩子對詩文有了理解後更容易記住,不會死記硬背,忘得也快。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生活在什麼樣的氛圍中孩子就會養成什麼樣的習慣,聰明的家長會從小培養寶寶的天賦和毅力,幫孩子養成好的習慣,這樣孩子長大了自然就會比同齡的孩子優秀。
育兒寄語:
其實不論是老人帶娃,還是父母帶娃,當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我們首先要自我反省一下,看看我們的教育是否出現了漏洞,而不是相互指責,互相埋怨,無論是老人還是家長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可愛,而不是愚笨無知,所以在教育孩子上一定不能馬虎大意。
最後,你覺得「隔輩帶娃」對孩子有影響嗎?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觀點。
我是美育兒,願與你共同分享育兒知識,和孩子成長路上的點點滴滴,感恩遇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