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常識:研究生可以被劃為哪幾類?

2020-12-11 考研幫(kaoyan.com)

摘要:正處於摸索階段的2020考研er,急需補充考研常識。譬如對於研究生的種類就分了好幾種:脫產與在職、定向與分定向等等,先了解這些考研常識

  摘要:正處於摸索階段的2020考研er,急需補充考研常識。譬如對於研究生的種類就分了好幾種:脫產與在職、定向與分定向等等,先了解這些考研常識類的名詞,才能對自身的定位有個清晰的認知,從而備下萬全的複習方法。

  2019考研同學正處在緊張備考時期,而2020的考研的小夥伴們大多還處於摸索階段,當然,準備考研之前一定要對考研進行充分了解,幫幫為各位2020考研的小夥伴們整理了一篇關於研究生分類的考研常識文章,各位2020考研小白快來了解一下研究生到底有哪些分類吧~

  ►按學習方式不同,分為脫產研究生和在職研究生

  脫產研究生指在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進行全日制學習的研究生;在職研究生指在學習期間仍在原工作崗位承擔一定工作任務的研究生。

  ►按學習經費渠道不同,分為國家計劃研究生、委託培養研究生(簡稱委培生)和自費研究生

  國家計劃研究生的培養經費由國家提供,又分為非定向研究生和定向研究生(簡稱定向生)。其中非定向研究生畢業時實行雙向選擇的自由就業制度;定向生則在錄取時就必須籤訂合同,畢業後按合同規定到定向地區或單位工作。

  委託培養研究生的培養經費由委託單位提供,錄取時要籤訂合同,畢業後到委託單位工作。

  自費研究生的培養經費由自己提供,有時候也可以從導師科研經費中開支,或獲取社會贊助。國家計劃非定向研究生,通常就是我們所說的「公費」研究生,目前在碩士研究生招生名額中佔據較大份額,但隨著連年擴招,自費研究生的名額也在不斷擴大。

  ►按照考試方式分類,碩士研究生根據考試方式主要包括全國統考、單獨考試、法律碩士聯考、MBA聯考等

  上大學必須經過全國統一高考,而就讀碩士研究生的途徑相對而言要多一些,也更靈活一些。已經工作的人,除了放棄工作報考研究生以外,還可以不脫產申請攻讀學位,或申請單獨考試。不脫產申請攻讀學位,通俗的講,就是一邊工作,一邊攻讀學位,也稱為「在職學位生」。學位生採取旁聽等形式隨正式研究生一起學習,並參加同樣的考試,通過後可以申請學位。學習、考試、答辯均需交納一定費用,一般全部下來在數萬元左右。目前只有經過國家教育部批准的少數重點大學招收學位生,機會不多,而且必須徵得工作單位的同意。隨著學位管理的加強,通過這條途徑來獲取學位的難度越來越大了。一般最終能夠通過答辯、取得學位的比例並不高。

  單獨考試是為用人單位定向培養業務骨幹而設置的研究生入學考試。大學本科畢業在申請的專業或相關專業連續工作四年、已經發表過論文或成為業務骨幹的,才可以申請單獨考試。單獨考試的科目設置與全國統考一致,公共課試題難易程度也與統考水平相當。

  對於應屆本科畢業生而言,就讀研究生可以考慮的路主要是兩條:一是保研,二是考研。保研,即「免試推薦碩士研究生」,一般每年秋學期9月下旬至10月下旬在大四學生中進行篩選,規則制訂和操作權由各學校掌握,因此學校不同,保研情況也各有不同。通常有以下幾種:

  ①主要基於學習成績的免試直推

  這在保研名額中佔據了大部分,通行的做法是學校劃定基本學習成績要求(例如學分積幾點幾以上),按照一定名額比例下發到各系院所,由系院所結合其他方面情況,上報名單,學校審批。一般情況下只有班級前幾名才可能保研。

  ②特長生免試直推

  有些學校為了招徠或留住特長人才,往往給予特別優惠,免試推薦就讀研究生。常見的是體育類和文藝類特長生,但名額非常少,要求很嚴,還有許多學校沒有此類政策。

  ③校際間免試直推

  教育主管部門為了鼓勵高校間學術交流,減少學術近親繁殖,近幾年大力提倡向其它高校免試推薦優秀畢業生。由於各學校保研條件和學生學習狀況的差異,有時候在本校難以獲得保研資格的學生在其它學校反而可能如願以償。因此,如果你成績很好,排名也比較靠前,但估計本校保研希望不大的,可以試一試跨校保研。不過需要指出的是,多數學校對於推薦自己的學生去外校保研並不積極,也沒有義務給你做好事,因此時候一到,自己應該去尋求有關信息,並主動與對方取得聯繫。

  ④免試推薦、保留入學資格

  這類保送生不是馬上就去讀研,而是保留入學資格一、兩年,先按照學校安排去有關部門工作,或作為教育部門選派人員去邊遠地區支教。此類保送的條件相對要低一些,但也不是人人都能申請,一般只有表現突出的學生幹部或活動積極分子才有入選資格。同時,這也並不一定是最佳選擇,畢竟要耽誤一、兩年的大好青春。

  免試推薦並不代表不參加考試。許多學校為了確保推薦質量,還會加試一些科目,例如英語、專業課等。另外,複試也是必須參加的。如果你的成績估計難以直推保研,又沒有什麼突出的體育或文藝特長,也不是老師心目中的重要「幹部」,而你又非常想上研究生,這時候就只剩下自古華山一條路——考研了。

  ►按照專業和用途的不同,分為普通研究生和特殊種類研究生

  其中普通研究生佔絕大部分。目前我國比較成熟的特殊研究生主要有工商管理碩士(MBA)和法律碩士(一般簡稱「法碩」)。近來又出現了行政管理碩士(MPA)。特殊研究生和普通研究生在報考資格、學制要求、學習內容等方面均有很大不同。研究生的學制與獎學金碩士生的學制因學校的不同而有所差別,一般為2到3年,多數都是3年,也有2年半的。研究生學習實行學分制,與本科一樣,課程包括必修和選修,一般來講,前兩年是基礎課和專業課學習時間,通常可以修完絕大部分學分;第三年用來完成畢業論文、實習和求職。許多學校都規定,如果提前修完所要求的學分,並符合一定條件的,可以申請提前畢業。

  按照規定,在職碩士生的學習年限可相應延長一年。碩士生實行導師制,即都有一名導師(職稱為副教授以上)進行指導,這與本科學習很不同。一名導師一般負責一個到數個研究生,指導日常學習和學術研究,帶領從事課題研究,指導畢業論文等等。根據教育部、財政部教財〔1996〕85號文件規定,碩士研究生在學期間享受國家津貼補助,稱為普通獎學金。各校具體發放情況有所不同,一般在200元以上。入學前有工作經歷的人要高一些,按照一定標準隨工作年限遞增,但不會超過300元。此外,研究生通過從事課題研究或助教等工作,也可以獲得一部分收入。

  (實習小編:玉琳)

相關焦點

  • 考研常識:八類碩士研究生考試方式及其解讀
    2021考研初級階段,考研基本常識了解是必備的,不僅要了解2021考研科目有哪些,你還需要知道碩士研究生考試方式分類等考研基本常識。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分享八類碩士研究生考試方式及其解讀,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
  • 2020考研考哪幾門-研究生考試科目
    2020考研考哪幾門-研究生考試科目 202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公告於8月19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官網發布,網上報名時間為2019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預報名時間為2019年9月24日至9月27日。
  • 浙江考研常識:大幾開始準備考研?專升本後可以考任何學校嗎?
    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三個常見的考研常識問題及答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01一般大幾開始準備考研?  1、一般是大三開始準備,具體要看自己打算報考什麼學校以及個人的學習能力和成績。對於普通大學畢業生,如果想報考清華、北大、浙大、復旦等考研難度比較高的院校,大一、大二就要開始。如果報考難度相對一般的院校則大三開始準備。  2、一般在開始準備之前,可以思考和確定自己的報考專業、報考學碩還是專碩、報考的目標學校等三大問題。
  • 2022考研是指哪一屆的?現在是大幾?
    近年來考研熱持續升溫,2020考研報考人數超過了340萬,很多大學生都是提前準備考研的相關內容,前段時間高考後甚至還有很多高考生諮詢小編自己什麼時候可以考研,小編也是吃了一驚,對於很多第一次準備考研的同學來說,可能很多考研常識大家不是很清楚,比如這個問題就是大家經常喜歡問的,比如我是
  • 2021年數學考研大綱常識有哪些
    ​【薦】2021研究生qq備考交流群:645569428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通知已發布,點擊查看>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報名時間:2020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
  • 考研常識:這些名詞你都了解嗎?
    疫情還未結束,2021屆小夥伴已經踏上了考研的徵途,買資料,報輔導班,諮詢學長學姐等等,忙得不亦樂乎,但是,關於考研的這些名詞你都了解嗎?那又了解多少常識呢?
  • 2022考研 | 十大考研基本常識,你造嗎?
    常識一:考研是什麼?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招生考試,簡稱「考研」。是指教育主管部門和招生機構為選拔研究生而組織的相關考試的總稱,由國家考試主管部門和招生單位組織的初試和複試組成。是一項選拔性考試。簡單的說,考研是具有一定條件的學生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以攻讀碩士研究生學位的過程。
  • 中國研究生院校排名 關於考研的基本常識
    無論選擇考研是處於什麼目的,考研的學校、專業選擇都是很重要的,這不僅關係到考研的成功率,也關係著日後畢業的發展前景。那麼你知道研究生院校又有哪些嗎?考研熱門大學有哪些呢?考研的條件、科目、時間分別是什麼?考研專業和學校怎麼選擇?下面MAIGOO編輯將為您盤點考研的學校和一些考研的知識,一起來看看吧!
  • 考研人需要了解的10個重要考研常識,超詳細,快收藏
    今天幫幫就帶大家一起看看考研的十大重要常識,懂了這些,讓考研小白也能對考研了如指掌。  常識二、全日制or非全日制,你適合讀非全麼?  全日制的研究生主要是指學生要在規定時間內在校區完成研究生的生涯,滿足學校的畢業要求,便可以順利畢業,同時也可以拿到學校賦予你的學業證。非全日制研究生便大不相同了,其實在很久之前,這兩者錄取方式都不一樣,只是在前年,國家規定這兩者進行統一考試。
  • 2020考研參考書目分為哪幾類
    2020考研參考書目一般包含在研究生招生簡章中,研究生招生簡章是介紹學校基本情況,是學生了解該學校和進行報考的重要依據,是一種較為可信的院校信息。考研招生簡章中會有學校所招收專業、報考條件,報考流程,獎助政策、聯繫方式等信息。
  • 考研常識:碩士研究生的種類(全文)
    上大學必須經過全國統一高考,而就讀碩士研究生的途徑相對而言要多一些,也更靈活一些。已經工作的人,除了放棄工作報考研究生以外,還可以在職申請攻讀學位,或申請單獨考試。在職申請攻讀學位,通俗的講,就是一邊工作,一邊攻讀學位,也稱為「在職學位生」。學位生採取旁聽等形式隨正式研究生一起學習,並參加同樣的考試,通過後可以申請學位。
  • 2022年考研|碩士研究生分幾種?區別在哪?
    星標我,一起成為研究生吧2022考研群體中,有應屆考生也有在職考研的考生,那麼大家清楚碩士研究生分幾種不?接下來,我們就關於考研常識方面的基礎知識,來給大家具體告知,供考生參考。碩士研究生一般分為學術型碩士和專業學位碩士。學術型碩士簡稱學碩。學碩按學科設立,以學術研究為導向,偏重理論和研究,培養大學教師和科研機構的研究人員。專業學位碩士簡稱專碩。專碩以專業實踐為導向,重視實踐和應用,培養在專業和專門技術上受到正規的、水平訓練的一定層次人才。
  • 19考研,你不得不知的考研基本常識
    最近準備19年考研的考生們都紛紛開始行動了,有收集各種考研資料的,有開始準備報輔導班的,有自己制定好計劃準備開始實施的,當然也有還處於迷茫期,不知何去何從的。不管你處於那個階段,只要你打算加入19年考研的大軍,下面這些考研常識就是你不得不了解的。
  • 21考研小白,必須知道這9個考研常識!
    很多考研的小夥伴第一次準備考研,其實很多事情都不懂,就是一個考研小白。   幫幫在這裡整理了10個考研小白必須知道的考研常識,趕緊學習起來吧!   ►考研地區的劃分   考研地區總體分為兩大類,國家按照A類、B類確定考生參加複試基本分數要求。   A類: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河北、山西、遼寧、吉林、黑龍江、安徽、江西、重慶、四川、陝西21個省(市)。
  • 考研常識:專業代碼是什麼?
    各位考研的小夥伴們,在所有考研工作開展之前大家一定要多了解一下考研常識,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今天,幫幫為各位考生整理了「考研常識:專業代碼是什麼?專業課編碼是什麼?」,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   說起專業代碼和專業編碼,很過同學對它可能是既熟悉又陌生。
  • 考研常識+跨考資訊
    昨日研招網發布考研常識,關於專碩和學碩的區別,小考在之前已經為大家分析過,今天小考再給大家解析一下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區別,以及分享關於跨考的最新報考信息和往屆生預報名的事項。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畢業時,所在高等學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機構根據其修業年限、學業成績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發給相應的、註明學習方式的畢業證書;其學業水平達到國家規定的學位標準,可以申請授予相應的學位證書。
  • 考研在哪報名_中國招研網研究生
    考研在哪報名_中國招研網研究生由廣東研究生考試網考試快訊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研招網,廣東研究生考試快訊的內容,請關注廣東研究生考試頻道/廣東人事考試網!   研招網已發布2021考研公告,2020年10月10日-31日9:00-22:00正式報名開始!
  • 2021考研上岸必知常識60問
    關於2021考研常識,這次文都網校考研小編為大家準備的是關於2021考研上岸常識60問,從各角度講解了一下關於2021考研,主要涉及到考試科目,考試分值,考試時間等等。今天文都網校小編為大家帶來2021考研上岸必知常識60問,一起來看一下吧。
  • 考研新手必看:考研基本名稱解釋,這些常識你要知道!
    對於很多考研新手來說,對於考研的常識、考試流程都不清楚,這樣考研會多費很多功夫。 為了讓小夥伴更快了解考研的基本知識,小編給大家準備了這篇文章,考研新手一定要看! Part1:考研分哪些階段?
  • 2020考研:新手小白必須了解的考研常識
    摘要:無論你著不著急備考,考研的常識都需要提前了解。現階段2020的考研er大多還處於摸索階段,對於自己需不需要考研的認知並不夠明確。現階段2020的考研er大多還處於摸索階段,對於自己需不需要考研的認知並不夠明確。認識後才能說了解,了解後才能做決定,關於考研,小白們需要記住這12點常識。   1、學術型研究生   學術型碩士教育以培養教學和科研人才為主,授予學位的類型主要是學術型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