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剖腹產,是許多年輕寶媽心中的NO.1選項,但剖腹產真的在傳聞中少受罪嗎?
來看看下面這一段視頻的內容,過程簡單不血腥,很適合還沒有生產經歷的準媽媽觀看。
一顆洋蔥的「剖腹產」之路:
1. 消毒、打麻藥
剖腹產畢竟是手術,要將腹腔打開,所以消毒打麻藥的過程不可避免。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寶媽會對麻藥有抗藥性,因此就算打了麻藥,在生產的過程中還是會有疼痛的感覺。
2. 切開腹壁、子宮
有些人可能會認為,剖腹產就是一刀把肚皮切開,再取出寶寶就可以。但實際上並不是一層,而是從表皮開始,到脂肪層、皮膚組織……整整切開8層!
如果是頭胎媽媽還好,內部結構都是完整的,醫生速度會很快。但若是之前有過剖腹產史的二胎媽媽,且組織有粘連情況,就比較麻煩了。
3.找到寶寶,取出
在切開層層組織後,就可以看到寶寶了,要先將羊水吸乾,再找到寶寶的頭部,儘快將寶寶取出。
取出後,要先清理乾淨寶寶的口腔,保證他的呼吸不會受阻。
4.剪臍帶
待寶寶完全取出後,就需要將連接寶寶與媽媽的臍帶剪斷並消毒。這時,寶寶與寶媽就徹底分開了,整個過程很快,不會浪費很多時間。
5.寶媽縫合處理
寶寶已經來到了世界,但是寶媽的生產之路還沒結束。其實,生產過程還是很快的,但產後縫合處理的時間就比較長了。
醫生先要把胎盤完整的取出,然後才可以縫合切口。而且,並不是縫合一次就好,是需要把之前切開的8層一層層縫合。如果處理不當,可能會出現粘連,是很麻煩的。
在縫合之後,寶媽就完成了全部的生產過程,可以推出產房了。圖片裡給大家看的只是洋蔥,試想一下,如果換成自己,那又是什麼景象呢?
最重要的是,整個手術過程因為有麻藥,寶媽其實並不會多痛苦,真正痛苦的開始,是麻藥消褪之後。
剖腹產手術不是一勞永逸,吃苦遭罪還在後面
1.壓肚子
寶媽被推進病房後,麻藥也會逐漸消退,這時肚子被切開的疼痛感將會越來越強。這種痛感要持續到傷口逐漸恢復,比順產持續的時間要更長一些。
另外,有不少剖腹產媽媽表示,最痛苦的莫過於壓肚子,簡直比宮縮還要疼。但是為了幫助子宮收縮,並排除惡露積血,就算再疼也只能生生忍著。
2.翻身、活動
此外,為了防止術後粘連,加快身體恢復,寶媽還要多翻身,並在手術24小時後,下床走動。
而寶媽為了健康不能拒絕,只能強忍著身體的疼痛去堅持,看著那些順產的寶媽們,別提多羨慕了。
3. 影響二胎
由於國家政策的緣故,如今許多家庭都開始備孕二胎,若頭胎是順產,那麼生二胎時,寶媽無論怎樣選擇都可以。
但若頭胎是剖腹產,子宮由於手術而變成瘢痕子宮,二胎時胎寶過大,就容易有裂開的風險。
還有些年輕寶媽想趁年輕3年生兩娃,若是做過剖腹產,就不太現實了。因為最少需要2年時間恢復,才可以要第二胎。
4.留下疤痕
女性都是愛美的,不願意自己的身上留下一點疤痕,但做剖腹產後,必然會在身體留下一個長達10釐米的疤痕。
雖然現在已經可以用醫美的手段去除,但是對於一些疤痕體質的寶媽來說,還是不太樂觀的。
所以,要生產的準媽媽們千萬不要認為,剖腹產只是打麻藥睡一覺,生的過程固然簡單,但術後恢復的過程卻更加複雜。
而剖腹產的存在,主要是為了那些在順產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或身體不利順產的寶媽,並不是為身體健康的寶媽所準備。
更何況在做手術後,需要一定時間的禁水禁食,這勢必會影響到乳汁的分泌,這也不利寶寶的健康。
所以,若是身體條件足夠好,還是儘量選擇順產,要更好一些。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