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o大家好,我是妮妮。
今天要跟大家聊的主題是怕痛該選擇順產好還是剖腹產好?
「順產Vaginal birth」就是YD產的意思,剖腹產是Cesarean birth或C-section birth,到底要選擇順產還是剖腹產,是很多懷孕媽媽中常常有的煩惱。
準媽媽可能經常聽到的煩惱原因都有以下這些:
比如說:「聽說順產很痛,我很怕痛」。
比如說:「萬一順不下來要順轉剖,吃全餐會更慘。」
比如說:「聽說順產會引起YD鬆弛、小便失禁。」
比如說:「我有B肝萬一順產會傳染給寶寶該怎麼辦?」
比如說:「聽說順產骨盆會被撐得很大,身材難以恢復。」
比如說:「順產要剪H陰,H陰撕裂太可怕了。」
關於這些問題,我們來一個一個來分析,關於順產還是剖腹,要分成兩個面向來討論。
一個生理上的就是這件事對我們健康造成的影響。
另外一個就是心理上的,就是我們對生產的疼痛以及無法掌控的未知恐懼感。
我們先說生理上的:
剖腹產可以挽救生命,剖腹產原本是婦產科急救中的一項非常重要的醫療幹預措施,在必要的醫療情況下,它可以避免產婦和胎兒的死亡和病發率。
但是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系統性文獻回顧,理想的剖腹產率應該在10%-15%之間,低於10%-15%就表示這個地方的母嬰他們沒有獲得必要的醫療支援,因為有一些高風險的產婦他一定需要透過剖腹產來保證母嬰的平安。
但是當剖腹產高於15%的時候,剖腹產和母嬰死亡率的降低就沒有關聯了,換句話說當剖腹產超過15%之後,剖腹產不但對母嬰沒有幫助,而且還可能導致母嬰必須承擔手術的風險,而這些母嬰本來是不需要暴露於這些風險之中的。
雖然跟其他的手術比起來,剖腹產是一個安全性相對很高的手術,但是只要是手術,它就一定有風險。
剖腹產會增加了需要輸血的機率和麻醉併發症,還有器官損傷、傷口感染、血栓、新生兒呼吸窘迫的風險以及其它短期的併發症。
從長遠的來看,剖腹產寶寶罹患兒童哮喘和肥胖的風險也會增加,我們在懷下一胎的時候,懷孕的妊娠併發症也可能會提高。
例如:子宮破裂、植入性胎盤、前置胎盤、子宮外孕、不孕、子宮摘除、腹腔內粘粘等等,這也就是為什麼,從世界關注母嬰健康的單位,從最高層級的世界衛生組織WHO,聯合國兒童基金UNICEF,到我們的國家衛生部疾病預防局,到各省的衛生單位,再下來的每一間醫院,到每一位婦產科醫生,從政策的制定,從臨床的醫療,到教育推廣,都在想辦法追求提高順產率,降低剖腹率。
在2018年全國剖宮產率為36.7%,而根據國家衛健委發布報告數據顯示近5年我國剖宮產率呈現逐年下降趨勢,也就是說越來越多的醫生會鼓勵準媽媽嘗試順產。
而且在國外我們會很少聽說有準媽媽會考慮要順產還是剖腹產這件事情,大家都想順產,沒有事誰想去開刀?
畢竟它是一個重大腹部手術。
然後我們再來分析一下順產和剖腹產的痛:
什麼痛?
有多痛?
痛多久?
先來講講什麼:
我們先說順產,順產的痛其實是子宮肌肉的收縮,是身體的自然機制,是由身體自主運動。
我們假設氣球是一個子宮,桌球是寶寶,將桌球放到氣球裡面將氣打滿然後將桌球塞進去堵住出氣口,這個時候氣球的出氣口是子宮頸,氣球就是子宮,子宮的外面有一層收縮肌肉,當宮縮開始的時候其實是像打滿氣的氣球一樣,是緊收的,這叫「擠壓」。
當寶寶準備好出生的時候,寶寶會開始釋放一種荷爾蒙,刺激子宮肌肉開始收縮,子宮肌肉左右收縮的時候,基本上沒有任何疼痛的感覺,我們只會感覺到肚子發緊,這就是假性宮縮,是身體正在練習,在熱身,當子宮肌肉由上往下收縮的時候,就是真正的宮縮,更多細節可以搜索母嬰知識:妮妮育兒經驗分享(公眾號)
再例如氣球我們左右擠壓的時候並不會對氣球本身產生任何影響,但是當我們把氣球從上往下出氣口擠壓的時候,氣球的出氣口因為被桌球堵住,所以會產生變化,我們假設子宮頸就是出氣口,那麼這個時候子宮頸它會慢慢的變短消失,然後就會開指,這個時候我們子宮頸的肌肉就會有規律地擠壓,然後配合著寶寶每次宮縮轉身向下,一直到寶寶從產道出生為止。
順產的痛在痛什麼,其實就是在痛我們的子宮肌肉在收縮,由上往下把寶寶往下推擠,這就叫開指的過程。
我們再來講剖腹產,剖腹產它跟順產不一樣,剖腹產的痛它是由外力直接破壞身體組織造成的傷害,是人為的介入,剖腹產手術到底在肚子上開了幾層?
剖腹產手術的醫生一般都會找一個橫向低位的位置,然後進行開刀,一開大概就是8-10公分左右的傷口就開下去了,像翻書本一樣,經過很多層之後,找到我們的寶寶在哪裡。
都有哪些層?
首先第一層是皮膚,皮膚開下去之後是脂肪,脂肪再下來是筋膜,筋膜再下是腹直肌,腹直肌是直的,醫生沒有真的開它,它原本就是有一個縫隙,所以是直接撥開,撥開下去之後第二刀再劃下去。
腹直肌完畢之後就是有一個腹膜層,很薄的一層膜,再來就是我們的子宮肌肉層,接著就是羊膜帶,最後就看到我們的寶寶了。
所以剖腹產這樣算起來,一共要通過7層,所以為什麼我們說剖腹產是一個腹部重大手術,只是我們現在的醫療技術很好。
剛剛我們講完順產的痛是什麼痛,剖腹產的痛是什麼痛,接下來我們就講有多痛。
很簡單,當我們的身體越痛,我們所需要用的止痛藥劑量就會越高,所以我們先來分析一下剖腹產跟順產所使用的麻藥跟止痛藥的劑量。
我們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是分娩的時候所用的用藥劑量。
第二是手術之後用藥的劑量。
第三是出院之後用藥的劑量。
我們看下方的表格:
這個表格我們可以看到左邊的是剖腹產,右邊是順產,然後我們剛剛不是將分三個階段的用藥量。
第一個:分娩時的麻藥劑量,剖腹產的麻藥劑量是高的,順產麻藥劑量是低的,如果剖腹產的話,不是局部麻醉就是全身麻醉,局部麻醉的話是用spinal(頸椎麻醉)或者是Epidural(硬膜外/無痛分娩),順產就是用的局部麻醉,就是Epidural(硬膜外/無痛分娩)。
第二個:手術之後強效麻藥成分,剖腹產完畢之後,我們還是要用這些止痛藥,強效的止痛藥,而順產完畢之後是完全不需要止痛藥的。
第三個:出院之後的止痛藥,剖腹產大概3-4天回家,順產是2-3天回家,出院的時候,如果是剖腹產,醫院還是會開opioid,就是有鴉片成分的強效止痛藥,告訴我們很痛的時候可以吃,比較不痛的時候,就改吃Ibuprofen,Ibuprofen是600-800毫克。
這時候順產的我們回家的時候,醫生就會告訴我們,如果我們痛的話,就自己去買止痛藥就可以了。
所以整體來說順產使用的麻藥跟止痛劑量都是比較低的,而剖腹產是比較高的。
真的要說到痛,我們沒有打止痛藥我們還是可以順產,但是沒有打麻藥我們可以剖腹產嗎?
即使是順產用的無痛分娩epidural的劑量都比剖腹產要低很多。
其實真的害怕生產疼痛的準媽媽,完全可以考慮使用無痛分娩來降低子宮肌肉收縮的強烈感受,無痛分娩的止痛效果非常好,很多準媽媽打上無痛之後會完全感覺不到任何疼痛的,而且不論是風險或者是副作用和對身體的傷害,其實都比剖腹產要低很多。
接下來我們來講痛多久:
每一個媽媽的產程時間都不同,有的人經歷好幾天,有的人大概只有幾個小時就結束了,所以在這裡統一講稱:「平均值」。
如果是順產第一胎的媽媽,從子宮宮縮開始到寶寶出生,平均大約是10-19個小時,子宮的肌肉收縮,它不是一直不間斷的。
它是從一開始的一點點不規律,一個小時一次或者是兩次,然後每次就幾十秒到一分鐘左右到每6-8分鐘一次,每次一分鐘,慢慢的進展。
當每到3-5分鐘一次,每次有一分鐘時長的時候,大概就是開指3-4公分,到這個階段一開始的感覺就是有一點腰酸,或者是腹脹,腹墜的感覺,就好像來例假一樣的感覺。
幾個小時慢慢的下來,宮縮的張力會越來越大,但是每次宮縮和宮縮之間會產生肌肉收緊,然後肌肉放鬆,就是會給到我們休息時間,然後下次再來,它並不是像電視或者電影演的那樣從頭到尾的一直叫~
如果考慮打無痛分娩的話,根據研究指出,等到開指4公分的時候再打無痛分娩是最好的實際,所以根本就不會經歷10-19個小時的整體宮縮,而且如果是順產的話,產後馬上就可以吃東西,可以站起來走路,可以自己上廁所,就好像跑完一場馬拉松一樣,順產生完寶寶一開始可能會覺得很疲憊,但是卻沒有很大的生理疼痛。
但是如果是剖腹產的話,一開始就要打麻藥,除了打針的時候那一隻針的痛感,開刀過程你是完全沒有感覺,一點都不會痛,但是等麻藥退了,大概就是4個小時左右,疼痛感就開始了。
剖腹產一般在產後24小時是不可以下床,不可以吃東西的,尿管也是不能拔掉的,一直插著。
但是現在有些醫院是已經開始提早了這個時間,據我所了解到的是,最早的醫院是可以提早到6個小時就讓你下床走路,這代表什麼呢?
手術6個小時之後,身上有一個很大的很新的全新的手術傷口,這個時候要下床就會牽扯到傷口,就會很痛,所以下床一定是需要收腹帶把傷口壓緊,減少下床的疼痛。
從病床要走下去,練習走路,然後上廁所大概就是十步的距離,但是最少都要花十分鐘。
每一步走路都非常的艱難,而且尿管裝的太久之後,一開始練習排尿也很不容易,好不容易排完尿之後再花十分鐘慢慢的這樣走回來。
就這樣每天在醫院慢慢拖著練習走路,因為醫院會建議你,要多走動才會恢復的更快。
但是每走一步路,傷口都會非常的痛,所以這個時候又需要吃止痛藥,至少3到4個星期的時間,走路才能夠慢慢恢復到正常的速度。
我們現在回過來整合剛剛分析的什麼痛、痛哪裡,有多痛,痛多久,那現在就是一個選擇題,你是想要先痛20個小時還是要後痛20天?
順產是先痛20個小時,剖腹產是後痛20天,請問你選哪種?
可能我們也會聽身邊的朋友說,剖腹產一點都不痛,或者是又聽朋友說我的順產超級痛。
有聽過酸葡萄的心理嗎?
酸葡萄心理就是有一種狐狸,它很想吃葡萄,在葡萄藤下來跳啊跳,怎麼也拿不到葡萄,接
著他就說,哎,算了,反正那一顆葡萄一定很酸,我才不想吃呢,就走了。
又或者聽過甜檸檬心理嗎?
狐狸走著走著他什麼都沒找到,最終就只有看到一顆檸檬,於是它就說這顆檸檬正合我的口味,我的檸檬很甜。
甜檸檬心理是一種大腦防禦機制,它可以幫助我們合理化自己的行為,自我安慰,讓我們接受現實。
有些準媽媽順轉剖,他先嘗試順產,然後轉成剖腹。
當他告訴你兩個經驗我都有,事實證明剖腹比順產輕鬆,她不是在騙你,她可能是真的這樣感覺。
因為她的心理及生理所經歷過的創傷,讓她真心覺得剖腹產沒有那麼痛,一方面是她已經做好了剖腹一定會很痛的心理準備,所以就覺得一切在她的預期之中,沒有想像的那麼痛。
另外一方面,她的大腦已經啟動了甜檸檬的保護機制,幫助她接受現實。
所以人家說她的經驗給你聽,你可以聽,但是我們還是要理性的判斷一下,在身體上剖一刀,有可能一點都不會痛嗎?
最後來回答一下最開始的那幾個問題。
一、聽說順產很痛我很怕痛。
如果你很怕痛的話,剖腹產比順產更痛,如果你是想避免疼痛的話,你最好是計劃應該事先準備好一系列順產的舒緩技巧,學習好這些舒緩技巧來應對宮縮0-3公分那一段的時間,等開指到4公分的時候馬上打無痛分娩,那才是最怕痛的人最完美的生產計劃。
二、萬一順不下來順轉剖要吃全餐不是更慘嗎?
如果你希望順產不希望剖腹,那我們的目標就是提高我們順產機率,降低剖腹率,如果你是第一胎足月自然發動宮縮的產婦,那麼順產機率最高會高達99%,你的順轉剖吃全餐的機率只有1%。
就算經歷了各種醫療幹預,人工催產又打上無痛分娩,順產機率都還有70%,順轉剖的機率最高也不過是30%,如果直接選擇剖腹,你的順產機率就變成0,你的剖腹產機率就是100%,如果沒有特定因素或身體因素的影響,順轉剖的機率最多也不過是30%。
有七成的順產成功率,只有3成的剖腹率,那為什麼不去試試看呢?
三、聽說順產YD會鬆弛,小便失禁。
這個不論是順產還是剖腹產,產後都有可能經歷小便失禁或是YD鬆弛,它的問題不在於怎麼生,它的問題在於懷孕的期間子宮壓迫導致你的骨盆位移,骨盆底肌鬆弛,所以要做的是在產後生完寶寶只有去看專業有執照的盆底肌康復師,專業的問題交給專業的人士來做。
四、我有B肝,順產萬一感染寶寶怎麼辦?
如果你擔心你的血液會感染到寶寶,那你就更應該順產,因為順產除非你H陰撕裂會有少數的血液接觸到寶寶之外,順產基本上是沒有見血的。
反倒是剖腹產媽媽一定會流血,剖腹產出血量是順產出血量的2倍,寶寶受到感染的機率還更大,不過如果有B型肝炎,寶寶一出生的時候醫院馬上就會幫寶寶打上HBIG跟B肝的疫苗,所以這些問題基本上都不用去刻意的擔心。
五、聽說順產骨盆會被撐大,身材很難恢復。
其實這個是跟剛剛的小便失禁是一樣的,這個問題是在於懷孕期間子宮壓迫導致的,所以要做的就是產後寶寶出生之後去做盆腔物理療法來恢復。
六、順產要剪H陰,H陰撕裂實在是太可怕了。
H陰撕裂的傷口比剖腹產的傷口要小太多了,剖腹產的傷口大約是在8-10公分左右,會深入到內臟。
H陰是在YD跟GM之間的一層皮膚,H陰的傷口大部分都是表面傷口,有時候會傷到肌肉層。
H陰撕裂可以分成四個等級,大部分是1度2度的撕裂,1度的撕裂是完全不需要縫合,二度需要幾針的縫合,三度以上的撕裂是比較嚴重的,但是比例上也是比較少的,平均100個產婦裡面只有3.5個產婦是三度以上的撕裂。
美國婦產科學會ACOG建議是讓H陰自然撕裂,因為自然撕裂的傷口它比較小,通常都在1-2度,只有在必要的時候後才會進行會陰側切。
再者,H陰傷口的癒合比剖腹產也容易多了也比較快,通常是2-3個星期就完全好了,不會再有疼痛的感覺了。
順產跟剖腹產對我們身體的影響差異是很大的,而且順產的過程中寶寶有很多無法取代的好處。
比如說順產可以對寶寶的肺部更好,寶寶會獲得更豐富的維生物群,母乳餵養會更順利等等;但有時候我們會因為一些心理因素或者是其它的原因而做出不同的選擇。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給大家帶來一些不同的角度來幫助大家思考,當大家獲得更多的知識,就能減少無法掌握未知的恐懼感。
當對一件事情的理解更多,就會對自己更有信心,也有能力做出對你對寶寶更好的選擇。如果你覺得我的文章對大家有幫助,請點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