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女無恙濤聲依舊 寫在三峽工程蓄水前夕(組圖)

2020-12-20 搜狐網

重慶市巫山縣培石鎮82歲的毛宗梅老人面對她家老屋下滾滾東流的長江水唏噓不已。位於長江巫峽神女峰下的培石鎮古稱「入川第一鎮」,轉眼即至的三峽二期蓄水將使百年老鎮永沒江下。新華社記者楊磊攝

圖為奉節縣港口附近新城區(上方)和老城區(下方)。二期水位以下的奉節老城城區已經被清理一空。奉節新城和舊城在這裡形成強烈的反差。舊城面積僅為一點四三平方公裡,新城的面積擴大了一倍。新華社記者楊磊攝

  6月1日,三峽工程即將開始二期蓄水。從宜昌三鬥坪到鬼城豐都,400公裡的長江水位將升到135米。高峽出平湖的千年夢想就要變成現實。與此同時,很多綿延千年的歷史文化景觀將沒入水中,百萬三峽人也將和自己世代居住的故鄉永遠告別。

轉自搜狐

  

轉自搜狐

  故園和新城

轉自搜狐

  譚家蘭是一艘名為青松號的旅遊客船船主,自小就生活在神女峰腳下,這次蓄水以後她所在的青石村將被淹沒。

轉自搜狐

  談起原來的家,譚大嫂有著深深的眷戀。譚大嫂告訴記者,以前因為家地處位置較好,她在自己家裡開個小旅館,雖然簡單樸素,但每天都擠滿了慕名而來的中外遊客,為她一家帶來了滾滾財源。但是三峽水庫蓄水後,整個青石村都要被淹沒。畢竟是自己生活過的地方,當然捨不得。不過還得舍小家顧大家。高峽出平湖以後這兒會有更多的景點,這也是新的旅遊資源。

轉自搜狐

  想通了的譚大嫂在全村率先拆掉房子。她拿出全家所有的積蓄,投資買下這艘遊輪,專供遊人遊覽觀光神女峰等三峽名勝,也要把她和這裡的故事告訴大家。

轉自搜狐

  不僅是譚美蘭,巫山每戶居民都有著自己的搬遷經歷。今年72歲的劉美智老人,生於巫山、長於巫山,曾在巫山縣當了12年的縣長,談及這裡的歷史老縣長如數家珍。此時老縣長有些不敢相信這個有著2000多年歷史老城、自己生活了近一輩子的地方在一夜之間就真的消失了。

轉自搜狐

  為了這幾代人的夢想,巫山人戀戀不捨地離開了自己的故土,不過這裡的人們也正在開始興建新的家園。

轉自搜狐

  在離江面200多米的一條小路上,拐過一個彎後,一個現代化的新城展現在眼前。按照老城的老傳統,這裡仍然是以巫峽12峰的名字命名新建的街道。在這些充滿現代氣息的街道和建築物旁邊,記者看到了很多老樹,據當地人介紹,這些就是此地最古老的老黃角樹。

轉自搜狐

  當地老居民說:「看到這棵老黃角樹就好像看到了老縣城。子孫們看到這棵樹的時候,也會知道老縣城,不會忘記過去。」

轉自搜狐

  

轉自搜狐

  消逝與新生

轉自搜狐

  來過三峽的遊客幾乎都有同感,三峽並不只在於「兩山夾一水,天寬才一線」的山水之秀美,更在於它的狂濤怒吼,礁險渦兇。銀窩灘就是遊客們最喜歡衝灘的險灘之一,這裡的落差大約有4米左右,傳說有十船九翻的說法。之所以叫銀窩灘,就是因為過去出入長江的商人都要經過此地,稍不細心船便會翻,船上的金銀財寶就會掉落到水裡。三峽工程二期蓄水之後,這個險灘成為首先被淹沒的自然景觀。

轉自搜狐

  重慶市旅遊局表示,蓄水總的來說對三峽景區影響不大,三峽的看點會因此而更多,風景也會更加別致。

轉自搜狐

  三峽庫區蓄水後,水位會達到135米,三峽河段將出現高峽平湖的美景。而且在三峽河段,與神農溪同樣美麗的小溪流有10多條。但由於水淺,以前遊船無法進入溪流深處。水庫蓄水後,遊船可以開進溪流深處,欣賞更為神秘的風光。同時因為蓄水後長江的通航能力大大加強,遊船可以直達著名的旅遊景點大昌古鎮。

轉自搜狐

  三峽移民是當今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工程移民。100多萬三峽庫區人離開祖祖輩輩生活的土地,或跨地區移民,或就地搬遷。

轉自搜狐

  今年91歲的老漢譚幫武是湖北省巴東縣官度口村的村民。這位土家族老漢從8歲就開始學習駕船,一直靠駕船擺渡為生。

轉自搜狐

  1996年的時候因為修建三峽水電站,譚老漢跟隨全體官度口村的村民一同搬遷到了地勢較高的地方,前段時間譚老漢聽說三峽就快蓄水了,這位91歲的老人又坐不住了。與以往不同的是,譚老漢這次打算造一艘能乘坐30多人的大船。在家人和鄉親的努力下最近大船建好了。如今,譚老漢就盼著6月1日三峽蓄水,揚帆起航的這一天。

轉自搜狐

  在爆破的煙霧中,巫山人最後一次回首自己的家園,最後一次到江邊去洗一洗衣服最後一次摸一摸那古老的城門城牆、最後一次逛一逛那喧鬧的門面店鋪、最後一次踏一踏那青石板的古城街道、最後一次玩一玩那火樹銀花的神女夜市。

轉自搜狐

  再見了,數代巫山人生於斯長於斯的故土。所有的一切和腳下滾滾的江水都是自己的老城歷經滄桑的見證,也是巫山人永遠的最美麗的記憶。

轉自搜狐

  白禹(中央電視臺《共同關注》供本報專稿)

轉自搜狐

  

轉自搜狐

  

轉自搜狐

相關焦點

  • 脈脈含情,嫵媚動人的三峽神女峰
    巫山神女峰是長江三峽巫峽十二峰之首,集眾多傳說和詩詞於一身,令無數中外遊客神往,是觀賞紅葉最浪漫的景區,也最能體現江山紅葉之美,立體層次最分明,這是巫山紅葉區別於其他地方紅葉的顯著特徵。「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巫山神女峰,古老中國最多情的一塊石頭,神秘東方最多夢的一塊石頭。
  • 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三峽風光甲天下
    三峽以地形險峻、風光旖旎、名勝古蹟眾多而著稱,是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被稱作「山水畫廊」。從地理上,三峽被劃分為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穿越奉節、巫山、巴東、秭歸、宜昌五個縣市。三峽鳳光驚世絕美到何種程度,可見一斑。長江源起於青藏高原,一路高歌猛進,雖上遊也有險灘峽谷,但唯獨三峽這個龐大的峽谷群落最震撼人心,而且長江穿越峽谷之後就一馬平川,如此奇蹟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
  • 三峽工程蓄水、通航、發電
    三峽工程蓄水、通航、發電 三峽工程百問
  • 新聞背景:三峽工程為何要進行試驗性蓄水
    新華網宜昌9月15日電(記者熊金超、吳植)175米試驗性蓄水對三峽工程安全、穩定、高效運行很有必要。中國三峽總公司副總經理曹廣晶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在試驗性蓄水階段,不僅三峽工程本身要接受高水位的考驗,而且其防洪、發電、航運、補水之間的調度還有待通過蓄水運行來進行調節、優化,只有這樣,三峽工程才有可能發揮最大效益。
  • 三峽移民工程驗收6月即可下閘蓄水
    據新華社重慶 4月 27日電 (記者陳敏黃豁)國務院三峽工程移民驗收組 27日審議並通過了三峽庫區二期移民終驗報告。這標誌著三峽庫區二期移民工程正式通過國家驗收,三峽庫區 135 米水位線下移民工程遷建及清庫能夠滿足三峽工程蓄水的要求。
  • 多圖:三峽工程二期關閘蓄水進入倒計時
    6月1日,三峽工程正式下閘蓄水,奉節縣依鬥門水位將升至105米,距135目標蓄水位只差30米。作者:周會   重慶市奉節縣數千居民,利用5月份最後一個周末,頂著烈日到舊縣城再次清理135米水位線下的廢棄易漂浮物,為三峽庫區水環境治理獻愛心。
  • 三峽二期工程通過驗收 獲準6月蓄水及試通航
    荊楚在線消息(湖北日報) 三峽21日電記者楊禮兵、特約記者嚴斐報導:今天上午,國務院三峽樞紐工程驗收組正式宣布:三峽二期工程蓄水(135米)的條件已經具備,同意自今年6月1日起開始蓄水。轉自搜狐  國務院在三峽壩區主持的這次驗收同時還認為,三峽工程雙線五級航閘具備了試通航條件,可在今年6月實施。這標誌著,三峽工程已穩獲蓄水、通航兩個重要「籤證」,年內將如期實現蓄水、通航、發電等重大目標。
  • 三峽工程建設任務全面完成,匯聚更為壯闊的力量
    從1994年正式開工,到1997年實現大江截流、2002年實現導流明渠截流、2006年全線澆築到頂,再到2010年首次實現試驗性蓄水至175米正常蓄水位目標,以及如今全面完成建設任務,三峽工程走了漫長而艱辛、偉大而壯闊的建設歷程。站在高遠的歷史節點上,更能感受到三峽工程走到這一步的不易。早在一個多世紀之前,孫中山就提出了建設三峽水閘、開發長江水電的設想。
  • 【地評線】三峽工程建設任務全面完成,匯聚更為壯闊的力量
    從1994年正式開工,到1997年實現大江截流、2002年實現導流明渠截流、2006年全線澆築到頂,再到2010年首次實現試驗性蓄水至175米正常蓄水位目標,以及如今全面完成建設任務,三峽工程走了漫長而艱辛、偉大而壯闊的建設歷程。站在高遠的歷史節點上,更能感受到三峽工程走到這一步的不易。早在一個多世紀之前,孫中山就提出了建設三峽水閘、開發長江水電的設想。
  • 「飛閱高峽平湖」航拍三峽175水位新景觀 巫山神女露真容
    新華網重慶5月6日電(黃俊輝)三峽七百裡,唯言巫峽長。巫峽,長江三峽中最綺麗幽深的一峽,以峽長谷深、奇峰突兀聞名天下。今天的巫峽,峽谷依然綺麗,奇峰依舊崢嶸,卻添出一份大江東去的氣度和雍容。庫區水位提升近百米後,遊輪從神女峰下駛過,船上遊客只需稍稍抬頭,便可飽覽以前雲霧繚繞難得一見的神女真容。今天的巫峽,峽谷依然綺麗,奇峰依舊崢嶸,卻添出一份大江東去的氣度和雍容。新華網 彭博 攝 飛手 向進望天坪,觀賞巫山雲雨的絕佳之地。無人機鏡頭下,呈現一派波雲詭譎,天地蒼茫的奇觀。
  • 三峽神女峰不僅風景秀麗,如同仙境那般醉人!
    又名望霞峰,美人峰,仙女峰,神女天下峰,巫山十二峰之最。相傳巫山神女瑤姬居住在此處哦。在重慶市巫山縣城東約15公裡處的巫峽大江北岸。一根巨石突兀於青峰雲霞之中,宛若一個亭亭玉立、美麗動人的少女,故名神女峰。古人有"峰巒上主雲霄,山腳直插江中,議者謂泰、華、衡、廬皆無此奇"之說,整體的景色令人流連忘返。原創褲網雄
  • 三峽逐夢記——寫在三峽工程興建20年之際 8大問題透視
    萬裡長江依舊奔流不息,在一個古老東方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徵程上,13億中國人夢想不止,奮鬥不息…… 新華社記者 李斌 攝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  從武漢上溯約500公裡,偉人的夢想已經變成現實。  西陵峽畔,三峽工程觀景制高點罈子嶺上人頭湧動,遊客絡繹不絕。  登高遠眺,全長2309.47米的三峽大壩猶如鋼鐵長城橫鎖長江,壩後是一汪碧水。  這裡就是三峽,就是長江安瀾夢的起點。  水患是中華民族最深重的憂患之一。
  • 暢遊新三峽:「高峽出平湖」,庫首秭歸縣境壅水目擊記①
    初期蓄水的三峽大壩(2003)寫在前面2003年6月1日,是三峽水庫開始蓄水至135米的日子!這—天,是誰推算出來的?我想,在三峽大壩落閘蓄水的瞬間,我會屏住呼吸。許多中國人佇立現場或凝眸央視直播,都會心潮澎湃,感慨良多。5月31日,我約伴前往庫首第一縣湖北秭歸,打算在大壩開始擋水的時候,親眼看看老縣城歸州、香溪、沙鎮溪、郭家壩、九畹溪等地庫岸及支流壅水後出現的「平湖」景觀。臨行前,我腦子裡突然冒出一首詩:「橫空出世史超前,高峽平湖現眼邊。但願無愁更無恙,巫山神女總開顏「。
  • 官方稱巫山山體滑坡與三峽大壩蓄水無關
    據三峽集團公司24日介紹,此危巖滑坡的重要原因是下面多個煤洞長期挖煤挖空了山體所致,與三峽蓄水無直接關係,不影響長江航運。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稱,在今年三峽水庫175米試驗性蓄水過程中,庫區2400餘處涉水滑坡體運行穩定,目前尚未收到險情報告;2011年度庫區水庫誘發地震活動發生重大變化可能性不太大。
  • 巫山小三峽、神女溪、神女天路景區恢復正常接待遊客!
    巫山頭條微信公眾號消息,10月7日,記者從巫山旅遊發展集團了解到,巫山小三峽、神女溪、神女天路景區、文峰景區恢復正常接待遊客恢復正常接待的景區包括:小三峽景區、神女溪景區、神女天路(黃巖)景區、文峰景區。
  • 三峽平湖水溫似溫泉 重慶數千人江邊洗衣服/組圖
    原標題:三峽平湖水溫似溫泉 重慶數千人江邊洗衣服/組圖   2013年11月11日,重慶雲陽縣,三峽水庫蓄水到175米最高水位,三峽平湖更加寬闊,水溫在如今寒冬一樣的氣溫,手捧江水似溫泉,吸引長江三峽水庫江邊的市民清晨前來遊泳,數千人遊泳洗衣服。
  • 有一種中國美,叫三峽!
    自古便以狹窄險奇著稱於世這是長江三峽之一的瞿塘峽,蓄水之後,夔門平添幾分秀麗。北魏酈道元在《水經注》中描述三峽「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俯覽巫山神女溪,江流曲似九迴腸。新華網發(何川 攝)時光流轉千年歲月依舊靜好這是三峽三峽是來自記憶深處的聲音近代以前灘險水急的長江三峽
  • 有一種中國美,叫三峽
    瞿塘峽自古便以狹窄險奇著稱於世這是長江三峽之一的瞿塘峽,蓄水之後,夔門平添幾分秀麗。新華網發(何川 攝)進入冬季蓄水後的三峽江面開闊、水清岸綠呈現出高峽平湖的別樣景致冬季無人機視角下的巫山縣城,江水平平。
  • 有一種中國美,叫做三峽!
    這是長江三峽之一的瞿塘峽,蓄水之後,夔門平添幾分秀麗。新華網發(何川 攝) 進入冬季 蓄水後的三峽 江面開闊、水清岸綠 呈現出高峽平湖的別樣景致
  • 美景|有一種中國美,叫三峽!
    自古便以狹窄險奇著稱於世這是長江三峽之一的瞿塘峽,蓄水之後,夔門平添幾分秀麗。>煙雲氤氳繚繞北魏酈道元在《水經注》中描述三峽「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俯覽巫山神女溪,江流曲似九迴腸。演繹出最神奇的色彩魔術時光流轉千年歲月依舊靜好這是三峽三峽是來自記憶深處的聲音近代以前灘險水急的長江三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