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女童墜床後腦死亡!寶寶墜床後,你的這個動作最危險!

2020-08-28 護士小夏


寶寶墜床,可能是每個家長都經歷過的「恐怖事件」了,而發生墜床的原因都源於家長的:沒在意、做錯了、大意了……

前幾天,在一個媽媽群裡被轉發的視頻,就讓奧奧媽心有餘悸:

金華浦江縣一個名叫冉冉的小女孩,因午睡時無人看管,從床上摔下來,造成腦外傷,經過醫生全力救治之後,最終因為腦死亡,永遠的離開了這個世界。


然而,像這樣的悲劇,數不勝數。

據統計,2010~2015年兒童傷害病例中,跌倒/墜落是急診病例中最常見的傷害類型。其中,1~4歲年齡組佔比最高,而家中,是傷害發生最多的場所。

有些媽媽可能會有困惑:明明寶寶摔下來的高度不是很高,為什麼會導致這麼嚴重的後果呢?

實際上,寶寶的頭部比較重、大,一旦墜床,往往是頭先著地,而地面又很硬,即使床不是很高,也可能會造成顱內損傷。

寶寶墜床後應該怎麼做

既然寶寶墜床會導致這麼嚴重的後果,那寶寶如果墜床了,應該怎麼做呢?

很多家長在寶寶墜床後,第一反應是抱起寶寶,這種做法其實很危險!

因為在寶寶摔下床後,我們並不了解寶寶的傷情,如果冒然將他抱起來,很可能在抱起的過程中,因為用力不當而對寶寶造成二次傷害。

所以,在家長們發現寶寶墜床後,應該這樣做:

首先觀察

大多數寶寶墜床後,情況並不嚴重。如果周圍沒有危險的尖銳物品,家長們先觀察寶寶15秒。這樣做或許有點殘忍,但再著急,也要逼自己先觀察15秒。

觀察什麼?

1.觀察寶寶的肢體活動情況


有沒有手、腳、胳膊、腿不能動的情況。

如果寶寶的肢體活動自如,說明沒有摔到哪兒,不用過於擔心。

如果寶寶單側肢體不能自如活動,摔傷部位有明顯腫脹、顏色或形狀有所改變,那說明寶寶可能是骨折了,家長需要給寶寶固定骨折部位後把寶寶送去醫院,或直接撥打120。

如果寶寶受傷部位是腿、腰、胸或背等部位時,家長不要擅自移動寶寶,需要撥打120,等待專業的醫護人員處理。

2.觀察寶寶的情緒

如果寶寶墜床後大哭,神情清醒,或明顯感覺到是被嚇哭的,這樣的情況基本無大礙。

3.觀察寶寶有無嚴重外傷


沒有嚴重出血、腫大或其他外傷,也不用太擔心。

遇到以下情況,我們該如何處理:

淤青腫脹:

不能揉搓!而是用毛巾包裹冰塊局部冷敷。如果48小時後仍然腫脹、疼痛,傷處局部可採用熱敷。

出血:

如果寶寶有傷口正在出血,並且血流速度快、出血量大,要立即拿乾淨的紗布或無菌紗布緊壓在傷口處止血,同時送醫院或撥打120。

如果寶寶流鼻血,不要把寶寶的頭仰起來,因為這樣血液容易反流到喉嚨,被吞咽進入胃部引起刺激性嘔吐。

正確做法:用拇指和食指按壓寶寶的鼻翼部分幫助止血,如果仍不能止血,就要將寶寶送往醫院了。

如果出現以下這些狀況,就要趕緊將寶寶送醫院:

  • 神志喪失,意識不清,叫名字沒反應
  • 劇烈嘔吐,尤其是噴射狀嘔吐
  • 肢體不能活動,或一動就疼得大哭
  • 四肢肌肉緊張、牙關緊閉、抽搐
  • 呼吸困難、發生驚厥


如果寶寶當時沒什麼異常,不代表之後就沒事了,因為墜床後的24~48小時也很重要:

家長在通過短暫的觀察之後,發現寶寶沒有什麼明顯的問題,可能就會覺得沒事了,但實際上,很多墜床之後腦部損傷的症狀,會在數小時後才出現。所以,家長應該在寶寶墜床後24~48小時內仔細觀察。

如果寶寶出現嗜睡(特別困、叫不醒)、持續頭痛(可能表現為哭鬧不止、無法正常進食、玩耍、睡覺)、嘔吐、斜視、失去平衡感,或其他異常情況,就表示寶寶可能腦部已經受到了嚴重損傷,要趕緊送往醫院。

如果寶寶一切正常,沒有異常行為,正常的吃、喝、玩、睡,那家長就可以放心了。

如何預防寶寶墜床

寶寶之所以發生墜床,主要還是因為家長們沒有做好預防措施,現在就看看,為了減少寶寶墜床的發生,我們能做些什麼吧!

1.寶寶小的時候,建議讓他們獨立睡有護欄的嬰兒床。嬰兒床一定要加護欄,表面平整無毛刺,欄杆的間距不超過6釐米,因為寶寶可能把腦袋和手腳伸出去,從而卡在柵欄的縫隙中。

2.如果寶寶和家長同床,建議給大床也安裝床圍。

3.床的四周最好鋪上軟地墊,如遊戲墊、厚毛毯等,萬一墜床還能有個緩衝。

4.如果只有一個家長照顧寶寶,在做飯、或者上衛生間等不在寶寶身邊時,最好把寶寶放到小推車裡,綁上安全帶,推到家長能看到的範圍內。

5.不要將嬰兒床放置在靠近窗戶或者家具的地方,否則寶寶容易藉助家具或者窗臺爬出來。

寶寶意外墜床,爸媽們也不要過於自責,畢竟誰都不想寶寶出現意外。以後大家就儘量做好預防措施,呵護寶寶平安長大吧!

聲明:文章來源育兒大師官微,如有侵權,聯繫秒刪

相關焦點

  • 寶寶墜床後,90%的家長都下意識做這個動作,很危險!
    對寶寶而言,從他第四個月會翻身開始,天堂到地獄,生與死之間,真的很近。凌晨,急診室衝進一名抱著1歲左右孩子的年輕媽媽。「醫生!快看看我的孩子!」看到孩子面色蒼白,我立即檢查孩子的生命體徵。全身冰冷!瞳孔散大!呼吸心跳停止!
  • 孩子墜床,家長千萬別做這個動作,很危險!
    寶寶墜床很常見,後果可能很嚴重  2018 年 6 月 7 日,據媒體報導,寧波市婦女兒童醫院一天內就收治了 2例嬰兒因墜床導致顱內出血的案例:這兩個寶寶都是從自己家裡的床上掉下來,因為傷後孩子神志清楚,也沒什麼特別表現。但過了幾個小時,發現孩子嗜睡又嘔吐,家長才趕緊送去醫院。
  • 8月大寶寶墜床4小時後,顱內出血:孩子墜床後千萬不能這麼做
    醫生提示:對兒童來說,腦外傷是創傷中造成兒童死亡的首要因素,而在腦外傷中,墜落傷是最主要的原因,其次是車禍傷,一定要採取措施預防,如果發生意外,一定要仔細檢查孩子,必要時及時就醫,如果耽誤時間救治,會讓孩子陷入危險之中
  • 寶寶磕碰、墜床後該如何正確處理?
    觀察寶寶墜床的姿勢若是寶寶的後腦著地,危險性最大,父母要警惕腦震蕩、顱內出血;如果面部朝下著地,危險性較小,一般表現為局部淤腫、擦傷、鼻出血;若四肢呈反常姿勢,可能發生肢體骨折。通過觀察寶寶墜床的姿勢,可以大概判斷一下孩子是哪個部位先著的地,哪些部位可能會受傷。因為寶寶還小,還不能準確的說出自己疼痛的地方,所以父母需要仔細觀察孩子墜床的姿勢,以便於以後的處理。2、觀察寶寶是否有意識這是最重要的一點。
  • 「一次墜床,我的孩子走了」:孩子墜床,千萬不要馬上抱起!
    寧波市婦女兒童醫院一天就收治了2例嬰兒墜床病例。嬰兒在墜床後出現哭鬧、煩躁、意識不清等表現,家長以為是驚嚇所致,直到嘔吐和昏迷的症狀越來越嚴重才被送醫診治。2018年2月,浙江金華1歲女寶在墜床2日後,被診斷為腦死亡。很多時候,一次不小心,影響的就是孩子的一生。
  • 1歲下寶寶墜床事件屢屢發生,家長這個舉動很大程度「害」了孩子
    閨蜜是一家醫院的護士,這兩天聊天的過程中談及了他們醫院前天剛剛接手的一名一歲多的嬰兒墜床事件,可憐的孩子到了醫院之後已經是無意識了。目前還在醫院的ICU病房進行觀察,但是情況不佳。01寶寶墜床事件屢有發生2018年2月,浙江一個一歲的女孩兒在睡覺的時候突然出現了墜床,當時無太大異常,卻兩天後出現了腦死亡;
  • 寶寶墜床怎麼辦?「黃金10秒」要知道,再心疼也別急著「抱」
    寶寶墜床,最重要的就是墜床後的「黃金10秒」,很多家長看到寶寶墜床心疼的不得了,趕緊上前把孩子抱起來,抱一抱、哄一哄,其實這個做法是錯誤的,很可能會因此給孩子造成更大的傷害。雖然各月齡寶寶都容易出現墜床問題,但是墜床多發生在3-6個月、7-10個月,以及1-2歲,這三個階段,爸媽尤其要注意!3-6個月,是孩子最容易墜床的時間。
  • 寶寶墜床後,你的第一反應往往是害了寶寶
    寶寶墜床,絕對算是個大概率事件。不是家長們心大,而是孩子會爬會動以後,簡直防不勝防!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聊:孩子墜床家長該如何處理?再說如何處理之前,先出一道題考一考各位爸爸媽媽。當看到寶寶從床上掉下來時,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 墜床後,8月大寶寶顱內大出血!只父母這一動作
    殊不知寶寶顱內大出血險些釀成大錯!醫生表示,「目前,對兒童來說,腦外傷是創傷中造成兒童死亡的首要因素,而在腦外傷中,墜落傷則是最主要的原因,其次是車禍傷。」嬰兒一旦出現墜落受傷,第一時間要採取搶救措施,包括輕拍喚醒嬰兒、側臥防嘔吐誤吸等。「建議至少對墜落傷嬰兒觀察三天,如果有反覆嘔吐,反應變差等症狀要及時送醫。」何川說。
  • 孩子墜床,媽媽一不小心後陰陽相隔,寶寶床上掉下來怎麼做才對?
    嬰兒時期的寶寶發育比較快,但是相對的抵抗力之類的也都是比較弱的,這時候要引起媽媽們的廣泛關注,時刻都要提著十分的心去照顧,所有有的媽媽會喊累或許就是這個原因吧,不過一直在注意也是要休息的,有時候寶寶睡著了,媽媽也跟著偷懶一下睡一下,然而悲劇發生了。
  • 99%的家長擔心孩子墜床睡不好,預防寶寶墜床該怎麼做?
    帶過娃的爸爸媽媽們肯定知道,寶寶容易墜床這個問題如果寶寶的運動量不夠,沒有感覺到疲勞的情況下,哪怕家長強制讓寶寶去休息,他也不會停下來。有的家長低估了寶寶的運動能力,產生疏忽,就容易造成寶寶翻床、墜床的狀況。
  • 8個月寶寶墜床,顱內出血險送命!
    到醫院進行頭顱CT檢查後,發現亮亮硬膜下大量出血,隨時可能呼吸心跳驟停。一次墜床竟然引發顱內出血,尋常可見的墜床,後果不堪設想啊。目前,對兒童來說,腦外傷是造成兒童死亡的首要因素,而腦外傷中,墜落傷則是最主要的原因。在兒童醫院每天都月都能接收多例,年齡在兩歲以下墜落傷的患兒。
  • 寶寶墜床7小時後,顱內出血!只有10秒!1步也錯不起
    天氣一天比一天熱了,轉眼又到了寶寶墜床的高發季了!案例:張女士為了照顧好兒子,兒子出生後就一直和她睡大床,她還特意把兒子睡的那邊墊了一個枕頭防止兒子墜床。11月28日晚上,張女士起床去了廁所的一 -會兒,就聽見兒子在哭,「我趕緊跑進臥室,發現兒子摔到了地上。」
  • 寶寶墜床,第一件事千萬不要做錯
    圖片來源:後臺留言截圖02寶寶墜床後,一定不要立刻把寶寶抱起大部分情況下,把寶寶抱起來是沒問題的。但是在翻身的時候,一定要讓寶寶的脖子保持伸直的狀態。同時第一時間撥打 120 求救。在確定寶寶沒有出現出血、運動障礙、且神志清醒後,方可一側拖住頭部,一側抬起屁股,輕輕安撫,並在寶寶墜床後的 24~48 小時內,在家保持密切觀察。
  • 寶寶墜床怎麼辦?注意以下幾點讓你不再擔心
    發現寶寶墜床時首先觀察寶寶當發現寶寶墜床後,一定不要馬上將寶寶抱起來,觀察有無意識障礙或行為異常(過度興奮或無欲狀)。如果寶寶能哭,說明問題不大。如果寶寶神志不清,喊他的名字沒有任反應,或出現嘔吐,說明有可能存在顱腦損傷,立即打120叫急救。
  • 寶寶墜床後,很多家長的「第一反應」,都大錯特錯
    寶寶不小心墜床是很多家庭都會經歷的事情,很多父母可能只是倒杯水或上個廁所的時間,但是沒想到寶寶卻突然摔下來。有的時候,別看寶寶還不會爬,但是寶寶會翻身,翻著翻著可能就滾下床,而且孩子摔下床這件事,千萬不能小看!父母在寶寶墜床後,如何妥善處理很關鍵。
  • 寶寶墜床別大意,處理方法要得當
    言歸正傳,皮蛋是從床尾墜床的,想著擋住了兩邊,卻恰恰忽略了腳底,忽略了他早就可以滿床打滾了……墜床的時候是仰面朝天的姿勢,後腦勺著地,這種情況是墜床姿勢裡最危險的一種,萬幸的是他的小腦袋正好躺在了我一隻拖鞋上,後面抱起來後腦袋沒有一點紅腫(這裡說明一下,床高大約75~80cm,地板是瓷磚的)
  • 孩子墜床後該怎樣來處理?「黃金10秒」很關鍵,並不是立即抱起
    觀察孩子的姿勢如果孩子是面部朝下,趴在地面上的,那麼這種危險程度通常要比躺在地上,後腦著地相對輕一些。一旦孩子頭部朝下與地面碰撞。家長一定不能把孩子猛然抱起,而應該先仔細觀察孩子墜床後的具體反應。二、觀察孩子墜床後的情緒反應通常孩子在剛墜床的瞬間還沒有反應過來,經過幾秒鐘以後,孩子才會感覺疼痛、哭泣。如果孩子能夠哭泣,並且哭聲嘹亮,說明孩子的意識是清醒的,腦部的損傷相對較輕,父母可以暫時放下心來。
  • 1歲寶寶摔成腦損傷!孩子墜床千萬別做這3件事!
    南陽一名1歲多的寶寶學走路時,因為多次摔倒導致顱腦損傷,至今還未脫離危險。 看著躺在病床上的兒子樂樂,媽媽牛閃閃早已哭紅了雙眼,到今天為止,樂樂已經昏迷了一個多月。
  • 孩子墜床後,很多家長「第一反應」都做錯了,白白讓娃遭了罪
    因為,孩子墜床,頭部等脆弱的身體部位,一旦意外磕碰到異物,就有可能出現出血或者損傷的情況,後果不堪設想。現在網際網路上有很多關於兒童墜床摔傷或者死亡的案例,這些都是證明。孩子墜床非常危險,但是據我觀察,大部分家長處理孩子墜床非常草率,看見孩子墜床就火急火燎地把孩子抱起來,檢查孩子的情況,安撫孩子的情緒。但是,如果孩子墜床已經摔傷的情況下,比如骨折或者頭部受傷,家長抱起孩子,只會給孩子帶來二次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