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墜床後,很多家長「第一反應」都做錯了,白白讓娃遭了罪

2020-10-03 好孕

文\好孕姐

多數孩子小的時候都有過從床上掉下來的經歷,但是遺憾的是,不少家長根本不會處理孩子墜床......

上個星期,我去哥哥嫂子家做客,午飯過後,我們大人在一起聊天,2歲大的小侄子在睡午覺。中間,我們突然聽到「哐」的一聲,接著就是小侄子的哭聲,我嫂子立馬反應過來,是小侄子從床上掉下來了。果然,我們到臥室看見小侄子平躺在地上。我嫂子也是著急了,衝過去把小侄子抱起來,我想拉都沒拉住。幸好,經檢查小侄子沒有摔壞。事後,我心有餘悸,因為嫂子處理侄子墜床的方法錯了,如果侄子傷勢嚴重一點,後果就嚴重了......

孩子從床上摔下來,容易造成身體損傷

孩子墜床,很多家長都經歷過,有的時候是給孩子換尿不溼,只是轉身拿尿不溼的功夫,孩子就從床上掉下來了;有的時候是放孩子一個人睡覺,孩子自己從床上滾下來。孩子墜床,是家長心存僥倖,沒給孩子做好保護措施,也是孩子自我保護能力差,活動的時候,沒辦法保障自己的安全。

但是,不管什麼原因,孩子墜床是充滿風險性的。因為,孩子墜床,頭部等脆弱的身體部位,一旦意外磕碰到異物,就有可能出現出血或者損傷的情況,後果不堪設想。現在網際網路上有很多關於兒童墜床摔傷或者死亡的案例,這些都是證明。

孩子墜床,如何處理?

孩子墜床非常危險,但是據我觀察,大部分家長處理孩子墜床非常草率,看見孩子墜床就火急火燎地把孩子抱起來,檢查孩子的情況,安撫孩子的情緒。但是,如果孩子墜床已經摔傷的情況下,比如骨折或者頭部受傷,家長抱起孩子,只會給孩子帶來二次損傷。處理孩子墜床,科學的方法建議家長按照以下步驟:

① 原地觀察10秒鐘

發現孩子從床上掉下來,有「黃金10秒鐘」的說法,就是家長要先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去碰孩子,仔細地觀察孩子的情況。分析孩子是從哪裡摔下來的、摔落的高度、有可能受傷的部位,孩子身上有沒有明顯的傷痕,精神狀態怎麼樣,四肢活動還是否正常。觀察10秒鐘的目的,就是為了避免二次傷害,快速了解孩子的情況,思考應對的方法。

② 如果發現孩子身上有明顯的傷痕,要判斷傷勢,進行處理

如果家長觀察了墜床的孩子,暫時沒有什麼損傷,可以上前安撫孩子。但是,如果發現孩子身上有明顯的傷痕,比如紅腫、淤青、出血的情況,家長檢查一下傷勢進行處理。若是傷勢普通,同紗布和碘伏消毒即可;若是傷勢嚴重,應考慮撥打120急救電話,等待專業救治,但是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穩定孩子的情緒。

③ 孩子墜床後的24小時,都要密切關注孩子的身體情況

許多孩子的腦部損傷,都是在孩子墜床後的幾個小時才出現。所以,在孩子墜床後的24小時之內,依然是危險期,家長要觀察孩子的精神狀態和身體狀態,如果孩子出現情緒低落、嗜睡、嘔吐的情況,要儘快就醫。

防止孩子墜床的措施

孩子墜床有多種原因,但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家長的看護不利。因為,孩子的身體發育條件,分析自身處境的能力不足,註定了他對自我的保護很有限。所以,這裡建議家長不想讓孩子從床上掉下來受傷,要有目的地進行預防措施。

① 如果孩子年齡小,要減少他在床上的移動。有的孩子年齡小,才幾個月大,翻身和爬行能力很有限,家長就會以為孩子不容易掉下床,這時候最容易放鬆警惕。但其實,年齡小的孩子,更容易有突發性的行為,比如突然爬行力量增大,趁著家長不注意隨意爬行。所以,小的孩子,家長在離開前,要把他放在一個周圍保護措施比較嚴密的地方,比如有護欄的嬰兒床。

② 如果孩子年齡大,家長要保證他的活動空間大和安全。有的孩子年齡大一點,一兩歲了,活動能力也變強,普通的把他放在一個地方,反而會讓他有機會進行危險的攀爬活動,墜落的風險風大。所以,大一點的孩子,家長可以把他們放在類似地墊、矮腳沙發上,活動空間足夠大,即便孩子翻身、攀爬,也不容易出現墜落摔傷的情況,更加安全。

【話題討論:你家孩子墜床,你是怎麼處理的?】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好孕】,你想了解的科學備孕、孕產護理、寶寶健康、成長發育,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

相關焦點

  • 寶寶墜床後,很多家長的「第一反應」,都大錯特錯
    寶寶不小心墜床是很多家庭都會經歷的事情,很多父母可能只是倒杯水或上個廁所的時間,但是沒想到寶寶卻突然摔下來。有的時候,別看寶寶還不會爬,但是寶寶會翻身,翻著翻著可能就滾下床,而且孩子摔下床這件事,千萬不能小看!父母在寶寶墜床後,如何妥善處理很關鍵。
  • 孩子「墜床」後,父母第一件事該做什麼?絕大部分家長都做錯了
    執筆:張大貓 編輯:張大貓 定稿:歐陽比文 當媽都知道養孩子都多不容易,尤其是娃剛剛會自己行動的時候,看孩子總是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生怕一個不留神孩子就受傷發生意外。 在這其中,孩子「墜床」應該是最讓人恐懼的事情了。
  • 孩子墜床,多數家長第一步就做錯了,有一點要牢記
    和孩子媽媽聊天的時候才知道,原來是孩子昨晚睡覺的時候從床上掉下來了。她聽到孩子墜床的聲音後,趕緊下床把孩子抱起來,然後檢查孩子有沒有受傷。好在沒有太大的問題,就是頭上長出一個大包。後來我告訴這位媽媽說,其實墜床後是不建議第一時間抱起孩子的。這位媽媽說她也有看到過類似的說法,但是當時的第一反應就是抱起孩子看,忘記了這回事。說到這,可能很多媽媽都不理解,為何孩子墜床後不要立馬抱起來呢?
  • 寶寶墜床後,你的第一反應往往是害了寶寶
    寶寶墜床,絕對算是個大概率事件。不是家長們心大,而是孩子會爬會動以後,簡直防不勝防!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聊:孩子墜床家長該如何處理?再說如何處理之前,先出一道題考一考各位爸爸媽媽。當看到寶寶從床上掉下來時,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 只是給孩子換紙尿褲的空當,孩子就墜床了,你的第一反應很重要
    人這一輩子,有很多意外可能性,可能一個疏忽就能釀成大錯,讓自己遺憾終身。近日聽身邊的朋友說起一個孩子因為墜床而結束了自己的小生命,父母萬萬沒想到,孩子因為一次墜床就這麼走了。說起墜床,很多父母都有過一些經歷,看到網上一位媽媽分享「女兒在8個月的時候,就在自己轉身想給孩子換紙尿褲的空當,孩子一不小心從自己掉下去了,導致鎖骨骨折」。
  • 寶寶墜床後,90%的家長都下意識做這個動作,很危險!
    後面趕來的一大家子面對這樣的結果如遭晴天霹靂,痛苦的哀嚎聲在急診室響徹整個夜晚。而這一切,是疏忽?還是命數?事情起因是:孩子在兩天前從床上滾下,起初大哭,後來在家人哄抱後又安靜地睡著了。當時孩子的頭上有點紅腫,這一家子沒在意。昨天傍晚孩子開始出現哭鬧的現象,期間嘔吐過幾次,媽媽給孩子量了下體溫,看沒燒決定再觀察看看。
  • 寶寶墜床,第一件事千萬不要做錯
    你把寶寶放床上,轉身拿一個新紙尿褲,寶寶摔了……寶寶和你在大床上睡覺,半夜聽見哇哇大哭,原來是寶寶摔下了床……很多爸媽的第一反應,都是快步跑過去,趕緊把寶寶抱在懷裡,安慰他們不要再哭泣。等到孩子安定下來,身上沒有明顯傷口就萬事大吉。那麼,這樣的處理辦法真的正確嗎?
  • 99%的家長擔心孩子墜床睡不好,預防寶寶墜床該怎麼做?
    無論家長怎麼小心,寶寶從床上掉落下來的發生率還是居高不下。很多媽媽一邊自責,一邊又沒有很有效的解決方法。成年人熟睡從床上翻下去都不可避免的磕碰摔傷,別說小寶寶了。家長無法時時刻刻陪在孩子旁邊,無法保證孩子一次都不會翻下床去。甚至有許多家長反饋,自己家的孩子哪怕加上高高的床圍,也會翻出去。
  • 8月大寶寶墜床4小時後,顱內出血:孩子墜床後千萬不能這麼做
    ,也有很多人發出提醒,孩子墜床仍是非常常見,也仍有很多家長在孩子墜床後做出了錯誤的處理,甚至是沒有重視導致孩子受到嚴重的二次傷害。7個小時後和第二次墜床後出現哭鬧、煩躁、意識不清等表現,已經有如此明顯的受傷跡象,家長仍認為是驚嚇導致的,所以沒有在意,直到寶寶嘔吐和昏迷的症狀越來越嚴重才帶孩子去醫院。
  • 孩子墜床後這麼做,可能會構成二次傷害
    親貝網了解到,在孩子成長發育的過程中,因為小孩子的天性本就好奇多動,難免會出現一些磕磕碰碰。所以媽媽在日常照顧寶寶的過程中,需要小心再小心。像孩子墜床就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意外情況。孩子在學會翻身、爬行之後,就會用四肢探索世界。在摸索的過程中,很容易因為意外而翻落床下。
  • 寶寶墜床7小時後,顱內出血!只有10秒!1步也錯不起
    過了一-會兒晨晨開始吐奶,「我當時以為孩子是吃多了。」讓張女士沒想到的是,第二天,晨晨又連續吐奶3次,並且一-直都昏昏欲睡,也少了平時咿咿呀呀的活潑勁兒。越看越覺得不對勁,張女士立即將晨晨帶到醫院檢查。
  • 1歲女童墜床後腦死亡!寶寶墜床後,你的這個動作最危險!
    ,可能是每個家長都經歷過的「恐怖事件」了,而發生墜床的原因都源於家長的:沒在意、做錯了、大意了…… 前幾天,在一個媽媽群裡被轉發的視頻,就讓奧奧媽心有餘悸:金華浦江縣一個名叫冉冉的小女孩,因午睡時無人看管,從床上摔下來,造成腦外傷,經過醫生全力救治之後,最終因為腦死亡
  • 寶寶墜床後如何處理?「黃金10秒」很重要,不是抱起,而要這樣做
    打開燈發現原來是孩子墜床了,因為床比較低,小豔就沒有在意,急忙把孩子抱起來哄睡。 小豔聽後自責不已。 寶寶墜床是常見的意外事故,很多家長認為孩子成長過程中磕磕碰碰無需大驚小怪,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寶寶骨骼柔軟,意外墜床可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摔傷,嚴重還可能影響生命健康,家長不容忽視。 寶寶墜床後,出於本能反應,很多人會在第一時間將他們抱起來安撫,這樣做真的正確嗎?寶寶墜床後到底該如何處理呢?
  • 寶寶墜床後如何處理?「黃金10秒」很重要,不是抱起,而要這樣做
    打開燈發現原來是孩子墜床了,因為床比較低,小豔就沒有在意,急忙把孩子抱起來哄睡。如果及時送醫檢查或者自己進行局部消腫,情況會好很多。但把寶寶抱起來搖晃反而加重了病情。小豔聽後自責不已。寶寶墜床是常見的意外事故,很多家長認為孩子成長過程中磕磕碰碰無需大驚小怪,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寶寶骨骼柔軟,意外墜床可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摔傷,嚴重還可能影響生命健康,家長不容忽視。寶寶墜床後,出於本能反應,很多人會在第一時間將他們抱起來安撫,這樣做真的正確嗎?
  • 一次普通的墜床後,孩子就這樣走了,留下的是家長撕心裂肺的痛
    文|原創文章孩子是父母的最愛,很多夫妻為人父母之後,更多的用心可謂是都停留在了孩子的身上,很多媽媽即使以前很粗心,但是在照顧孩子上,也會做到百分百的投入。不過帶娃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同時也會出現一些突發的事情,比如孩子吃東西卡到了,或者是從床上椅子上掉下來了等等。
  • 孩子墜床,家長千萬別做這個動作,很危險!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平 通訊員 史豔香  說到寶寶墜床,很多媽媽們都有類似的經歷,寶寶額頭隆起一個大包,父母是自責又心疼:剛把寶寶放床上,轉身拿一個新紙尿褲,寶寶摔了;寶寶在大床上睡覺,半夜聽見哇哇大哭,原來是寶寶摔下了床……  這時候,很多爸媽的第一反應
  • 「一次墜床,我的孩子走了」:孩子墜床,千萬不要馬上抱起!
    嬰兒在墜床後出現哭鬧、煩躁、意識不清等表現,家長以為是驚嚇所致,直到嘔吐和昏迷的症狀越來越嚴重才被送醫診治。2018年2月,浙江金華1歲女寶在墜床2日後,被診斷為腦死亡。很多時候,一次不小心,影響的就是孩子的一生。
  • 孩子被欺負,家長第一反應很重要,別做錯了
    導讀:孩子被欺負,家長第一反應很重要,別做錯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被欺負,家長第一反應很重要,別做錯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為了防止寶寶墜床,這位家長想出的方法讓她永遠失去了孩子
    自從有娃後,當家長是提心弔膽的,生怕一個不小心孩子出現閃失。特別是對於剛學會翻身和爬行的小寶寶來說,只要家長離開一會會兒,他就會悄無聲息地滾到床邊,隨時都有翻身掉下去的風險。為了防止寶寶意外墜床,家長可以說是想破了頭,但有些方法看似好用,但卻是不可取的!一件發生過的真實案例:醫院急診室裡來了一位只有兩個月大的小寶寶,發育得很好,被送進醫院的原因是窒息。
  • 孩子墜床後該怎樣來處理?「黃金10秒」很關鍵,並不是立即抱起
    立刻把她嚇醒了,趕緊把孩子抱起來。發現孩子額頭上起了大包,鼻子也流出了血,婆婆也趕緊過來查看,看著孩子頭痛不止的樣子,也非常心疼。很多家長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孩子三四個月的時候就開始學會翻身,而在這之後,從沙發上、床上、柜子一側掉下去的事情總會時有發生,相信很多家庭都經歷過。雖然也有老人常說,"孩子摔打摔打,長的更結實"但孩子墜床可真不是一件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