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墜床」後,父母第一件事該做什麼?絕大部分家長都做錯了

2020-12-18 騰訊網

孩子墜床了先不要輕舉妄動,觀察情況是首要的。

執筆:張大貓

編輯:張大貓

定稿:歐陽比文

當媽都知道養孩子都多不容易,尤其是娃剛剛會自己行動的時候,看孩子總是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生怕一個不留神孩子就受傷發生意外。

在這其中,孩子「墜床」應該是最讓人恐懼的事情了。而事實上,絕大部分的家庭都經歷過這種恐懼。

前天晚上,群裡就有個寶媽火急火燎的詢問,孩子墜床了還是頭部先著地的,用不用去醫院檢查。好在最後有驚無險,孩子只是額頭磕了個大包,並無大礙。

不過即便如此,墜床也並非一件小事,有些知識和細節還是需要廣大寶媽牢記的。

孩子墜床後,這件事一定要不要做

墜床後千萬別衝過去抱孩子。

大部分家長在看到孩子墜床後,都會第一時間衝過抱起孩子,殊不知,這是一種很危險的行為,嚴重的話會給孩子帶來不可逆的傷害。

看到這很多家長想必都是懵的。咋地,孩子都從床上摔下來了,不過去扶難道在一邊吃瓜?瞅著孩子難受?

當然不是,最正確的做法,應該先觀察5-10秒。別小看的這5-10秒,這是非常必要的觀察時間。

孩子墜床之後,我們沒辦法第一時間就判斷出孩子摔倒了哪兒、摔沒摔傷、摔的是否嚴重,如果直接毫無顧忌的就衝過去抱孩子,很容易再次傷到孩子。

如果孩子摔骨折了,家長毫不知情就衝過去抱孩子,很有可能加重傷害,嚴重還會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孩子墜床後,首先要觀察這5個方面

1)孩子墜床的姿勢

家長應該先看看孩子墜床的姿勢,然後粗略判斷一下他是哪個部位先著地的,哪個部位可能會因此受傷。心裡有個數。

2)觀察孩子的狀態

接著要看孩子是否有意識,是不是在大哭,嘗試呼喚孩子後,他是否能回應,身體有沒有僵硬或者抽搐的情況。

3)看看孩子有沒有出血

如果發現孩子存在出血的情況,家長要在不移動孩子的前提下給孩子儘快止血。

4)看看孩子有沒有血腫

家長如果發現孩子沒有出血,那麼要繼續觀察孩子有沒有血腫的情況,如果有,千萬要冷靜,不要給孩子揉搓,那樣只會加重血腫的情況。

5)看看孩子有沒有功能性損傷

最後,家長還應該觀察孩子是不是存在關節脫臼、骨折的情況,寶寶的肢體活動有沒有障礙,有沒有異常。

寶寶墜床後,家長應該怎樣處理?

經過觀察判斷,孩子墜床後如果沒傷到頭部,也不存在骨折脫臼的情況,只是有一些出血或者血腫的情況,那麼家長可以先自行處理。

出血怎麼辦?

用乾淨的醫用紗布折成適合的大小按壓傷口。一定要按住了,堅持5-10分鐘。期間不要掀開看傷口,堅持按住即可,如果一塊紗布被浸透了,立刻換新的。

血腫怎麼辦?

處理血腫最好的方法是冷敷。用毛巾疊好大小,冷水浸透後稍稍擰乾,敷在患處,每次敷15-20分鐘,每天敷3-4次,如果血腫不嚴重,應該很快就會消腫。

但如果血腫冷敷後不見好,甚至還有變嚴重的趨勢,家長應該及時帶娃就醫。

如果墜床後發生以下情況,家長應該及時帶娃就醫

發生以下情況,家長就沒有能力自行處理了,應該帶娃及時就醫。

孩子意識渙散,目光呆滯,對父母的呼喚沒反應或者反應遲鈍,渾身無力癱軟;

有明顯的關節脫臼、骨折等外傷(這時候千萬別移動孩子,以免二次傷害)

出血量大,止血止不住,尤其是出血狀況會一股股的湧出,要警惕是否傷及動脈;

精神萎靡不振,孩子情緒煩躁,睡著後不容易叫醒,回應父母的呼喚也比較遲鈍;

孩子出現嘔吐的情況,持續嘔吐超過3次,或者出現噴射狀嘔吐。

出現以上這些情況,家長都應該及時帶娃就醫,值得注意的是,因為有些情況可能孩子當時並不會表現出來,但在48小時之內也會盡顯,因此墜床後48小時內要密切觀察,不能放鬆。

墜床磕到頭部就一定要做CT檢查?

做CT檢查免不了要受到X光線的輻射,這對孩子本身就會造成一定傷害,因此做頭部CT檢查一定要謹慎。

具體還是要看孩子受傷的情況,若存在以下情況,還是要做CT檢查一下

顱骨存在骨折;

神志發生改變,比如嗜睡、易怒等;

囟門處凸起膨脹;

創傷後出現癲癇情況;

孩子持續嘔吐。

如果孩子並沒有上述情況,孩子的精神狀態也挺好,甚至醫生都不建議做CT,那麼家長也沒必要為了求個心安而選擇讓孩子被X射線輻射一次。

預防才是最重要的一步

說到最後,關於孩子墜床這件事,預防才是最重要的。其實孩子容易墜落的地方不止是床鋪,還有餐椅、尿布臺等地方。

1)嬰兒床

嬰兒床是常見的墜落地,大體都跟父母的粗心大意相關,孩子小還不會坐的時候,嬰兒床正常的護欄確實可以保護孩子。

但隨著孩子的長大,護欄也應該逐步加高。嬰兒床的護欄低於孩子3/4左右的高度時,家長就應該給孩子換床了。

2)尿布臺

尿布臺的出現真真是解放了一大票寶媽的「老腰」,遠比哈著腰給孩子換尿布要舒服多了,不過儘管如此,尿布臺也是非常危險的。

使用的時候不僅要扣緊安全帶,而且千萬不能將孩子單獨留在尿布臺上,眼睛更不能離開孩子,一分鐘都不可以。

3)兒童餐椅

兒童餐椅也是發生墜傷的高發地,除了將孩子安頓好之外,一定要將安全扣鎖好,並且不要將孩子放的離桌子柜子太近,以免孩子踢踹桌櫃,發生摔落的風險。

錦鯉媽咪有話說

最後,希望寶媽們在帶娃期間都能夠謹慎小心,真遇到危險也能沉著冷靜的處理,讓孩子受到的傷害減弱到最低。

希望孩子們遇到的意外,最後都能變成有驚無險。

相關焦點

  • 寶寶墜床,第一件事千萬不要做錯
    孩子在墜床的時候,第一件事千萬不要直接抱起來,而是——先觀察。01寶寶墜床很常見,後果可能很嚴重2018 年 6 月 7 日,據中安在線報導,寧波市婦女兒童醫院一天內就收治了 2 例嬰兒因墜床導致顱內出血的案例。
  • 家長必讀:寶寶墜床後,千萬別這樣做!現場處理的幾個步驟很重要
    寶寶出生之後,父母對於寶寶的照顧養育總是特別的謹慎,生怕寶寶出個什麼意外。最近有家長諮詢不小心磕碰到寶寶頭了,怎麼辦?面對軟軟小小的寶寶,身為爸爸媽媽生怕磕碰壞了。其實,寶寶真沒那麼脆弱,相反爸爸媽媽一些不當的操作可能會對寶寶造成傷害哦~孩子墜床後有一件事千萬別做——那就是千萬不要立馬把孩子抱起來!
  • 孩子墜床後這麼做,可能會構成二次傷害
    親貝網了解到,在孩子成長發育的過程中,因為小孩子的天性本就好奇多動,難免會出現一些磕磕碰碰。所以媽媽在日常照顧寶寶的過程中,需要小心再小心。像孩子墜床就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意外情況。孩子在學會翻身、爬行之後,就會用四肢探索世界。在摸索的過程中,很容易因為意外而翻落床下。
  • 孩子墜床,多數家長第一步就做錯了,有一點要牢記
    咱們今天就來說道說道孩子墜床這件事。孩子墜床的危害有多大?十有八九的孩子都有墜床的經歷,淘媽家的孩子到目前出現過2次,感覺還是少得了。尤其是在孩子學會翻身、爬、站之後,墜床的風險就更高了。可能家長上個廁所的功夫,孩子就和地板親密接觸了。
  • 孩子墜床,家長千萬別做這個動作,很危險!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平 通訊員 史豔香  說到寶寶墜床,很多媽媽們都有類似的經歷,寶寶額頭隆起一個大包,父母是自責又心疼:剛把寶寶放床上,轉身拿一個新紙尿褲,寶寶摔了;寶寶在大床上睡覺,半夜聽見哇哇大哭,原來是寶寶摔下了床……  這時候,很多爸媽的第一反應
  • 為何孩子不願意和父母溝通?百分之九十的家長都做錯了一件事
    為何孩子不願意和父母溝通?百分之九十的家長都做錯了一件事在接觸到眾多的家長中,我發現不管是有多大的問題,他們與孩子之間都有一個通病,那就是孩子與家長溝通困難。很多媽媽抱怨說是自己的孩子不聽話,不懂事,給他們說一句話,他們都不願意聽。在這些家長的描述中,這些孩子原本都是很聽話,很懂事的,不知道為何就變成了一個熟悉的陌生人。
  • 孩子墜床後,很多家長「第一反應」都做錯了,白白讓娃遭了罪
    因為,孩子墜床,頭部等脆弱的身體部位,一旦意外磕碰到異物,就有可能出現出血或者損傷的情況,後果不堪設想。現在網際網路上有很多關於兒童墜床摔傷或者死亡的案例,這些都是證明。孩子墜床非常危險,但是據我觀察,大部分家長處理孩子墜床非常草率,看見孩子墜床就火急火燎地把孩子抱起來,檢查孩子的情況,安撫孩子的情緒。但是,如果孩子墜床已經摔傷的情況下,比如骨折或者頭部受傷,家長抱起孩子,只會給孩子帶來二次損傷。
  • 寶寶墜床後,很多家長的「第一反應」,都大錯特錯
    寶寶不小心墜床是很多家庭都會經歷的事情,很多父母可能只是倒杯水或上個廁所的時間,但是沒想到寶寶卻突然摔下來。有的時候,別看寶寶還不會爬,但是寶寶會翻身,翻著翻著可能就滾下床,而且孩子摔下床這件事,千萬不能小看!父母在寶寶墜床後,如何妥善處理很關鍵。
  • 8月大寶寶墜床4小時後,顱內出血:孩子墜床後千萬不能這麼做
    墜床後小萱哭鬧不止,父母衝上去就抱起了孩子,一邊哄一邊檢查孩子。看著小萱哭的厲害,父母很是心疼,但檢查了一圈也沒發現孩子身上有什麼外傷,當時就沒太在意,只是想著把孩子哄好。(新聞來源:廣州日報)在孕事媽媽群裡,每天都有人分享自家孩子墜床的經歷,墜床那一刻真是嚇死人。
  • 寶寶墜床後,90%的家長都下意識做這個動作,很危險!
    我推測,孩子的死因應該和兩天前的墜床有關,極有可能是:顱內出血!教訓是慘痛的,相似的悲劇也依然還在發生。而我所能做的唯有儘自己的力量讓更多的人重新認識「墜床」,以期提高為人父母者對孩子「頭部傷害」的重視!
  • 寶寶墜床要趕緊抱起來?這會給孩子帶來二次傷害,正確姿勢這樣做
    孩子墜床是很常見的事,雖然情況時有發生,但大多數家長們未必知道墜床發生後如何處理,大多會本能反應地馬上抱起鬨著。再看看有沒有明顯的外傷情況。但這樣做其實是不對的,不正確的處理有可能會導致孩子受到二次傷害,家長們要引以為戒。家有小寶的父母對嬰兒墜床類的新聞一定都會特別留意,最近有看到一則孩子墜床的新聞。
  • 一次普通的墜床後,孩子就這樣走了,留下的是家長撕心裂肺的痛
    文|原創文章孩子是父母的最愛,很多夫妻為人父母之後,更多的用心可謂是都停留在了孩子的身上,很多媽媽即使以前很粗心,但是在照顧孩子上,也會做到百分百的投入。不過帶娃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同時也會出現一些突發的事情,比如孩子吃東西卡到了,或者是從床上椅子上掉下來了等等。
  • 「一次墜床,我的孩子走了」:孩子墜床,千萬不要馬上抱起!
    @艾薇拉媽媽:「一說到這件事,我現在都想抽自己一巴掌,孩子10個月的時候,從床上掉下來了,前兩天還正常,第三天突然狂流口水,很不正常的那種,去醫院做CT,疑似腦出血,留院觀察一個禮拜。」@shery:「我女兒8個月的時候,我給她換紙尿褲,就在我轉身找紙尿褲的時候,她從床上掉下來了,鎖骨骨折了。」
  • 寶寶掉下床,第一件事千萬不要做錯
    今日內容開始之前,咱們先來做一個小調查:提到「寶寶墜床」,很多媽媽們都有相似的閱歷,寶寶額頭拱起一個大包,爸媽們是自責又心疼。孩子在墜床的時分,榜首件事千萬不要直接抱起來,而是——先觀察。但過了幾個小時,發現孩子嗜睡又吐逆,家長才趕忙送去醫院。急診 CT 查看提示腦部硬膜外出血,入院後醫師也緊急做了顱內血腫清除術。
  • 99%的家長擔心孩子墜床睡不好,預防寶寶墜床該怎麼做?
    ,深深困擾著許多父母。成年人熟睡從床上翻下去都不可避免的磕碰摔傷,別說小寶寶了。家長無法時時刻刻陪在孩子旁邊,無法保證孩子一次都不會翻下床去。甚至有許多家長反饋,自己家的孩子哪怕加上高高的床圍,也會翻出去。
  • 孩子墜床後該怎樣來處理?「黃金10秒」很關鍵,並不是立即抱起
    立刻把她嚇醒了,趕緊把孩子抱起來。發現孩子額頭上起了大包,鼻子也流出了血,婆婆也趕緊過來查看,看著孩子頭痛不止的樣子,也非常心疼。很多家長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孩子三四個月的時候就開始學會翻身,而在這之後,從沙發上、床上、柜子一側掉下去的事情總會時有發生,相信很多家庭都經歷過。雖然也有老人常說,"孩子摔打摔打,長的更結實"但孩子墜床可真不是一件小事。
  • 又一個嬰兒墜床!父母的錯誤操作,差點害了她……
    家長們注意啦!幾乎每個孩子的童年都有過從床上、椅子上、樓梯上跌落的經歷。但是孩子跌落後,家長光懂得「呼——呼——把痛痛吹走。」可不夠!雖然看著十分心疼,但因為沒有看到傷口,小萱的父母就一直抱著哄著。但之後,小萱不僅哭鬧不止,還嘔吐了2回,意識也逐漸出現障礙,反應變差,情況越來越不對勁……當晚23:23,墜床4個小時後,小萱被父母緊急送醫。
  • 家長對孩子做這幾件事,嚴重影響娃身高,第一件很多家長就正在做
    作為家長,你希望自家孩子長大後是個大高個嗎?毫無疑問,相信家長們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那麼,想讓孩子長高高,家長就要注意,除了注意孩子的營養,讓孩子多鍛鍊身體,那麼下面提到的這幾件事也是儘可能要避免的。如果家長不注意,經常對孩子做這幾件事,無形中孩子的身高就會受影響,下面提到的第一件事很多家長就正在做,看看你是不是也做錯了呢?
  • 寶寶磕碰、墜床後該如何正確處理?
    寶寶出生之後,父母對於寶寶的照顧養育總是特別的謹慎,生怕寶寶出個什麼意外。常有家長諮詢不小心磕碰到寶寶頭了,怎麼辦?面對軟軟小小的寶寶,身為爸爸媽媽生怕磕碰壞了。其實,大多時候寶寶真沒那麼脆弱,相反家長的一些不當操作可能會對寶寶造成傷害!
  • 孩子被燙傷後,第一步該做什麼?醫生:很多家長做錯,導致更嚴重
    陳女士的女兒的手塗著牙膏一點都沒見好轉,女兒疼得一直在哭,陳女士沒辦法趕緊帶女兒去看醫生。醫生看了後告訴陳女士,她在女兒燙傷後的第一步就做錯了,反而導致傷口更加嚴重。分析燙傷後用牙膏去塗燙傷部位的這個辦法是不正確的,牙膏確實塗上去是涼涼的,好像是起到了降溫的作用,但牙膏的降溫作用實際上並不明顯,而且還存在許多隱患。